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微博熱搜分析:疫情之下,哪些時、地、人、物處在輿論的風口...

2020-12-19 IT之家

兩個月前的12月25日,一份因「不明原因」發熱患者標本在武漢市疾控中心準備完畢,準備送往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進行研究。

這個病例標本後來被證實含有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正是這種病毒造成了這次建國後「前所未有」的疫情。

疫情的嚴重性也反映在了人們的情緒中,在家中隔離的人們在網絡上關注著疫情相關的各種新聞,微博熱搜也持續被疫情刷屏,在1月26這一天,關於疫情的熱搜佔據了微博前50條熱搜中的40條

為了更好的從網絡中觀察這次疫情,文摘菌爬取從1月1日至2月21日每天12:00微博熱搜榜前50的條目,一共得到2600條熱搜數據,我們對這些數據用python進行了處理和分析,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

比如,從第一條新冠肺炎相關熱搜12月31日出現,到1月20日,6省市出現疫情上熱搜,中間悄無聲息的重要三周,疫情雖然已有了苗頭,但由於一直被掩蓋,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春運的開啟,拉開了這次大爆發的序幕;

從地點來看,除了湖北、武漢以外,熱搜最多的省份是浙江、廣東、河南、山東;

被關注最多的人物毋庸置疑,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和醫務工作者們熱搜次數最多;「故事」最多的機構則是衛健委和紅十字。

從這些熱搜和其出現的時間中,我們可以一窺這次的疫情的發展時間線,以及在這特殊的兩個月中,反映在數據上的人間悲歡疾苦。

項目地址:

https://wqw547243068.github.io/2020/02/06/virus/

消失的三周:12月31日出現第一條新冠肺炎相關熱搜

電影《流浪地球》的開頭是這麼一句話,「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這次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全國性的嚴重疫情也是如此,如果說微博的熱搜反映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那麼新型冠狀病毒在微博走進全國網友的視線是在12月31日12時03分,一條名為「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熱搜排到了第1位。

這條熱搜在當天20:24便淹沒在了其他熱搜之中。

我們把時間往回倒三周,根據武漢市衛健委後續通報中所述,首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出現是在12月8日。

從12月8日到12月31日,因為各種原因,新冠肺炎在微博上「消失」了三周多。

然而從微博數據來看,儘管12月31日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在大家視野之後,似乎依然沒有立即引起足夠的重視,到1月9日才開始持續出現疫情相關熱搜。

我們對1月9日至2月21日出現的關於疫情的熱搜進行了統計,從1月10日到1月19日,這十天關於疫情的熱搜只是一兩條,直到1月20日,熱搜的條目開始激增,更是在1月26這一天,佔據了50條熱搜中的40條。

那麼1月20日這一天發什麼什麼呢?

武漢新匯報136例確診病例,累積確診的病例人數猛增至198人。當日晚上,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官方媒體採訪時,首度確定該病毒可以「人傳人」,並透露有14名醫護人員感染。

同時,讓所有人都無法置身事外的,是隨著春運伊始,病毒已經悄無聲息地從武漢擴散到了其他城市的事實。

也是這個時候,口罩搶購和短缺開始出現。

直到此刻,這次疫情才真正拉開序幕,成為了未來幾個月,所有人關注的話題。

風暴的中心:湖北·武漢

對熱搜進行了分詞然後進行統計,我們發現出現最多的是「肺炎」和「新增」兩個詞,顯然,這兩個詞也是最牽動人心的。

當然,這兩個詞排名最高和兩個條目有關:

在這揪心的兩個月,多少人和文摘菌一樣,每天早晨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新增病例數,期待拐點的出現,在億萬民眾的關注下,這兩個條目也因此每天都會出現在微博熱搜。

除了這兩個詞,排名最高的詞則是本次疫情「風暴」的中心——武漢,一共出現102次,同時湖北也排名很高,共出現62次。

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限制公共運輸出入,至此,全國的目光都轉向湖北武漢。對一個人口千萬級別大城市採取如此最嚴厲的防疫措施,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

如果說之前還有人心存僥倖,那麼在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的這一天,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個年不會好過了。

除了湖北、武漢,幾乎每個省份或者大城市確診首例肺炎患者都會上一次熱搜,牽動著這個省市所有人的心。

我們對熱搜中出現的所有地名進行了統計,得出了地名的詞雲,並畫出了各省份關注度的分布和熱力圖。可以看到,武漢和湖北是關注最多的地方,而河南、山東、浙江、廣東等地區的出鏡率也很高。

河南的首次上熱搜是因為「硬核」的防疫「作業」讓其他省份的網友羨慕不已,1月24日「河南硬核」的條目進入微博熱搜前五,同一天,「來抄河南作業」的熱搜從第17位躍升至第9位。

