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這部小說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可謂惟妙惟肖,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讓人讀起來非常過癮。不過雖說這是本小說,但故事裡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當然了,這些好漢的形象跟現實中還是有些差別的,最不可思議的當屬楊志。
楊志外號青面獸,他本是個軍官,因為押送生辰綱不利而被迫落草為寇、上了梁山。不過一說起這個人,想必大部分讀者除了他賣刀那段故事外再想不出有啥亮點了。
沒錯,在小說裡楊志的確是個默默無聞的人,甚至說他這個人物被刻畫得有些壓抑。大家不妨回憶楊志的出場,他一開始給皇上押運最喜歡的花石綱,結果沒成想在河裡翻了船。把領導的差事辦砸了之後他自知兇多吉少,乾脆暫時流落市井江湖。
而後陰差陽錯地受到了梁中書青睞,給他派了個押運生辰綱的活,這回他戰戰兢兢唯恐出什麼岔子,結果偏偏碰上了梁山的好漢。書裡楊志因為弄丟了進貢給當朝宰相的生日禮物,自知這次肯定是性命難保,乾脆落草為寇躲避官兵的追捕,這才成為了一百零八將之一。
不過史書上記載的楊志可不一樣,其原型也叫楊志,但他一直在西北當軍官、從未落草,只不過同樣很倒黴。當時金兵來犯氣勢洶洶,楊志所在的軍隊奉命阻擊,他被任命為先鋒、跟隨种師中將軍。
若此戰得勝那自然是升官發財的好機會,可了解歷史的都知道,宋朝軍隊遇著金兵大多是打不過。果不其然,楊志在此一戰中不僅沒打贏還中途逃跑當了逃兵,師中將軍戰死,金兵如入無人之境,國都危在旦夕。
按照史書上的記載,楊志不僅是個倒黴的人還是個懦夫,作為軍官他臨陣脫逃根本就不配成為書裡的梁山好漢,書裡的楊志雖然也不走運但好歹光明磊落、敢做敢當。
事情到這其實並沒有結束,五六年前的一個春天,河南濟源市的一處建築工地上意外挖出了座古墓,這是一座金代的磚室墓,墓碑上赫然寫著「故贈登州防禦史楊公墓碣」。沒錯,這個所謂的楊公其實就是楊志,這一發現讓考古工作者們都興奮不已,楊志的真面目終於要被揭開了,他真的像史書上寫的那樣懦弱嗎?還是像小說裡那樣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
解析完碑文後在場的人心裡都不是滋味,原來楊志本是河南省鄧州人,其妻子馬氏和女兒被金人擄走。而他本人在軍中立過不少戰功、頗有威望,不僅被升為武德將還曾收到過皇上的讚譽和嘉獎。
當年金兵南下時,楊志跟隨种師中將軍死守太原,雖然將軍戰死、大軍潰敗,但楊志並沒有逃跑,反倒一路上集結殘兵與劉韚匯合,而後前往壽陽再度與金兵交戰。由於在一連串的作戰中楊志表現英勇,他不僅沒有因敗仗而責罰還升了官。
而後太原再度告急,此時的楊志又跟隨與王淵前去救援,但王淵與他素來不和,在一次聯手作戰中沒有及時援助以至於宋軍大敗,楊志被誣陷殺害。其後,楊志麾下眾將遠赴汴梁為其昭雪,在弄清事情真相後朝廷還了楊志清白並追封其為登州防禦使,這樁冤案終於得以真相大白。
史書都是人來編纂的所以難免有失偏頗,歷史上的楊志不愧是入選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人,只是這真相來得太遲,要不是墓葬被發現不知道他何時才能昭雪,一想到這裡專家們也是鼻子一酸。
平心而論,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個好漢當中,你覺得誰才稱得上真正的好漢呢?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