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來,通篇寫梅,卻不見一梅字,蘇軾的千古寫梅第一詞

2020-12-11 小咖話歷史

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也。梅花開於嚴冬,不懼嚴寒凌冽,傲骨雪中,實乃花中最剛烈者;蘭花遠離汙穢,潔身自好,實乃人間之最潔淨者;而竹中空外直,不同世俗同流合汙,自在高雅節氣;而菊花開於晚秋,與寒霜向鬥,同時也是隱者風範。

古來對著四種植物的推崇可謂連綿不絕,東晉陶淵明極為推崇菊花,認為其在萬物凋零的季節卻可以傲然開放,有著不屈的精神。同時菊花也是陶淵明最為一個隱者所擁有的不為名利所誘惑的高潔品質。

不過今天的主人公卻不是說的菊花,而是梅花。對於梅花的推崇也是從未斷絕,前有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後有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今有毛澤東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可見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對於梅花的喜愛都是一樣的。因為梅花開放的時節乃是寒冬。這樣的開放時節怎麼能夠不讓人驚喜,畢竟大多數的花都是在春日時節開放,爭相鬥豔,一展其美。

而只有梅花能夠在寒冬臘月之時,傲然開放,為銀裝素裹的大地點綴一二。正是這種堅韌不屈,獨一無二的精神才讓卻來越多的人喜歡梅花,認為除卻梅花沒有什麼是可以和其相比的。

王安石變法,遇見的挫折何止是一個兩個,皇帝的不信任,大臣同僚的排擠。外界聲音的質疑,這些都近乎讓王安石選擇了放棄,但是當王安石看到了梅花仍然能夠在凜冬之中綻放,自己的那些困難似乎也就不是什麼了。

梅花之所以受到眾多人的推崇,並不是因為其多麼的嬌豔。而是因為其敢於在萬物不敢盛開的季節,毫不保留地綻放自己,將自己的美豔留在這天地之間。這就是梅花,傲然天地之間的梅花。

而且自古以來,文人門便將梅花和雪放在了一起比較,梅雪之爭也是由來已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也許這就是梅花的魅力吧,正是寒冬之中的一縷香意,才讓眾多的人流連忘返。

而今天推崇的一首詞同樣是寫梅花的,但是這首詞卻通篇未見一個梅字,可是卻將梅花之美寫的淋漓盡致。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詞呢,這就是蘇軾寫的《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此詞之絕妙,堪稱千古第一寫梅詞,詞中未見一個梅字,但是卻將梅花的美麗一覽無餘。冰姿自有仙風,寒冬之中盛開的梅花,不就是像一位冰天雪地的仙子嘛,翩翩起舞,令人神往。

這般堅強的生命力,使得梅花可以在寒冬之時綻放,而自己又何必因為人生的一些挫折而嘆息呢,自當如梅花一般,直面困難。海仙時遣探芳叢海仙探訪花叢,探的是誰,必然是高潔傲岸的梅花。

除了梅花,能夠讓海仙在寒冬時節探訪,還有那個能夠如此讓人失神。梅花之美不僅僅將我們普通人所吸引,同時還將天地之間高高在上的仙人都吸引了。

其實我們如果知道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其實還能夠更好地了解。這首詞其實是一首悼亡詞,祭奠的對象就是蘇軾的小妾王朝雲,當時王朝雲跟隨貶謫的蘇軾來到嶺南,不幸因病去世。

因而這首詞不僅僅是寫梅花,同時也是在悼亡其小妾王朝雲,說到王朝雲就像這梅花一樣,傲然挺立。

然而終歸還是離開自己而去了,不與梨花同夢,正是蘇軾對於王朝雲離世的感慨以及悲嘆。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他的很多詞作,成為了詞中經典。作為豪放派詞人,蘇軾在仕途上也多有不順。但最終,蘇軾選擇了逍遙於世,將他的心境和感悟,寫在了詞作之中。

想要全面了解蘇軾就是要從他的作品入手,推薦這本《蘇軾詞傳》,這本詞傳由淺入深地描寫了解蘇軾的一生。這套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為你展現幾位詞人真實而又充滿詩意的人生。

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宋詞,和詞人「靈魂交流」,感受流傳千年的古風韻味。

總結:梅花不僅僅是梅花,他還是詩人心中無限的遐想。也許是為官之時遇見了挫折,也許是人生路上的困苦無處排解;

