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手術可減掉80%多餘體重 青少年手術需慎重

2020-12-22 金羊網

金羊網訊 記者黃海昀報導:近年來,我國的肥胖現象呈爆炸式增長,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有過億肥胖人群,其中1200萬屬於重度肥胖,已高居全球榜首。世衛組織曾發出警告,指出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險,全球每年「胖死」的人至少280萬。肥胖不僅影響到外形是否健美,還易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多囊卵巢症候群、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多種併發症。

肥胖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健康問題,值5月11日「中國肥胖日」來臨,今年的主題是:肥胖與糖尿病,為科普對肥胖的正確知識,幫助廣大胖友科學減重,由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強生醫療支持的2019年中國肥胖日科普活動在廣州舉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肥胖與代謝病外科中心主任王存川教授等多位專家就如何科學減重為市民答疑解惑。

29歲女子體重194斤 「減肥-復胖」成噩夢

在活動現場,29歲的悅悅(化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她身高一米六,體重高達194斤,BMI高達37.8,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重度肥胖症患者。悅悅對記者說,由於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喜歡暴飲暴食、高油高鹽飲食,身體一直很胖,最高峰時曾達215斤,一人一次可以吃掉40個雞翅。目前已經出現了多囊卵巢症候群、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2型糖尿病等相關代謝疾病。

「健身、節食、針灸.....我嘗試過多種減肥方法,也曾一度瘦到了130斤左右,但很快就反彈,而且越到後面減肥的速度越慢,反彈的速度就越快。」悅悅說,「減肥-復胖」成為噩夢,令她絕望。

更糟糕的是,悅悅還有糖尿病家族史,爺爺死於糖尿病併發症、父親曾因為酮症酸中毒一度生命垂危,堂兄堂姐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而她自己今年測空腹血糖已高達12,遠超確診糖尿病的界線7.0,且出現皮膚瘙癢等不適。「我很恐懼,很擔心,開始偷偷吃二甲雙胍「,為了不讓自己的人生像爺爺、父親一樣重蹈覆轍,她來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希望通過減重手術解決問題。

減重手術是糖尿病治療的「第六駕馬車」

代謝疾病往往與肥胖並存,在糖尿病患者中,有65%屬於超重或肥胖,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王迎雪表示,內科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根本,「五駕馬車」合理飲食、加強運動、藥物控制、血糖監測和健康教育一樣也不能少,然而,對於像悅悅這樣的重度肥胖的患者而言,在單純的內科治療難以取得理想的療效時,可以考慮將減重手術與內科治療相結合。

減重手術的主要機理是減少食物的攝入與吸收,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取與糖代謝負荷;降低患者的體重,減少由於單純性肥胖的脂肪堆積所造成的胰島素抵抗;胃腸道重建後改變了腸-胰島素軸激素的分泌,從而改善糖代謝。

代謝減重手術,如今被稱為糖尿病治療的「第六駕馬車」。2018年頒發的糖尿病手術指南規定,BMI在27.5以上即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減重手術可減掉70%-80%多餘體重

王存川教授介紹,減重手術發展有60多年的歷史,目前較為主流和常見的解決方案包括胃旁路手術和袖狀胃切除術兩種。胃旁路術的原理是通過改變胃腸道結構、關閉大部分胃功能、減少胃空間和小腸的長度來實現的,俗稱「吸收少了」;而袖狀胃切除術的原理是減少胃容量、降低刺激產生飢餓感的荷爾蒙分泌,俗稱「胃變小了」。這兩種解決方案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痛苦輕、恢復快,疤痕隱蔽、併發症少等特點。

手術後到底能減多少?王存川教授表示:「平均來說,患者術後能減去70%-80%的多餘體重,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疼痛、睡眠呼吸的問題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可緩解甚至消失,讓患者重新過上正常生活。」不過,王存川教授強調,術後管理很重要,要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

