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他爵士最終還是在與戈貝爾的續約角逐中選擇了妥協。他們提前以5年2.05億的高薪將法國中鋒至少鎖定到2025年,其中最後一年為球員選項。
這份5年2.05億的合同也是中鋒歷史上最大合同,戈貝爾最高可拿到5年2.28億。
爵士當然想留下這位28歲的兩屆最佳防守球員,但問題是戈貝爾的價格比上賽季常規賽打爆他的濃眉還要高出1500萬美元,跟目前的庫裡、未來的哈登的身價在一個水平。
而爵士的心理價位是普通頂薪,起薪為3136萬美元,約佔球隊工資帽的28%。
一個把自己當成聯盟mvp級別的巨星,一個只願意出普通全明星級的價碼。
當然這也是目前聯盟大環境所致,本以為明年的自由球員市場詹姆斯、字母哥、濃眉、萊昂納德、字母哥有五條大魚可以競爭,如今其中四條大魚已經續約上岸,萊昂納德也不太會再次遠離洛杉磯。
所以戈貝爾這位全明星中鋒、兩屆最佳防守球員、聯盟最強防守型中鋒一旦無法提前預約,很有可能成為明年自由球員市場最大牌球星。
而獨行俠、猛龍似乎都可以將他作為幫助自己升級成爭冠級別強隊的有力拼圖。
所以爵士如今很糾結。給吧,明年球隊已經有了米切爾的頂薪和博揚、克拉克森、英格爾斯三份千萬合同。不給的話,球隊就喪失了五年以來的建隊基石。
什麼?爵士的老大不是米切爾嗎?怎麼變成了這個進攻端只有場均15分13個籃板2次蓋帽的吃餅型糙漢呢?
一、一名優秀中鋒對球隊防守的意義
2013-14賽季剛加入聯盟的戈貝爾正好趕上爵士的低潮期,他每場只能出戰9.7分鐘。球隊首發中鋒是2米08的費沃斯,常規賽25勝57負,防守效率聯盟倒數第二(110.1)
第二年,新上任的主教練施耐德給了他37場首發,出場時間提高到每場26分鐘,防守已經上升到聯盟第14,但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2015-16賽季,戈貝爾正式出任球隊首發中鋒,場均9.1分11.2個籃板2次蓋帽,球隊防守聯盟聯盟第七,常規賽40勝42負距離西部第八的火箭只差一場球。
2016-17、球隊防守上升到104.7聯盟第三,
2017-18、聯盟第一,2018-19、聯盟第二。
在這期間戈貝爾連續三年聯盟防守一陣。拿到兩次最佳防守球員。
作為身高2米16、臂展2米35的長人,戈貝爾是標準的防守型中鋒。
論防守全面性,不及巔峰的追夢格林;論掃蕩範圍不及揚尼斯和濃眉;論護筐也未必高過洛佩斯和小阿德巴約;憑肉身填禁區,加索爾和恩比德也都比他結實。但在如今魔獸、懷特塞德拿底薪、德拉蒙德沒人要的這個時代,戈貝爾卻有著不一樣的特質。
在保留了傳統中鋒護筐和封蓋的屬性之外,戈貝爾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防守覆蓋面積:從罰球線到籃筐之間,他可以憑藉長臂和步伐一個人幹擾到持球手、內切者兩個攻擊選項,而且很少失位。
誰都知道如今nba防守的重點是擋拆,而內線擴出去防小個是所有中鋒的噩夢,而戈貝爾在這一點上也幾乎是所有2米10以上長人中做得最好的。
也正因為有他的存在,上賽季的爵士才有底氣改大「一大四小」(幾乎是聯盟最後一家),他身邊的是1米85的康利、1米91的米切爾、不善防守的博揚和英格爾斯,就這樣去年的爵士防守依然排在聯盟第12。
