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集中起水 供應足降價明顯 武漢市民吃活魚醃臘魚更實惠

2020-12-27 荊楚網

市民在超市選購淡水魚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通訊員 周小平

愛吃魚的市民最近會發現,進入11月後,江城多種淡水魚降價明顯。消費量最大的鯽魚、鯿魚、草魚、鯰魚等淡水魚每公斤只在14元到16元左右,這也讓江城市民不管是吃活魚,還是提前醃製過年要吃的臘魚,都比之前要便宜不少。

魚價集體下跌每公斤不到20元

昨日,在漢陽七裡廟的一家生鮮市場裡,幾家水產檔口裡的老闆,見人就問要不要買魚。其中一位商販說,十月黃金周以後,大多數家常淡水魚都開始跌價,基本上一公斤都便宜了兩三元,平時貨很少、賣價相對較高的鯿魚都已經跌到14元一公斤了。

記者在市場裡探訪一圈,發現淡水魚都保持在比較親民的價位。其中鯽魚已經從前期的22元到24元一公斤,跌至了20元一公斤,鯿魚14元到16元一公斤,草魚12元到13元一公斤,青魚、鯰魚等家常魚也在降價,而過去最高曾賣到50元到60元一公斤的鱸魚,現在的價格也只在每公斤30元到34元之間。

在漢口黃孝河路的一家連鎖生鮮市場裡,淡水魚價更便宜,鯽魚19.8元一公斤,鯿魚13.8元一公斤,草魚11.8元一公斤,鮮活的鱸魚最低是27.6元一公斤。商販董師傅稱,這幾乎都是今年以來的最低價了:「從10月中旬開始,批發市場的拿貨價都在下跌,批發也不用擔心沒貨,價錢在慢慢往下降。」

集中起水提前搶年末醃魚季

來自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的監測顯示,江城淡水魚批發均價已連續八周呈整體下跌趨勢。截至11月6日,監測十個大宗品種魚的均價是16.26元/公斤,較上周再度下降。該市場人士介紹,淡水魚降價的主要原因,是現在到了省內外各地淡水魚的集中上市期,尤其是本地貨源湧入,市場供應充足,使得各類魚價下跌。

市場人士介紹,經過8月底武漢各級學校開學前的集中採購潮以後,江城的淡水魚市場就開啟下行趨勢。9月初,各地新一季的活魚開始逐步打撈出水,但由於餐飲酒樓、各大景區為準備中秋、國慶雙節消費檔期大量備貨,整個農貿市場、超市等消費終端的淡水魚價還比較穩定:「進入10月以後,淡水魚價就一直處於緩慢下跌狀態,11月的降價態勢更明顯了。」

來自仙桃的淡水魚養殖大戶金師傅也告訴記者,近兩三年來,淡水魚市場一直比較好,田頭養殖量和市場供應量充足,到了秋季集中出水期,市民吃魚就會便宜很多。

秋冬供應量足春節反彈不大

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水產專家介紹,近兩年來,本地秋季淡水魚豐收,提振了供應量,尤其經過前幾年的養殖行業和消費終端的優化和積澱後,秋冬季節的淡水魚出水量增大,市場更穩定。

也許是因為魚價變得更便宜,記者了解到,當下的武漢街頭,已經早早出現一排排的醃魚景象。有市民稱,現在適合醃製臘魚的青魚、草魚等品類的價格比往年冬天裡便宜不少,加上近期江城天氣晴好,就趕緊大量買魚來醃,「拿下」這份實惠。

業內人士介紹,按照去年秋冬季的淡水魚行情規律,進入冬天以後隨著天氣變冷,餐飲市場裡的烤魚、魚湯,以及冬至前製作魚丸、吃魚火鍋等消費需求也會大幅增長。加上各個食品加工廠為準備元旦、春節檔期的魚丸、臘魚等菜品進行的大量採購,都可能促使淡水魚價的反彈。

不過,記者同時了解到,從9月開始的一波淡水魚上市檔期過後,省內外各產區還將在冬至前後再進行一次集中起水,給春節淡水魚市場進行大量補充,所以即使魚價有所反彈,幅度也不會太大。

