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積極探索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儲能應用

2020-12-19 世紀新能源網

國家電網公司近兩年在儲能及其他領域為新能源汽車的「善始善終」進行著積極的探索。

家住北京的李先生4年前購入一臺混合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幾年用下來,他明顯感到車子的續航能力不足。

二手新能源汽車基本沒有市場,想要轉賣並不現實,而更換新電池費用又十分昂貴。無論是換新電池還是賣掉,似乎都不是令人滿意的選擇,李先生感到十分為難。

車主李先生的困境只是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面臨問題的一個縮影。

電動汽車的核心元件——車載鋰離子電池,平均壽命為5~8年。當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量80%以下,動力電池就要從汽車市場「退役」。也就是說,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業經過10年的蓬勃發展,即將迎來第一波動力電池退役高潮。

退役電池數量多、剩餘電量大是我國退役電池面對的兩個問題。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在近日共同發布的《為資源續航:2030年新能源汽車電池循環經濟潛力研究報告》中指出,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417萬輛,以5~8年的服役期折損20%電量為退役條件計算,預計在2021年~2030年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總量將會達到705萬噸,累積退役電量達到708億瓦時。

到2025年,中國退役動力電池累積電量預計可達1.2億千瓦時。其中,僅2025年,退役動力電池電量將接近4千萬千瓦時。退役電池如不加以處理,佔地空間大不說,大量剩餘電量也會被白白浪費。

動力電池也有可能成為沉重的環境負擔。新能源材料科學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曾表示,1塊20克重的手機電池可使1平方公裡的土地汙染50年。對於因環保而生的新能源汽車,如果無法妥善處理「塊大量足」的動力電池,那麼辛苦得來的環保成果可謂前功盡棄。可僅僅將退役電池直接報廢拆解,提煉出其中的有用金屬,並無法做到物盡其用。這麼做雖然可以實現原材料的循環利用,但成本高不說,還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

如何妥善處理、利用退役車載鋰電池的問題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普遍難點。放眼國際社會,梯次利用是處理電動汽車退役鋰電池的主流做法。

梯次利用的原理不難理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類似經驗:玩具車沒電時,把電池拿下來放在電視遙控器裡還可以用一陣子,這種降梯次的再使用就是梯次利用。

新能源汽車淘汰下來的動力電池也是一樣的道理。電池雖不能滿足車輛動力需求但仍可以為別的設備提供電力。

此外,對於現階段動力電池的回收,業界提倡實現退役電池就地轉化。由於退役電池中仍有大量電量,因此在運輸途中對車輛、路面狀況、溫度等均有要求。同時,因為電池具有一定的重量和體積,長途運輸成本高,所以在本地實現梯次利用是處理退役電池的最理想狀態。

目前我國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方面仍處在探索階段,「先梯次利用後再生利用」是我國目前鼓勵回收利用車載鋰離子電池的原則。

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開發銀行辦公廳正式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的通知》,重點支持開展退役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級利用和再利用。

今年11月初,國務院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下文簡稱《規劃》),其中除了涉及加速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配套基礎建設,還專門提及動力電池的全價值鏈產業發展,強調保障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供應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國務院首次提出動力電池的全價值鏈產業發展問題。整體政策風向利好,我們不禁好奇:國家電網公司該如何做?

國家電網公司近兩年在儲能及其他領域為新能源汽車的「善始善終」進行著積極的探索。

思路一:基站「備電」

新基建的快速發展帶來5G基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電池是5G基站中重要的一環。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鐵塔公司計劃在2020年內將70萬~80萬個通信基站的鉛酸電池更換為鋰離子電池。

結合《規劃》中強調保障關鍵資源的供應安全這點來看,動力電池不僅是高消耗資源型產品,而且其主要原材料鈷、鋰等高度依賴進口。隨著新基建的深化發展,包括5G基站在內的電池供應風險預計也將持續增長。

面對「功耗」這隻「攔路虎」, 將退役電池投入5G基站使用,既滿足了基站內備用電系統的電池需求,還緩解回收鋰電池和製造新電池的產能壓力。同時,因為退役電池的電量基本不受時間限制,所以在谷時充滿電,在峰時向外放電,打個時間差,能有效降低基站運營成本。

11月18日,浙江杭州餘杭區的首座利用蓄電池梯次改造的5G基站投入運行,激活沉睡退役電池能源120千瓦時,預計每年至少節省電費3.6萬元。

該供電公司員工葉萬成介紹說:「我們在站點內安裝了10塊國產新能源汽車退役電池,共計容量100千瓦時,結合能源控制系統,與原有後備電池共同為基站提供電力供應,可以有效解決5G基站的大功耗問題。」

思路二:電網「儲能」

另外一項關於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的探索發生在儲能電站。供電公司將整組電動汽車退役電池安置在微型儲能電站中,通過採用小型變流器與電動汽車退役電池結合的方式,搭建梯次電池儲能系統。

11月10日,由國網(寧波)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梯次再利用儲能電站正式投運。該儲能站總容量900千瓦時,最大輸出功率300千瓦,是目前浙江省規模最大的梯次儲能電站。

