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貝爾和爵士達成了提前續約,5年2.05億美元,這份合同在NBA歷史上僅次於字母前幾天籤的5年2.28億和威少在2017年籤的5年2.06億,是名副其實的史上第三大合同。
事實上,5年2.05億並不是戈貝爾能籤的最大合同,他入選過三次最佳陣容,當選過兩次最佳防守球員,明年結束他就在自己的母隊——猶他爵士——打了整整8年了,所以他是有資格籤一份起薪為工資帽35%,每年遞增8%的超級頂薪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前幾天有消息傳出戈貝爾拒絕了爵士這份報價,而索要一份和字母一樣的5年2.28億的超級頂薪,但後來又有報導稱戈貝爾並沒有尋求超級頂薪。
但細細想來的話,戈貝爾應該是索要過超級頂薪的。因為爵士和戈貝爾續約了,那就證明爵士一定提出了這份報價,但是這份報價直到今天才被接受,中間應該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戈貝爾沒有提出其他要求,這份合同應該早就籤完了。
不過戈貝爾這麼做也無可非議,獲得了續約超級頂薪的資格自然要試試,畢竟中間還是有2000多萬的差距,誰也不會嫌錢多。
而爵士願不願意給又是另外一碼事了,這就像男女朋友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一方要天價彩禮,另一方家底本就不厚實,那可不得你漫天要價,我坐地還錢,最後商量出一個折中的價格來嘛。
所以最後商量出的結果是5年2.05億,當然這個價格在很多球迷心中肯定是不值的,但球星籤約和市場的邏輯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就不再贅述。市場價值,市場價值,需要放在市場裡看,才能評估其價值。
事實上,這並非戈貝爾的合同第一次引起爭議,早在2016年的11月,爵士當時和他續了一份4年1.02億的合同。彼時的戈貝爾還是一個剛剛打完三年級的菜鳥,場均不過9.1分和11個籃板。
合同被曝光之後,也有無數球迷覺得不值,認為爵士當了冤大頭,甚至很多人連戈貝爾是誰都不知道。
次年3月,ESPN寫了一篇影響巨大的專欄文章,名叫《猶他爵士是怎樣培養下一個比爾-拉塞爾的》,才讓戈貝爾這個名字逐漸為人所知。
這個引人注目的標題來自一段爵士總經理丹尼斯-林賽的話,他告訴體育媒體,當戈貝爾即將邁入合同年時,他是怎樣與戈貝爾和他的經紀人商談續約問題的。
「我們希望,」林賽說,「將他打造成猶他爵士版的比爾-拉塞爾。」
林賽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起因應該是爵士14-15賽季中期的一筆交易,當時爵士在全明星之前放棄了自己在2011年用探花籤選中的土耳其大個子坎特,將其交易至雷霆。
這筆交易除了得到一個首輪和次輪,以及一堆添頭之外,更重要的是爵士徹底扶正了戈貝爾。
坎特走之前,戈貝爾每場拿下7.3個籃板和2.2次封蓋,而在坎特走之後,他被提上首發,隨即每場砍下13.4個籃板和2.6次封蓋。
個人數據提升倒是其次,如果從爵士整體來看,你會發現戈貝爾簡直是個「怪物」。坎特離開之前,爵士每百回合失106.1分,位列聯盟倒數第四,你敢相信這是以防守和鐵血著稱的爵士創造出來的數據?
但是,當戈貝爾被提上首發之後,這個七尺長人的防守不由得讓人嘖嘖稱奇。
他擁有著與他體型完全不相稱的靈巧,而他的身高、運動能力以及7尺9的臂展,讓他在防守擋拆持球人時不消多少力氣就能對對方造成延阻。當對方擋拆時,他可以先回縮,一旦情況不對,他又能立馬上前緊貼持球的對手。
數據為證,在交易坎特並把戈貝爾提上首發之後,爵士隊每百回合失分僅有94.8分,在常規賽後半段位居聯盟第一。這一數據上,第二名的灰熊隊則是99.4分,被爵士甩開4.6分之多。4.6分是什麼概念呢?
