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頭裡到底是「蝦黃」還是「蝦屎」?不懂可別亂吃!
夏天,正是吃小龍蝦的季節,小龍蝦號稱是夜宵中的扛把子,色澤鮮豔,肉質Q彈鮮美,味道麻辣鮮香,深受廣大吃貨們的歡迎。
炎熱的夏天,來上一大份麻辣小龍蝦,配上冰鎮的啤酒,光是想一想都叫人嚮往。
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它有超強的生存能力,在最髒的水裡都能生存、繁殖。
由於小龍蝦生存環境的特殊,所以,一直存在著很多「爭議」的話題,有人說小龍蝦的腦袋裡的黃色東西是「蝦黃」可以放心地吃,也有人說它是「蝦屎」不可以食用。
那麼,小龍蝦腦袋裡的黃色物體,到底是蝦黃還是蝦屎呢?如果不懂,可別亂吃!接下來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咱們先看一下小龍蝦的「結構」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小龍蝦的蝦頭裡,不光只有蝦黃,除了蝦黃以外,還包含一些內臟組織,其中就有胃和消化腺,所以,在加工小龍蝦時,最好將這些內臟器官給處理乾淨。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一點,新鮮的小龍蝦蝦黃是比較完整的,是可以放心吃的,如果烹飪得當,味道也會非常美味。
而不新鮮的小龍蝦,蝦頭裡面的蝦黃就像「漿糊」一樣,這樣的小龍蝦直接扔掉別再吃了。
說完了蝦頭,我們再來說一說蝦線,其實小龍蝦最髒的一個部位應該是蝦線,蝦線裡面才是真正的「蝦屎」。
烹製小龍蝦之前,一定要記得把蝦線給處理掉,具體的清理方法很簡單,只需用手捏住小龍蝦尾巴中間,然後左右擰一下,輕輕一拉蝦線就會出來了。
現在很多人都比較注重飲食,覺得小龍蝦含有寄生蟲和重金屬,所以不太敢吃這種美食。
我建議大家,以後不要再食用野生小龍蝦,因為野生小龍蝦的生存能力非常強,在極其差的環境中都能存活下去。
所以野生小龍蝦不僅不乾淨、重金屬含量高,而且還含有非常多的「寄生蟲。
想吃小龍蝦,還是要選擇人工養殖的,利用優質的水源,進行科學餵養的小龍蝦,吃著才會放心,這一點一定要記住了。
小龍蝦的處理方法其實並不複雜,首先將買回來的鮮活小龍蝦,加淡鹽水浸泡2小時左右,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小龍蝦吐出身體裡的髒物。
接著再用小毛刷將小龍蝦的腹部給刷子乾淨,然後去掉蝦線,用水徹底清洗乾淨後就可以下鍋烹製了,小龍蝦可以做麻辣,香辣,十三香,蒜蓉等多種口味。
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來烹製,自己動手烹製出來的小龍蝦,不僅美味好吃,而且還乾淨,衛生,安全,吃著更加的放心。
你認為小龍蝦的蝦頭可以吃嗎?歡迎你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