青少年肥胖若沒影響發育 不建議做減重手術 

值得關注的是,近30年來,兒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數量在全球範圍內呈高速增長超趨勢,中國是兒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人數最多的國家,約3496萬,近年來糖尿病低齡化的趨勢明顯。

雖然減重手術對肥胖患者的減重以及代謝病的改善都有明顯療效,但王存川教授強調,針對青少年,進行減重手術相比成人需要更加慎重,「只有肥胖嚴重威脅生命,我們才考慮手術治療。有的小孩只是胖,沒有影響他的發育,沒有相關代謝病,一般也不考慮做手術。因為一部分的患者,隨著年紀增長和生長發育,體重是可以逐步恢復正常的,手術反而可能影響其生長發育。」

此外,王存川教授提醒,減重手術有一定的難度和風險,涉及到很多因素,很多學科,需要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實力的醫院才能做,患者一定要選有資質的機構和醫生方可保證減重手術的安全和有效,而不要輕信廣告的宣傳。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48天,減重100斤!357斤胖小夥在協和成功手術「縮胃」
    他無奈表示,為了減肥嘗試過各種方法,比如節食,每天只吃原有食量的三分之一,可只堅持了一天,就被旺盛的食慾「打敗」;去健身房鍛鍊,膝蓋酸痛無法堅持;購買網絡上熱銷的減肥茶、減肥藥,體重依然只升不降。輾轉多家醫院後,張宣得知武漢協和醫院可以做減重代謝手術。該手術將調整代謝功能與手術縮胃同步進行,幫助肥胖患者減重。於是,他下定決心,向協和醫院減重代謝MDT團隊專家、胃腸外科主任陶凱雄教授求助。
  • 什麼人群適合手術減重?
    判斷一個人體型的胖瘦程度,需要用到一個概念去衡量——BMI,也就是體重指數,根據自身的身高(m)和體重(kg)計算得出。二級肥胖:35.0~39.9kg/m⊃2;三級肥胖:≥40kg/m⊃2;什麼人群適合手術減重?
  • 亞洲最胖女人手術減重400斤後恢復正常生活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7日報導,亞洲最胖女子體重曾一度接近600斤,臥床8年,生活不能自理。在兩次減肥手術後,如今成功減重400多斤,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據悉,42歲的阿米塔•拉賈尼(Amita Rajani)被稱為亞洲最重的女人。她最重時達600斤,生活不能自理。洗澡、上廁所、翻身等簡單的日常活動都需在兩名助手的幫助下進行,整整8年時間都沒有離開過房間。
  • 48天減重100斤!協和醫院減重代謝MDT團隊為357斤胖小夥手術「縮胃」
    節食減肥,只吃原有食量的三分之一,可只堅持了一天,就被旺盛的食慾所打敗;去健身房找私教鍛鍊,可運動時體重對膝蓋的強力負荷,讓他膝蓋酸痛,也無法堅持;購買網絡上熱銷的減肥茶、減肥藥吃,可體重稱上的數字依然只升不降。
  • 體重220.5公斤 走路都困難 減重手術給他的生活帶來新希望
    近日,一名體重220.5公斤的超級肥胖症患者李先生來到西京醫院尋求醫護人員幫助,希望通過減重手術解除困擾他多年的肥胖煩惱。今年31歲的李先生身高178.5cm,體重卻達到了220.5公斤,腰圍185cm、臀圍171cm、胸圍172cm、頸圍55.8cm、臂圍51cm,被診斷為超級肥胖症。
  • 體重441斤 連走路都困難 減重手術讓超級肥胖症患者在西安重拾人生...
    近日,一名體重220.5公斤(441斤)的超級肥胖症患者李先生來到西京醫院尋求醫護人員幫助,希望通過減重手術解除困擾他多年的肥胖煩惱。今年31歲的李先生身高178.5cm,體重卻達到了220.5公斤,腰圍185cm、臀圍171cm、胸圍172cm、頸圍55.8cm、臂圍51cm,被診斷為超級肥胖症。
  • 武漢小夥體重357斤引發多種疾病 住院48天減重100斤