如果一隻球隊的百回合失分比灰熊多丟4.6分,那麼它在聯盟當年該項數據的排名會是——第19名!是真正的天地之差,雲泥之別。
另一個數據是,自從爵士扶正了戈貝爾之後,不管是場均失分還是防守效率從來沒有跌出過聯盟前十。事實上,除了上賽季風格大變導致崇尚進攻大於防守之外,爵士的防守都在聯盟前五之列。
這裡面不能說都是戈貝爾的功勞,但是戈貝爾是整個爵士防守的基石,爵士所有的防守體系都是圍繞他建立起來的。在防守端,他就像格林之於勇士,字母之於雄鹿,比爾-拉塞爾老爺子之於當年的綠軍。
上古諸神時代,所有球隊拼的都是防守,老爺子之所以能成「指環王」,就因為當年無人能逾越凱爾特人的防守,而拉塞爾恰是那支綠軍的防守基石,老爺子也一度被稱為NBA歷史上最出色的防守型中鋒。
所以林賽的話並非空穴來風,正如他在戈貝爾二年級結束之後接受採訪時說的:「我們都清楚他是一個好球員,但從來沒想到效果那麼好。沒人擁有能預知未來的水晶球,並從中窺視到這居然是他職業生涯第二年的表現。」
確實沒人能預知未來,但戈貝爾卻早已暗下決心,在他一年級結束時,他寫過一封親筆信,他這般描述自己的菜鳥賽季:
「二十五,我希望你們記住這個數字,25。
「這是在我新秀賽季,爵士的勝場數。
「你很可能並不知道這個,除非你是爵士的真球迷,否則你很可能並不會花很多時間考慮猶他爵士隊,我們都心知肚明。
「有時候,被遺忘的感覺比任何負面情緒都要強烈,而這正是我新秀年的記憶之一。我還記得我在板凳席上看到的——甚至毫不誇張地講,在板凳席旁邊的地板上看到的,因為板凳上坐滿了人,只能委屈我這個新秀了。
「距離比賽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我記得這種感覺。眼睜睜看著我們輸掉57場比賽,我記得這種感覺。一次次的輸球後聽著刺耳的蜂鳴聲,站起來走回更衣室,我記得這種感覺。
「比賽的焦點從來不會是我們,那些賽後採訪,那些高光集錦,向來都是勝者們的專屬。我感覺我們就好像是一群隱形人。」
他並沒有給自己樹立高遠的目標,甚至很少去談到未來,但從字裡行間你可以感受到他想要表達的東西。
我認為他做到了,正是因為他和米切爾在爵士,爵士才能成為一支西部的強隊。不說豪強吧,但至少每年都不會有人忽視爵士,而他剛來時,這還是一支魚腩球隊。
他的作用絲毫不輸米切爾,因為他保證著球隊的下限,米切爾則負責拔高上限。其實並不難想像,失去米切爾或戈貝爾中的任何一人,爵士會變成什麼樣子,戈貝爾去其他球隊一樣可以拿到頂薪,只不過沒有他在母隊這麼多,所以他籤的下這份合同。
我認為很多朋友可能有一個誤區,認為所有的籤約都是奔著奪冠去的,但事實上聯盟每年有29支球隊不奪冠,那麼不奪冠要有不奪冠的玩法。
最後,我想起了另一件事,今年3月,戈貝爾成為了NBA檢測出的第一個陽性病例,再加上他當時採訪結束後回去摸話筒的舉動,讓他遭遇了無數口誅筆伐,甚至成為了一個反面典型,小丑的形象。
如今過去9個多月,卻絲毫不影響他拿大合同。那你說他今年季後賽表現得很好嗎?
其實也沒有,就是正常發揮,畢竟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米切爾大戰穆雷。這就說明啊,競技體育還是實力為王,只要你被別人認可有能力,場外的事兒都不是事兒。
那結合到哈登最近的情況也是一樣,別看他鬧成這樣,別看他好像被塑造成了一個「球霸」的形象,但只要他能統治比賽,哪怕只是常規賽,口嫌體直的球隊也多的是。
就像有些人被虐了千萬遍,第二天一早還不是吭哧吭哧去說早安,都是一個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