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為什麼遼寧隊屢屢與總冠軍失之交臂?關於這個問題,在網上有些球迷將原因歸類於球隊缺少一位合格的大外援,而且還說的有理有據,那事實真是如此嗎?給遼寧隊一個大外援球隊就能奪冠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遼寧隊要大外援幹什麼?提升籃下護框能力,這的確是個看起來不錯的選擇,但是有一點最為關鍵,那就是護框能力強的大外援基本上沒有什麼射程,一個沒有射程的大外援,如何做到和韓德君共存?如果無法共存的那,那是韓德君給大外援打替補,還是大外援給韓德君打替補?
就算兩者能同時登場,在場上組成雙塔陣容,陣地戰時可以球隊提供頂級的護框能力,那進攻呢?對手打快速反擊呢?兩個沒有三分能力的內線同時在三分線內,再加上對手的兩位防守球員,三分線的擁堵可想而知,這對於擅長突破的郭艾倫來說,無異於噩夢。而當對手打小球戰術或者快速反擊時,這兩個中鋒拉不出去,防不回來,那還不是對手想怎麼打怎麼打?
就拿哈達迪來說,雖然35歲了,不過實力是真強,但是到遼寧隊有什麼用?防守端大韓移動慢,哈達迪更慢,都防不出去,退防時也很難回來,遇到本賽季的廣東外線直接就是三防四,別說什麼限制威姆斯、馬尚的突破,外線處處是空位,中距離怎麼投不行,人家非要頭鐵去籃下強打兩個內線上籃?而且兩者的主要得分範圍都是在罰球線附近,這倆往對方三分線內一站,背打對手就是協防,外線突破拉出去沒威脅,不拉出去沒空間,球隊戰術怎麼運轉?只能是一個替換一個。
而且就算擁有頂級的護框能力又能怎麼樣?外線球員被對手一步過,正面對衝起來的外援,本身就處於規則弱勢的內線該如何防守?七成機率就只能是犯規了,想要發揮護框型內線最大的作用,其實是在外線能夠有效地延緩對手突破速度前提下,提前站位和做好防守準備才行,為什麼上賽季NBA季後賽湖人第一場會輸給火箭,主要原因就是外線無法限制哈登和威少的突破,而湖人隊內線可是聯盟最好的防守者濃眉哥,但有什麼用呢?
籤一個護框型大外援,不僅廢了韓德君,同時還廢了郭艾倫,對球隊的弊更是大於利,這種賠本買賣估計只有傻子才會願意做,那護框型中鋒無法和大韓共存,那籤一個像周琦這種有三分、能協防,護框同樣出色的中鋒不就行了?找外援不是菜市場買菜,不是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一般的空間型內線防守都是弱項,和周琦類似的內線先不說找不找得到,就算是找到了人家就一定願意來嗎?在如今工資帽限制的情況下,沒有了高薪優勢,人家放著高等級聯賽不打來打CBA?想什麼呢?
更何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上個賽季遼寧隊輸球,輸在了外線防守太差,特別是鋒線,賀天舉都頂到大前鋒位置上防守效果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什麼本賽季遼寧會選擇西蒙斯的主要原因,試想一下,如果用大外替換掉西蒙斯的話,那季後賽中,讓誰去防守威姆斯、馬尚呢?而且新疆小外援克拉克似乎也來到了國內。
說實話,以現在遼寧隊的陣容來說,不能說是完美無缺,但伸縮性卻極強,戰術合理,唯一不足就是西蒙斯還沒能融入球隊,但是誰能保證他會一直無法融入呢?更何況合適的大外本就不好找,到時候不好用,同樣無法融入戰術就繼續換?這是在打遊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