目前該儲能電站以峰谷價差獲利作為盈利模式,結合浙江的電價策略,每日執行「兩充兩放」的運行策略,預計一年可為電站節約電費開支30萬元。

在上海,供電公司還將退役電池和風力、

光伏

發電系統相結合,探索更加清潔綠色的汽車電池「退役之路」。

國網上海電力與上海電氣集團聯手打造的停車場智慧能源項目「能源魔盒」是一個集「風、光、儲、充、控」為一體的小型儲能系統。

其中的「梯次利用儲能電池系統」將電動汽車淘汰的電池組變成園區的儲能系統。園區負責人介紹說:「退役電池經過檢測、維護和重組,可以在儲能領域實現梯次利用。」

此外,退役電池也積極為電單車充換電行業提供綠色用電方案。今年5月,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旗下國網什馬與滴滴青桔達成戰略合作,開展電單車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共享、電池資產租賃等項目。在探索、完善綠色出行供應鏈的同時,國家電網公司也在不斷拓寬退役電池的應用領域。

梯次利用是動力電池循環經濟的起點已經成為業界共識。無論是基站「備電」還是電網「儲能」,我們似乎一隻腳已經踏入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的大軍。

在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今天,能真正做到善始善終的「綠色」並不簡單。不過在動力電池「退役潮」的峰值來臨之際,前方的路已經明朗。 

