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不屈之志 中央大學西遷80周年紀念儀式在渝舉行

2020-12-17 江蘇頻道

5月17日上午,「國立中央大學西遷80周年」紀念儀式在重慶大學「中大遷渝紀念亭」舉行。東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劉波、重慶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舒立春出席儀式。東南大學「重走西遷路」團隊成員、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校友代表,重慶大學師生代表等參加了儀式。

「重走西遷路」團隊

「在東南大學即將迎來建校115周年之際,我們在這裡相聚,共同紀念國立中央大學西遷80周年。」劉波在致辭中說,「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一起回顧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所經歷的苦難往昔和不屈的抗爭歷史,共同守望前輩學人力學勇毅的不屈之志和教育救國的精神,進一步堅定我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之夢的責任和勇氣。」

1937年7月7日,當盧溝橋騰起的硝煙打破了國立中央大學「玫瑰色的大學之夢」,在校長羅家倫的統籌規劃下,國立中央大學師生攜不屈之志、興國之任,從南京四牌樓2號出發,或船載肩扛,溯逆大江,或手牽籠裝,翻越大山,風餐露宿,長途跋涉,將寄託國人教育夢想的民國最高學府,在戰火中完整地搬遷到了數千裡之遙的山城重慶。

東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劉波

其中,國立中央大學文、理、法、農、工、教育6個學院40多個系科千餘名學子於松林坡新校址再續弦歌,醫學院於成都重開宏宇,與重慶大學和西遷來渝的數十所兄弟高校共同開啟了抗戰興學之路。中央大學有條不紊的「西遷」,最大限度地保留國立大學的應有之實,與北大、清大、南開等高校的剛毅堅卓、壯懷難折的「南渡」,交相輝映,雙峰並峙,共同譜寫了中國現代大學同仇敵愾、存續華夏文脈的壯麗篇章。

2017年5月12日,東南大學「重走西遷路」團隊從南京出發,並於5月15日晚抵達重慶。團隊共30餘人,由學生、教師、校友、新聞媒體代表組成。隊伍分兩路而行,分別沿當年西遷重慶、成都,特別是動物大軍西遷路線,途徑蘇、皖、豫、鄂、渝四省一市,走訪校友、尋訪前輩學人的歷史足跡;深入了解學校服務社會、貢獻國家重大工程的成就;感受西遷之路上愈加繁茂的科學與文化的傳承,兩隊最終於重慶會合。

重慶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舒立春

劉波指出,重走西遷之路,是為了尋求一所學府最深沉的文化追求,把中央大學建設有機體的民族文化的永久使命擔負起來,把「力學勇毅、教育興國」的中大西遷精神發揚光大,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

「『文心未泯,國魂不滅』。東大人永遠不會忘記,80年前,重慶大學敞開懷抱,為中央大學提供辦學地,兩校師生共渡國難譜寫了中國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中國高等教育抗戰西遷的這段歷史,是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80年後的今天,『重走西遷路』活動也為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兩校共同的記憶和深厚的友誼寫下新的標註。」劉波說。

雙方校領導為西遷「光華柱」揭幕

舒立春在致辭中說,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兩大名校攜手辦學,構築了當時中國教育事業的一塊高地。這一時期,兩校師資互聘、學分互認、資源共享,教學和科研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指出,正是由於中央大學老一輩知識分子們熱愛國家、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文化自覺精神,中國的高等教育才得以在戰爭中發揚光大,中華文化才能夠在戰火中繼續傳承。

紀念儀式上,八十年前完成「動物大軍」西遷壯舉的王酉亭之子王德向師生們講述了炮火中動物大軍艱難西遷的故事;東南大學人文學院王華寶老師宣讀了他為紀念西遷八十周年而作的紀念碑文;東南大學校友代表、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錢覺時教授,學生代表、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周然同學也分別發言。

東南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譚東偉(左一)與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龔建新(左二)將土樣倒入「光華柱」

儀式最後,雙方校領導為西遷「光華柱」揭幕,並與師生、校友代表一起執玻璃管柱,將西遷沿路土壤封存至光華柱中。西遷「光華柱」由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張志賢老師領銜設計。柱高115cm,寓意東南大學今年成立115周年;柱身呈三稜錐形狀,靈感來自中央大學三角形校徽;封蓋上部刻有西遷路線圖,下部鐫刻中央大學校徽,基座為東南大學校標;整體造型如同一把火炬,取傳承、接力之意,更寓意著先輩們的精神光華為當今學子照亮前行道路。(華賢東)