    張宣在醫院接受治療 王偉 攝中新網武漢12月21日電 (彭錦弦)武漢小夥張宣(化名)身高1.54米,體重卻高達357斤,引發一系列疾病。記者21日從武漢協和醫院獲悉,該院實施微創手術為張宣切除八成胃。經過48天代謝減重治療,張宣減重100斤。醫生討論治療方案 王偉 攝張宣從小便是個大胃王,20歲時體重已達250餘斤。工作後,他在自家附近某社區當保安,無需多少體力活動。多吃少動導致體重一路飆升至357斤,出現走路困難、呼吸不暢、無法躺下睡覺等問題。張宣表示,他嘗試過節食,鍛鍊,吃減肥茶、減肥藥等減肥方法,但收效甚微。
  • 武漢小夥體重357斤引發多種疾病,住院48天減重100斤
    中新網武漢12月21日電 (彭錦弦)武漢小夥張宣(化名)身高1.54米,體重卻高達357斤,引發一系列疾病。記者21日從武漢協和醫院獲悉,該院實施微創手術為張宣切除八成胃。經過48天代謝減重治療,張宣減重100斤。
  • 王存川:專注降糖減重手術治療16年
    根據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和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2014 年發布的《中國肥胖和 2 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減重外科手術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標準術士包括 4 種:腹腔鏡胃旁路術、腹腔鏡胃袖狀切除術、腹腔鏡可調節胃綁帶術和膽胰分流並十二指腸轉位術。
  • 美國195公斤男子手術後痛定思痛 減掉一半體重
    圖源:福克斯新聞海外網12月10日電 近日,美國一位重430磅(近195公斤)的男子在接受脊椎手術後痛定思痛,改變了自己原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經過短短2年時間,他成功減掉了原來一半的體重。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這名變化巨大的男子來自美國愛荷華州斯賓塞市。2017年9月,當時38歲、體重達到195公斤的亞當·哈裡斯(Adam Harris)因椎管狹窄接受手術。據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表示,由於肥胖,哈裡斯脊椎內的空間開始變窄,導致穿過脊椎的神經受到壓迫。
  • 減重手術後吃吃喝喝的那些事兒!
    目前國內外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減重與代謝手術分為袖狀胃切除術和胃轉流術兩種,都是在微創腹腔鏡下完成的。袖狀胃是把胃縮成了香蕉狀,胃囊容積在100ml左右,屬於單純限制攝入型的減重手術。胃轉流是將近遠端胃離斷,近端胃小囊控制在30ml左右,同時重建消化道曠置一段小腸,屬於限制攝入+減少吸收的混合型減重手術。
  • 減重手術不可怕,機器人「操刀」來輔助
    「減重」也一度成為了一個流行詞,有的人因為體重的增加而煩惱,有的人因為血糖的居高不下而迷茫,有的人因為伴侶的打鼾夜不能寐,還有一些人因多囊卵巢綜合症而無法受孕。 肥胖引發的問題,不單單是美觀與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關係個人健康。
  • 357斤胖小夥手術「縮胃」 48天減重100斤
    為了減肥他曾嘗試過各種方法,節食、健身、喝減肥茶、吃減肥藥,可體重秤上的數字依然只升不降。今年,張宣被診斷出代謝症候群、中重度脂肪肝、高血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一系列因肥胖引起的疾病。輾轉多家醫院求醫後,張宣來到協和醫院,向胃腸外科主任陶凱雄教授求助手術減重。
  • 西安31歲男子體重220.5公斤走路難 減重手術助其擺脫困擾
