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島城餐飲店一人餐食受追捧,公筷公勺基本普及

2020-12-04 半島都市報

文/半島記者 王麗平 圖/半島記者 高芳

3月中旬,山東省出臺《餐飲業分餐制設計實施指南》地方標準,這也是目前國內發布的首個餐飲分餐制的省級地方標準,總結了「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取」三種分餐模式,《指南》出臺一月有餘,島城的餐飲業的實施情況如何呢,近期半島記者對青島數十家餐飲店進行了調查,發現中低端餐館公筷公勺基本普及,有的市民甚至在家中也開始使用公筷公勺,正如青島市餐飲協會副會長姜志傑所說,以分餐公勺模式為代表的分餐已經成為當下餐飲業一種常態,也成了中餐的服務標準。

高端酒店分餐位上悄然成風

《指南》中指出,分餐位上模式是指菜品加工完成後由廚師或服務人員在備餐間或分餐檯對所有菜品進行分餐,按位上餐,保證每位就餐人員用餐用量和餐具的獨立性和安全性,適用於各類宴請和宴會。

針對這種模式,近日記者來到島城幾家大型酒店進行探訪。來到青島香格裡拉大酒店時,已臨近傍晚時分,酒店餐廳內客人陸續增多,記者發現其中兩位年輕人選擇了分餐位上的就餐模式,「好久沒和朋友見面了,今天出來吃飯,由於特殊時期我們就選擇了分餐這種模式,既能放心保證衛生,又能和朋友聊聊天,挺好的。」就餐的吳女士告訴記者,隨後服務員端著託盤上菜,託盤上,兩盤芝士焗蝦已經分盤裝好,服務員分別為兩位客人上菜。

客人在香格裡拉大酒店選用分餐位上的模式消費。

「現在來就餐的客人,60%-70%能接受分餐位上的模式,我們也會為顧客推薦這種模式。」香格裡拉大酒店餐飲總監宮傳和介紹,現在他們在大力推廣分餐制,為此,酒店廚房也進行了一定調整,在菜品設計時按照分餐的要求制定菜單、搭配菜品,加大了個吃的菜品,也推出單人套餐,餐廳後廚設置了分餐檯,菜品加工完成後,廚師會對菜品進行分餐、擺盤,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證中餐的色香味,之後,再由工作人員為每一位客人分別上菜。

香格裡拉大酒店為客戶提供分餐位上的服務。

對於這種模式,宮傳和說,也有一部分客人還不能接受,「特別是家庭聚餐的客人,受咱們傳統文化的影響,他們會選擇用公筷公勺,公筷公勺在我們酒店早已普及。」宮傳和說。

隨後,記者在青島匯泉王朝大飯店、黃海飯店等酒店採訪發現,分餐位上的模式在這些大型酒店的接受程度較高。

中低端餐館公筷公勺行天下

相比於大型酒店,中低端餐館在分餐模式上,則更傾向於公筷公勺模式。

「我們做的是純中餐,定位中端,對於分餐位上的模式,來我們這的客人並不是很能接受,中餐吃的就是圓桌文化,大家更能接受公筷公勺的分餐模式。」藍港海鮮總經理孫志華說,中餐講究色香味俱全,如果將一盤中餐分成很多份,那菜式、菜色、菜味都會受影響,餐飲業內有句話一燙頂三鮮,如果分了很多份,很快就涼了,食客的入口體驗會大打折扣。目前,到他們店消費的客人幾乎沒有主動提出要分餐位上的,大家對公筷公勺更能接受。

「此外,分餐位上還會大大增加餐飲店的成本。」孫志華介紹,分餐位上一般由服務員在調理臺上布菜,這樣會延長服務時間增加人工成本,合餐模式下,一個服務員可以兼顧兩個包廂;分餐制下,一個包廂可能就需要兩到三個服務員。此外,還會增加餐具的使用,這樣的成本使用在當前情況下,對普通餐飲店來說是很難的。

