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

2020-12-19 慶餘說詩詞

梅是我國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它被歷代詩人反覆詠嘆,並賦予了豐富的審美意味及濃厚的文化象徵。一般來說,梅象徵著獨立的人格及清高的意趣。譬如,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冕《墨梅》:「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等。

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卜算子·詠梅》,卻與一般詠梅詩詞不同。因它的作者陸遊一生對國家忠貞不渝,所以梅還被賦以了愛國志士的品格情操,從而升華為梅就是愛國志士忠貞不屈形象的象徵。對於南宋愛國詞人陸遊創作的這首詠梅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甚至還能背誦全文。畢竟陸遊的《卜算子·詠梅》是古典詩詞中的詠梅名篇。

不過隨著年齡和人生閱歷的增加,相信大家再讀這首詞的時候,或許有著不一樣的體會。從寫作手法來看,陸遊以物喻人,託物言志,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盡顯高超的表達技藝。從創作背景來看,陸遊出生於北宋被金人虎視眈眈的時候,自小就開始了動蕩不安的逃亡生涯,愛國之心也就此埋下。後來仕途上幾起幾落,更是兩次被罷官。

因此《卜算子·詠梅》正是陸遊以梅寄志的代表作。詞中梅花的傲然不屈,其實就是陸遊自己一生仕途坎坷,愛國熱情慘遭打擊,卻始終忠貞不屈的品格寫照。正如詞中末尾兩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說,陸遊即便身死,他對惡勢力堅持不懈的抗爭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也會同梅花的香一樣,傳遞給後世一代又一代人。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首先,我們來看詞的上片「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遊著重描寫了梅的落寞悽清及飽受風雨的不幸處境。即在驛館外的斷橋邊,寂寞無主的梅花正在悄悄地開放。已經是黃昏時分,她卻在獨自憂愁感傷,因為一陣陣悽風苦雨,正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從梅的不幸處境來看,其實它也暗喻了詞人自己不幸的身世之感。

同時,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能夠在落寞悽清及飽受風雨的不幸處境下,還能綻放出美麗的花來,這就說明了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也具有不同凡響的氣質。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越挫越勇,梅花如此,陸遊也如此。仕途的失意,對陸遊來說是人生的常態,但他沒有被打敗,反而是以詩詞文這條路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然後,我們再來看詞的下片「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遊主要對梅的品格象徵進行了描寫。它的意思是說,梅的一生,沒有想要炫耀自己的意思,自然不肯與春花去爭奇鬥豔,所以才會悄然的生長在斷橋邊,即使梅花最後凋落化成塵埃,它的品格就像它的香氣一樣永駐人間。可見梅花毫不在意百花的嫉妒,甚至是侮辱、誤解。

而這正是陸遊自己毫不動搖人生信念,他的愛國熱情,與惡勢力堅持不懈的抗爭精神,是到死也仍然存在。正如陸遊臨死前寫的那首詩《示兒》所說:「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精神啊。所以說陸遊這首詞,以梅自喻,物我融一,是一篇詠梅詞的千古名作。

