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產業升級國家戰略 南都電源進入國網視野

2020-12-17 人民網

儲能產業正在升級為國家戰略。最近一個月來,有關儲能產業發展的多個峰會和論壇陸續在北京召開。

「國家層面的儲能技術和產業路線圖規劃制定已基本完成,正在梳理一批現實、可操作的政策,一旦下發,將對儲能行業規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5月29日,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技術裝備司司長李冶在CNESA儲能國際峰會2013上公開表示。

為推動儲能產業發展,行業協會和儲能企業率先行動。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郭振巖表示,目前協會正在制定燃料電池、液流電池等行業標準,積極引導、促進相關儲能電池的研發進程。據悉,該協會承擔國標委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的新能源部份,以及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頂層設計。

另據了解,儲能領域的技術創新扶持政策正在醞釀出臺,而作為儲能產品最大的用戶,國家電網在內蒙古等局部地區的需求已表現得十分迫切。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技術路線如鉛炭電池已相對較為成熟,國家電網正在與南都電源等相關公司接觸,預計會採購一批該產品。

此外,鋰離子電池、全釩液流電池、鈉硫電池、鋅溴電池等技術路線也納入了國家電網視野。業內人士認為,不同技術路線的電池具有不同的優缺點,未來將會在競爭中共同發展。

突破清潔能源瓶頸

去年以來,發生在中國多地的極端霧霾天氣給「美麗中國」蒙上陰影,如何在控制排放總量上下功夫,保證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成為最為迫切的行動。

一直以來,中國能源結構中火電比例過大廣為詬病,包括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應用步伐緩慢。業內人士指出,造成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儲能產業發展嚴重滯後,導致大量被生產出來的清潔能源無法輸入電網,隱性浪費嚴重。

必須打通制約清潔能源發展的死穴。李冶指出,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到要控制能源消耗總量,目前該總量已經制定,即將下發。由於要控制煤炭消耗比例,不能大規模、等比例增加,預計到2015年末標煤消耗量控制在45億噸。為此,相應政策上要大力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包括風電、太陽能及相配套的儲能產業。

據專家預測,到2050年中國風電需求達1800GW,只考慮風電調頻,按照20%的裝機比例,儲能需求達到360GW,而這還不包括光伏用電的調頻需求。

長期跟蹤並參與燃料電池標準發展的大連化物所負責人表示,燃料電池國家標準委員會現已制定燃料電池標準40餘項。上述標準的制定有助引導、促進燃料電池、液流電池的研發進程,未來出臺後更利好行業龍頭鞏固優勢。

儲能產業在我國起步較早,但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沒有完整的產業規劃。針對此,李冶指出首先要做好現代電網規劃。其次要依託新能源電網園區和示範工程,有意識的開展示範,推進儲能產業化道路;三是扶優扶強,加強市場監管,建立標準監測認證體系,引導行業走向正軌為市場服務。

行業拐點出現

儲能產業的拐點或已顯現。

在大規模應用前,如何提升技術水平和降低成本成為重中之重,進行有針對性的示範和試用成為最有效的路徑選擇。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當前國家對於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主要針對應用端,如新能源城市、綠色示範縣等,但是對於配套環節的儲能認識還不夠深,如果不加快推進儲能產業的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也將受到阻礙。

對此,專家表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統中現在的比例還不是很高,但是國家對於可再生能源的期望值很高。目前來看,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很大的困難,特別是風電消納,太陽能光伏分布式應用也還在初級階段,生物質能很多方式也都需要探索和創新,下一步的技術突破、發展和引領是需要儲能技術才能更好地發展。

據人民網財經獲悉,內蒙古地區正在進行的大規模的清潔能源工程發展迅猛。內蒙古電力集團副總工程師嶽建華則表示,內蒙古已率先迎來這一「拐點」。可再生能源在內蒙古的發展非常迅猛,風電已經成為除了燃煤電廠之外的第二個重要來源,太陽能的發展勢頭也很好,當前內蒙古電網對於各種儲能的需求非常迫切。

為了搶抓儲能領域的市場機遇,多種技術路線的企業都在摩拳擦掌,包括鉛炭電池、鋰離子電池、全釩液流電池、鈉硫電池、鋅溴電池等。業內人士透露,電池行業並不存在各項指標都能夠得到很好滿足的產品,其中安全性和經濟性是必要條件,相比之下,鉛炭電池是當前儲能的首選,國家電網正在與南都電源等相關公司接觸。

在儲能電池領域深耕的南都電源陸續迎來收穫期。近期公司中標多個新能源儲能電池和數據中心後備電池工程項目、珠海萬山海島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中標金額898萬元;浙江鹿西島4MWh新能源微網儲能項目,中標金額798萬元。