「目前整個餐飲業壓力很大,上座率可能30%左右,如果這樣持續下去幾個月,整個餐飲業將會出現大面積倒閉。」孫志華說,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能開門營業的餐飲店都如履薄冰,對衛生要求肯定嚴之又嚴,餐具都經過3遍消毒、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安排客人低密度就餐,大家都盡己所能採用各種方式保證客人就餐衛生。

就此,記者也對餐飲店聚集的閩江路進行了探訪,記者發現,閩江路上的餐館主動提供分餐位上的並不多,主要以公筷公勺為主,在一家名為茂昌快餐的餐飲店裡,店主很熱情地招待客人,晚上6點半左右正值晚餐時間,但店裡只有一桌客人,店老闆告訴記者到店就餐的客人大多會選擇公筷公勺,桌上也會提前擺上公筷,但如果客人提出分餐位上,他們也不會拒絕。

公筷公勺明顯區分。

當天在店裡就餐的是三位中年男士,他們選擇了公筷公勺分餐模式,「能出來一起吃飯的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人,如果再分餐位上,那就太見外了,我們感覺沒必要,用公筷公勺已經能杜絕風險了。」其中一位男士對記者說。

一人餐食受追捧

相較於是分餐還是合餐的爭辯,現在很多人對一人堂食的模式更感興趣。

「我們本來就是分餐制,客人不是面對面吃飯,而是對著中間的料理臺,廚師做好一份,直接送到食客盤中,保證新鮮衛生,現在這種模式更能被大家接受。」大漁鐵板燒總經理劉峰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店的上座率能達到8成,消費者以年輕人為主。

大漁鐵板燒一人餐的就餐模式受消費者喜愛。

4月19日晚,正值周末,記者在大漁鐵板燒極地店看到,店內就餐的人很多,上座率很高,幾乎沒有空桌。由三張桌子圍著中間的操作臺組成一個就餐區域,廚師正在操作臺前為客人烹飪,每做好一份,就送到客人盤中,每兩個客人之間相隔至少兩把椅子的距離。「我們會要求廚師將魚類、肉類、蔬菜等分開為客人上菜,此外,水果、酒類、甜品都是各自取用,雖然這樣會造成餐具的使用量增加,但只要能保證消費者吃得放心,我們的努力就很值。」劉峰說。

「趁著周末和朋友出來,這種一人份的就餐形式,在現在這種形式更讓我們放心,大家也不用相對而坐,做好了直接放到盤中。」正在店內就餐的彭先生對記者說。

記者走訪發現,相較於炒菜等餐飲形式,拉麵、排骨米飯、小火鍋這種一人一份的餐飲形式更受歡迎,在閩江路上的一家火鍋店,也推出了一人一鍋的就餐形式,招徠顧客。

閩江路上某火鍋店也推出一人一鍋服務。

食堂盒飯受歡迎,員工也愛自帶餐

除了餐館就餐,在復工復產的企事業單位中,實施分餐也成為了新規定,食堂普遍由堂食轉變為製作盒飯,用人單位通過分餐制、錯時制等措施,消除食堂等公共用餐場所存在的疫情防控風險,保證職工「舌尖上的安全」。

「我們為市南軟體園內的200多家企業提供盒飯,現在一天能提供2000份左右。」青島泰祥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建江說,他們的餐廳原本只做堂食,今年正月初三開始就給街道、志願者等提供盒飯。盒飯有不同套餐,15元的一葷兩素、20元是兩葷兩素、30元的是三葷三素帶水果,菜品有排骨、雞肉、黃瓜炒雞蛋、幹煸大頭菜等,天天不重樣。

市南軟體園餐廳為園區公司提供盒飯。

賈建江告訴記者,現在訂盒飯的人也沒有以前的多,以前每天中午就餐人數在5000人左右,現在只有2000左右,除去還沒有復工的企業,很多員工開始自帶盒飯。孫苗是市南軟體園內一家創業公司的員工,今年3月復工以來,在公司的號召下,她就已經開始自己帶飯上班了,「公司為我們提供微波爐,我自己前一天做好飯,第二天帶到公司,中午用微波爐一熱就可以吃了,省錢還衛生。」孫苗說現在他們公司已經有一半以上的員工自帶餐上班了。