綜觀陸遊的這首詞,雖然全文無一「梅」字,但是無疑它句句有梅,字裡行間都滲透著梅的高尚品格及精神,也都蘊含著陸遊飽滿的愛國熱情及身處逆境而忠貞不屈的崇高品格。我相信這是以前的我們難以理解的,但如今再讀可謂是感慨萬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陸遊最經典的寫景詞,全篇無一梅字,卻句句描寫梅花
    和別的文人相比,陸遊顯得與眾不同,他專注於詩歌創作,寫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比較知名的詩句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還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雖然陸遊被打上大詩人的標籤,但他寫詞功底也不俗,今天介紹他的一首經典寫景詞,全篇無一梅字,卻句句描寫梅花。
  • 魚玄機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全文無一「柳」字,卻句句有柳!
    魚玄機,初名魚幼微,字蕙蘭,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女詩人。與李冶、薛濤、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其詩現存五十首,收於《全唐詩》。除了是一位詩人外,她還是一位女道士。據《唐才子傳》記載,魚幼微為補闕李億為妾,為李妻不能容,出家於長安鹹宜觀為女道士,改名魚玄機。
  • 詩人只有一首詩存世,無一梅字卻寫出史上最美的梅,成一個詞牌名
    但寫梅,要想寫得出彩,卻並不容易。當年宋詞一姐李清照曾寫過一首《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在詞的小序言裡她寫道:「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然而她自己這首詞雖寫得絕美,也沒有落入以梅寫堅韌意志的俗套,但卻並不比前人作品驚豔多少。由此可見,要寫出一篇好的詠梅作,是極考驗才力的。名家巨匠做不到的事,小詩人未必就不能成就。
  • 不知名小詩人寫了首詠梅詩,無一梅字卻句句寫梅,成一首千古名作
    只得一生布衣,擇一清幽之地,終老於家中。那一日他看著梅花有感,突然靈光乍現,寫出了一篇讚頌梅花的上乘作品。他雖然不是很出名,但多年沉澱,心靈剔透,文採也不輸當世之人。這也證明了。哪個朝代都有隱士,或是壯志未酬,或是看透世事,但他們真的都有真才實學。只是功利之心極為淡薄,一心只想歸隱,嚮往自由。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位傳奇詩人筆下的梅花究竟好在哪裡。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詞,抒發自己堅貞不屈的意志,可謂詞中絕唱!
    陸遊一生愛梅,傳世詩詞作品中,與梅花相關者達一百六十多首。在他的筆下,梅花猶如大自然所孕育的花中精靈,既有「廣寒宮中第一仙」(陸遊《梅花》)的清雅,也有「得道自保冰雪顏」(陸遊《梅》)的清高,更有「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陸遊《落梅》)的剛烈。
  • 梅花香自苦寒來,通篇寫梅,卻不見一梅字,蘇軾的千古寫梅第一詞
    對於梅花的推崇也是從未斷絕,前有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後有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今有毛澤東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可見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對於梅花的喜愛都是一樣的。因為梅花開放的時節乃是寒冬。
  • 李煜一首深藏不露的詞,全文無一怨字,卻寫出了痴情人最深的怨念
    但無論世人如何爭議,不可否認的是自秦以來,我國有過408位皇帝,能被世人記住的或許不過幾十人,而李煜因為他的詞作名垂史冊,誰又能說這不是另一種成功呢?李煜的詞風格多樣,卻首首經典,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算得上是李煜最深藏不露的一首了。這詞寫的是再普遍不過的閨怨,但全文無一怨字,無一淚字,全用白描寫出了痴情人最深的怨念。
  • 鄭域最經典的一首詞,每句都描寫梅花,卻不著一個梅字
    但是在恆河沙數的作品中,不得不提一位作者,雖然非常的不起眼,他的一首詠梅詞卻流傳千古,別具一格。昭君怨·梅花 宋代:鄭域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詞,也是描寫梅花的,千古絕唱人人會背誦!
    陸遊,北宋詩人,古代詩人都喜歡詠梅,陸遊也深愛之,在他所有詩詞中,他寫過幾十首以梅花為題的詩詞,其中,以這首詠梅詞寫得最好。今天和小編一起來欣賞一下。卜算子 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陳亮託物寓意的詩作,全文不著一個梅字,卻句句描寫梅花
