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創新孝老養老新模式,建設「周轉房」「幸福食堂」、日間照料...

2020-12-21 瀟湘晨報

2020-06-19 21:28:59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二層小樓、電梯直達、獨立的餐廳和衛生間,公共食堂、衛生室、小賣部、閱覽室等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這是濟寧市魚臺縣在張黃鎮袁窪村為老人正在建設的「周轉房」,建成後將採取「租金+押金」的形式提供給老年人使用。

為改善老年人生活居住條件,今年魚臺縣優先選擇張黃鎮等部分鎮街和村居,通過「幸福院+周轉房」的方式,優先保障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等4類困難老年人居住。6月19日,袁窪村24套周轉房已基本竣工,庭院正在進行綠化、硬化鋪裝。

「百善孝為先」。養老服務關係民生,情牽百姓。近年來,濟寧市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建設「周轉房」「幸福食堂」、日間照料中心、互助養老院等多種養老機構,創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同時建設「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活動,進一步倡樹「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新風尚。

按照「典型引路、梯次推進、打造品牌」的思路,今年濟寧在全市100個村(社區)推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並以「幸福食堂」為載體,在滿足老年人日常就餐的基礎上,圍繞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活動。各縣市區選1—2個鄉鎮(街道)試點開展,曲阜市、兗州區、汶上縣和任城區、魚臺縣、微山縣六個縣市區重點打造。

濟寧市藉助被列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的優勢,創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打造了一批示範性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在城區,興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以無償或低收費服務方式,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和短期託養服務,目前已建成146個。在農村,利用集體用地、閒置校舍建成農村互助養老院706個,緩解了農村留守獨居老人的養老難題。

圍繞「孝老敬老愛老養老」,從今年起,濟寧市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優勢,實施「加強孝老愛老文化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三年行動」,對全市老人生活狀況進行摸底排查,對所有老年房進行安全鑑定,及時納入危房改造計劃,改善老年人生活居住環境,並對全市30個基礎薄弱鄉鎮敬老院進行改善提升,建立農村「幸福院+周轉房」集中居住養老模式,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濟寧市還藉助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中心、實踐站的優勢,在14個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教育基地、家風家訓教育基地,重點打造任城區喻屯鎮、魚臺縣張黃鎮、微山縣南陽鎮和微山島鎮「孝老敬老愛老養老」教育示範基地。今年6月底,已建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部設置「孝老敬老愛老養老」主題教育內容。

濟寧積極組織志願者開展形式多樣的「孝老敬老愛老養老」主題活動。利用春節、元旦、中秋節、重陽節等時間節點,開展「鄰裡助老」「給公婆曬被子」「給父母洗洗腳」「溫暖重陽」等參與性、互動性強的活動;在學校開展「學校家庭聯動尊老敬老」活動,組織幼兒園、中小學校開展尊老敬老主題活動,通過遊戲活動、主題班會、黑板報、手抄報等方式,教育孩子孝老敬老愛老;濟寧市婦聯每年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孝德家庭」「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等評選,目前全市已層層評選「最美家庭」3.6萬戶,其中 10個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5個家庭榮獲「全國五好家庭」。

