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口感酸甜,營養豐富,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飲品。然而,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學者對超市中約900份酸奶及其他發酵奶製品評估發現,很多酸奶中的糖含量遠遠超標。甚至還有一種說法是「不管是含糖量還是碳水化合物,1盒酸奶都超過2罐可樂」!對喜歡喝酸奶的消費者來說,這些觀點引起不少擔心。那麼,關於酸奶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呢?
【中國酸奶市場的情況如何?】
有媒體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某超市調查時看到,貨架上的酸奶種類多樣,有原味、果味、堅果、粗糧、炭燒、芝士等多種口味,包裝形式和規格也各異。閱讀完營養成分表後,記者發現,果味酸奶是當之無愧的「含糖大戶」,每百克碳水化合物平均值超過13克,最高達到16.1克;其次是近年來大受歡迎的炭燒酸奶,碳水化合物平均值也在13克以上,最高值為14.5克;原味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基本上在10~12克之間;含量最低的是無蔗糖酸奶,數值在5克左右。
酸奶為什麼要加這麼多的糖?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解釋,酸奶加糖最主要的目的是改善口感。酸奶的酸味來自乳酸菌發酵乳糖產生的乳酸,其酸味刺激性較強,如果不放糖會感到非常酸澀,大多數人難以接受。酸奶中常見的添加糖有白砂糖、果葡糖漿和葡萄糖,此外,一些沒有「糖」字樣的配料,如果醬、煉乳、蜂蜜等貢獻的糖也不可忽視。有些果味酸奶的果醬添加量達到10%以上,並且還添加了白砂糖,導致其成為「含糖大戶」。
這些糖會抵消酸奶的諸多益處嗎?範志紅表示,即使含有一定量的添加糖,酸奶仍然是健康食品。酸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並不像可樂等甜飲料一樣全部來自添加糖,而是包括了牛奶本身含有的乳糖(4.5%左右)。因此,營養成分表中標註含12%碳水化合物的原味酸奶,其中所含的添加糖實際上在7%左右,喝掉200克這樣的酸奶,會攝入14克左右糖,仍符合營養學會的「每天添加糖攝入量最好低於25克」建議。另外,酸奶含有大量的有益成分,這些是甜飲料和甜點不具備的。比如部分乳糖在發酵時轉化為乳酸,有利於降低血糖、促進營養素的消化吸收;乳糖和乳蛋白消化速度慢,可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鈣能保證胰島素的正常釋放;其他一些營養素對於控制血壓也非常有益。
【喝酸奶要搞清四件事】
弄清以下4件事,幫你明明白白喝酸奶。
1.發酵乳、優酪乳都是酸奶。它們都是發酵後的乳品,有可能用來發酵的菌種不同,組合形式不同,但都是酸奶。之所以會被叫作優酪乳,是因為它跟酸奶的英文名「yogurt」發音很相似,但並不是有個「優」字就表示更好。
2.酸奶的黏不是增稠劑。酸奶是乳(一般是牛乳或羊乳)經過乳酸菌發酵而成,發酵過程中牛奶會自然變黏,並不需要增稠劑。乳酸發酵會使得牛奶變酸,在酸性條件下,蛋白質分子間的疏水基團會連接起來,形成巨大的網絡,並且把乳糖、水、脂肪都網在一起,也就形成了酸奶的黏稠。有的酸奶加了淡奶油、乳清蛋白粉,這樣也會讓酸奶質地更濃稠,口味更香醇。市場上的大部分酸奶為了改善口感或保證每個發酵批次質量均一性,會添加一些增稠劑,如明膠、黃原膠等。不過,正規廠家都是在國家食品安全法規允許的種類和劑量範圍內添加,大家可以放心喝,但不要買三無產品。
3.飯前飯後喝因人而異。比如想減少進食量的人,可選擇飯前喝,代替食物提供飽腹感。消化能力較弱的人,最好飯後喝,以免酸奶中殘存的乳糖增加額外的消化負擔。服用抗生素時,建議隔開2個小時喝酸奶,對緩解抗生素導致的腸道菌群失調有一定幫助。
4.活菌酸奶別用微波爐加熱。冷藏的活菌酸奶怕熱,加熱易導致乳酸菌失活。若怕涼,可把酸奶整瓶泡在溫水裡熱一下,水溫要控制在40℃以下,即熱度最好不超過體溫。酸奶切忌用微波爐加熱,微波輻射會殺死酸奶中的活菌,從而達不到「益腸」效果。
【常溫酸奶沒那麼好!】
喝酸奶本是為了獲得活的益生菌,而且低乳糖,很適合乳糖不耐受的人群,然而,常溫酸奶並不滿足這兩個條件,而且含糖量也很高。
常溫酸奶沒有活性菌,這是低溫酸奶(超市冷櫃銷售的酸牛奶)與常溫酸奶最主要的區別。要知道,即使有乳酸菌,乳酸菌添加量並不等於乳酸菌的含量,更何況常溫酸奶在高溫滅菌的時候,會將乳酸菌和雜菌一同「消滅掉」。
再說說常溫酸奶的含糖量,一份來自《消費者報導》的第三方對比測試數據顯示,送檢的14款常溫酸奶無一入圍「低糖食品」(≤5g/100mL),常溫酸奶糖分統一偏高。糖尿病患者、嬰幼兒及兒童、有減重需求的人,請慎重選擇常溫酸奶,原因很「單純」——含大量添加糖。
《消費者報導》的第三方對比測試數據還顯示,這20款號稱低乳糖的常溫酸奶中,沒有達到低乳糖標準的竟然高達19款之多。
有較為嚴重乳糖不耐受問題的朋友,請不要一次性飲用一整瓶常溫酸奶。或者,可以選擇將麵包、饅頭、燕麥等搭配常溫酸奶或純牛奶一同食用,可以有效減輕乳糖不耐受的症狀。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