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08:1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916
溫州日報記者 金朝丹 通訊員 潘蒙蒙
「敢為人先,義利並舉」,永嘉人的骨子裡,一直存有這份從「事功學說」演化過來的精神本質。這份精神,也是永嘉縣基層商會改革的力量源泉。
在永嘉縣,順勢民營經濟發展,當地通過基層商會改革,聚沙成塔,也助推點沙成金。2018年11月,浙江省委統戰部批覆同意永嘉縣列入全省基層商會改革試點單位,永嘉縣基層商會改革正式拉開序幕。
12月18日,浙江省工商聯商會改革和發展工作推進會將在永嘉縣舉行,永嘉將向全省、全國交出基層商會改革的「答卷」。永嘉為何要進行基層商會改革?它又是如何成為全省「試點」的?
破土 立足民營經濟發源地
改革開放初期,在永嘉縣橋頭鎮,橋頭紐扣市場繁榮,這是我國第一個專業小商品批發市場。
以「商」之名,探尋新出路,永嘉大地一股新力量萌動。對內,1983年,橋頭42家個體戶註冊;對外,「永嘉彈棉郎,挑擔走四方」,立足永嘉,對外開拓。改革開放以來,義利並舉的永嘉人,闖出了巨大的商業版圖,也為全省全國小商品行業發展,以及「溫州模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作為溫州民營經濟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在永嘉本土,當地工業經濟發展,也經歷了家庭工業、鄉鎮工業和塊狀經濟三個階段,形成了泵閥、鞋服、教玩具、服裝輔料等四大支柱產業,產業區域集聚明顯。
依託集聚優勢,如何能夠避免同質化惡性競爭,撬動產業內生動能,實現長遠持久發展?
「原來擺攤子,各家顧各家,一起商量的少,可是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資金、信息、好點子都需要集思廣益,我們就希望各家之間能夠互通有無。」永嘉縣橋頭鎮商會常務副會長金愛珍回憶。
在多個鄉鎮這樣的期待中,2011年,當地成立永嘉縣首家基層商會——橋下鎮商會。以基層商會為紐帶,結束單打獨鬥的局面,實現抱團發展壯大,成了橋頭、橋下多地企業主的共同心願和探索。
永嘉縣中小型企業居多,近年來,隨著社會改革步伐加快,對企業轉型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進一步改善產業「低小散」狀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不少企業也急在心頭。
回應市場關切,永嘉縣委縣政府也高度重視工商聯基層組織建設。早在2010年,該縣就全面啟動基層商會建設工作,按照「成熟一個,組建一個,規範一個」的思路,到2013年,全縣建成18家基層商會,實現基層商會全覆蓋。
商會的組織形式,讓企業和商人找到了「娘家」,這給抱團取暖的民營經濟更大的自我提升空間,如今,這種形式所呈現的積極向上的動能,在多個層面顯露。
試點 讓改革成為突破口
隨著各鎮街商會的成立,商會依託支柱產業,有的放矢為商會會員搭建平臺,不斷推出服務會員新舉措:
如甌北街道商會圍繞泵閥行業會員需求,先後召開新外貿網際網路分享會議、招商引資洽談會及智能製造分享會等會議活動,為會員企業拓寬營銷渠道;橋下商會聯合永嘉縣網聯會數字經濟分會,開展電商培訓5期,培訓人員600多人,努力為全縣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然而,隨著永嘉各地商會成立運作,在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同時,一系列不足也開始顯現。
永嘉縣工商聯黨組書記徐時斌介紹,當時,企業在科技創新、對外貿易、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商會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商會服務內容相對傳統單一,影響力和凝聚力不強,一些商會會長人選熱情不高。此外,地方黨委政府在政治上凝聚商會、在經濟上服務商會、在引導商會參與社會治理等方面,抓手不多,效果還不明顯……
如何破解這一系列遇到的問題?2018年,中央的一份文件,為當地紓困指明了方向。當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促進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和發展的實施意見》(中發〔2018〕30號),要求推進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和發展工作。
這一年,溫州全面啟動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
搶抓歷史性機遇,永嘉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馬上開始思索如何把基層商會改革作為重要突破口來抓。2018年8月,永嘉縣委、縣政府正式向省裡提出申請,2018年11月,省委統戰部正式批覆同意永嘉納入省基層商會改革發展試點單位。2018年12月,永嘉縣委統戰部決定在全縣18個鎮街中將甌北、烏牛、橋下、巖頭等5個街鎮商會作為首批改革試點單位。如今,新增鞋革行業協會,構成了基層商會「5+1」的格局。
先行 接過重任探索永嘉經驗
基層商會改革是一次發展機遇,也是一項全新的探索。
永嘉從來敢為人先,保持弄潮兒的勁頭。從1930年誕生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打響浙南武裝革命第一槍,到1956年開創了全國「包產到戶」先河,為中國農村改革做了先行探索,再到1982年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專業小商品批發市場——「橋頭紐扣市場」,成為溫州模式的典型代表,永嘉人依靠改革創新推動發展的步伐從未停歇。
永嘉人精神,其一來自歷史的完善延續,其二來自今天的實踐探索。基層商會改革的試點,再一次詮釋永嘉人的「敢」。
「在推進試點過程中,我們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按照『1234』基層商會改革發展思路,全力打造永嘉基層商會「升級版」,加快推進基層商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徐時斌介紹。
在第一時間,永嘉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擔任正副組長的基層商會改革發展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實施方案掛圖作戰——制定出臺《永嘉縣基層商會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從商會黨建、商會辦公、綜合服務、文化展示等內容入手,推進這場「刀刃向內」的商會自我革命。
戰術思路簡潔明了,縣委縣政府明確,按照「1234」思路,即做強商會黨建「一個龍頭」、打造基層商會「兩大平臺」、健全基層商會「三大體系」、提升基層商會「四大功能」,全力打造永嘉基層商會「升級版」,為打造新時代基層商會樹立「永嘉樣板」。
同時,近年來,結合「兩個健康」創建,永嘉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創新出臺「八大專項行動」,配套形成十大產業政策體系,加快落實惠企政策「直通車」的剛性兌現。
如今,在永嘉,基層商會已經是黨委政府不可或缺的助手、會員企業不可替代的「娘家」。目前,全縣共有工業企業8000多家,上市企業5家,成立了18家基層商會、23家經濟領域行業協會,企業迸發出強大的活力。
通過改革先行,基層商會服務功能明顯提升、組織活動全面增強,為永嘉社會經濟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