【來源:大眾報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孝老食堂」開啟農村居家養老新模式
    為探索出農村居家養老新模式,安遠縣蔡坊鄉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設「孝老食堂」,成立孝老食堂理事會和監理會負責孝老食堂的管理和監管,並通過「上級部門撥一點、幫扶單位給一點、社會力量捐一點、村集體出一點、農戶就餐交一點」來籌措資金,為不同困難人群提供了合理的低價助餐服務。同時在文明實踐站開始了農家書屋、兒童之家、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活動室,為廣大村民提供休閒娛樂好去處。
  • 菏澤成武「晚霞紅光」養老服務經驗入選全國農村養老服務優秀案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德領 通訊員 張建奇1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成武縣民政局獲悉,成武縣「晚霞紅光」養老服務經驗入選全國農村養老服務優秀案例,並在全國推廣學習。近年來,成武縣民政局充分整合扶貧資金和閒置資源,以政府主導、村級主辦、互助服務方式,著力打造「晚霞紅光」養老服務工程,大力推進集生活居住、日間照料、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幸福院+周轉房+衛生保健、社工服務、文化戲曲、電影進幸福院」農村養老新模式,滿足了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等農村困難老年群體的養老安居需求,探索出一條具有鄉土風情
  • 這就是山東|社區食堂、醫養結合,山東新型養老模式讓老年人樂享晚年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0日訊 (記者 胡高彤 韓蓓蓓 高寧) 近期,山東各地開啟養老新模式,通過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眾多貼心的優待政策,營造良好的敬老孝老社會氛圍,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讓老年人生活更美好。
  • 章貢區積極推進孝老食堂建設
    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年4月以來,章貢區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試點工作中,突出服務功能,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機制,積極推進孝老食堂建設,面向老年人群體提供成本價簡餐服務,讓文明實踐更有黏性、更有吸引力,使老人願意來,留得住。近日中午,筆者在該區水東鎮紅星村孝老食堂裡看到,有20餘名老人正在用餐。
  • 「愛老幸福食堂」吃出幸福味道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中午12時,家住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橋頭鎮園林路的老人王金鳳準時來到了園林日間照料中心的6樓餐廳。園林日間照料中心主任白麗君說:「愛老幸福食堂的飯菜口味是依照附近居民的喜好和老年人的飲食健康習慣設定的,在配餐上,會按照營養學標準進行合理搭配,努力構築了一個適應老年人生活習慣、滿足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助於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溫馨和諧的就餐環境。」吃罷午餐王金鳳興致勃勃地來到了位於餐廳樓上的文化娛樂室,沉浸在書法的樂趣之中。
  • 【決勝2020】山東濟寧:「幸福食堂」裡的幸福生活
    「幸福食堂」裡,老人們正在用餐。(央廣網記者 劉海奎攝)  央廣網濟寧11月24日消息(記者 劉海奎)「每天花五塊錢就可以吃兩頓可口的飯菜,每頓飯都有一葷一素一湯,還有各種各樣的乾糧可選擇,周末會吃水餃,比在家裡做的都好吃。天冷了,做飯水涼太遭罪,現在來這裡吃飯,省時省力!這裡還有很多老夥伴兒,一天天日子過的可有滋有味了。」
  • 蹲點調查丨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今年,村裡又另闢院落建起幸福院,增加了娛樂、健身、日間照料等內容,「一堂一院」,支起了八大莊村的養老架構。在棋山,八大莊的幸福食堂屬於「頂配」,算上改造費和購置各種家具、廚房用品的費用,前前後後花了十幾萬元。「同意建設食堂,管委會先給1萬元,完成驗收後再給1萬元,其餘的部分由村裡自行貼補。」
  • 【閩東之光】小食堂辦出大幸福 ——周寧縣全力打造「長者食堂」
    今年以來,周寧縣積極應對社會老齡化問題和空巢老人問題,依託農村幸福院等養老服務設施,精心打造「長者食堂」,並在全縣範圍內推廣。為確保「長者食堂」的可持續發展,周寧縣創新工作機制,完善相關制度,圍繞兜底保障、四級聯動、建章立制、持久節約等四個方面,不斷增強老人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 保養老 惠民生 青島市市北區延安路街道助老大食堂啟用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8月20日訊(記者 胡成林)近日,延安路街道明霞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助老大食堂啟用同時探索志願積分制度,激勵引導更多居民廣泛參與助老送餐服務,營造可持續的敬老愛老助老氛圍。截至目前,街道共設有「助老大食堂」3所,共服務社區老年人3600餘人次,其中上清路社區黨委專門成立了貼心人助老服務隊黨支部,黨員志願者每天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
  • 濟寧:曲阜錢家村「幸福食堂」情暖夕陽 讓更多老人感受「幸福」味道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4日訊幸福食堂,情暖夕陽。7月23日,濟寧曲阜市防山鎮錢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經過多日的緊張施工和籌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據了解,防山鎮錢家村本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對原村委大院進行改造提升作為幸福食堂場所,總佔地面積600餘平方米,對所有房屋內外牆、地面進行重新裝修粉刷,廚房、餐廳、休息室、娛樂室、衛生室等各種功能室一應俱全,新購置廚房灶具、餐桌、冰箱、床具等各類用品,室外安裝健身器材,繪製孝老敬老愛老相關圖畫,總投資15萬元。
