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9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6月28日上午,三架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飛機在上海浦東分別交付國航、東航、南航這三大航空公司,這也是國產噴氣式客機首次正式入編國際主流航空公司的運營機隊行列。
ARJ21飛機是我國首個按照國際標準自主研製的噴氣式支線客機。今年1月,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也是ARJ21飛機項目迄今為止榮獲的最高獎項。那麼,這次三大航組團提貨僅僅是「試水」嗎?未來還將有哪些採購計劃?
ARJ21飛機是我國首個按照國際標準自主研製的噴氣式支線客機,可載客78-90人,最大航程3700公裡,具有適應性、舒適性、經濟性、共同性、系統化等特點。此次交付給國航、東航、南航的三架ARJ21飛機均採用90座全經濟艙布局,並根據三家公司的需求進行了客艙內飾定製化設計。按照計劃,2020年國航、東航、南航將陸續各接收三架ARJ21飛機。中國商飛市場與銷售部部長張小光表示:「第一,ARJ21飛機經受了國際上行業最高水平要求最嚴的檢驗。第二,進一步豐富了我們的航線網絡布局,使得人們出行更加便捷便利。第三,正式開啟ARJ21飛機規模化運營。」
數據顯示,ARJ21飛機從2016年6月28日投入航線運營以來,已經在華北、東北、西南等地區先後開通了55條航線,通航55座城市,安全運送旅客89萬多人次。南航機長陳凡說:「飛行非常順利,這架飛機的性能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飛行系統等都是世界一流的,我們有信心保證好ARJ21在南航的運行,助力中國大飛機翱翔藍天。」
記者注意到,為迎接ARJ21飛機的加盟,三大航也是做足了準備。去年12月16日,國航飛行總隊ARJ大隊正式成立。東航在今年2月26日專門成立一二三航空,開啟市場化運營國產飛機的新徵程。一二三航空運營基地設在上海虹橋機場,以運營ARJ21、C919等國產商用飛機為主體,以此推動國產商用飛機的規模化運營。為了保障首架ARJ21飛機順利投入使用,南航從保障流程、人員資質、運行安全等多維度進行精心籌備,先後完成相關飛行員和乘務員轉機型培訓等準備工作。中國民航幹部管理學院航空經濟和政策教研室主任李小群分析認為,國航、東航、南航機隊規模大,航線網絡覆蓋廣,運營經驗豐富。ARJ21飛機入編之後,對推動支線飛機運營,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支線航空發展模式,構建更加通達順暢的航空運輸網絡有著積極的作用。「主流航空公司進入支線市場,對支線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有非常大的激發效應,它會激發支線航空發展的活力,給旅客的出行帶來更大的便利。依託於三大航龐大的全球網絡,可以帶動實現航空支線網絡的發展。」李小群說。
中國商飛資料顯示,目前,ARJ21飛機訂單為596架。
據了解,南航7月15日廣州-潮汕的航班已顯示由ARJ21擔綱,先期以廣州為主基地,積累經驗後將調配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拓展廣州-北京雙樞紐的服務範圍。國航的ARJ21機隊先期將執飛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至內蒙古錫林浩特、包頭、烏蘭浩特、呼和浩特等地區航線。東航的航線安排目前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