    南宋一位詩人才華橫溢,卻在仕途和人生中屢次遭遇挫折,不過詩人卻從不氣餒,還寫了一首詠梅詩鼓舞自己。梅花宋代:陳亮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陳亮,字同甫,南宋著名文學家,人稱龍川先生。他曾考中進士,但因為堅決主張北伐抗金,反對屈辱議和,曾三次遭到投降派的誣陷而坐牢,一生中從未做過官。他的詩詞感情激越,風格豪放。這首詩託物言志,表現出自己的遠大抱負。詩人用形象的語言、熱烈的感情,描繪出梅花的優美形態,也寄託了陳亮堅貞不屈的高尚品質。
  • 北宋怪人的這首詠梅詩,寫梅無一梅字,卻成為難以超越的詠梅名篇
    不過作為讀書人,基本都曾有過功名濟世之心,陶淵明也不例外,早年也曾出仕,只是看透現實無力改變之後才選擇歸隱。所以,真的完全沒有功名濟世之心,沒有仕途野望,心裡只想著歸隱的讀書人,在古代真的是鳳毛麟角。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位詩人林逋,便是這樣一位怪才。林逋,字君復,後人稱靖節先生,是北宋著名的隱逸詩人。林逋小的時候讀書很認真,通曉經史百家。
  • 蘇軾一首詠梅詞,通篇沒有「梅」字,卻寫出梅花的神韻
    尤其是在宋詞中,梅花更是詞人們喜歡的一種意象,宋詞中的梅花寄託著人們對品潔高貴,堅強等美好品性的追求。許多宋詞的題目就叫詠梅,這些詞直抒胸臆地表達對梅花的高潔品質的讚美。而蘇軾也曾經寫過一首詠梅詞,在這首詠梅詞中,我們不但可以感受到梅花那特有的魅力。
  • 王安石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寫臨水杏花,卻無一花字、水字!
    無論是志南《絕句》中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還是陸遊《臨安春雨初霽》中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無不具有動人的藝術力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杏花》,便是宋代著名文學家王安石很經典的一首歌詠杏花的詩。所不同的是,王安石在這首詩中著重描繪了臨水杏花,然而詩中全文卻無一花字、水字。
  • 宋詞裡的梅:香徹林逋的孤山,疏離朱淑真的愛情,溫暖陸遊的驛路
    那麼此前的梅是怎麼樣的意境,詠梅詩詞又是怎麼樣的表達呢?我的主業是讀宋詞,今天就一起淺析大宋詞人筆下的梅有什麼樣的風採,關於梅的詞都有哪些感觸。林逋: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967一1028),北宋年間人,字君復,後人稱和靖先生。能當得起先生之稱的人,莫不是在才學和品德上有所建樹。
  • 李白登山太白山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晚唐詩人皮日休曾在《劉棗強碑文》中說:「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有李太白」。通俗地說就是李白的詩作,想像奇特,意境高遠,充滿浪漫主義精神,不是一般人能寫出。如李白的《登太白峰》便是這類詩作中的經典之一。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王安石的兩句「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意為潔白的梅花不畏嚴寒,遠遠就飄來一股香氣,雪和梅交相輝映的情景躍然紙上,令人心曠神怡。在白雪皚皚的季節,讓我們欣賞宋代詩人盧梅坡的一首既有雪又有梅的詩篇,絕對讓你賞心悅目。
  • 感悟陸遊詞《詠梅》
    梅花在陸遊的筆下涵蘊著一個失意志士的秉性堅貞、矢志不渝。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破敗不堪的 「 斷橋」,自然是人跡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從開篇首句就可知:陸遊所讚美的梅花,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 讀詩品梅
    梅、蘭、竹、菊四君子中,蘭,風姿素雅,幽香清遠;竹,幼時見得多了,便只道是尋常;菊,高潔,雋美多姿;然梅是我心中最愛,只因它的清幽絕俗、臨寒而開、美得動人心魄,美得纖塵不染。自古以來,詠梅的佳作無數,然都不及南宋陸遊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 宋詩裡一首描寫梅雪爭春的佳作,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現在可能一提起詩歌,對於絕大部分的人會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唐詩,其實除了唐詩之外,還有宋詩也是不容忽視,它同樣的創造了另一個高度,很多的宋詩,不僅描寫的很優美,同時有的還充滿了哲理,也正是這一份哲理,使得宋詩,完全有資格和唐詩一較高低。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喜字卻句句是喜,其中10字千古名句
    詩詞的世界,有過各種各樣的雨,一場場絕美的雨,滴滴答答滴進了世人心裡。有人喜歡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相思之雨,有人喜歡孟浩然「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喜雨,更有人喜歡志南和尚「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杏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