  • 古田:創建「互助孝老食堂」 暖心服務農村留守老人
    老人在互助孝老食堂用餐。古田縣文明辦供圖古田縣針對山區困難群體照護問題,立足當地實際,建設「互助孝老食堂」,從用餐、就醫、文化生活方面推進均衡化發展,既發動社會力量,又合理引導群眾預期,對接各類資源,書寫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心關懷農村留守老人的初心答卷。「食堂很好,沒有吃過夜的,三頓菜都有換,很新鮮,煮的很好吃。」
  • 「六助」服務於一體 開創養老新模式
    魯網8月28日訊(記者 曹莎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隱珠街道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秉承「群眾的小事就是我們的大事」工作理念,創新實施「天大的小事」為民服務工程,建設5處助老大食堂,積極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助推老齡事業加快發展。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籌備,濱海新村第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如期投入使用,並於8月27日舉行了啟用儀式。
  • 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今年,曲阜市按照政府主導、村級管理、村民自願、非盈利性等原則,在23個試點村居建設起「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為破解農村貧困獨居老人「吃飯難」、探索未來農村養老路徑作出了有益嘗試。但在後續的提檔擴面中,幸福食堂卻遇到了建設難、運營難等問題,甚至「嚇跑了」不少尚不了解情況的村居。
  • 古田縣首創互助「孝老食堂」暖人心
    5月20日,記者在城東街道利洋村互助「孝老食堂」看到,村裡的老爺爺、老奶奶拿著標有不同編號的餐具在排隊,等待開飯。據悉,截至2019年底,全縣60歲以上的老人有8.4萬人。目前,絕大部分以居家養老為主,進入機構養老的僅250人。
  • 濟寧曲阜市武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重新開業啦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日訊在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幸福食堂,十來個老人有的圍在一起打牌聊天,有的在吹拉彈唱,有的在閱覽室練習書法。大家聊一聊身邊事,家長裡短,熱熱鬧鬧。武家村有不少老人留守家鄉,有的留守老人年紀大行動不便,有的吃飯喜歡湊合。
  • 濟寧市加強孝老愛老文化建設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會議召開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0日訊6月19日上午,濟寧市加強孝老愛老文化建設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會議召開,濟寧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明先主持會議並講話,濟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林紅玉,濟寧市政協主席張繼民,濟寧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於永生,有關市領導出席會議
  • 苟村集鎮大曹莊村:幸福院裡曬幸福
    近年來,我縣通過使用創新扶貧資金,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幸福院+周轉房」的建設步伐,努力打造農村養老新模式。一間間小小的幸福院,有效解決了農村特困供養人群以及建檔立卡貧困戶老人的居住問題。剛入冬,縣扶貧辦主任劉持金就來到苟村集鎮大曹莊村幸福院裡,詢問老人入住情況和生活起居問題。對於老人提出的路燈、車棚等問題,劉持金耐心回復,一再叮囑相關負責人要及時解決這些困難與問題,讓老人住得放心,安享晚年。說起這裡的居住條件,老人們都表示十分滿意。
  • 幸福食堂讓老年人的日子過的有滋味
    2019年10月,武家村建設了這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幸福食堂,除了每天能為老人提供就餐服務的餐廳之外,食堂裡還開設了棋牌室、健身活動室和書畫室, 不僅解決了老人吃飯問題,更給老人提供了一個娛樂的場所。面積約1000平方米日間照料中心,內設棋牌室、健身活動室、醫療保健室、書畫室,設置休息床位10張,安排專人管理。除了讓老人「耍好」,日間照料中心還設有獨立的食堂和餐廳,每日能為老人提供就餐服務,為很多獨居和空巢老人解決了吃飯的難題。
  • 2019年焦作將新(改)建107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鄭偉偉2019年焦作將新(改)建107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實現全市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農村幸福院覆蓋70%的千人村,這是記者4月4日從焦作市舉行的「聚焦民生實事、加強民心相通」主題系列新聞第八場獲得的消息
  • 蹲點調查|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今年,曲阜市按照政府主導、村級管理、村民自願、非盈利性等原則,在23個試點村居建設起「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為破解農村貧困獨居老人「吃飯難」、探索未來農村養老路徑作出了有益嘗試。但在後續的提檔擴面中,幸福食堂卻遇到了建設難、運營難等問題,甚至「嚇跑了」不少尚不了解情況的村居。  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重的今天,幸福食堂能分擔多少農村養老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