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好漢楊志墓被挖出,墓中文物讓人心酸,專家:他是真正的好漢

2020-12-14 騰訊網

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這部小說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可謂惟妙惟肖,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讓人讀起來非常過癮。不過雖說這是本小說,但故事裡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當然了,這些好漢的形象跟現實中還是有些差別的,最不可思議的當屬楊志。

楊志外號青面獸,他本是個軍官,因為押送生辰綱不利而被迫落草為寇、上了梁山。不過一說起這個人,想必大部分讀者除了他賣刀那段故事外再想不出有啥亮點了。

沒錯,在小說裡楊志的確是個默默無聞的人,甚至說他這個人物被刻畫得有些壓抑。大家不妨回憶楊志的出場,他一開始給皇上押運最喜歡的花石綱,結果沒成想在河裡翻了船。把領導的差事辦砸了之後他自知兇多吉少,乾脆暫時流落市井江湖。

而後陰差陽錯地受到了梁中書青睞,給他派了個押運生辰綱的活,這回他戰戰兢兢唯恐出什麼岔子,結果偏偏碰上了梁山的好漢。書裡楊志因為弄丟了進貢給當朝宰相的生日禮物,自知這次肯定是性命難保,乾脆落草為寇躲避官兵的追捕,這才成為了一百零八將之一。

不過史書上記載的楊志可不一樣,其原型也叫楊志,但他一直在西北當軍官、從未落草,只不過同樣很倒黴。當時金兵來犯氣勢洶洶,楊志所在的軍隊奉命阻擊,他被任命為先鋒、跟隨种師中將軍。

若此戰得勝那自然是升官發財的好機會,可了解歷史的都知道,宋朝軍隊遇著金兵大多是打不過。果不其然,楊志在此一戰中不僅沒打贏還中途逃跑當了逃兵,師中將軍戰死,金兵如入無人之境,國都危在旦夕。

按照史書上的記載,楊志不僅是個倒黴的人還是個懦夫,作為軍官他臨陣脫逃根本就不配成為書裡的梁山好漢,書裡的楊志雖然也不走運但好歹光明磊落、敢做敢當。

事情到這其實並沒有結束,五六年前的一個春天,河南濟源市的一處建築工地上意外挖出了座古墓,這是一座金代的磚室墓,墓碑上赫然寫著「故贈登州防禦史楊公墓碣」。沒錯,這個所謂的楊公其實就是楊志,這一發現讓考古工作者們都興奮不已,楊志的真面目終於要被揭開了,他真的像史書上寫的那樣懦弱嗎?還是像小說裡那樣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

解析完碑文後在場的人心裡都不是滋味,原來楊志本是河南省鄧州人,其妻子馬氏和女兒被金人擄走。而他本人在軍中立過不少戰功、頗有威望,不僅被升為武德將還曾收到過皇上的讚譽和嘉獎。

當年金兵南下時,楊志跟隨种師中將軍死守太原,雖然將軍戰死、大軍潰敗,但楊志並沒有逃跑,反倒一路上集結殘兵與劉韚匯合,而後前往壽陽再度與金兵交戰。由於在一連串的作戰中楊志表現英勇,他不僅沒有因敗仗而責罰還升了官。

而後太原再度告急,此時的楊志又跟隨與王淵前去救援,但王淵與他素來不和,在一次聯手作戰中沒有及時援助以至於宋軍大敗,楊志被誣陷殺害。其後,楊志麾下眾將遠赴汴梁為其昭雪,在弄清事情真相後朝廷還了楊志清白並追封其為登州防禦使,這樁冤案終於得以真相大白。

史書都是人來編纂的所以難免有失偏頗,歷史上的楊志不愧是入選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人,只是這真相來得太遲,要不是墓葬被發現不知道他何時才能昭雪,一想到這裡專家們也是鼻子一酸。

