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怪人的這首詠梅詩,寫梅無一梅字,卻成為難以超越的詠梅名篇

2021-01-10 美詩美文

提起田園詩,相信很多讀者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畢竟不管是他「不為五鬥米折腰」折腰的典故,還是從課本中讀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都讓人印象深刻。

陶淵明可以算得上是對於後世文壇影響最大的田園詩人,後世很多文人都曾在詩文中表達出對於陶淵明「歸園田居」生活的嚮往。不過作為讀書人,基本都曾有過功名濟世之心,陶淵明也不例外,早年也曾出仕,只是看透現實無力改變之後才選擇歸隱。所以,真的完全沒有功名濟世之心,沒有仕途野望,心裡只想著歸隱的讀書人,在古代真的是鳳毛麟角。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位詩人林逋,便是這樣一位怪才。

林逋,字君復,後人稱靖節先生,是北宋著名的隱逸詩人。林逋小的時候讀書很認真,通曉經史百家。不過他的性格卻很是孤傲,喜歡恬淡自然的生活,對於名利沒什麼追求,哪怕過得窮困潦倒也是毫不在意。到了40多歲時,他直接隱居杭州西湖,徹底過上了歸隱的生活。因為他的才學,有很多人都勸他入仕,但都被他婉言謝絕,稱自己志不在功名富貴,只覺得青山綠水才與自己相宜,可謂是散淡至極。

而就是這樣一個毫無名利之心的人,或許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會因為一首詩譽滿千年,至今仍為人稱道。

《山園小梅二首其一》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這是一首詠梅詩。首兩句便寫出了梅花的不流於俗,在百花凋零的寒冬時節,只有梅花獨自綻放,可謂是將小園中的風情都佔盡。「獨」字寫出了梅花與眾不同的獨特生長環境,「盡」字則寫出了梅花的別樣的風韻。看似是在寫梅花,其實又何嘗不是在寫詩人自己,別人都是追名逐利,只有詩人始終高潔出塵。

次兩句是流傳千古的寫梅名句,歷來為世人所稱道。黃昏時候,梅枝在清淺的水面投射下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空氣中彌散。「疏影」寫出了梅花和別的花的不同之處,其他的花恨不得花團錦簇,但是梅花卻是淡而稀疏,別有韻味。「暗香」則描繪出梅花獨特的芬芳,不像其他花香那般濃烈,只是淡淡幽香。同時在「月黃昏」的背景加持下,這稀疏的梅影,縷縷的清香,讓人不由沉醉。

這首詩前四句是通過實寫來描繪梅花的與眾不同,後四句則是通過虛寫來襯託。空中翱翔的白鶴看到梅花也不由想要落在其上好好欣賞,還未飛下來就忍不住先偷看起來,夏天的粉蝶倘若知道冬日的梅花這般動人,想來也會喜歡到銷魂。這兩句通過擬人手法,描寫出了詩人對於梅花的喜愛之深,同時也側面烘託出詩人的高遠志趣。

最後兩句詩人則是直抒胸臆,通過描寫對於梅花的喜愛來烘託自己的幽居之樂。雖然是幽居,但好在有梅花做伴,自己可以在梅花重重中吟詩自得其樂,不需要音樂和飲酒這樣的俗情。這兩句可謂是將詩人的情操和雅趣無限拔高,使得詠物和抒情在這裡達成了高度統一。

這首詠梅詩,全詩雖無一梅字卻句句寫梅,將梅的高潔和與眾不同寫得淋漓盡致,被譽「千古詠梅絕唱」,成為後世難以超越的詠梅經典名篇。那為什麼林逋能夠寫出那麼多名家都超越不了的詠梅詩呢?其實看看他的生活就懂了。

林逋一生遠離功名,終身不仕不娶,就只喜歡植梅養鶴,自稱「梅妻鶴子」。在他的生活中,陪伴他的始終只有梅花和白鶴,對於他來說,這兩者其實都已然不是簡單的物,而是被注入了靈魂,所以他才能對於梅花有著超越常人的認知,才能寫出這般不流於俗的梅之骨梅之韻,讓後世之人難以超越。