相關焦點

  • 國立中央大學西遷80周年紀念儀式在渝舉行 「光華柱」揭幕
    通訊員 孫楊欣 攝    華龍網5月17日11時13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今(17)日上午,國立中央大學西遷80周年紀念儀式在重慶大學「中大遷渝紀念亭」舉行。東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劉波、重慶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舒立春出席儀式。雙方表示,未來兩校將共同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 國立中央大學西遷80周年 東大師生重走西遷路
    國立中央大學西遷八十周年紀念。  中國江蘇網5月17日訊(記者 王逸男 通訊員 翟夢傑)今天上午,「國立中央大學西遷80周年」紀念儀式在重慶大學「中大遷渝紀念亭」舉行。東南大學「重走西遷路」團隊成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校友代表,重慶大學師生代表等參加了儀式。  5月12日,東南大學「重走西遷路」團隊從南京出發,並於5月15日晚抵達重慶。
  • 東南大學赴川大華西醫院探尋80年前西遷往事
    東南大學赴川大華西醫院探尋80年前西遷往事 2017-05-16劉婷 攝   中新網成都5月16日電 (劉婷)16日,在綠蔭掩映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東南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譚東偉一行將啟德堂前的黃土裝了滿滿兩箱,他們將帶著原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的舊址故土,赴重慶與第一路「重走西遷路 再啟新徵程」探訪團會合,於17日在國立中央大學重慶辦學舊址,將沿途所採集的部分土壤封存至為紀念國立中央大學抗戰西遷80周年所設計的
  • 東南大學師生80年後再走「西遷路」 重慶立西遷「光華柱」
    泱波 攝   中新網重慶5月17日電 (記者 韓璐)合肥、武漢、成都、重慶……17日,隨著民國時期國立中央大學西遷沿途的土壤緩緩倒入位於重慶大學松林坡的西遷「光華柱」中,24名自南京出發的東南大學師生在80年後,追隨前輩的足跡,完成了他們的「西遷」。圖為:東南大學教師代表將西遷沿途所取的土倒入「光華柱」中。
  • 南京學子重走80年前中國知識分子救亡圖存西遷路
    中新網南京5月12日電 (記者 申冉)12日,24名南京東南大學的師生,從原民國中央大學舊址、現東南大學大禮堂出發,沿著先輩的足跡,重走80年前中國知識分子救亡圖存、抵抗日本侵略軍的西遷之路。  今年是東南大學建校115周年,也是其前身——中央大學西遷80周年。紀念民國中央大學抗戰西遷80周年,東南大學學子重走西遷路。
  • 西安交通大學MBA辦學3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科高峰論壇舉行
    9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學MBA辦學3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科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來自國內知名高校商學院院長、業界企業家、各地校友代表、高校MBA聯合會主席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師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2020年是西安交通大學MBA辦學三十周年。
  • 新疆錫伯族民眾烙制錫伯大餅紀念「西遷節」
    新疆錫伯族民眾烙制錫伯大餅紀念「西遷節」 2015-06-05 01:00:44「西遷」戍邊的先輩。當日,該縣紀念錫伯族西遷251周年暨第五屆經貿文化旅遊節開幕。  251年前的公元1764年,錫伯族先輩肩負國家賦予戍衛邊疆的神聖使命,來自東北的4000多名錫伯族官兵及家眷一路「西遷」來到伊犁河南岸戍邊定居。歷經兩個半世紀的傳承與變遷,當地錫伯族民眾完整保留了錫伯族語言、文字和風俗,積澱了樸實凝重的歷史文化和特色民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枚瑰寶。
  • 悲壯的中央大學西遷——寧願步行也不願也拋棄牛羊
    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的全國高校第一名,綜合實力遠超當時的北大清華兩校,它只在歷史上存在了22年,像流星一般划過卻又無比璀璨。它的身上有著諸多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講述這所大學西遷重慶時候的那些事情。時任中央大學校長的羅家倫將正在放暑假的師生緊急集合,於8月開始全面西遷重慶。其實,早在之前的1933年,羅家倫就斷定中日之間必有一戰,1935年羅家倫去重慶考察時發現這裡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從那時起他就開始為學校將來可能的西遷重慶做準備,為此他還早早的定製了900個大木箱用於運載教學器具。
  • 北京大學共青團舉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系列活動
    在五四運動100周年到來之際,北大共青團開展系列紀念活動,傳承弘揚偉大五四精神。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5月4日,北京大學舉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系列活動,以升旗儀式、青春詩會、主題團日等多種形式,重溫五四光輝歷史,傳承先輩家國情懷,感召青年接續奮鬥。
  • 「致敬大師——紀念黃自逝世80周年」系列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
    「致敬大師——紀念黃自逝世80周年」系列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新聞網10月30日電 10月25日下午,由清華大學校史館、藝術教育中心與上海音樂學院校史館、數字媒體藝術學院聯合舉行的「致敬大師——紀念黃自逝世80周年」專題展覽、黃自音樂作品演奏會等系列活動在校史館、蒙民偉音樂廳舉行。