有了戈貝爾,爵士就是一支場面聯盟防守頂尖的季後賽級別強隊。即使如今球隊提速、以米切爾為核心,他依然是球隊內線的遮天巨網。
有了戈貝爾,爵士在面對季後賽級別強隊時,內線還擁有足夠底氣。事實上在今年季後賽被掘金的穆雷予取予求之前,聯盟中除了濃眉這種內外兼修的全能內線,很少有人能從戈貝爾身上佔到便宜。
即使在如今這個無限提速、追求三分和小球的時代,防守好的球隊依然能夠保持成績的底線(上賽季防守前八名人堂都打入了季後賽),而一個優秀的中鋒則是最可靠的奠基石。
二、中鋒在nba世界的影響力
1946年nba聯盟成立,湖人隊前身明尼阿波利斯湖人在1949-1954五年裡拿到了四個冠軍,中鋒喬治·麥肯作為第一代nba巨星拿到了三次得分王,並且逼迫聯盟擴大了三秒區並制定了劃時代的「進攻24秒」規則。
1956年指環王比爾·拉塞爾加盟凱爾特人,在隨後的13年裡拿到了11座總冠軍,並包含了一個八連冠。同時期他的一生之敵威爾特·張伯倫以最強個體的方式創造了以「單場100分」為代表的各種紀錄,並保持至今。
上世紀七十年代,天勾賈巴爾包攬了十年中的五個常規賽mvp,而那個十年裡唯一的非中鋒mvp是大前鋒鮑勃·麥卡杜。
在nba的上古時代,籃球被認為是巨人的遊戲,而擁有最高身材、最強力量的中鋒們是賽場上獨一無二的主宰。
進入80年代,伯德、魔術師「黑白雙雄」輪番稱霸,之後喬丹又駕臨nba,中鋒們迎來了第一個式微期。但摩西·馬龍、賈巴爾、羅伯特·帕裡什們依然是各自冠軍隊伍裡的重要柱石。
90年代隨著一批天才中鋒們的崛起,在喬丹的公牛王朝無可匹敵時,聯盟逐步進入了一個「中鋒時代」,以奧拉朱旺、奧尼爾、尤因、大衛·羅賓遜為首的中鋒們是喬丹以下聯盟的主宰,甚至穆託姆博、莫寧、施密茨等風格各異的中鋒們也是各自球隊的建隊基石。
世紀初,恐怖的「大鯊魚」奧尼爾接過了喬丹退役後的權柄,他和科比聯手打造了最後一個三連冠王朝,逼迫著聯盟出臺了防守三秒、開放聯防等一系列規則將巨人們的影響力徹底鎖死。
當2011年姚明退役、魔獸滑坡,傳統中鋒們最後的餘暉也消逝不見。
那時的聯盟已經成了勒布朗、杜蘭特這樣全能鋒線的時代。
而隨著勇士王朝的興起、小球時代的到來,中鋒位置的影響力降到了歷史最低值。他們被逼迫著離開禁區,要掌握高位擋拆內切、要開發三分投射拉開空間、甚至要學會外擴到三分線與小個後衛們一對一,
籃球這個遊戲,似乎越來越不適合巨人們參與了。
但中鋒的式微僅限於常規賽,在奧尼爾之後幾乎每一年的冠軍隊都會保留一名以上的巨人作為最後的「保命符」。
與鯊魚聯手統治了21世紀前十年的鄧肯,打法上與一個中鋒幾乎沒有區別。
2008年的凱爾特人,帕金斯雖然現在是espn的大嘴巴卻實實在在是球隊的幕後功臣。沒有他的2010年總決賽,凱爾特人在內線被湖人直接搶爆。
2009-10年湖人,「小鯊魚」拜納姆是科比-加索爾背後的豪華肉盾。
2011年的獨行俠,諾維斯基背後站著下一年的最佳防守球員泰森·錢德勒。
2012-13年的熱火,雖然名義上的中鋒是改打五號位的波什,但他們也囤積著大Z、喬爾·安東尼、「鳥人」安德森等多名大個,因為當時最大對手步行者的中鋒希伯特,每一次都會在內線攪得他們心神不寧。
2014年的鄧肯依舊老當益壯。