對於林逋和他的這首詠梅詩,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這首詩作為詠梅詩中的翹楚,卻無一字寫梅,無一字寫雪,堪稱絕妙
    說起詠梅詩,我們想到的,是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是盧梅坡的「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也是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眾多的詠梅詩,將梅種進了人的精神裡,春夏秋冬,永垂不朽。
  • 梅雪爭春被描寫最唯美的一次,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如果一個人有才無德,那也只能算是一個失敗的人。然而梅花則是最能夠體現出這種精神來,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才使得梅花成為了文人們的最愛。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裡面都有很多詠梅詩,不過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宋詩裡一首很獨特的詠梅詩,那便是盧梅坡的《雪梅.其一》,這首詩可謂是膾炙人口,而且詩人更是把梅雪爭春的這種景致描繪的活靈活現,也是最唯美的一次,這樣的一首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
  • 陸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
    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卜算子·詠梅》,卻與一般詠梅詩詞不同。因它的作者陸遊一生對國家忠貞不渝,所以梅還被賦以了愛國志士的品格情操,從而升華為梅就是愛國志士忠貞不屈形象的象徵。對於南宋愛國詞人陸遊創作的這首詠梅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甚至還能背誦全文。畢竟陸遊的《卜算子·詠梅》是古典詩詞中的詠梅名篇。
  • 南朝才子的詠梅詩,只有一個梅字,卻獨闢蹊徑,令人愛不釋手
    古代無數文人墨客都很欣賞、並吟詠梅花,辛棄疾曾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偉人更是深情讚美,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另一位詩人描寫梅花卻與眾不同,下面介紹南朝才子的詠梅詩,只有一個梅字,卻獨闢蹊徑,令人愛不釋手。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在白雪皚皚的季節,讓我們欣賞宋代詩人盧梅坡的一首既有雪又有梅的詩篇,絕對讓你賞心悅目。《雪梅》 [宋]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日落之時寫了一首詩,正好天空又雪花漫天,此時梅花與雪花爭相輝映,就像一幅動人美妙的一幅畫,猶如春天一樣絢爛多姿,生機勃勃。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一樹梅前一放翁」,陸遊的《詠梅》託物言志,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這幾位文人中,個人最欣賞詩人陸遊及其描寫梅花的作品。據統計,陸遊寫梅花的詩詞多達百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下面這首《卜算子·詠梅》。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宋詩裡一首詠梅的千古名作,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所以說唐詩和宋詩雖然在表現手法上不太一樣,但是中國傳統文化裡最為重要的文學類型,而且宋詩也並不比唐詩要遜色,很多的詩人不僅描寫的很深刻,也同樣描寫的充滿了詩情畫意,例如宋詩裡有這麼一首詠梅詩,可以說也是千古名作,那便是盧梅坡的《雪梅·其二》,這首詩寫得極為優美,特別是高超的表現手法,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 詩人只有一首詩存世,無一梅字卻寫出史上最美的梅,成一個詞牌名
    當年宋詞一姐李清照曾寫過一首《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在詞的小序言裡她寫道:「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然而她自己這首詞雖寫得絕美,也沒有落入以梅寫堅韌意志的俗套,但卻並不比前人作品驚豔多少。由此可見,要寫出一篇好的詠梅作,是極考驗才力的。名家巨匠做不到的事,小詩人未必就不能成就。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四君子之首-梅
    梅,獨天下而春,梅具四德,初生為元,是開始之本;開花為亨,意味著通達順利;結子為利,象徵祥和有益;成熟為貞,代表堅定貞潔,排四君子之首。開始大家都是針對梅的使用性,妹子的藥用性,並沒沒有關注梅的品行。進入南北朝後,曾出現壽陽公主「梅花妝」的故事和陸凱折梅贈友人報春傳情的詠梅名句「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天所有,聊寄一枝春」。看古人幾首著名的詠梅詩上堂開示頌-唐代:黃櫱禪師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這首詠梅詩通篇不著一個梅字,把梅花高貴的品格,描寫的淋漓盡致