    醫護人員評估患者狀況近日,一名體重220.5公斤的超級肥胖症患者李先生,來到西京醫院尋求醫護人員幫助,希望通過減重手術解決困擾他多年的肥胖煩惱。今年31歲的李先生身高178.5釐米,體重卻達到了220.5公斤,被診斷為超級肥胖症。由於肥胖,李先生同時還有代謝合併症、重度脂肪肝、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重度低氧血症和高胰島素血症。為了減肥,李先生這些年沒少下功夫,但都沒控制住體重的增加,後來他還嘗試通過針灸、推拿等方式減肥,依然沒有效果。
  • 304斤80後男子在上海做減重手術,2個月內瘦了84斤
    一位原體重152公斤的重度肥胖患者,通過減重手術,再加後期藥物和營養、運動幹預,最終減重42公斤。11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上述消息。院方透露,這名患者姓陳,是一名80後,自幼肥胖,因為缺乏日常鍛鍊和毫無節制的飲食,他的肥胖症日趨嚴重。近一年來,他發現自己的體力明顯大不如前,平地行走200米已經氣喘籲籲,爬三層樓梯就要停下休息,甚至還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
  • 娃娃宅家暴長40斤,必須手術減重!原因竟是……
    為了重回健康正軌,家人決定讓玲玲接受外科減重手術。據了解,玲玲新生兒時一頓的飲奶量就能達到80ml,比一些同齡小孩一周的飲用量都多。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幾年,老人家對她的飲食需求更是有求必應。12歲體檢,就被查出脂肪肝。為了女兒的健康,夫妻倆一邊控制她的飲食,一邊加大運動監督,「跟著爸爸去跑步,結果比我走得都慢。」
  • 高州醫院成功實施茂名首例微創減重手術200斤「胖友」術後一月減重...
    12月14日,原先體重200斤、體重指數BMI高達34的一位過度肥胖男子,在高州市人民醫院接受微創手術減重後的1個月內成功瘦身29斤,向醫護人員傳達了欣喜的心聲。經過科學嚴謹的評估,該院胃腸外科二區專家團隊為他成功實施了「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術後他體重直線下降,血壓、血糖也降了,解決了困擾多年的肥胖煩惱,笑容又回到了臉上,「以後我要好好控制飲食,多多鍛鍊身體,健康快樂地過日子」。據了解,李先生的瘦身出院,標誌著該院在茂名地區開展的首例微創減重代謝手術獲得成功,為廣大「胖友」帶來新福音。
  • 減重手術後併發症處理:7 個實例你能答對幾道題?
    減重手術能夠減少早期死亡風險的 30% - 40%,並且 80% 的患者會有長期獲益。Medscape 網就肥胖人群的減重手術進行了生動探討。手術適應證基本標準•身體質量指數(BMI)≥ 40 kg/m2 且不伴體重相關併發症;•BMI ≥ 35 kg/m2 伴有至少一種肥胖併發症(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高血壓、高脂血症或代謝症候群);目前三種主要的減重手術方式
  • 那些選擇切胃的年輕人:拿80%的胃換30斤體重
    那場長達四個小時的手術,讓白霖失去了接近80%的胃。一根1.2釐米的胃校正管被主刀醫生從口置入他的胃,切割吻合器沿著這個標尺切下剩餘的大部分。在切胃手術後,病人的胃會變成香蕉模樣,容積80毫升,比一瓶養樂多還少五分之一。
  • 矯正手術不是青少年近視的「救星」!
    近視矯正手術並非「想做就做」,18歲以下青少年不宜「目前近視矯正手術分為角膜雷射手術和人工晶體植入手術,一般中低度近視及角膜條件允許的高度近視患者會首選前者。」「但近視手術是有嚴格的年齡規定,適應年齡在18~50歲之間。」宋紅欣解釋,18歲以下近視群體因為處於度數增長最快、視力還未趨於穩定階段,禁止做此類手術;而45歲以上中老年患者,也要慎重考慮手術的必要性。「人這一輩子總是要戴一副眼鏡,45歲以上人群即使做了近視矯正手術,也會面臨老花眼問題,最終可能需要再戴上老花鏡。」 宋紅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