除了在外就餐時人們開始尤為注意分餐,記者調查時發現,有些市民家中就餐也有了分餐意識。4月19日,在南京大牌檔就餐的梁先生告訴記者,由於在外企工作數十年,經常出國,飲食習慣也受到影響,「現在全國上下都在提倡分餐,我感覺特別對,我們和同事出來吃飯,都是使用公筷公勺的,由於我們經常在外吃飯,所以在家吃飯也會注意,使用公筷公勺,我感覺這樣並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反而體現我更在乎他們。」梁先生說。

南京大牌檔餐桌上告知店內消毒情況。

制定規範、推動餐飲科技

盼分餐制不再成為昨日黃花

「分餐制的提法其實是昨日黃花今又俏了,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時,社會就曾興起分餐熱。伴隨著『非典』的退卻,分餐制便鮮有人提及,但經歷這次疫情,我感覺人們的分餐意識再一次增強,很有可能被全面推廣。」青島市餐飲協會副會長姜志傑說,縱觀現在島城的餐飲業,雖然分餐位上的模式並不普及,但以分餐公勺模式為代表的分餐已經成為當下餐飲業一種常態,也成了中餐的服務標準。

但對於分餐制的持續,姜志傑也不無擔心,「因傳統文化、習俗、人情的影響,大多數中國人喜歡熱鬧的合餐,分餐顯得有些不合群、見外。很多老人受到觀念的影響,一時也難以接受分餐制。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推進公筷制和分餐制的難度較大。」姜志傑說。

「除了分餐文明健康的理念還沒完全樹立起來之外,與制度規範缺失弱化也有關。目前國家只是簡單提倡,並沒有制定有有約束力的規範加以普遍推廣,分不分餐完全靠自覺隨意,沒有獎懲機制。這與人的文明素養和健康意識有關,此外還因為缺少技術支持,能夠便捷有效分餐的餐具稀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說,要想將分餐制持續推進下去,首先要樹立倡導分餐健康文明的新觀念,其次,要明確餐飲規範制度,此外要提高民眾的文明健康素質,第四推動餐飲科技進步,開發利用科學適用的系列分餐用具。這樣才能讓分餐制不再成為昨日黃花。

