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大餐」爬上法國人餐桌

2020-12-19 青年參考

「昆蟲大餐」爬上法國人餐桌

《 青年參考 》( 2013年10月23日   13 版)

    法國人一向以善於吃、精於吃而聞名,蝸牛、鵝肝更是加工精美、烹調考究的法式大餐中的代表菜。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毛毛蟲、甲蟲和螞蟻們有朝一日也會爬上法國人的餐桌,成為法國大廚們力推的新品佳餚?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日,法國巴黎北區一家高檔餐廳推出一份新奇的菜譜,用甲蟲、蟋蟀和毛毛蟲等昆蟲進行烹飪,引來不少好奇的食客前來光顧。

    報導稱,這家「昆蟲餐廳」有100多種昆蟲菜餚,口味十分豐富。其主打菜式包括蝗蟲玉米餅、甲蟲餡餅、小蜜蜂焦糖布丁等等。吃下它們的想法可能會讓你渾身起雞皮疙瘩,但不少當地人卻對此趨之若鶩。「昆蟲餐廳」甚至一躍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特色餐廳之一,預約的餐位也已經安排到了下個月。

    英國《每日郵報》稱,全世界至少有113個國家存在食用昆蟲的現象,而這些「食材」的種類已經多達1700多種。不過在歐洲,昆蟲通常是用做爬行動物的飼料,而非供人類食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現在這種觀念正在改變,一些「昆蟲菜」正漸漸被法國人接受,甚至成為當地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一份來自聯合國的報告稱,可食用昆蟲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對健康有益,甚至能夠幫人們對抗肥胖。由於昆蟲的特殊構造,「以蟲為食」還會幫助人們避免許多人畜共患的疾病。

    譚丹妮

    法國人一向以善於吃、精於吃而聞名,蝸牛、鵝肝更是加工精美、烹調考究的法式大餐中的代表菜。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毛毛蟲、甲蟲和螞蟻們有朝一日也會爬上法國人的餐桌,成為法國大廚們力推的新品佳餚?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日,法國巴黎北區一家高檔餐廳推出一份新奇的菜譜,用甲蟲、蟋蟀和毛毛蟲等昆蟲進行烹飪,引來不少好奇的食客前來光顧。

    報導稱,這家「昆蟲餐廳」有100多種昆蟲菜餚,口味十分豐富。其主打菜式包括蝗蟲玉米餅、甲蟲餡餅、小蜜蜂焦糖布丁等等。吃下它們的想法可能會讓你渾身起雞皮疙瘩,但不少當地人卻對此趨之若鶩。「昆蟲餐廳」甚至一躍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特色餐廳之一,預約的餐位也已經安排到了下個月。

    英國《每日郵報》稱,全世界至少有113個國家存在食用昆蟲的現象,而這些「食材」的種類已經多達1700多種。不過在歐洲,昆蟲通常是用做爬行動物的飼料,而非供人類食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現在這種觀念正在改變,一些「昆蟲菜」正漸漸被法國人接受,甚至成為當地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一份來自聯合國的報告稱,可食用昆蟲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對健康有益,甚至能夠幫人們對抗肥胖。由於昆蟲的特殊構造,「以蟲為食」還會幫助人們避免許多人畜共患的疾病。

