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Saga)意為「話語」,是北歐的一種特別的短故事。它在13世紀前後被冰島人用文字記載和口傳,其內容包括神話和歷史傳奇。
薩迦的文學風格就如同《北歐神話》和《埃達》,對西方文學有著重要的影響。薩迦文學中出現的主題、世界觀、物種和敘事方式,也常被現代的創作者們借用。J·R·R·託爾金的《指環王》,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和J·K羅琳的《哈利波特》,靈感都源自於薩迦文學中恢宏神秘的奇幻世界。
除了作家和編劇,歷史學者們也對薩迦文學獨特的世界觀和敘事風格深深著迷。英國學者埃莉諾從小痴迷薩迦文學。她在《北方以北》中結合盧恩文石碑、中世紀的世界地圖和百科全書等珍貴資料,對薩迦文學獨特的敘事進行了細緻而創新的解讀。
與其它北歐文化研究不同,《北方以北》主要以現存的薩迦文學為文本,依次按照指南針的指向,考察北歐旅行者所至的天南地北。整本書雖不足400頁,但考據豐富,內容詳實。
埃莉諾以「薩迦文學的發展史」和「維京人的變遷史」兩條主線並行講述。通過薩迦上珍貴的文字記錄,還原維京人的發展與變遷,再現了產生薩迦的年代和世界。
那麼,在埃莉諾的眼裡,古老的薩迦文學到底有何魅力?薩迦中的北歐人到底有什麼特點?薩迦中的北方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01、「薩迦」:冰島人的文化遺產,北歐人的一千零一夜
北歐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冬天酷寒難熬,夜晚可以持續數月之久。為了打發枯燥冗長的冬夜,中世紀的北歐人圍著爐火,講起了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北國故事。
而這些在冬日爐火邊誕生的故事,就是最初的薩迦。
和《一千零一夜》等口頭故事一樣,薩迦不僅被記錄在羊皮卷上,也被一代一代地重複和修改。它是眾人的智慧結晶。每一個故事都在補充後更為詳盡。
從內容和題材上看,薩迦可分為三類:冰島人薩迦、國王薩迦和傳奇薩迦。
「冰島人薩迦」大多涉及家族仇恨、法律糾紛和宗教皈依等社會主題。這些故事在漫長的傳播中變得越來越奇怪。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受害者在墳墓裡唱歌,又或是女巫在詛咒某個家族的後裔。
「國王薩迦」講的則是早期斯堪地那維亞國王豐富多彩的生活。比如宮闈軼事,陰謀心計,或者可怕的奪權暗殺。
而「傳奇薩迦」更像是童話,它發生在準神話和不確定的年代。同時,它創造了冰島以外的敘事世界。裡面既有英雄史詩、浪漫的傳說故事,還有不可思議的冒險傳奇。
薩迦中的人物關係複雜,劇情跌宕起伏。它從不刻意創造完美的人格或神格,記錄的也只是虛構的故事。雖然也提到了一定的歷史,但沒有明確的線索可以找到。
就敘事風格而言,薩迦文學十分簡潔。它們內斂而克制,諷刺又滑稽。它介於事實與虛構、口頭與書面、過去與現在之間。
在薩迦的鏡頭下,世界是一幅流動豐富的畫面,神秘誘人。它是現實與幻想、陰謀與冒險、歷史與幻想的混合體。是北歐人對包括歐洲大陸在內的本土世界的理解。
02、羊皮卷上的北國:驍勇好戰的北歐人,血色浸染的冰與火之歌
中世紀的北歐人居於極北之處,極寒之地,卻性格火熱,彪悍好鬥。在許多作品中,他們是毛髮濃密的異教徒,他們堅信神、巨人、矮人和北歐神話。他們橫渡大海,肆意殺戮,在每一次掠奪中與鮮血搏鬥。
他們從不懼怕死亡。在他們的觀念裡,為戰而亡才是個人生命的榮耀。
他們具有卓越的導航能力,創建了覆蓋四大洲的國際文化網絡。
在暴力的中世紀,他們是粗魯的戰士。面對未知的未來,他們敢於冒險,無所畏懼。
在當時的歐洲人眼中,北歐人只是「異教徒」。他們生於「未開化的土地」(冰島),並信奉者「虛假的神靈」(北歐神話)。他們放棄了基督,變成了邪惡的維京人。
約克郡大主教烏爾夫斯坦曾指責這些來自北歐的野蠻人:「有劊子手、殺害親人、屠戮修道士、仇恨修道院的;有作偽證、殺人的;有蕩婦、有殘殺兒童的,有許多私通淫亂、瞎做不堪的;有男男女女從事巫術的;有當強盜做響馬的、敗壞世上美好事物的;簡言之,罪行和劣跡數不勝數。」
可是,埃莉諾在薩迦的一些記錄中發現了北歐人的另一面。他們並沒有像傳言中所說的掠奪。相反,他們循規蹈矩地做生意,探索和開拓新的殖民地。他們向西挺進,跨越北大西洋,在格陵蘭島定居數百年。還有一些人,參與十字軍東徵,踏上漫長朝聖之路。