相關焦點

  • 餐飲店提供公筷公勺了嗎?
    昨天,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個商城、廣場,探訪室內公共空間的禁菸狀況和餐飲店提供公筷公勺的情況。部分餐飲店未主動提供公筷公勺昨天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鄞州萬達廣場,發現這裡的餐飲店普遍在進門位置和店堂內張貼了「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就餐」等海報。
  • 餐飲店提供公筷公勺了嗎? 記者走訪發現還是有些店未提供
    昨天,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個商城、廣場,探訪室內公共空間的禁菸狀況和餐飲店提供公筷公勺的情況。不過,除了綠茶餐廳主動在每張餐桌上提前擺好專門的公筷公勺外,大多數餐飲店都只在餐桌上擺放了對應就餐人數的餐具,並未主動擺放公筷公勺。記者隨機詢問了幾家店的服務員,他們大多表示,公筷公勺會在客人到店點餐就坐後提供。&nbsp&nbsp&nbsp&nbsp隨後,記者來到印象城。
  • 南寧的餐廳「恢復堂食」之後,「公勺公筷、分餐分食」做得怎麼樣?
    3月28日、29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餐飲店了解到,倡議發出以來,不少餐飲店積極踐行,市民也通過自身行動在踐行著文明就餐的理念。走訪:多數餐飲店能分餐分食 間隔就餐3月28日,記者來到民族大道旁的航洋國際購物中心。儘管是下午1時了,但此時商場餐飲區仍有不少市民在就餐。
  • 湖州人,「公筷公勺」 用起來!
    今天中午,記者來到湖城大方傳統菜南街店、小紹興南街店等餐飲店看到,提倡使用公筷和實行分餐制的宣傳海報張貼在店堂醒目處,此時,店內已經有不少市民正在就餐,桌子上都放有公筷公勺,
  • 分餐而食!南湖區全面鋪開「公筷公勺」行動
    一場「公筷公勺」行動正在全面鋪開。  日前,記者來到嘉興八佰伴7樓時,一家家餐館都恢復了堂食開門迎客,不少市民正在餐館用餐,有幾家店門口還有等位的客人。「用餐請有序落座,間隔1米以上」「本店承諾今日已消毒」……在水天堂西餐廳門口,疫情防控告示牌貼心地擺放著,每位客人都需要經過測溫、檢碼等必備環節後才能入座就餐。
  • 出門吃飯,公筷公勺你用了嗎?記者探訪杭州多家餐館後發現……
    在中山北路一家火鍋店入口處,兩塊豎立的紅色告知牌中張貼了商家定製的海報,其中一張的順口溜中有一句是「餐前洗洗手 燙涮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注重飲食衛生、倡導使用公筷公勺得到社會廣泛關注。今年3月,浙江省文明辦等10家單位聯合發出倡議,推廣使用公筷公勺。
  • 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拒絕濫食野味、深化「光碟行動」……我市掀起...
    為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部門和餐飲企業積極落實《關於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行動方案》,一手抓分時分座,一手積極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深化「光碟行動」,全力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使文明用餐意識深入人心。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拒絕濫食野味、深化「光碟行動」,不僅是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更是彰顯了社會責任,有利於保障全面復工、復市階段的安全用餐、文明用餐。
  • 餐飲企業的公筷公勺該怎麼放 杭州有「講究」
    你聽過「公筷公勺禮儀」嗎?8月18日下午,杭州舉行了《杭州市餐飲企業公筷公勺使用指引》發布會,加快推進實施杭州版「公筷公勺禮儀」。公筷私筷如何擺放?不同餐飲店提供的公筷公勺會有哪些不同?據悉,《指引》從公筷公勺的定義、擺放、服務、管理和宣傳引導等5個方面,對公筷公勺的使用和管理提出指引性意見,適用於各類餐飲服務單位、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及其他集體用餐場所。如何區分公筷與私筷?
  • 新「食」尚:家中吃品牌火鍋 堂食用公筷公勺
    走進四川自貢市匯東路「美食一條街」,叫餐聲此起彼伏。食客重新多起來。有店員正在對桌面消毒,客人進店前經測溫、登記、洗手後方可進店堂食。「每桌客人要留下至少一個電話,便於追溯。」美食街一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截至3月25日,四川餐飲企業復工率已達86.5%。
  • 推廣公筷公勺,從消除對「分餐制」的誤解開始
    「可以用公筷公勺啊!」簡單的對話,解開了我對於「分餐制」所有的疑惑,相信這也是很多對「分餐制」有誤解的人,需要理清的邏輯關係。說到「分餐制」,很多人自然而然會帶入西方「一人一份餐」「自己吃自己的」,甚至是分桌而食、全然分開的刻板印象。實則不然。
  • 推廣「食安封籤」、使用公筷公勺……徐匯區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
    新民晚報訊(記者 袁瑋)今天下午,徐匯區舉辦以「尚德守法,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為主題的2020年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活動,食品經營單位、外賣平臺、商場管理方代表就建設「百千萬示範工程」、推廣「食安封籤」、使用公筷公勺等三項重點工作,籤訂了食品安全共治協議,共同樹立食安風向標、倡導健康新食尚