相關焦點

  •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已經在低速電動車行業率先實現
    動力電池的回收與再利用,即梯次利用。相比於目前行業內對車用動力電池包電量剩餘80%時即應進入淘汰和回收利用階段的共識,整體Pack級還能達到80%的剩餘電量,那麼實際上部分單體電芯的可利用價值有可能更高,尤其是像公交客車這樣使用規範、定期維護、到時更新的大批量大型電池包更是梯次利用的最佳選擇。
  • 儲能為何如此重要?從國家電網與寧德時代的合作說開去
    優勢互補:國家電網手握海量基礎設施及數據,寧德時代掌握儲能電池核心優勢。目前,國網公司在電網側佔據壟斷地位,2019年國網變電設備容量佔國內總容量的70.16%,行業龍頭地位顯著。寧德時代為動力電池龍頭,儲能電池業務可以共享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優勢,近年來公司儲能業務成績斐然。
  • 創新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模式創新,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在《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中重視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鼓勵企業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如發起和設立產業基金以及研究退役動力電池殘值交易等,加快形成市場化機制,推動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產業化應用。同時,支持開展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科學技術研究,引導產學研協作,以市場化應用為導向,開展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模式創新。
  • 探索微電網應用新模式 多地「光儲充」項目實現「零」突破
    「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電力存儲和優化配置,實現本地能源生產與用能負荷基本平衡,可根據需要與公共電網靈活互動且相對獨立運行,緩解了充電樁用電對電網的衝擊,在能耗方面,使用儲能系統給動力電池充電,可提高能源轉換效率。不僅如此,很多「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的儲能系統採用了電動汽車的退役電池,變廢為寶,實現了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
  • 動力電池標準六年後姍姍來遲,我們究竟錯過了什麼?
    -2017 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餘能檢測》三項動力電池標準。之前,我國由於沒有統一的汽車用動力電池編碼標準,電池信息的可追溯性成為盲區,在進行動力電池生產管理、維護和溯源、電動汽車關鍵參數監控以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工作時極不方便,給生產和管理帶來很多問題,騙補即是其中問題之一。從一位參與標準制定的相關專家處了解到,《編碼規則》則將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掛鈎,表明可溯性將與新能源汽車國補地補掛鈎!
  • 群雄逐鹿,21家頭部企業爭鋒儲能戰場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出具的《儲能產業白皮書2020》所示,公司在2019年儲能逆變器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儲能集成商中排名第二。科陸電子儲能業務主要包括6大應用場景:火電廠聯合儲能調頻、新能源配儲能進行棄風棄光消納、電網側變電站儲能調峰、用戶側儲能削峰填谷套利、偏遠地區微電網供電、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做峰谷套利。
  • 儲能產業升級國家戰略 南都電源進入國網視野
    另據了解,儲能領域的技術創新扶持政策正在醞釀出臺,而作為儲能產品最大的用戶,國家電網在內蒙古等局部地區的需求已表現得十分迫切。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技術路線如鉛炭電池已相對較為成熟,國家電網正在與南都電源等相關公司接觸,預計會採購一批該產品。 此外,鋰離子電池、全釩液流電池、鈉硫電池、鋅溴電池等技術路線也納入了國家電網視野。
  • 兩會聚焦|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建議將儲能納入國家能源發展規劃
    今年提案再次聚焦儲能「強化頂層設計,將儲能納入國家能源發展規劃……」作為全球動力電池的領軍人物,曾毓群在今年的提案中再度呼籲發展儲能,來引領全球能源轉型。關於儲能,曾毓群在2019年曾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分布式儲能方案:通過大規模推廣新能源汽車,使之成為分布式儲能設施,與電網智能互動,發揮移峰填谷的作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新基建以數位化、智能化為發力點,而儲能則是這些變革的能量基礎。」在曾毓群看來,在大規模解決了算力、網絡問題後,能源成為ICT的新挑戰之一。
  • 二手動力電池如何變廢為寶
    《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導稱,中國純電動汽車企業比亞迪的二手電池再利用將擴大到全球。日企將採購比亞迪回收的二手動力電池,改裝成大型蓄電池,最早於2021年度向歐美和亞洲等地的工廠銷售。在電池再利用市場上,預計中國電池的存在感將會不斷提高。與電腦、手機等家用電器的電池不同,出於安全考慮,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在5到8年。
  • 2019年印尼雅加達電池儲能技術展 Battery Indonesia2019
    2012年,作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專業電池及電池應用展覽會,它一直致力於為電池生產商、購買商以及技術人員提供一個廣闊的相互交流的平臺,印度尼西亞是東協最具潛力的工業可充電電池和儲能市場。Battery Indonesia 2019年與世界一起帶過來感興趣的技術和業務合作,電池設備及組件製造商,專家廢物管理以及為電池,回收設備製造商和回收商的回收利用無害環境技術領先的電池製造商。
  • 頭部電池企業深度布局儲能市場 屬誰「先知先覺」?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位列第十名的企業裝機量僅為645.01MWh,也就是說雙登集團、南都電源從上述兩個大型項目中拿到的5G基站用磷酸鐵鋰電池的訂單量,就超過了大多數電池生產企業2019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隨著5G基站數量的鋪設,預計5G基站項目熱度還會持續幾年,對於磷酸鐵鋰儲能項目的需求一直都會較為可觀。
  • 新能源很「聽話」 揭秘新能源與儲能運行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 新能源很「聽話」 揭秘新能源與儲能運行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 儲能技術 新能源與儲能運行控制實驗室建於2006年,2015年9月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 乾貨|動力電池行業深度報告
    3.3其他路徑:梯次利用、模塊化設計與縱向一體化現有的動力電池行業的商業模式依然有很多值得優化之處,比如在即將到來的退役電池潮中,退役電池合理的梯次利用將大大增強電池的經濟效益一般而言,動力電池容量低於初始容量的80%時,動力電池不再適合在電動汽車上使用。而80%以下還有很大利用空間,國家也支持和鼓勵梯次利用。
  • 「光伏+儲能」 為偏遠山區發展提供源源動力
    原標題:「光伏+儲能」 為偏遠山區發展提供源源動力 浙江省寧海縣的一個高山養殖基地,電力部門通過光伏發電加儲能技術,建設了微型電網為基地供電,也就是將光伏電站的電量儲存在一個大型電池裝置裡,將光伏發出的電量儲存起來,再通過電流轉換輸出使用。
  • 威馬汽車國家電網強強聯手,V2G技術到底有多牛?
    近日,威馬汽車與國家電網強強聯手,共同推進V2G技術的落地應用。據悉,威馬汽車已順利通過全項V2G技術的車、樁實測及道路測試,率先進入技術落地應用的第一梯隊,成為首家落地應用V2G技術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V2G即Vehicle to Grid ( 車輛到電網),發揮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移動儲能作用,在滿足電動汽車日常行駛需求的基礎上,通過雙向充放電樁實現儲存電能上網,根據電網需求與電網
  • 新能源中心儲能應用室高級工程師王德順:電化學儲能實踐與發展
    實際上去年年底,電網側儲能全國範圍內只有河南電網(音)投了一個,我們390MW的3%,今年提到江蘇儲能電網,包括河南,2018年我國電網式儲能實現了快速發展。在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預期,電網的儲能將超過全球2017年全網電網側之合,成為電網儲能最快、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今年電網側儲能帶動了儲能新階段。在原有的基礎上,國家在電力儲能方面佔有的裝機規模也是最大的,電化學2018年開始也開始引領。
  • 國內上百家動力電池企業大盤點 誰能獨領風騷?
    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 拓邦現已發展成為以中國領先的智能控制技術為核心,產業覆蓋智能控制、高效電機、新能源、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產品銷售遍及全球幾十個國家。2007年,拓邦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將積極拓展鋰動力電池在其他市場和應用領域的應用。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寧德時代發布Q3財報 《節能與新...
    該報告在動力電池方面涵蓋了能量型、能量功率兼固型和功率型三大技術方向,以乘用車和商用車作為兩大應用領域,面向普及型、商用型、高端型三類應用場景,實現動力電池單體、系統集成、新體系動力電池、關鍵材料、製造技術及關鍵裝備測試評價、梯次利用以及回收利用等產業鏈全鏈條覆蓋。預計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總體基於國際領先,並形成完整、自主、可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 澳大利亞Tilt公司計劃在維多利亞州部署多個電池儲能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開發商Tilt Renewables公司日前計劃在其開發投資組合中新增三個大型電池儲能項目,這三個項目都部署在維多利亞州。該公司計劃部署的三個電池儲能系統的總容量將達到150MW/300MWh,並建議使用規模較小的Snowtown電池儲能系統部署,其容量約為20MW/42MWh。預計Tilt公司將在2020年財政年度中對其中一個大型電池儲能項目作出投資決定,該投資計劃於4月1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