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頭部是「蝦黃」還是「蝦屎」?很多人分不清,千萬別亂吃了。每年的6-10月份是吃龍蝦的最好時間段。這個時間段蝦肉肥美多汁,所以想要吃龍蝦的小夥伴,抓住10月份的小尾巴,再美美地吃上一頓吧。小時候一直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小龍蝦是海鮮類,其實它是屬於河蝦的一種,多生活繁殖在江河中,營養價值頗為豐富。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鈣,鐵,鎂,鉀等營養元素,而且高蛋白,低脂肪,肉質細嫩,極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當然龍蝦的吃法也比較豐富,像清蒸,油燜,蒜香等等。
小龍蝦頭部是「黃」還是「屎」?大多數人傻傻分不清,又吃得很香。兒時龍蝦在我眼中就是奢侈品,能偶爾吃上一頓就算是品嘗到海鮮了。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網絡科技也發達了,想吃龍蝦完全不是什麼困難和麻煩的事。像一些鄉、鎮、市上都有一些海鮮大排檔,三四十塊錢就能吃上1斤,尤其是一些沿江河海地帶,龍蝦的價格可能會更便宜一些,這大概就是地理位置的優勢,所以內地的人趕到假期,吃龍蝦都會專意跑到產地,這樣價格便宜,蝦肉也更新鮮。
龍蝦的吃法也相當的豐富,像比較常見的清蒸,水煮,油燜,口味也不盡相同,蒜香的,麻辣的,還有啤酒味的等。可小龍蝦這麼美味,你真的會吃嗎?小龍蝦頭部是「黃」還是「屎」?大多數人傻傻分不清,又吃得很香。吃小龍蝦時最有爭議的部分就是它的頭部了,從夜市小攤上花100多大洋,買幾斤小龍蝦,滿滿一大盆端上來,一眼望去都是頭。都說頭部不能吃,但是一共就那麼點,去掉頭,能吃的還有多少呢?你對小龍蝦的頭部知道多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小龍蝦的頭部到底能不能吃。
煮熟後的小龍蝦,剝去頭部的外殼,我們都知道裡面有一些黃色的部分。很多人認為這是母蝦的蝦卵,覺得很香,是非常營養又健康的,必須得吃了。而又有另外一部分人認為,小龍蝦頭部的黃色部分是蝦的排洩物,蝦屎,細菌多,根本吃不得。其實大家現在看到的小龍蝦頭部這塊黃色的部分它既不是蝦黃也不是蝦屎,而是小龍蝦的肝胰腺,即是蝦的肝臟。
而有部分人會認為網上看到的好多都說這是蝦卵,而且有時候還看到卵子。不錯的,一般成熟的小龍蝦這個部位是會有蝦卵的,但是公蝦也是有黃色的部位。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不能說它就是蝦卵的。這裡我們需要明白一點怎麼區分公蝦和母蝦。把小龍蝦翻過來,看它的腹部,公蝦的話,腹部的位置會有兩根細小的,管子狀的小觸鬚,說明這是公蝦。
我們再拿一隻母蝦過來看,它的腹部是沒有那2根細小的觸鬚的。母蝦和公蝦的頭部都有幹胰腺,所以平時大家認為的頭部的黃色部分,並不是蝦卵,也不是蝦屎。而真正有蝦卵的母蝦,也是比較難見到的。更別說平時能吃到了。另外蝦頭部除了幹胰腺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器官,像胃和鰓,這些部分平時是吸收毒素和細菌最多的地方,很容易積聚病原菌,重金屬和寄生蟲。在這種情況下,小龍蝦的幹胰腺很容易會受到汙染。很多人吃小龍蝦拉肚子,就是因為吃了被汙染的幹胰腺導致的。
所以小龍蝦頭部的那塊黃色部分,既不是「蝦黃」,也不是「蝦屎」。從飲食安全角度說的話,平時大家在吃小龍蝦的時候,還是建議只吃蝦尾,不要吃掉頭部了。有時候不要以為黃黃的,顏色好看就覺得能吃哦。好了,關於小龍蝦的頭部那塊黃色部分是什麼,能不能吃的問題,就給大家介紹分享到這裡了。您平時喜歡吃小龍蝦嗎?會把小龍蝦的頭部吃掉嗎?您對小龍蝦的頭部又有那些自己的見解呢?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