平心而論,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個好漢當中,你覺得誰才稱得上真正的好漢呢?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他在水滸中比高俅還卑鄙無恥,眾多梁山好漢被坑,結果是自己人?
    導語;他在水滸中比高俅還卑鄙無恥,眾多梁山好漢被坑,結果是自己人?《水滸傳》大家肯定有了解或者看過,裡面的梁山好漢,大都是被那些陰險小人所逼迫,若要問最出名的「反派」,那就是高俅和蔡京了,他們都非常卑鄙無恥,而且位高權重,所以許多梁山大將被他們陷害,比如林衝和楊志,都是被高俅所害。
  • 水滸中的山東好漢,宋江排第二,誰是第一呢?
    所以,山東人都比較崇尚禮儀,尊師重教。山東還流傳著山東好漢的傳說。一般,山東好漢就是出自中國四大名著的《水滸傳》。水滸傳集結了中國108位好漢。其中山東人有34位,相當於三分之一還多。說明山東好漢非常多。因為水滸傳的主要地點又是在山東梁山,所以山東好漢居多不足為奇。水滸十大山東好漢排行榜,老大宋江排第二,那誰是第一呢?
  • 水滸是好漢悲情故事?牛二,鄭屠,蔣忠的表現才是真實的水滸世界
    施耐庵筆下的水滸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尤其是那其中個別人物的故事刻畫更是生動逼真,例如廣為流傳的「武松打虎」,那麼水滸故事反應給我們的僅僅是在描述英雄人物的悲歌落幕嗎?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成長經歷跟一個環境是分不開的,那麼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會造成水滸故事的大背景呢?文中其實多次提到,是因為官府不作為,皇帝不擅朝政,朝中大臣官官勾結愚弄皇帝不說,更是大權在握,當朝廷的最大統治權力落於大臣的手中時就會出現行賄受賄的惡劣之風,而北宋的這股風暴也是颳得非常的嚴峻。
  • 梁山上最無奈的好漢,不是林衝,而是得罪兩大權臣的此人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更是一部書寫英雄好漢的史詩,說起水滸裡英雄好漢,大家會想起快意恩仇的武松,義薄雲天的魯智深,戰無不勝的盧俊義,那麼梁山上最無奈的好漢是誰呢?也許大家會說是林衝,下面小編告訴大家,水滸裡最無奈的好漢,不是林衝,而是得罪兩大權臣的此人。
  • 水滸中各種潑皮的結局如何?有人位極人臣,也有人上了梁山當好漢
    在《水滸傳》中的潑皮文化,堪稱為中國古代市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滸中描寫了一些不同類型的潑皮,雖然他們只為了推動情節的發展,但是他們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鄭屠先是哄騙金翠蓮,娶其為妾,得手後他並未如約付給金翠蓮父女典身錢,鄭屠強騙了金翠蓮後又將其趕出家門,並讓金翠蓮還毀約錢。由此禽獸不如的鄭屠,遇上了嫉惡如仇的魯智深,被魯智深三拳結果了性命。二、 無理想型的潑皮。牛二作為水滸中潑皮的代表人物,他也堪稱中國潑皮界的一大標杆。牛二的潑皮生涯不思進取,他不似其他潑皮一般出道撒潑為謀出身。
  • 再讀水滸:面對牛二、謝都管,誰才是楊志最痛恨之人?為什麼?
    梁山好漢在水滸裡除了有有情有義的兄弟情誼之外,也有很多十惡不赦之徒,但就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水滸裡英雄人物的性格特點就愈受關注,也愈來愈明顯,突出。就好比牛二這個人物,他就是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然而,就因為這個人稱青面獸的楊志的出現,牛二的死,也成為了當時的一項義舉。