儘管中標金額不大,但標誌著南都電源轉型獲得突破。眾多電池行業分析師指出,作為一種新型的超級電池,鉛炭電池是將鉛酸電池和超級電容器兩者合一:既發揮了超級電容瞬間大容量充電的優點,也發揮了鉛酸電池的比能量優勢,且擁有非常好的充放電性能——一個半小時就可充滿電。而且由於加了炭,阻止了負極硫酸鹽化現象,改善了過去電池失效的一個因素,更延長了電池壽命。

「目前業界最看好的三種儲能技術分別是鉛炭、鋰電和液流。這其中,鋰電成本相對還是高,一致性問題也仍然存在;液流技術成本更高;而鉛炭目前看來還是近期最實際可行的儲能技術路線,預計在未來5至10年內都將是主流,再往後就看其他技術是否有突破。」南都電源研究院院長吳賢章說。

吳賢章表示,鉛炭電池成本約是鋰電的三分之一,毛利率則遠高於傳統產品,未來具有極強的盈利空間,「由於這類電池使用的炭材料很特殊,門檻非常高,其他公司要做的話也需要花很大力氣。」

數據顯示,如以光伏和風能裝機配備25%儲能,按1500元/kw來計算,到2015年,儲能市場將超過4000億元。南都電源的鉛酸電池應用於通信、動力、儲能等領域。目前通信、動力產品是主要收入來源。由於市佔率提高、外延式擴張等因素,2012年公司實現淨利潤12608.9128萬元,同比增長76.85%。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2822.9157萬元,同比增長30.25%。

信達證券分析師表示,公司通信後備電源市場2013年要看4G建設,長期看海外市場情況。2012年,公司國內市場佔有率在20%左右,同比提高約5個點;國內4G建設有望在2013年啟動,預計通信電池訂單增長在20%以上;海外市場規模是國內10倍左右,公司海外市場佔有率在國內同行中排名第一,未來拓展空間較大。