2015年的勇士,雖然是「死亡五小」最為殺人,但博古特的護筐和紮實擋拆是他們對付傳統打法對手時最堅強的肉盾。也正是因為他在2016年總決賽第五場的受傷,才讓勒布朗和歐文之後毫無忌憚,最後帶領騎士完成大翻盤。
去年的猛龍,因為換來了最佳防守球員、全明星中鋒小加索爾才正式吹響了爭冠的號角。
今年的湖人,一口氣為濃眉身邊配備了霍華德、麥基兩塊頂級肉盾。而濃眉自己本就是這個時代最完美的小球中鋒。
至于勒布朗,從鄧肯、霍華德、錢德勒到博古特,幾以及曾經防得他單場零助攻的姚明,聯盟中誰都知道要真正限制勒布朗,自己的籃下必須有一位強大可靠的巨人。
然如今的巨人無法在攻守兩端像曾經的前輩們那樣完成絕對的統治,但任何一支想要在nba有所作為的強隊,都不會缺少內線中鋒們的拱衛。
三、中鋒——越來越像籃球世界的守門員
今年的東部決賽,阿德巴約最後封蓋絕殺塔圖姆。在這最後一個回合中,阿德巴約一方面要兼顧弱側底角的杰倫·布朗,在確定塔圖姆啟動突破時才收縮禁區,最後一躍而起完成「死亡封蓋」。
這個球相當說明了當前nba比賽對中鋒位置的要求:要想在季後賽或者關鍵時刻能夠留在場上,
必須要有擴防到外線、並隨時收縮的移動能力。
中鋒傳統的頂級護筐技巧。
進攻中不拖後腿。
如今大量的高位擋拆帶來的無限換防讓外線們獲得了大量的與中鋒在高位一對一的機會,如果不想被後衛、前鋒們的三分球射穿,中鋒們就必須用於走出禁區,在三分線上下與外線們一對一。
而由於移動能力的不足,往往這個時候身材高大的中鋒們反而成為了弱勢群體。
為了保證中鋒們不被戲耍,教練們就面臨兩個選擇,要麼安排一名機動靈活的內線擔任小球中鋒,能夠在外線保持出色的運動能力,但勢必損失籃下的封蓋和護筐能力。這也是為什麼阿德巴約、濃眉這樣身高2米08,但是兼具外線機動性又可以完美護筐的內線是如今最完美的小球中鋒的原因。
要麼就是選擇擁有一名能夠閱讀擋拆進攻、同時在腳步上能夠跟上後衛的傳統中鋒,在進攻方發動擋拆的瞬間決定到底是採用無限換防、傳統後撤延誤來或者迅速夾擊持球者來破解對方的擋拆。
在這一方面,戈貝爾堪稱傳統中鋒們的專家,本賽季他不但在三秒區內限制對方命中率13%(聯盟第一)、而且在換防外線時限制對手命中率5.6%(中鋒第一),幹擾對方投籃常規賽第二、季後賽第一。
這也是為什麼同為巨型防守型中鋒,懷特塞德和霍華德如今只能掙得底薪、德拉蒙德只值一個次輪籤,而戈貝爾卻有底氣向爵士要求的頂薪的原因。
而在進攻端,如今的中鋒在內線已經很難依靠傳統的背身在內線無法無天了。
目前聯盟個人攻擊力最強、技術最出色的中鋒恩比德,在今年季後賽首輪面對凱爾特人依然能夠送出30+10的穩定數據,但看過比賽的都知道,當他來說背身進攻時,面對最多的其實是這種情況。隨之而來的就是場均4次失誤,而76人也被凱爾特人4-0橫掃。
再加上76人西蒙斯、霍福德這樣的球隊配置,強如場均26+12的恩比德,也無法複製當年大夢和奧尼爾的「頂級內線+三分」的冠軍打法。如今的中鋒要麼如卡佩拉那樣均為吃餅機器,要麼就像大洛那樣強行開發出三分球轉型為「3D」板鋒。
如今的傳統中鋒們,只要在進攻端不擠佔外線們的突破空間,不給球隊整體進攻拖後腿,就已經是教練組和球員莫大的成功了。
拿到nba中鋒歷史第一高薪的戈貝爾,新賽季會奉獻什麼樣的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