在其他薩迦的記錄裡,他們被命名為「北方人」、「俄羅斯人」和「流浪者」。
有時,他們是嗜血的強盜,是受人尊敬的戰士;
有時,他們是北方的君主;是來自別處的探險家。
他們當中,有維京人、冰島人、挪威人、瑞典人和丹麥人。這些栩栩如生的北歐移民和遷移故事被記錄在黃色的羊皮卷上,在北歐冬日的寒夜裡代代相傳。
03、北方以北:神秘詭異的絕境,北歐人的奇幻樂園
在「傳奇薩迦」的怪誕世界裡,不僅住著會施法術的人類,還棲居著兇險的猛獸。而遙遠的北方則是「神秘和詭異」的「絕境之地」,是信仰北歐神話的魔幻世界,也是北歐人的奇幻樂園。
其實早在中世紀,神學家們就已經把魔鬼安置在北方,並在《以賽亞書》中留下魔鬼的威力和北方的關聯。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
詩人但丁在《神曲》也塑造了一個「邪惡的北方」。他筆下的撒旦是一個流著口水的魔鬼,而且長著三張嘴,胸部以下都被凍結成冰。而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彌爾頓在《失樂園》也不約而同地將妖魔鬼怪與北方聯繫起來。
但北歐人對自己的居住地,卻有著另一番描述。比如,《國王的鏡子》中的北方有著強烈的背景光,巨大的霜凍,無盡的冰川,奇異的水體和鬼魂在海洋裡相互觸碰。
當然,一些超自然的非人類生物也時常出沒在這片荒野之地。它們具有非凡的力量和不尋常的身體特徵。
從巨人和巨怪,從狗頭人到魔鬼。這些形形式式的「異類」打造了北方神秘的色彩。它們有的愛吃人肉,有的沒有皮膚。它們性慾亢奮,縱情聲色,依著自己的性子為所欲為。
另一群活躍在薩迦羊皮紙上的,是有生命的妖魔鬼怪和神靈。比如嗜血成性的異教部落、異域的居民和千奇百怪的異形怪獸。
最為人熟知的神靈還是龍。在北歐傳統中,龍首多用來威懾邪惡的海怪和敵人。薩迦裡的北歐船隻,也全被加上龍首。
在北歐神話中,毒蛇法夫納喜愛金銀,被屠龍者西格德殺死。法夫納後來在華格納的戒指裡享受了漫長而豐富的死後生活。這條毒蛇後來變成了《霍比特人》中喜歡囤積黃金的巨龍——史矛革。
大部份的人都認為龍是萬獸之尊,萬獸之靈。能馭龍者,馭天下。在《權力的遊戲》中,世上僅有的三條巨龍便是龍母的最強助攻。每次發生戰爭,巨龍騰空而起,在空中飛旋咆哮,對敵人予以震懾。如果沒有這三條龍,龍母絕不可能從一個落難公主變成角逐鐵王座的最強競爭者。
除此之外,薩迦中的北國還有著勢不可擋的魔鬼軍團。據《寡言人西古德薩迦》記載,這支軍隊由布拉蘭土著,還有矮人、巨人和巨怪等北歐傳統鬼怪組成。他們是「奇形怪狀的生靈,口鼻生在肩胛骨上。有的生有狗頭,像狼狗一樣吠叫」。
喬治·馬丁《權力與遊戲》中異鬼軍團的靈感便來自於此。只有長年駐紮在北境的守夜人,才能抵禦夜王和異鬼軍團。
總之,不管魔鬼,是「似龍似蛇」的奇珍異獸,還是勢不可擋的「異鬼軍團」,都成為了後世作家們打造奇幻世界的素材和原型。
結語
從北極的斯堪地那維亞的荒原,到中世紀政治動蕩的基督教腹地。從達格陵蘭和北美洲大陸外緣,再到俄羅斯的江河。
薩迦裡的北歐是神秘詭異的冰火絕境,是險象環生的魔幻世界,也是一首永恆的冰與火之歌。
這裡還有更多未知的無名物種,它們模糊了人與獸、可能與不可能的邊界,共同構建了北歐獨特的世界觀。
記得《魔戒》的作者J.R.R託爾金曾說過:「北方精神對歐洲貢獻卓越,我努力想呈現它的本來面貌」。
而中世紀的北歐人則通過薩迦,把地圖邊緣的空白空間用知識和想像填滿,以一種真正的中世紀歐洲風格,將我們帶到了神奇的北國之境。
薩迦超越了空間,也超越了時間。它成為了西方奇幻文學的養分,並在歷史的長河裡展現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
正如作者埃莉諾所言,薩迦再現了許多故事所用過的主題,只不過採用了誇張變形、近乎異想天開的形式。「如果我們冷不丁看到這個故事,好像它沒有多少意義,無非是個天馬行空的幻想罷了。但歷史真實的嫋嫋餘音、文化認知和敘事傳統仍然在這個故事中鳴響。」
參考資料:
埃莉諾·羅莎蒙德,《北方以北》喬治·馬丁,《冰與火之歌》但丁,《神曲》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J·R·R·託爾金,《指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