  • 公筷公勺使用情況不盡人意
    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目前,使用公筷公勺已成為「文明餐桌」的重要內容,並已納入文明城市的測評標準,事關決戰決勝文明城市創建「兩連冠」。那麼,市區餐飲店公筷公勺使用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跟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走訪了多家餐飲店。
  • 公筷公勺成了三亞餐桌上的「標配」
    這家餐飲店內不僅牆壁上張貼有「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的宣傳海報,每張餐桌上也有倡導使用公勺公筷的提示牌。走進三亞千味園農莊,顧客點餐時,服務員仔細詢問了就餐的人數、口味,讓每一桌基本都能夠做到按需配菜,並在上菜時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 有的餐飲店沒公筷公勺 小超市未設置公益廣告
    餐桌上是否設置公筷公勺?按照文明城市創建要求,24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城西團結中路、團結二路、豐鎬二路等背街小巷,發現這幾條路上的「六小行業」文明細節有待改善,少有餐飲店設置公筷公勺。火鍋店 沒有區分公筷公勺24日下午3時,記者來到城西團結中路,在一家「小郡肝火鍋串串」店看到,店門前綠化完好、綠化帶裡無垃圾。
  • ...安全用餐新風尚 蘭州市大型餐企已基本落實公筷公勺和分餐夾制度
    引領文明安全用餐新風尚全市大型餐企已基本落實公筷公勺和分餐夾制度每日甘肅網7月14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推行公勺公筷分餐制,7月13日,市市場監管局聯合該局綜合行政執法隊對我市主城區部分餐飲企業開展文明餐桌、落實公勺公筷分餐制的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據悉,目前我市各餐飲單位推行「文明餐桌」的情況整體較好,大型餐飲企業已基本落實公筷公勺和分餐夾制度,全面保障消費者用餐安全,助推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餐飲企業大廳內是否明顯張貼文明餐桌宣傳海報?
  • 倡導文明就餐新方式 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標配」
    」海報貼起來,公筷公勺擺上桌,倡議實行分餐制的話語嘮起來……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自今年堂食以來,道外區市場監管局結合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積極引導轄區餐飲企業開展「公勺公筷」行動,培育健康生活理念,養成文明生活習慣,消費者採用「衛生、安全」的用餐方式蔚然成風。
  • 「小餐桌」帶動「大文明」蘭州市文明辦加大「公筷公勺行動」宣傳...
    中國甘肅網4月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李曉霞)公勺公筷分餐日前,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文明辦等部門聯合印發《蘭州市「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實施方案》,並下發蘭州市「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
  • 推行公筷公勺 共建文明餐桌
    其中分餐位上適合人數少、餐標高的情況,可以制定菜單,上菜時每人一份。分餐公勺則為顧客提供公筷公勺,自己分餐。在疫情下,通過各種方式實行分餐,為疫情防控以及消費者就餐提供了安全保障。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表示:「分餐制可以預防、減少各種疾病交叉感染的機會。分餐可以根據每人每餐所需攝入的營養,合理搭配,保證營養均衡和健康飲食,也可以按需提供餐食,減少食物浪費。」
  • 「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正在推進 蘭州以「小餐桌」帶動「大...
    》,並下發蘭州市「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提出各餐飲服務單位要設置分餐夾,並做到「一菜一夾(筷)、一湯一勺」。在實踐活動中,社區志願者們深入小區物業、沿街門店,向轄區餐飲店發放倡議書及酒精、84消毒液等消殺物品,倡導餐飲店向就餐人員提供公筷公勺,講解文明用餐、反對鋪張浪費的內容和防疫小知識,並提倡商家向顧客提供分餐、打包、網上點餐送餐服務,減少現金支付,避免人員密切接觸。
  • 公筷公勺、分餐分食成舌尖新風……無錫餐企有序恢復堂食
    在電梯處,保鮮膜覆蓋按鈕,抽紙盒張貼上牆備顧客按電梯使用,電梯門外,一人高的、恢復堂食顧客須知落地展架赫然挺立。  酒店總經理吳建強介紹,自3月11日正式恢復堂食以來,除了做好消殺工作外,酒店還採取減少出入口、增派人員掃碼、預約用餐、推行一包廂一餐桌、一菜一分羹、一菜一公勺、勸導顧客不帶寵物進入等防疫措施確保顧客用餐安全,目前單日就餐人數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