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騁 資料圖片
7·23責任方一老總猝死
該集團下屬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院,或致溫州南站信號設備缺陷
本報訊 22日上午,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下稱「通號集團」)總經理馬騁在深圳陪同國務院高速鐵路安全大檢查組檢查廣深港客專鐵路期間,因心臟病突發去世,時年55歲。
或因壓力過大
昨日上午,財新網首先曝出馬騁去世的消息,稱其在「7·23」事故檢查組到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時,董事長馬騁心臟病突發去世。
昨日下午,通號集團官方網站———中國通號網(www.crsc.cn)變為灰色,右上角發出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優秀企業家馬騁同志在深圳項目安全檢查期間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於2011年8月22日逝世,終年55歲。經治喪委員會與馬騁同志家屬協商,茲定於2011年8月24日上午9時,在深圳市殯儀館大禮堂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其後,財新網更正之前的報導,通號集團總經理馬騁在深圳陪同國務院高速鐵路安全大檢查組檢查廣深港客專鐵路期間,心臟病突發去世。
財新網援引一位熟悉馬騁的人士稱,他原來沒有心臟病史,現在診斷為心臟病突發,是因為壓力過大,責任過大。
被認定責任方之一
7月28日,新上任的上海鐵路局局長安路生說,根據初步掌握的情況分析,「7·23」動車事故是由於溫州南站信號設備在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遭雷擊發生故障後,導致本應顯示為紅燈的區間信號機錯誤顯示為綠燈,存在設計缺陷的信號設備由北京一家研究設計院設計。
安路生所指的這家研究設計院是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該設計院為通號集團下屬二級國有獨資企業。該設計院當天在其網站上對此事刊發道歉信。
7月28日,通號集團新聞發言人楊萬智曾表示,公司沒有否認調查組的初步調查原因,刊發道歉信就是承認自己的設計有缺陷。但他強調,目前國務院的最終調查報告還沒有出來,即最終誰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誰應該承擔次要責任還未明確。
■ 回憶
同行
「他是從基層做起來」
8月22日,馬騁的人生信號燈熄滅了。一個月前,「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隨後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溫州南站信號設備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引發相撞事故。
在馬騁去世的消息公布後,網上不少人認為,在這個時機的這個消息,具有戲劇性、是一種「追責之前的巧合」。但是,對他了解的人知道,確實壓力過大,責任過大。他的一位同事說,馬騁在通號領域幹了近20年,是個勤勉、實幹的人。
因平時開會的原因,北京交通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與馬騁也曾有過謀面,對他稍有了解。
「這個人很好,工作非常敬業,是從基層一點點幹起來的。」王夢恕說,馬騁是個扎紮實實幹活的人。
同學
「這些年他老得很快」
馬騁堪稱是中國高鐵信號的帶頭人,55歲的馬騁是恢復高考後第二屆大學生,1982年在北方交通大學電信系信號專業本科畢業。
現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路專業技術帶頭人的段武,是馬騁的大學同學,昨晚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動車事故後,他壓力太大了。」
雖然是同學,也都從事鐵路信號工作,但是自從大學畢業之後,段武就很少見到馬騁。但作為同行,他了解信號行業的不易和艱辛,「我就是覺得,他老得特別快。」段武回憶說。
段武嘆了口氣說,馬騁突然去世,實際上與身體透支比較大有關係,這兩年高鐵、D車的發展速度很快,馬騁也是在「快速」透支著。
而在段武眼裡,當年馬騁在學校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領導的才能,是個很普通的大學生,身體也很不錯。
採寫/本報記者 仲玉維 劉春瑞 鍾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