更有可能是親愛之人離自己而去。此時梅花就不再單純的只是一株傲雪挺立的梅花,他是詩人心中的堅持、詩人心中的理想,是詩人堅持下去的唯一理由。

相關焦點

  • 蘇軾一首詠梅詞,通篇沒有「梅」字,卻寫出梅花的神韻
    而蘇軾也曾經寫過一首詠梅詞,在這首詠梅詞中,我們不但可以感受到梅花那特有的魅力。而且還能感受到詞中那位如梅花一樣高潔的女子。因此,這首詩不僅僅詠梅,而且也是詠人,是蘇軾用來悼念自己的侍妾朝雲所做的一首到悼亡詞。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 陸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
    對於南宋愛國詞人陸遊創作的這首詠梅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甚至還能背誦全文。畢竟陸遊的《卜算子·詠梅》是古典詩詞中的詠梅名篇。不過隨著年齡和人生閱歷的增加,相信大家再讀這首詞的時候,或許有著不一樣的體會。從寫作手法來看,陸遊以物喻人,託物言志,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盡顯高超的表達技藝。
  • 肖戰曬圖:梅花香自苦寒來,你猜梅花在文人筆下有怎樣的故事?
    從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到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從盧梅坡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到王安石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就可以證明這一點。」是我讀書時代最喜歡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 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首詞其實也是陸遊身世的縮影。
  • 梅花香自苦寒來 濟南洪樓小學 鄭世翔
    而溫柔漂亮的小女孩卻喜歡芭比娃娃和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書蟲」喜歡一本本故事書,學生喜歡零食。我卻和他們不同,我卻喜歡自苦寒來的梅花。也因為它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正能量。  梅花香自苦寒來  濟南市歷城區洪樓小學5.6 鄭世翔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調皮的小男孩大多數都喜歡遙控飛機.遙控汽車等等。
  • 蘇軾一首詩詞寫梅花,卻無一字是梅,卻又被評「古今梅詞第一」
    我們不管是在王安石的詩作當中,還是在陸遊的宋詞當中,還是在蘇軾的筆下,都能夠看得出他們對梅花品格的嚮往。尤其是蘇軾的一首詩詞。無一字是梅,卻又被評「古今梅詞第一」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
  • 梅花香自苦寒來:送給高考的莘莘學子們
    自古以來,梅花就深受人們喜愛,被譽為四君子之一,詠梅贊梅的詩句多不勝數,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撲鼻梅花香」,所以,送幅佳作給那些莘莘學子會起到很不錯的激勵作用。梅花的精神和風骨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火紅的臘梅,有著非凡的視覺魅力和精神品格魅力!
  • 不知名小詩人寫了首詠梅詩,無一梅字卻句句寫梅,成一首千古名作
    只得一生布衣,擇一清幽之地,終老於家中。那一日他看著梅花有感,突然靈光乍現,寫出了一篇讚頌梅花的上乘作品。他雖然不是很出名,但多年沉澱,心靈剔透,文採也不輸當世之人。這也證明了。哪個朝代都有隱士,或是壯志未酬,或是看透世事,但他們真的都有真才實學。只是功利之心極為淡薄,一心只想歸隱,嚮往自由。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位傳奇詩人筆下的梅花究竟好在哪裡。
  •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醉時話·學習經典】  —跟習大大學引經據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之所以能鋒利可用,是出於艱苦卓絕的磨礪;梅花之所以有暗香盈袖,是源於經霜凌寒的成長。「磨礪」與「苦寒」,都是在指代敢於奮鬥的心志、肯於吃苦的經歷。  這句詩最富含美感的設計,是把極為陽剛的劍鋒與極為陰柔的花香對仗排布,一剛一柔、一陰一陽,使詩句充滿了張力。前一句的寶劍磨礪給人以觸覺和聽覺,後一句的寒梅傲雪給人以嗅覺和視覺。
  • 這首詠梅詩通篇不著一個梅字,把梅花高貴的品格,描寫的淋漓盡致
    在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沒有哪一種植物,能夠與梅花相提並論,它越是寒冷,可是開放的更為鮮豔,也更加的漂亮,這就是梅花,這也是梅花的精神。那麼除了陸遊的這首詠梅詩之外,另外還有王安石的《梅花》,他同樣的高度讚揚了梅花,以梅花來代替自己內心的一種品質。寫得非常唯美,充滿了對於梅花的喜愛。
  • 小詩人寫下一首唯美的詩,通篇都在讚美梅花,但是卻不著一個梅字
    ,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它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成為了世間最獨特的一種花。那麼除了上面所介紹的兩首詠梅詩之外,還有宋代詩人王淇的這首《梅》,那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整首詩也是寫得極為唯美,詩人同樣是讚美梅花,不過寫得極為巧妙,雖然是在描寫梅花,不過通篇卻是沒有一個「梅」字,從而寫出了獨一無二的梅花。雖然這首作品名氣並不是很大,屬於比較冷門的作品,但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所以了是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讀。
  • 鄭域最經典的一首詞,每句都描寫梅花,卻不著一個梅字
