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6月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很多人不再為口罩發愁,卻陷入了頭盔之困。
起因是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下發的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預計將於近期開始嚴查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的行為。
劃重點:騎電動自行車也必須要戴頭盔了!
據公安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小汽車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車輛。
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汽車交通事故中,因為不系安全帶被甩出車外造成傷亡的事故比比皆是。有關研究表明,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範使用安全帶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
此消息一出,一時間,電動自行車頭盔成了市場的搶手貨。
從口罩到雙黃連再到板藍根,論搶貨、囤貨、炒貨,這屆網友沒怕過誰。同樣的,在「一盔一帶」行動公布後,各大電商平臺的頭盔銷量迎來暴漲。
尤其到了5月10日以後,江蘇、浙江等地相繼出臺相關地方管理條例,電動自行車頭盔不僅脫銷了、漲價了、還限購了。
溫州樂清的一個頭盔廠家迎來了創立十幾年來最忙碌的時候:訂單來不及做,不少配件開始缺貨,老闆不得不拒絕薇婭直播間的供貨需求。
再看看淘寶,部分店鋪每人只能限購一件,即便如此頭盔依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不少店家在商品頁面上打出「即將售罄、限時秒殺」等字眼,網購頭盔的場面堪比春運搶票。
市場將迎百億增量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超過2.5億輛。按每頂頭盔均價40元計算,這是一個至少百億規模的市場。
然而,巨大的市場機遇面前,受原材料漲價、廠家產能不足、頭盔製作周期長等因素影響,頭盔恐不得不面臨繼續緊俏的狀態。
而1688也聯合廣州、深圳、溫州、金華四大頭盔產業帶發起不漲價倡議,呼籲平臺5000家工廠不要囤貨、合理定價。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方面,受頭盔需求量的暴增的影響,今日頭盔概念股集體拉升,南京聚隆、中路股份、國立科技、金髮科技漲停,起步股份、際華股份收漲逾4%,拓斯達、三夫戶外等均有不等程度上漲。
瘋漲的價格
突然而至的需求在短期內集中爆發,頭盔價格迅速上漲。目前平臺上符合國家3C認證標準的頭盔價格幾乎都在百元起步,相比前幾日價格直接翻了兩三倍。質量稍微好一點的頭盔售價達到200多。
也有網友發現59塊買的頭盔,一夜之間漲到了258元,價格直接漲了三倍多。
頭盔價格為何瘋漲?
一是因為訂單量多了,所有的製造工廠都去囤積配件,還有一些買不到成品的商家改買配件找加工廠組裝,導致配件供不應求。
二是工人工資上漲,比如搬運工緊缺,原先搬運一件貨只要1塊錢,現在要4塊錢,而據潘廣益計算,以往一個夏季頭盔的利潤是1塊錢,冬季頭盔的利潤是兩塊錢,這部分成本的增加會直觀地體現在出廠價上。
還有些精明的商家正準備轉產頭盔製造生意,囤積配件,復刻此前轉產口罩的模式。至於賣到個體消費者手中的頭盔,有些經過多層分銷專賣,自然價格又要上一個臺階。
那麼口罩之後,頭盔能不能成為下一個風口?
某頭盔廠商負責人表示並不看好,因為做頭盔比做口罩難度大,一個頭盔的模具製作就要幾個月時間,轉產進入頭盔市場的難度比較大。
同時,頭盔製造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個頭盔製作周期大約需要3天,若工廠有120多名工人,平均每天的頭盔產能才能達到是6000到7000個。
「從我們行業的角度來講,肯定是希望價格不要有太大的波動,這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另一位頭盔廠家負責人表示,現在突然訂單猛增其實也令他們擔心,擔心風口之後是否會出現部分口罩廠家面臨的訂單荒、庫存積壓的問題。
圖源 | 網絡(侵刪)
編輯 | 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