▲河南「硬核」防疫上熱搜

山東的多次出現的關聯詞則是「熱心」。先是率先援助出2萬副護目鏡,之後壽光又承諾每天向湖北供應600噸蔬菜。

浙江和廣東的熱搜多是集中於兩地的官方通報和政策通知,包括疫情的變化,以及延遲開學和上班和後期的復工復學的通知,這兩個省份的政務效率被頻頻誇讚。

熱搜中其他國家的出現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疫情中一些國家對中國的援助,二是疫情向其他國家的傳播。

以關注度最高的日本為例,前期因為向中國捐贈10萬套防護服和其他物資而上熱搜,後期則因為「鑽石公主」號郵輪出現聚集性感染而受到廣泛關注。

熟悉的身影:醫護和學者

疫情中,沒有什麼比「人」更加重要。

我們對疫情相關熱搜中與人物相關的詞作了統計,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鍾南山院士,其次是醫護人員、醫生、醫療隊和護士。

1月19日,國家衛健委派高級別專家組赴武漢考察,已經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帶隊出徵,之後無論是向公眾傳播疫情相關知識,還是指導政府部門進行防控指揮,鍾院士的話每次都能得到全網的強烈反響。

從「鍾南山說動才動」這條熱搜,足以看出全國人民對他的信賴,而鍾院士身上承載的壓力也可見一番。

另一位出現次數不多,但是搜索次數卻最多的名字是李文亮,2月6日「李文亮醫生去世」的消息登上熱搜第一名,搜索量達到1900萬。

那天凌晨的網際網路圈可能會被很多人銘記許久,除了「李文亮」,微博和朋友圈上幾乎再無其他內容,這是微博熱搜歷史,甚至整個中國網際網路輿情史上,都從未出現過的一次群體情緒爆發。

除了具體的人名,還有一個群體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醫護人員。

疫情發展最兇猛的時候,也是醫護人員上熱搜最多的時候:

截止今日,全國累積支援湖北的醫務工作者已超過3萬。

除了對疫情的關注和對醫護人員的敬意,疫情中的問責也一直在進行。一些公務人員因為工作失職而被撤職或者處分的消息,也頻頻登頂熱搜。

1月31日,中央督查組赴黃岡督查核查,時任當地衛健委主任唐志紅一問三不知,事後被免職。

僅僅從微博熱搜中統計,疫情中被處分的幹部就有近400人。

絕對的C位:口罩、衛健委和紅十字

這次疫情受關注最多的物資當屬「口罩」了,在所有的熱搜中,口罩共出現58次。

人們關於口罩最關心的集中在三個方面——「怎麼用」、「到哪買」、「怎麼勸父母戴」,1月23日,「怎麼勸說父母戴口罩」上了熱搜,年輕人對於長輩的固執顯得有些無可奈何,而當天出現的另一條熱搜「武漢要求全市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則替年輕人解決了這一難題。

也是在23日,還有一條熱搜是「工信部緊急協調口罩生產」,當時還對帶口罩不上心的人,往後一段時間面臨的最大問題則是買不到口罩了。

另外,從機構來看,最受關注的不出意料是衛健委。從1月3日,武漢衛健委通報不明原因肺炎開始,衛健委就一直處於疫情防控的輿論中心,也一直承擔著闢謠的工作,所以衛健委關聯度最大的兩個詞便是「回應」。「衛健委回應部分中成藥可防治肺炎」;「國家衛健委回應黃岡衛健委主任被免職」;「衛健委回應公布數據與網傳數據差太多」……

而另一個處於風口浪尖的部門則是紅十字會,作為一個慈善機構,卻在這次疫情中因為負面輿論上了多次熱搜,綜合起來甚至可以串成一個故事。

1月份,武漢政府、湖北政府回應了「口罩事件」和「壽光蔬菜事件」;2月1日,在全網的追問下,武漢市政府承認「武漢紅十字會存在調撥不及時問題」,成為當天熱搜;次日,在全國觀眾的眼皮底下,「武漢紅十字會保安攔央視記者」又上熱搜;2月2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派工作組赴湖北武漢」;2月4日,「湖北通報紅十字會領導失職失責」;2月10日,「紅十字會總會要求湖北徹底整改」。

和17年前的那場疫情一樣,災難之下,各種悲歡離合又一次重新上演;而和17年前那場疫情不同,因為網際網路和信息的發展,每一個人都有發聲的機會。

網友們用手機投票選出的這些「熱搜」,不會被遺忘和篡改,這些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時間、地點、人名和機構,正勾勒出一副巨大的歷史圖卷,也許疫情會在三、五個月內平息,但數據不會,記憶也不會。