    譚丹妮

相關焦點

  • 錢袋緊張 法國人棄用法式大餐轉而選擇三明治
    經濟不景氣不僅影響銀行業和地產業,也讓熱愛美食的法國人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精美法式大餐轉而選擇普通的三明治。  用餐從簡  英國《泰晤士報》7月31日報導,為節省開支,許多法國人不得不割捨「餐桌上的樂趣」,一切從簡。
  • 英大學生開餐廳主推昆蟲大餐
    英大學生開餐廳主推昆蟲大餐 圖集詳情:  【環球網綜合報導】昆蟲也可以擺上餐桌?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5日報導,近日,英國倫敦南部一家餐廳推出了昆蟲大餐,包括螞蚱清湯和蝗蟲餃子,食材新穎獨特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一時間吸引眾多顧客前來品嘗。
  • 男子養昆蟲當食材,取代餐桌上的肉類,營養豐富口感像薯片
    許多人對昆蟲避之唯恐不及,更別說是吃下肚了,但對於某些人而言昆蟲不但富含高量蛋白質,更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在中美洲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的一處人家,他們在自家的農場養殖昆蟲,3年來將養殖的昆蟲取代餐桌上的肉類,甚至連家中的小女兒都對昆蟲習以為常,並一口抓起吞下肚。
  • 不懂就問,為什麼法國人在聖誕節吃海鮮?
    ▲(圖片來自pexels)在這場午夜美食盛宴中,我們會發現除了傳統的慄子烤雞、烤鴨腿之外,還有不少海鮮大餐,像對蝦、貽貝、花蛤、海螯蝦、牡蠣、鮮魚這種海鮮拼盤是飯桌上的必備菜之一。這時候再配上麵包、檸檬片和蛋黃醬,喝幾口白葡萄酒或香檳就更絕了!如果有點儀式感的家庭,還會把螃蟹或龍蝦打扮好,當作主菜之一搬上餐桌。
  • 四川人稱為「石爬子」的一種小魚,為何成了餐桌上的珍品
    伴隨著大魚的絕跡,很多極品的小魚也很難覓蹤跡了,其中在急流灘上、山泉水下的巖石縫裡就生長著一種樣貌如鯰魚的小魚,名字很恰如其分,四川人就叫它「石爬子」。此魚以扁平的腹部和口胸的腹面附貼於石上,用匍匐的方式移動。以食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為主。長不過十釐米,有點像鯰魚,全身無鱗,布滿黏液,長著一個寬寬扁扁的腦袋,腦袋上有一對很小很小的小眼睛,跟腦袋完全不成比例。
  • 在雲南吃昆蟲大餐,九種蟲子嘎嘣脆,螞蟻湯還挺開胃的!
    但有一次小吳在一家店裡邊,看到了這些美食,身為吃貨的小吳卻有點膽怯了,那就是雲南昆蟲大餐。據說雲南有十八怪,三個蚊子一盤菜,說的就是雲南吃蟲子的習俗。在雲南的餐桌上有各種各樣的昆蟲,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土裡鑽的,雲南人把蟲子做成了美食。平時小吳就很害怕這些蟲子,看到就會避開,吃的話,還是有點抗拒的。
  • 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青城山 被稱"水質指標昆蟲"
    一種長牙且形似巨型蜻蜓的怪蟲被青城後山的村民發現,而就在20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工程師趙力經過鑑定,發現這竟是一種叫 「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它們不僅是在四川首次發現,而且通過對標本實際測量後發現,這幾隻個體竟然是世界發現過的現存最大水棲昆蟲標本。巨齒蛉是對水質非常敏感的生物,被國外許多專家稱為「水質指標昆蟲」。
  • 吃昆蟲大餐好處多?研究:不僅補充蛋白質還可防癌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義大利科學家研究發現,吃「蟲蟲大餐」不僅可以補充蛋白質,還可以防癌。資料圖:日本東京的一家餐廳推出「暗黑料理」——炸昆蟲拉麵。報導稱,義大利科學家關於食用「蟲蟲」的研究報告日前發表在《營養先驅》(Frontiers in Nutrition)科學期刊上,引發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義大利科學家研究了12種市售食用昆蟲和兩種無脊椎動物,包括螞蟻、蚱蜢、蟋蟀和蠶等。
  • 法國大餐:非物質文化遺產餐飲 吃飯顯禮儀修養
    法國大餐有嚴格的餐桌禮儀  最後,在離開餐桌之前,一杯香濃的咖啡必不可少。因為在法國人看來,咖啡具有消食提神的功效,而在小小的咖啡託盤上,你總能找到一顆口感醇厚的巧克力糖,將它含在嘴裡,任微燙的液體在舌尖流過,愜意得幾乎讓人醉倒。
  • 國內街頭驚現「昆蟲宴」 各種蟲子串成串油炸給你吃(圖)