    梅花代表的是一種品格,尤其是古代的文人墨客,更是以寫下了無數讚美梅花的詩句,這其中尤其是以陸遊的《卜算子.詠梅》,最為人們的津津樂道,更是把梅花這一看似普通的植物,描寫的極其的傳神,並且把梅花那種高貴,也描寫的令人拍案叫絕,這也正是詩人對於梅花的喜愛,同時也是梅花所傳遞出來的一種精神
  • 品梅_網易新聞
    「領梅之神,達梅之性,挹梅之韻, 吐梅之情」躍然紙上。梅之「典故」。《詩經·小雅·四月》 「山有嘉卉,候慄候梅」的描述,人們稱梅「嘉卉」,反映古人對梅花的欣賞態度。戰國時期愛梅成為時尚,把饋贈梅花、上品。西漢 劉向《說苑》記載:越國大夫諸發奉命出使到梁國,執一枝梅花贈給梁王。梁王的臣子韓子便說:「一支梅花而已,怎麼會比 國君貴?」梁王高興地說:「當然可以。」
  • 歷代詠梅詩千萬首,為何這一首能夠「壓盡千古」,獨佔鰲頭
    直到兩宋時期,詠梅詩出現了一個爆發期。王安石、蘇軾、張耒、盧梅坡、楊萬裡、陸遊等著名詩人都有詠梅詩傳世。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卻是林逋。林逋的《山園小梅》一詩,被同時代的歐陽修、陳與義、司馬光、許顗、周紫芝、辛棄疾以及後世的方回、王世貞、紀昀、李東陽等眾多名家高度評價,王士朋更是譽之為千古絕唱:「暗香和月人佳句,壓盡千古無詩才。
  • 他一生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一首寫梅的詩,至今無人超越
    說起寫梅花的詩,我們都曾讀過不少佳句,比如: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遊《卜算子.詠梅》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 《全宋詩》裡一首經典的詠梅詩,但顯然被低估了,也是難得的名篇
    盧梅坡也是南宋一位著名的詩人,並且他也是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而這其中的這首《雪梅·其一》,則是最具有代表性,整首詩意境唯美,更是寫出梅雪爭春的一種唯美場景,為此也令這首詩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所以對於這樣的作品,那自然也是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
  • 《卜算子·詠梅》用梅的零落過程和禮讚來結構全篇,是詠梅的名篇
    陸遊一生愛梅,有人做過統計,在他一生所作的詩詞中竟有一百五十六首是寫梅的,可以編成一本詠梅專輯了。《卜算子·驛外斷橋邊》託物言志,是詠梅的名篇:「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則是該篇的扛鼎之句。此句之暴得盛名,還因為毛澤東的一首詞。
  • 小詩人寫下一首唯美的詩,通篇都在讚美梅花,但是卻不著一個梅字
    不過可能大家最為熟悉的作品,還要數王安石的一首五言絕句《梅花》,以及林逋的《林園小梅》,這兩首詩可以說是代表了詠梅詩的最高水平,兩首詩完全不同的風格,但是那種細膩的情感,還有對於梅花的喜愛則是相通。那麼除了上面所介紹的兩首詠梅詩之外,還有宋代詩人王淇的這首《梅》,那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整首詩也是寫得極為唯美,詩人同樣是讚美梅花,不過寫得極為巧妙,雖然是在描寫梅花,不過通篇卻是沒有一個「梅」字,從而寫出了獨一無二的梅花。雖然這首作品名氣並不是很大,屬於比較冷門的作品,但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所以了是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讀。
  • 老對頭蘇軾王安石詠梅詩對決,蘇軾洋洋灑灑60字終不敵王安石20字
    這文壇「瑜」和「亮」的出現,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就是這倆老對頭的詠梅詩對決,這一次蘇軾是真的輸了。當年蘇軾曾寫過一首《次韻錢穆父王仲至同賞田曹梅花》,洋洋灑灑寫了60字,卻終不敵王安石的20字小詩《梅花》。
  • 詩畫尋芳│「梅」好時光
    這一時期,詠梅詩逐漸多了起來,詩中的梅花也被人們賦予美好的含義。南朝詩人陸凱在春回大地之時,在荊州摘下一枝梅花,託驛使帶給遠在長安的好友範曄,附詩一首「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送你一支梅花,就是送你一個春天,多麼令人動容的友情。梅花入畫也始於此。畫史上可考最早的畫梅圖是南梁張僧繇的《詠梅圖》,但未能留存下來。
  • 如果有雪沒有梅花,那樣就很俗氣,盧梅坡這首詩就很有趣有雪有梅
    只有南宋詩人盧梅坡這首經典的七絕《雪梅·其二》寫得最有趣。其實這是一組詩,第一首顯然知名度更高一些,這第二首又鮮為人知,不過筆者同樣喜歡這一首詩,所以今天就與大家一起來分享。盧梅坡是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不過歷史關於他的生平沒有任何的記載,只有幾首詩流傳於世,這是其中的一首。
  • 宋代拿梅花當老婆的怪才,寫下一首經典詠梅詩,其中一句驚豔千年
    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就是來自「梅妻鶴子」的林逋筆下的詠梅詩,其中一句可謂是驚豔了千年!《山園小梅二首其一》-(宋-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頷聯兩句可謂是驚豔千年,兩句都沒有「梅」字,但是卻將梅骨和梅韻表現得淋漓盡致,「疏影」「暗香」兩詞可謂是神來之筆,一者表現出梅的神清骨秀,另一者從嗅覺出發寫出梅的無形幽香,令人不由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