相關焦點

  • 微博熱搜風波,其實是對馬雲的敲山震虎?
    感謝你的閱讀和支持,喜歡可以關注公眾號「三叔看世界」,並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哦平心而論,說到微博的時候,除了微博之外的平臺用戶十有八九嗤之以鼻。更不用提微博熱搜,早就被大家吐槽是「成為了資本的形狀」。明星、炒作事件花錢上熱搜的事情比比皆是,撤熱搜情況也屢見不鮮。然而即便很多網友批評,微博熱搜過去根本不在乎外界的聲音。那麼,為啥這次微博會栽了,被有關部門要求熱搜停止更新一星期呢?想了想,問題還要往深層次去考慮。
  • 「熱搜回來了」,登上微博熱搜榜!
    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動態,請點擊↓↓↓在暫停更新一周後,今日(17日)下午3點,微博熱搜回來了!有何變化?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相比此前廣告、娛樂等話題「霸榜」,新回歸的熱搜更多關注時事新聞。
  • 陳根:微博熱搜變微博熱「餿」,微博到底怎麼了?
    原標題:陳根:微博熱搜變微博熱「餿」,微博到底怎麼了?文/陳根6月10日,國家網信辦指導北京網信辦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並決定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同時,要求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新浪微博依法從嚴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 上不了熱搜的「微博被停熱搜」:新浪被罰背後隱藏了哪些信號?|法律...
    昨天(6月10日),新浪被網信辦請喝茶了;喝茶之餘,還按下了微博熱搜的暫停鍵。△ 圖源網絡作為中國最出名的輿論熱搜榜單沒有之一,為何會發生這波停更?據悉,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時間自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同時,要求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新浪微博依法從嚴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 微博熱搜暫停一周,網友手動製作熱搜榜,告訴你這幾天發生的話題
    6月10日,微博熱搜榜停止更新,導致吃瓜群眾這周無瓜可吃,原本熱鬧非凡,有可能登上熱搜的事件,因為熱搜暫停事件而變得無處知曉。網友紛紛感嘆,原來沒有微博熱搜的娛樂圈,這麼安靜,仿佛聽見寂寞在唱歌。按照微博的設定,熱搜榜單是10分鐘更新一次,所以很多新聞會在第一時間被報導出來。因此,刷微博成了網友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途徑。可是就在6月10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加以幹擾,導致輿論錯誤導向的問題,被責令整改,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時間由6月10日15時到17日15時。
  • 微博熱搜被暫停,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熱搜榜?
    微博熱搜停更一周】   6月10日,「新浪微博暫停熱搜一周」的消息火爆全網,我想,如果熱搜沒被暫停,可能「熱搜」就能登上自家的熱搜榜了。   至於暫停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關注到了,針對此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了新浪微博負責人,責令其立即整改,並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
  • 網信辦約談處罰新浪微博,微博熱搜變微博熱「餿」
    簡言之,接下來廣大網民將看到七天內微博熱搜定格在6月10日15時。當然,下一周會不會出現熱搜報復性回潮還未可知。現下來,「微博熱搜停更」也將活久見地成了其他各大媒體平臺的熱搜。關於「微博被整改」的事件,各平臺評論區的評價都十分統一。簡單來說,大家對此事的評價總結起來都是八個字——喜大普奔、喜聞樂見。
  • 熱搜會是微博的致命死穴嗎?
    ;而能夠公眾輿論廣泛參與的機會,又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微博的熱搜——無限趨近於零門檻的參與方式,以及「以參與量為導向」的上榜機制,讓微博更容易真實地集中體現人們所關心的公眾議題,也更容易對事件本身起到監督和推動作用。
  • 新浪微博回應熱搜被暫停
    6月10日晚,新浪微博社區管理官方微博表示,根據網信部門的整改要求,微博熱搜榜、熱門話題榜自2020年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停止更新。微博將嚴格落實管理要求,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違法違規信息管控,健全完善內部審核處置流程,積極維護網上傳播秩序,構建微博社區的良好生態。此前,網信辦約談處罰新浪微博,暫停更新熱搜榜、熱門話題榜一周。評論:微博「熱搜」暫停:告誡媒體不能將吃瓜群眾當「瓜」玩6月10日,新浪微博熱搜被責令整改,暫停更新一周。
  • 快訊|新浪微博被約談,熱搜榜暫停更新
    6月10日,國家網信辦指導北京網信辦,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整改要求為: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時間自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暫停更新熱門話題榜一周,時間自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並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很多人可能會好奇——「蔣某」是誰?「蔣某輿論事件」又是指什麼?
