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飲食禁忌」流傳甚廣,甚至影響了很多家庭的飲食搭配與習慣,被稱為「食物相剋法則」。例如這些:
* 菠菜和豆腐同食,不僅影響鈣的吸收還容易得結石病
* 牛奶和桔子橙子一起吃,會凝結為固體,不僅影響蛋白質等營養的吸收還會導致嘔吐
* 維生素c和蝦的組合會產生類似砒霜毒性的物質,從而危及生命
* ……
圖片來源:pexels
這些「飲食禁忌」流傳甚廣,不止是活躍在中老年的微信群中,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目光。那麼,這些「食物相剋法則」究竟是真是假,能否相信呢?
食物相剋言論由來
「 食物相剋法則」的由來有兩個方面:
一是基於傳統醫學對食物判斷認知;
二是對於兩種食物是否可以產生化學反應的擔憂;
第一種方面大家耳熟能詳,就是將食物分為寒熱和乾濕兩方面,當飲食產生衝突時被認為會有不好的後果。第二種是在時代的發展下,人們對於化學的認知在普及,但是認識的並不全面。人們知道就算兩種無毒的物質相結合也能變成有毒物質,進而產生的擔憂。
圖片來源:pexels
這兩方面看起來都很有道理,所以真正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
並不是全部都「不能吃」
首先挑一個普及率最高的「食物相剋」案例來說: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其會與鈣離子結合,產生難以吸收的草酸鈣,甚至會造成結石,因此菠菜和豆腐之類含鈣的食物就不能一起吃。不過,由於草酸本身有較強的苦味,又易溶於水,我們在處理菠菜的時候往往會先用水焯一下,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去除菠菜中絕大多數的草酸,也就不會影響鈣的吸收了。
圖片來源:pexels
牛奶與柑橘類水果也常常被認為是不能搭配食用的。有觀點認為,牛奶遇到橘子中的檸檬酸後會變性沉澱,從而導致結石。牛奶中的酪蛋白在酸性環境下確實會發生絮凝反應,但這一過程並不會降低牛奶中蛋白的營養價值。
圖片來源:pexels
蝦類和檸檬、螃蟹和西紅柿等不能同食的傳言認為,兩者同時食用,調味用的果蔬中含有的維生素C會將海鮮中微毒的五價砷還原為劇毒的三價砷。
雖然三價砷有毒性,但是拋開劑量談性質都是耍流氓。這個反應需要大量維生素C,然而在烹飪中的蔬果很難提供如此多維生素C,維生素C又具有高溫易被破壞的特性,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圖片來源:pexles
有的確實「不能吃」
並不是所有食物相剋論都是不正確的,啤酒與海鮮確實不能同時吃,容易引起痛風。
原因是海鮮中嘌呤含量很高,人體攝入後會代謝成尿酸。啤酒中嘌呤含量雖然不高,但是其中的酒精同樣會促使尿酸的產生,同時啤酒代謝產生的乳酸還會因競爭抑制尿酸的排出。
人的體質各不相同,對於一些人來說,體內代謝產生的尿酸無法及時排出,便會在體內末梢關節處堆積產生尿酸鹽結晶,產生炎症並引發疼痛,這就是痛風的病因。
圖片來源:pexels
飲食方面無疑是引發痛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肥胖人群應該更加注意。
如何做到健康飲食
科學的膳食模式可以最大程度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能量需要水平的健康人群的營養,使身體達到需要的健康標準。建議每天至少攝入十二種食物,每周至少二十五種。
圖片來源:中國營養學會官網
每日穀類每日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食物;適量攝入魚、禽、蛋、瘦肉類動物性食物;少油、鹽、糖,每日烹調油攝入量控制在25-30g,鹽攝入量控制在5g以下,添加糖攝入量控制在50g以下,最好不超過25g。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這樣搭配飲食可以有效避免因膳食因素引發的有關慢性病。健康的飲食應該保持食物多樣性,膳食平衡才是硬道理。
文章來源:科普中國
- End -
天津科普說
在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