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城區南下河農貿市場豬肉區,前來買肉的顧客很少
春節前夕,我市豬肉價格未漲反降,打破了歷年來豬肉價格逢節必漲的規律。2月13日,記者走訪城區農貿市場和超市了解到,由於年後市場需求量驟降,豬肉降價趨勢一直延續,目前已跌破10元/斤。節後價格下降約15%,銷量與年前相比下降五成。業內人士預計,清明節之前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豬肉降價之行情
每天降一角,從年前跌到現在
「看看你要哪塊肉?前肘8.5元/斤,後肘10元/斤,要得多就給你便宜點。」2月13日,記者來到城區南下河農貿市場豬肉區,不時聽見攤主向顧客推銷豬肉的聲音。
臨近中午,前來買肉的顧客並不多。「我就剩這點肉了,算你8元錢一斤,不能再低了。」不少攤販為了拉高銷量給了顧客不少討價還價的餘地。一位顧客告訴記者:「年後豬肉價格便宜,趁這個機會趕緊來買點。」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下河市場上鮮豬肉的價格普遍在10元/斤以下。其中,豬前肘價格在8元-9元/斤之間,豬後肘價格在9元-10元/斤之間。在佳樂家超市新華店生鮮區,記者同樣發現,五花肉、後肘肉價格也在每斤10元以下。
「年前豬肉價格就一直下跌,現在每天得降1角錢。」南下河市場裡一家豬肉攤的攤主王女士說,她大年初五就恢復營業了。「半個月之前,後肘11.5元/斤,前肘也能賣到10.5元/斤。」王女士表示,豬肉價格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大約降了1元多,降幅達15%左右。
「按以往經驗,年前一個月是豬肉採購的高峰期,豬肉價格進入上漲階段,春節後豬肉價格逐漸回落,但是今年卻並非如此。「我幹這一行也三四年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不僅年前那段時間沒漲價,這價格反而降起來就沒頭了。」王女士說。
攤主不敢多進貨,怕賣不出去
春節後,豬肉價格大幅度「跳水」,但銷量卻並沒有拉上去,反而隨著市場需求量的減少呈現出下降趨勢。記者從南下河農貿市場多家豬肉攤位了解到,近期市場上豬肉的銷量同比下降了五成左右。
「這個不好說,賣得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十幾頭豬。賣得不好也就三四頭。」南下河農貿市場豬肉區攤主趙女士表示,她的攤位年後一天只能賣四五頭豬,銷量驟減。年後剛開始營業,豬肉銷量有所下降是正常的,但今年年後豬肉銷量下降幅度格外大,時間也有所延長。「現在不敢多進貨了,怕賣不出去。」趙女士說。
記者看到,南下河農貿市場豬肉區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豬肉攤位。有的攤位豬肉較多,有的攤位僅有寥寥無幾的豬肉。
「這是昨天沒賣完的肉,今天接著賣。」劉先生攤上的豬肉比其它豬肉攤上的肉便宜一元錢。「因為經驗不足,進貨多了,只好都降價賣了。」攤主劉先生告訴記者,他賣豬肉才3個多月時間,經驗欠缺,頭天他根據年前銷量進了兩頭豬,結果一頭也沒賣完。
「為了保證質量,豬肉只能存放兩天,剩下的這些肉,我只能降價處理了。」劉先生告訴記者,一頭生豬出肉量大約是160斤,賣8元/斤勉強還能賺錢,7元/斤就賠本了。
「如果再賣不完,7元/斤也得賣。」劉先生無奈說.
豬肉降價之分析
春節前生豬集中出欄,導致供大於求
記者採訪了解到,春節前是各種商品的銷售黃金期,豬肉也不例外,但年後市場需求量明顯減少。
「先不買肉了吧,年前灌了30多斤的香腸,都掛在窗口晾著。」奎文區早春園小區的張女士告說,她年前買了50斤豬肉,到現在還有存貨,估計得有一段日子不用買豬肉了。記者了解到,年後除了市民豬肉儲備未消化,需求減少外,春節期間餐飲業營業情況也影響了豬肉的價格和銷售。
奎文區四平路聯通大廈北側「麻辣歲月70年代主題餐廳」經理劉西增說:「今年春節期間,城區餐飲業普遍歇業早開門晚,不少酒店還取消了年夜飯服務。」劉西增表示,年後不少餐館開業較晚,一部分生意不景氣的餐館閉門歇業,導致市場上豬肉需求量遲遲沒跟上。「豬肉價格是變動的,並不會延續長時間降價或者銷量下滑狀態。一些以豬肉消費為主的餐館恢復正常營業,客流量上來了,銷量也就跟上了。」劉西增表示。
豬肉價格一路看跌,部分酒店餐館看好市場行情開始囤貨。奎文區櫻前街與新華路交叉口附近的「得月樓飯莊」總經理潘玉春表示,不到一周時間,店裡已經囤下了1噸豬肉。「年前看行情還有降價空間,只囤了半噸,僅夠過年用的。年後豬後肘價格已經到了9.2元/斤左右,這三四天我們飯莊囤了1噸,準備以後用。」從事餐飲行業近20年的潘玉春表示,按往年行情看,正月過後豬肉價格開始「抬頭」,店裡對豬肉的需求量較大,只能提早囤貨以減少運營成本。但這是要冒風險的,如果豬肉價格一直下降,就可能虧本。
有近10年養殖經驗的臨朐縣生豬養殖戶王學之表示,今年豬肉價格反常的主要原因是供過於求,許多養殖戶選擇在春節前集中出欄,加大了市場供應,但需求卻並沒有反彈。隨之,採購商壓價,養豬戶拋售。王學之表示,這一個循環現在還沒有走出來,「前一陣,生豬的價格是6.5元/斤,現在到了6元/斤了。」
王學之估計,在清明節之前,豬肉價格會一直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