  • 「熱搜回來了」上了微博熱搜 位置始終處於前十名
    暫停一周後,昨天15時,新浪微博熱搜恢復更新,「熱搜回來了」這一話題登上熱搜榜,位置始終處於前十名。15時記者登錄微博熱搜榜發現,恢復更新的熱搜話題中,多數都和熱點時事新聞相關。在15時30分,前20個話題中,熱點時事新聞佔了15個,前10個話題中9個都是新聞話題;在昨晚19時,時事熱點話題降至12個,明星娛樂話題熱度有所上升。在「熱搜回來了」熱搜話題頁最上方,一項名為「微博熱搜有用嗎」的投票吸引了近3萬名網友投票,超7成網友選擇了「熱搜方便我每天看熱點」,此外選擇「我刷微博只看熱搜」的網友排名第二。
  • 剛剛,新浪微博熱搜恢復,誰最先登上熱搜榜?
    剛剛,新浪微博熱搜已恢復更新。微博熱搜被暫停!新浪微博被約談: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據網信中國6月10日消息,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時間自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暫停更新熱門話題榜一周,時間自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同時,要求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新浪微博依法從嚴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 2萬塊一個微博熱搜,80塊一個豆瓣帳號:流量時代的瘋狂
    「流量時代」,但許多網友卻從未見識到所謂的流量具體表現在哪方面,為什麼那些明星總是有著無盡的話題熱搜,而在熱搜之下,我們看到最多的便是粉絲的控評,如何理解控評?今年的6月10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有關業務局負責人強調,網站平臺應當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健全管理制度,明確內部審核處置流程,既不得為違法違規信息提供傳播平臺
  • 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分析:有資本操作熱搜榜單的嫌疑
    小編在整理了各平臺傳播信息之後,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辛巴燕窩事件雖然火遍全網,但是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該燕窩是10月25日,在辛巴公司辛選旗下的主播「時大漂亮」的直播間推廣和售賣的。在辛巴旗下主播售賣近十天後,11月4日,某抖音用戶自稱產品消費者,在抖音平臺發布質疑該產品全是水、沒有內容物的視頻。隨後此事被迅速推上抖音熱點。
  • 熱搜江湖丨為什麼鄭爽一年能有299天上微博熱搜?
    這已經成為一種微博現象,不僅能讓一個明星保持高熱度,還能讓一個八十線以外的普通人迅速為人所知。 換句話說,沒有哪家媒體、哪個平臺的議程設置能力可以超過微博,微博扮演著一種現代的「廣場」的角色,而實時熱搜幾乎是微博上的輿論風向標,在反映正在討論的議題的同時,更具備強烈的引導性。
  • 我的微博熱搜榜壞了,微博遭約談,熱搜榜停更一周!
    是否大家和我一樣,平常看新聞看八卦,第一不是上網找,而是打開微博,在各個榜單裡折騰!作為比較知名的信息傳播平臺,社會上很多即時消息的傳播都是有賴於微博這個平臺。微博的熱搜榜就是在紛雜且龐大的信息裡,挑選出當下最新最火最熱的話題,展現給各位觀眾。就在昨天,我突然發現,我的微博熱搜榜壞了,刷新不出任何消息,後來才知道,微博被有關部門約談了,熱搜榜停更一周,從6月10日15時開始持續到6月17日15時。根據近日消息來看,微博應該是攤上事兒了。
  • 百度疫情地圖上線「全民熱搜」:反應疫情之下網民關注熱點變化
    自去年12月首次通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來,在舉國上下都在全力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疾病時候,大家在關注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百度的「全民熱搜」獲得答案。在百度的「抗擊肺炎」專題中,除了隨時更新著全國各地的「疫情地圖」外,還有根據網民關注隨時更新「全民熱搜」榜單。
  • 疫情之下,湖南人的做法該上上熱搜了!
    湖南人有多霸蠻?大家都知道,湖北正處在疫情之中的時候,湖南不僅在與病毒做著困難的抗爭,同時還要對付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禽流感。但湖南人沒有被擊倒,當地政府迅速採取了措施,確保2萬多隻活雞全數填埋,沒有一隻流入市場。聽說口罩稀缺?
  • 今日頭條加碼熱榜,能否挑戰微博熱搜
    觀媒智庫總裁薛陳子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頭條發力熱榜,將會挑戰微博對話題輿論場的把控能力。他認為,鑑於微博和頭條受眾的區別,未來有望形成新的代表不同階層網友的輿情風向標。目前,微博受眾以25歲以下年輕人為主,熱搜榜上常見明星娛樂內容。今日頭條的受眾年齡層偏高,他們更關心新聞資訊。
  • @復工的明星們:您可以靠這些方法衝上微博熱搜榜
    原創 軟瓜硬吃的DT君 DT財經春天,疫情的陰霾有所減淡,瓜田開始復甦。微博話題熱搜榜終於又回歸到了那個大花、流量、巨星、練習生的角力場。2020年4月23日,一個讓新浪微博攻城獅們和吃瓜群眾難以忘懷的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