    中國人在吃的研究上可以說是不遺餘力,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還是水裡遊的,無不能搬上餐桌。2017年3月19日瀋陽街頭就上演了一出重口味「昆蟲宴」。一商販現場油炸蜈蚣、蜘蛛、蠍子、螞蚱、蜥蜴等昆蟲進行販售,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拍照。現場油炸的各式昆蟲,畫面看起來相當酸爽。此外,現場更有一條2米長的大蛇被剝皮油炸,端上餐桌。
  • 古代皇帝進行高級別接待時,餐桌上竟然有這幾種昆蟲
    昆蟲還有重要的食用價值。由於昆蟲具有蛋白質含量高、蛋白纖維少、營養成分易被人體吸收、繁殖世代短、繁殖指數高等特點,它們很早就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應用於飲食行業上。中國的食蟲歷史早在3000年前的《爾雅》、《周禮》和《禮記》中就有記載。
  • 重慶巫山遭不明昆蟲襲擊 水溝中爬滿蟲子(圖)
    不明昆蟲襲巫山 水溝中密密麻麻爬滿蟲子(圖)  專家初步確定為跳蟲,不對人畜構成威脅,會自然消亡  巫山縣大昌鎮最近出現大量不明昆蟲,由於數量眾多,給當地村民的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當地村民試圖燒山滅蟲被制止。
  • 養殖昆蟲上餐桌可能成為下...
    在視覺衝擊之外,文章也把「昆蟲養殖」這項已經在國外嶄露苗頭的新的產業帶到了大家面前。吃蟲子,會是人類的將來嗎? 蟋蟀蛋白棒已經上市 養殖昆蟲上餐桌,下一個風口?
  • 西媒稱泰國推動昆蟲走上餐桌:蟋蟀螞蚱成「美食」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西媒稱,用可食用昆蟲拌沙拉、做麵條、餅乾和漢堡,這都是可食用昆蟲走上餐桌的方式,泰國在這一未來產業中走在了前列。據埃菲社8月21日報導,「從很多層面上說,該國在全球可食用昆蟲業中都是領頭羊。」聯合國糧農組織駐曼谷代表派屈克·德斯特對記者說。
  • 農科興農超級黃粉蟲 昆蟲餐廳特色招牌菜
    這一幕不是傳說而是真實上演在長沙某家以昆蟲為主食的餐廳裡,該餐廳一大特色就是炸炒超級黃粉蟲、螞蟻、蝗蟲、蠍子、蜜蜂、金蟬等昆蟲大餐。膽大的食客只要付出40元人民幣,便可享用任意一道昆蟲菜餚,農科興農看準這一市場機遇,抓住昆蟲菜餚這一亮點,將農科興農超級黃粉蟲這一具有高營養價值的昆蟲經濟充分開發出來,為養殖戶和特色昆蟲餐廳謀利益。
  • 廣東人的餐桌上,如果沒有青菜,再精緻的大餐也算是白吃了
    廣東人的餐桌上,如果沒有青菜,再精緻的大餐也算是白吃了一直都清楚,南方人跟北方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差異,這跟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是聯繫在一起的。不過萬萬沒想到的是,同樣是南方人,南方人跟南方人的飲食差異竟然也如此大!
  • 朱莉為6子女烹飪昆蟲大餐 津津有味吃蠍子蜘蛛
    她不只會吃,也會烹調這些昆蟲,在龍鳳胎薇薇安和諾克斯的協助下煮了蟲蟲大餐,希洛和薇薇安姐妹倆很捧場,吃得津津有味。
  • 大臉小百科|法國人的「心頭肉」——咖啡
    法國人喜歡品嘗濃濃的黑咖啡,咖啡也是法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分布在巴黎的一些老咖啡館成為展示法國咖啡文化的地標性建築。品咖啡代表悠閒和安逸。咖啡在法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咖啡是法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 法國人如何重新定義飲食
    由於國王的偏好,法國宮廷菜餚的烹飪方式和餐桌禮儀日趨複雜與系統,並經由貴族傳入民間,它們不但在選材、用料等方面突破了中世紀的烹飪慣例,如草本香料的使用與香檳酒的引入,還為用餐者建立了全新的程序與規則。「法式上菜法」便是在這個時候被發明出來的,這種上菜法要求根據菜品的分類上菜,這也意味著當時出現了根據菜品的特徵為菜品建立秩序的做法;而在飲品方面,一人一杯製得到了推廣;甚至就連餐桌也受到了重視,被從頭到腳裝飾起來,法國菜餚日漸擁有了法國人特有的烙印。
  • 餐桌上演「蟲蟲總動員」 這些昆蟲料理你能接受嗎?
    據說,在寧波的一些飯店裡,一盤「油炸金蟬」甚至可以賣到上百元。當耳熟能詳的昆蟲變成了盤中餐,究竟是什麼味道?能不能滿足基本的營養需求?記者諮詢了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主任章紅英。昆蟲料理種類繁多 基本富含異性蛋白蟬,就是俗稱的「知了」,在一些地方也叫「金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