  • 《水滸傳》楊志:一個與潑皮無賴無謂爭鬥改變了自己命運的好漢
    《水滸傳》寫牛二的潑皮無賴勁頭,甚至誇張地說開封府都奈何不了他,意在渲染《水滸傳》的市井氣氛圍,沒人會真的相信一個官府連個潑皮都對付不了,那官府還有存在價值嗎?!」了不說,就是上次領導派出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都回到京師交差了,唯獨他楊志押運的遭風打翻了船,失陷在了黃河。
  • 一座47米高的山,為何挖出2000年前的狗骨頭?專家:下面有大墓
    其實和今天的主題是有關係,在江蘇南京有一座47米高的山,叫做廟山,在這座廟山曾經挖出大量的骨頭,一度被人認為是人骨頭,為此當時驚動了當地警方,後來在法醫的鑑定下,得出結論:原來是狗骨頭,而且還是2000年前的。
  • 水滸死的最讓人惋惜的5位好漢,最後一個,老天爺都顯靈為他叫屈
    水滸死的最讓人惋惜的5位好漢,最後一個,老天爺都顯靈為他叫屈水滸是廣大讀者特別喜歡的一部作品,書裡面描寫了很多梁山好漢,他們大都武功高強,好行俠仗義,打抱不平,他們的故事也是被人廣為稱道。雖然如此,但書中各位好漢的結局卻十分悲慘。
  • 水滸好漢大排名,位列地煞的好漢們服氣麼?朱武和孫立有話要講
    天罡是金牌紅錦,而地煞則是銀牌綠錦,這一段和《三國演義》裡曹操的銅雀臺大宴很相似,曹姓宗親穿紅,異性將領穿綠,不知道水滸中是否有親近高低之分,但至少紅錦和綠錦在顏色上就將天罡和地煞區分開了。在討伐王慶後,朝廷的賞賜是:宋江盧俊義以下,吳用等三十四員,加封為「正將軍」;朱武等七十二員,加封為「偏將軍」,支給金銀,賞賜三軍人等。天罡是正將軍,而地煞則是偏將軍。
  • 浙江工人施工挖出青磚,專家:墓主身份驚人!下面是三國帝王陵!
    曹操墓,於今年3月份被確認就是在河南安陽的高陵,曹操的遺骸基本被確認,不過曹操高陵墓葬中卻沒有金銀雖葬。而劉備墓,在成都武侯祠西側的惠陵,不過至今尚未挖掘,而孫權呢,則在金陵的鐘山南麓。這三位大帝的墓都已經被發現,那麼究竟是三國的誰又有著比帝王陵還要大規模的陵寢呢?
  • 水滸傳中最高明的好漢,「虐慘」吳用,架空公孫勝,結局卻很完美
    對《水滸傳》中的好漢也是這樣,如梁山108將武功對比,除了「馬上林衝,步下武松」外,又不得不承認,還是盧俊義武功最牛。那麼在梁山108將裡,誰最高明呢?根本就不是宋江,也不是號稱梁山大腦的吳用,更不是第一個看透宋江的公孫勝,而是排在72地煞首位的好漢:神機軍師朱武!
  • 一座古墓,挖出一件真龍帝印,專家:此墓不簡單小心挖掘!
    考古人員挖出一件西漢時期的真龍帝印,專家視為國寶,永久禁止出境(國)展出。在我國考古出土的眾多文物中,最讓人痴迷的莫過於那象徵著至高無上地位的「皇帝之印」。後面多地傳出發現的傳國玉璽,專家鑑定之後均為偽造的贗品。有人說傳國玉璽並沒有流傳到後世,而是秦始皇死後帶入了秦始皇陵地宮裡,還有人說是在李世民陵墓裡面,更有人說世上根本就沒有上面「傳國玉璽」,都是無聊之人偽造出來的故事。關於「傳國玉璽」我們就說到這裡,今天故事的主角是另一枚「皇帝之印」,這枚玉璽就是1983年在廣東省廣州市挖掘出土的西漢南越王國王玉璽。
  • 宋江為何能擊敗晁蓋、柴進等好漢,成水滸第一大佬?全憑這兩張臉
    我宋江非常清楚,在水滸江湖中我算臭到家了。讀者們動不動就提溜出我來,從頭髮絲到腳後跟的批判,「出賣了兄弟,坑慘了梁山好漢」,但我卻很想問一句:啥叫江湖?多年後,一位叫杜月笙的老江湖說:「人這一生,有三碗面最難吃,叫情面、體面和場面。」於是人們瘋狂叫好!