相關焦點

  • 群雄逐鹿,21家頭部企業爭鋒儲能戰場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出具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所披露,2019年,國內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中,陽光電源的儲能逆變器和儲能系統集成商的出貨均為國內第一。而在海外,公司半年報中稱, 公司產品已遠銷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眾多國家。
  • 儲能:鋰電池和光伏企業摩拳擦掌必爭之地
    在政策支持逐步明朗的背景下,隨著產業穩定預期的基本形成,光伏企業、分布式能源企業、電力設備企業、動力電池企業、電動汽車企業等紛紛進入,開始加大力度布局,開拓儲能市場,進一步探索具有盈利性的商業模式。目前,儲能產業幾乎遍布全國所有省份。
  • 新能源很「聽話」 揭秘新能源與儲能運行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目前,包含張北試驗基地、電池儲能技術實驗室等試驗研究基礎。實驗室主要圍繞新能源這種波動性電源現在和未來能發多少電,新能源發電單元如何能夠...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09/637308.shtml 為進一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發揮中央企業在國家創新中的主力軍作用,近日,根據南方電網公司的要求,按照《南方電網先進儲能技術聯合實驗室建設方
  • 儲能行業專題報告:能源革命必經之路,多元化需求百花齊放
    風光邁入平價時代,儲能的戰略地位凸顯。隨著風電光伏逐步進入平價時代,新能源電源更高效利用的重要性逐步增強。發電側儲能的配置對於新能源發電有三大重要意義:1) 推動可再生能源併網;2)參與輔助服務;3)提高輸電管道輸電能力和電網安全穩定。新能源發展進入平價僅僅是完成能源革命的第一步,儲能賦予新能源的可調節屬性將進 一步幫助新能源走上新的臺階。
  • Omars 24000mAh儲能電源:可帶上飛機的儲能電源
    儲能電源因為可以給多種類型的設備供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而大部分的儲能電源因為其體積和重量太過龐大,對於出行攜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近期,知名科技博主@充電頭網在美亞發現了一款可攜式儲能電源,Omars儲能電源。
  • 託起超千個儲能項目,陽光電源如何定義光儲新未來
    哪些公司將在這一輪光伏應用更深入、儲能爆發的時代中,找尋到更多的機遇,並且在光儲融合的浪潮中進入新一輪的增長期?答案呼之欲出:投入巨大、已做了大量技術儲備的設備及系統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必然勝出。作為業內最早提倡和實踐光儲融合技術的新能源企業之一,截至2020年6月底,陽光電源累計參與全球重大儲能項目超1000個,其中光儲融合項目在海外已經布局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區域,國內包括西藏、青海、甘肅等地區都得到了深入應用,並且所有項目運行穩定,安全事故始終為「零」。
  • 上能電力將投資建設一萬個儲能電站項目 發力儲能供給革命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馮慶豔 作為國內首批能源改革實施主體的民族企業——上能電力集團,在國家大力推進改革的背景下,正式啟動儲能供給側改革的大動作,深刻、系統地領會國家改革精神和政策精髓,強力助推國家未來新時期的緊要戰略規劃落地實施。6月16日,上能電力集團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發布會,會議由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李冶先生致辭。
  • 頭部電池企業深度布局儲能市場 屬誰「先知先覺」?
    據電池中國網了解,中國鐵塔和中國移動的兩個大型5G基站電池採購項目就為雙登集團、南都電源和中天科技帶動的電池銷量分別達到1082.56MWh、786MWh和467.58MWh。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位列第十名的企業裝機量僅為645.01MWh,也就是說雙登集團、南都電源從上述兩個大型項目中拿到的5G基站用磷酸鐵鋰電池的訂單量,就超過了大多數電池生產企業2019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隨著5G基站數量的鋪設,預計5G基站項目熱度還會持續幾年,對於磷酸鐵鋰儲能項目的需求一直都會較為可觀。
  • 南都AGM蓄電池煥新上市 高能量蓄勢待發
    南都電源作為行業頭部品牌,提前布局了起停電池市場,憑藉多年來深耕AGM蓄電池領域的技術經驗,革新產品,創新推出新一代南都AGM蓄電池,並於2020年12月15日重磅上市,自此,新一代高能量,蓄勢待發。把握市場需求 創新升級產品品質自「國六」政策公布以來,汽車尾氣處理升級成為市場剛需,自動起停系統逐漸普遍為乘用車型的標準配置。而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增長,「國六」車滲透率逐步提升,未來起停電池將迎來更大的市場擴容。如何抓住市場機遇,是眾多業內廠商共同的目標。
  • TUV南德連續四年獲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檢測認證機構獎殊榮
    深圳2020年9月27日 /美通社/ -- 近日,第十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在深圳隆重召開。國際權威的光儲充一站式解決方案供應商TU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UV南德」)在大會的 「2020中國儲能產業最具影響力」系列活動評選中,再度獲得「2020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檢測認證機構獎」。
  • 儲能為何如此重要?從國家電網與寧德時代的合作說開去
    1月7日成立的新疆國網時代儲能發展有限公司是兩家公司成立的首個儲能合資公司,註冊資本3000萬元,其中國網綜能持股60%,寧德時代持股40%,公司主營儲能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4月3日,國網與寧德時代再次聯手,國網時代(福建)儲能發展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公司註冊資本4億元,寧德時代和國網綜能各持股40%,主營業務包括電力儲能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維、技術服務等,為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儲能專業解決方案。
  • 新能源和儲能「拉郎配」,成本難題怎麼破
    「根據國家二次能源消耗的規劃,到2050年火電比例要下降到50%以下,如果風光新能源的發電比例達到20%,儲能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較大區域的必然選擇。」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該人士進一步分析指出,隨著智慧能源的推廣,智能調度給電源供給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電源隨要隨有,同時盡最大可能減少風光水的丟棄,儲能確實是不二之選,這也是儲能存在的重要意義。
  • 推動國家造幣產業技術升級金川集團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籤訂戰略...
    8月5日,金川集團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金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前,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董事長楊立傑出席籤約儀式並代表雙方致辭。金川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尚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副總經理楊問田分別代表雙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楊立傑在致辭中說,從80年代末開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就和金川集團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有效地保障了國家貨幣的生產和發行,推動了造幣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 常德市人民政府與中電聯服務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紅網時刻常德12月19日訊(通訊員 樊西俊)12月18日,常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科技開發服務中心在北京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在儲能充電、多能互補、微電網等專業領域,構建戰略合作關係。常德市政協副主席洪振海出席籤約儀式。
  • 派能科技:ROE領跑業績爆發式增長 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
    在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中,派能科技具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和較強市場競爭力。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派能科技連續榮獲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中國儲能網頒發的「中國儲能產業最佳儲能電池供應商」、「中國儲能產業最具影響力企業」以及「中國儲能產業最佳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等獎項。
  • 國家電網積極探索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儲能應用
    車主李先生的困境只是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面臨問題的一個縮影。電動汽車的核心元件——車載鋰離子電池,平均壽命為5~8年。當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量80%以下,動力電池就要從汽車市場「退役」。也就是說,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業經過10年的蓬勃發展,即將迎來第一波動力電池退役高潮。退役電池數量多、剩餘電量大是我國退役電池面對的兩個問題。
  • 熱點丨10個儲能、制氫項目列入2020年平價上網項目名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獲悉:8月5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關於公布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共有5個省份的8個儲能項目和2個氫能入選2020年平價上網項目。
  • 鋁-空氣電池備用電源進入規模應用階段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5月26日,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雲南金屬燃料電池工作站在位於昆明市高新區的雲南創能斐源金屬燃料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能斐源」)掛牌成立,以此為契機,由雲南企業首創的鋁-空氣電池備用電源已初步打通了從概念性產品到功能性產品的科技成果轉化之路
  • 我國電能替代進入深水區(電能替代)
    12月9日,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指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電聯電能替代產業發展促進分會主辦的2020年電能替代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