  • 上海交通大學「王建華紀念基金」捐贈儀式暨首屆獎學金頒獎儀式舉行
    12月1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王建華紀念基金」捐贈儀式暨首屆獎學金頒獎儀式在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木蘭樓A100舉行。副校長張安勝,發展聯絡處處長程驕傑,船建學院黨委書記周薇、副書記宋續明、土木工程系系主任陳錦劍,王建華教授家屬林瓊老師,王建華紀念基金校友代表崔海勇、鍾俊彬、晉義泉、司漪、禹海濤、楊建軍、吳威,以及土木工程系教師代表,首屆獎學金獲獎學生,校友辦、學工辦等老師出席。儀式由船建學院黨委書記周薇主持。張安勝致辭。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在抗戰館舉行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主辦,北京和平教育基金會、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協辦的「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2020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
  • 老區再唱《黃橋燒餅歌》,江蘇省泰興市紀念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
    本報訊 丁春兵報導:10月10日,江蘇省泰興市舉行新四軍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黃燒餅慰勞忙,燒餅要用熱火烤哎,軍隊要靠老百姓幫……」80年前,一曲《黃橋燒餅歌》唱出了軍民魚水深情;80年後,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再次迴蕩在江蘇泰州黃橋老區上空。
  • 國立中央大學西遷往事:校長提前兩年安排打造木箱
    國立中央大學校門。全國當時最大的綜合大學之一國立中央大學更是首當其衝。預判時局羅家倫提前兩年安排與戰爭賽跑在學校內遷中,南京有6所國立大學、2所私立大學,以及9所中學西遷。國立中央大學在校長羅家倫的帶領下,成為內遷最迅速而完整的學校,一步到位,直接抵達目的地。這在全國眾多內遷學校中並不多見。
  • 我市舉行李濟深誕辰130周年紀念活動(視頻)
    今年是李濟深先生誕辰130周年,今天,由民革廣西區委會、民革廣東省委會和梧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系列紀念活動在我市舉行在今天下午召開的紀念李濟深先生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廣西區委主委劉新文、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李崴、于欣偉以及各地方民革主委、專家學者、李濟深家屬和梧州市領導蔣海東
  • 四川達州紀念紅軍入川暨川陝革命根據地建立80周年
    12月16日至17日,達州市舉行紀念紅軍入川暨川陝革命根據地建立80周年系列活動。紅軍後代代表、國內革命文化研究專家學者代表等齊聚達州,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紅軍精神。 80年前的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實行戰略轉移,揮師入川,並於1933年2月建立以四川為主、僅次於井岡山的中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川陝革命根據地。在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達州成為紅四方面軍對敵作戰的主戰場,取得了反「三路圍攻」、營渠戰役、萬源保衛戰等重大戰役的勝利。
  • 土耳其孔亞城舉辦魯米逝世747周年紀念儀式
    中國旅遊新聞網12月17日訊 賈拉爾·阿德丁·魯米(Jalāl al-Dīn Rūmī)逝世747周年之際,土耳其將舉行 「Seb-i Arus」 儀式來紀念這位以寬容和仁愛,無論宗教、教派和種族,用博愛擁抱全世界的偉大詩人。
  • 高校西遷多悲壯,南開大學和中央大學直接變精光
    1935年,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要說羅校長真是厲害,已經預料到中日之間近年必有一戰,更為厲害的是他已經發現了一個可守之處——重慶。回到學校就命令總務處趕製900口大木箱。1937年,日軍佔領天津,南開大學就沒有中央大學那麼幸運了,7.29日,南開大學被日軍炮轟,大部分夷為平地(包括南開的中小學),炸不毀的澆上汽油燒。南京的羅校長趕緊催促暑假還在休息的學生,返校西遷重慶,廣大師生也都積極參與。
  • 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丨向中朝友誼塔敬獻花籃儀式舉行
    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丨向中朝友誼塔敬獻花籃儀式舉行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21日,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名義向朝鮮平壤中朝友誼塔、檜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敬獻花籃儀式在朝鮮舉行
  • 南京中央大學「雞犬不留」搬到重慶(圖)
    西遷後的中央大學。受訪者供圖  1938年深秋的一個黃昏,重慶街頭出現一支奇怪的隊伍——澳洲老馬背著美國火雞、英國豬兒扛著北京肥鴨、荷蘭牛兒馱著長毛兔兒……更奇怪的是,看到這一幕,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竟熱淚盈眶:「幾乎和看見親人一樣,要向前去和它擁抱。」至此,歷時近一年的國立中央大學的西遷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