  • 梁山好漢中誰最想招安?不是宋江,而是表面反對招安的武松和此人
    《水滸傳》這部名著給不同年齡段的讀者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就如同那句「少不讀水滸」所表達的意思一般,少年時讀水滸看到的往往只是兄弟情義、行俠仗義,甚至會對後半段梁山好漢們接連陣亡而感到心酸,而成年人讀水滸看看的往往是施耐庵所想表達的真正內涵,即是在《水滸傳》的世界中,基本上沒有什麼真正的善人
  • 墓中的千年美酒是什麼味道?專家搏命嘗了一口,凝重的說了2個字
    墓中的千年美酒是什麼味道?專家搏命嘗了一口,凝重的說了2個字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的豪情壯志直到現在也讓人無法忘懷,李白被稱為詩仙,也被稱為酒神,他對酒可是非常鍾愛的,其實不光是李白,古人似乎對酒都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在各種各樣的古裝劇中,古人們喝酒從來都是非常豪爽,還有那些仗劍天涯的武林人士,更是離不開酒,在豪情萬丈的時候,不來點酒就太說不過去了,所以酒對於古人來說,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
  • 一場大雨衝開關羽墓,墓中出土1物,專家檢測後大呼:這不可能
    在上世紀70年代時,洛陽下了一場大雨,關莊村(位於偃師市佃莊鎮東)中被衝出了一座千年古墓,其出土文物讓史學界十分震驚,顛覆原先的認知,專家檢測後也是大呼:這不可能。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關莊村,經過相關的調查研究,這個村並沒有一戶是關姓,原先是叫潘凹村,後因關帝墓改名為「關莊」。
  • 考古挖出皇室保鏢墓,一老頭拿著族譜趕來:埋的是我先祖
    很多人對此的看法都不盡相同,有人認為兩者都在挖墓取寶,本質上都幹著同樣的事情;也有不少人覺得考古隊是國家公職人員,挖墓都是出於某種歷史或者人文研究的需要。實際上簡單來說,考古隊挖掘可跟盜墓賊有著巨大的區別,他們並非「逢墓必挖」,而是本著以保護國家文化古蹟和出土文物的理念進行的搶救性考古挖掘。
  • 海昏侯大墓被發掘,他曾一生不順,死後卻被人厚葬,墓中還有奇香
    但在文物發現的過程中,我國還是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普通民眾保護和重視意識不夠、盜墓現象等等,很容易使文物受到傷害。南昌海昏侯墓便是這種情況。漢朝的權貴對此頗為喜歡,大肆使用香料,日常生活中也會佩戴香囊等物。海昏侯墓的香氣極可能來源於荷包中的香味。另外,古人對於香料非常崇拜。由於香料具有防腐的作用,因此漢代人認為香料可以用來防止屍體腐化、助人得道成仙。海昏侯墓中也發現大量的香料,這些可能是海昏侯墓中香氣的主要來源。
  • 梁山好漢上山前,在朝廷當過什麼官?誰的官最大?
    水滸中一百單八將未上梁山前來自三教九流,大多是中小地主、平民百姓、流氓痞子、車匪路霸或者是公務員。細細盤點下來,身份曾是公務員的梁山好漢為數不少。梁山的大頭領宋江沒有落草為寇前是鄆城縣押司。光在京城禁軍教頭就有270人之眾,人數甚多。魯智深、楊志、索超、孫立都當過提轄。提轄是宋朝一路或一州所設置的武官,主要職責是統轄軍隊、訓練教閱、督捕盜賊。相當於營級軍官。武松當過陽穀縣都頭,李雲、朱仝、雷橫也當過都頭。這個職務是一縣治安和武裝力量的負責人,跟如今的縣公安局長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