    梅花是古詩詞中經常出現的主題,幾乎所有的詩人都讚美過梅花。我們談到梅花,可以如數家珍地想到很多經典的詩詞。但是在恆河沙數的作品中,不得不提一位作者,雖然非常的不起眼,他的一首詠梅詞卻流傳千古,別具一格。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天寒地凍話梅花
    岸英借用巜警世賢文》中的勤奮篇詞說:「寶劍鋒從磨礪出,寒挴香自苦寒來」的兩句詩句,表示自己要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想法,以支持實現父親「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要決策。毛主席高興地對岸英說:「這樣你工、農、兵都齊了!毛主席派自己的兒子去抗美援朝的意義:一是、起到激勵全國人民打敗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決心,二是、讓愛子學習梅花高潔傲骨之風,不畏嚴寒艱險,堅強不屈,保家衛國的高貴品質。
  • 李清照描寫梅花最深情的一次,通篇如詩如畫,成就梅花的千古美名
    那除了上面所介紹的幾首作品之外,還有就是李清照的這首《臨江仙·梅》,那也是詠梅裡的名篇,整首詩也是意境高遠,寫得也是極為生動,同樣是寥寥數語,便是把描寫描寫得如詩如畫,充滿了詩情畫意,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即使是讀過了千百遍,每次再讀時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 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一提起李清照,我們首先想到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然後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世人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都用在她的身上。她即是男人眼裡的女神,也是女人心中的偶像。記憶中的李清照,應該是那位極具東方韻味與才情卻命運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
  • 醉中國第八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原標題:醉中國第八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醉時話·學習經典】——跟習大大學引經據典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子曰師說 | 曹雅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引用的詩句,鼓勵廣大青年要矢志艱苦奮鬥。
  • 小人物超水平發揮寫首詞,卻被譽不輸蘇軾,短短幾句溫暖整個春天
    朱翌雖然名氣不大,但卻寫過不少詩詞作品,只是多數作品都沒什麼特色。一年早春,朱翌在踏雪尋梅時超水平發揮寫下了首詠梅詞,全詞無一生僻字,卻被譽不輸蘇軾,短短幾句溫暖了整個春天,特別是最後一句更是令人心醉。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點絳唇·梅》宋.朱翌流水泠泠,斷橋橫路梅枝亞。雪花飛下,渾似江南畫。
  • 北宋怪人的這首詠梅詩,寫梅無一梅字,卻成為難以超越的詠梅名篇
    提起田園詩,相信很多讀者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畢竟不管是他「不為五鬥米折腰」折腰的典故,還是從課本中讀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都讓人印象深刻。首兩句便寫出了梅花的不流於俗,在百花凋零的寒冬時節,只有梅花獨自綻放,可謂是將小園中的風情都佔盡。「獨」字寫出了梅花與眾不同的獨特生長環境,「盡」字則寫出了梅花的別樣的風韻。看似是在寫梅花,其實又何嘗不是在寫詩人自己,別人都是追名逐利,只有詩人始終高潔出塵。次兩句是流傳千古的寫梅名句,歷來為世人所稱道。黃昏時候,梅枝在清淺的水面投射下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空氣中彌散。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其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竟使人們
    跟梅花所生長的環境與開出鮮豔的花朵這一過程相符。例如:中國藝人趙麗穎真的很梅,從出道至今歷盡了各種各樣的磨難,但最終成為當今娛樂圈的一顆紅星。冰凰小姐姐已經在字裡行間給各位透露相關信息了,相信大家已經猜出謎底了吧!沒錯,它就是象徵著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凌寒獨立,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且作為歲寒三友之一,亦是四君子之一的梅。
  • 無限思戀,寄託於梅!感悟蘇軾詞《梅花》
    當我們說起梅花,就會想起朱熹的名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蘇軾的詞《西江月梅花》,則詠梅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雲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他首先描述惠州梅花的風姿和神韻。他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
  • 宋詩裡一首描寫梅雪爭春的佳作,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那說起宋詩裡描寫梅花的名篇,首當其衝的是王安石的《梅花》,不僅抓住了梅花的神韻,同時也展現出了梅花的風骨,被無數的後人所讚嘆;那麼詞的話,便是陸遊的《卜算子.詠梅》則是詞裡的名篇。除了這兩首之外,其實還有一位詩人筆下的梅花,那也是同樣的值得我們一讀,那便是盧梅坡的《雪梅·其一》,詩人在這首詩別出心裁,以梅花和雪來爭春,描寫的各有特色,通篇描寫的很是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