相關焦點

  • 多種淡水魚集中出水價格走低,醃臘魚打魚丸或成最俏年貨
    楚天都市報記者曹磊 通訊員周小平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現在準備醃臘魚、打魚丸的市民可以淘到更多實惠。隨著武漢周邊地區的淡水魚集中出水,用來做臘魚、魚丸的草魚、青魚、胖頭魚等品種的入市量都在持續加大,價格呈現下行趨勢,市民備魚肉年貨會更便宜。市場人士提醒,現在買魚肉相對更划算,醃魚的費用可能都比魚貴。不過,魚肉很可能因為市場紅火而成為最俏年貨。隨著春節臨近,不排除有價格反彈的可能。
  • 天氣好魚也長得好,秋冬淡水魚岔著買!醃臘魚打魚丸可以安排上了
    楚天都市報記者曹磊 通訊員周小平愛吃魚的市民最近會發現,進入11月後,江城多種淡水魚降價明顯。消費量最大的鯽魚(喜頭魚)、鯿魚、草魚、鯰魚等淡水魚每斤只在7到8元左右,這也讓江城市民不管是吃活魚,還是提前醃製過年要吃的臘魚,都比之前要便宜不少。
  • 本土鯿魚增多,市民吃魚更實惠
    □楚天都市報記者曹磊 實習生易欣然 通訊員周小平吃清蒸鯿魚的武漢市民最近可能發現,現在買鯿魚不像國慶節前那麼難了。記者近日走訪發現,本地家常鯿魚供貨偏緊的「斷檔期」將結束,這款家常淡水魚吃起來會更方便又便宜。
  • 活魚來了!上午打撈晚上開吃,武漢推動鮮魚供應社區全覆蓋
    楚天都市報3月21日訊(記者曹磊 通訊員黃敏 王璐)3月19日一大清早,武漢新洲宏新漁業養殖基地的工人們起網捕魚,將活蹦亂跳的魚兒裝進增氧的水箱,用大貨車運到青山紅鋼城二街社區。一尾尾草魚、胖頭魚,從卡車水箱撈起,順著塑料布搭成的斜面滑入地上的框籃,再通過「無接觸配送」送到居民手中。近日,新洲組織6家誠信水產企業對口青山區和武昌區開展鮮魚對口供應。新洲宏新漁業養殖基地就是此次的供應企業之一。「上午起網,下午能送到青山,晚上市民就能吃到活魚。」
  • 北京連鎖超市八成門店恢復活魚供應:價格穩定
    此外,價格和供應量與同期相比無明顯波動。例如,新發地市場主要經營鯉魚、草魚、鯽魚、胖頭魚、鰱魚等產品,來自天津、江蘇等地;嶽各莊市場交易量最大的為胖頭魚、草魚、鯉魚,主要來自山東、天津等地;京深市場交易量最大的為多寶魚、鱸魚、鱖魚等,來自遼寧、山東、廣東等。除了向零售市場供應外,也向北京市商場超市提供貨源。
  • 武漢人喜歡吃活魚,活魚來了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組織供應。連日來,一車車活蹦亂跳的活魚,從湖北鹹寧、荊州,從安徽黃山,從武漢東西湖、黃陂等水產養殖基地起網,從四面八方向武漢集聚,「遊」上武漢人民的餐桌。活魚來了,久居家中隔離觀察、渴望吃魚的居民笑逐顏開。活魚來了,它以這樣的方式,向即將撤離武漢和仍在堅守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致敬!
  • 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吃活魚更方便了
    「團購活魚!含草魚和武昌魚各一條,每份4斤以上,售價30元。」3月15日,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居民在社區微信群內收到一條團購信息,內容是武漢市東湖風景區與江夏區政府聯合漁場為社區居民送來了平價魚。剛剛過去的一周,這裡的居民們在社區組織下已經吃到了新鮮的活魚。
  • 南京紅山動物園活魚活蝦供應告急?市民給力相助,不到一天就解決
    幾天前,武漢動物園在網上發布的動物口糧捐贈公告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市民紛紛出謀劃策,將活魚送達。2月4號傍晚,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也通過官方微信發布消息:因為疫情影響,園內丹頂鶴、火烈鳥等平時飼餵的活魚、活蝦供應告急。
  • 魚兒帶著「鮮氣」遊上市民餐桌
    「淡水魚最佳的生長環境是24到28℃,現在利用地下井水的循環流動,讓水溫保持在這個區間。」聶東經說,提前將池塘中的成魚轉到暫養池中,既可以減小塘堰中的養殖密度,隨時補充新魚,也可以通過暫養池的最佳生長環境,保證隨時捕撈外送的魚都是最新鮮有活力的。 與鑽研池毗鄰的地方,加工人員正在將一批起水的肥魚進行宰殺。
  • 「二字頭」價格在廈門能買石斑魚、多寶魚 吃魚比吃肉更實惠
    市場  「二字頭」價格能買石斑魚 吃魚比吃肉更實惠  周末帶孩子買菜的賴先生尤其喜歡在海鮮銷售區轉轉,他告訴記者,這兩三周,明顯感覺到一些活鮮品種價格有降低。「像多寶魚,有的時候在超市裡活魚一斤也只要20多元,要是放在四五月份,每斤就要30多元,往年更要四五十元。」
  • 江城市民提前打起「年貨茶」:年底出貨實惠大 養生白茶勢頭足
    市民前往茶博會淘實惠茶□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這幾天,漢口武展裡飄起了滿滿的「茶香年味」。上周六到現在,武漢首次在冬季舉行的第22屆武漢茶博會上,適合秋冬時節來喝的紅茶、白茶、普洱茶成為主打茶品,其中暖身養生、口味更清爽的白茶勢頭最強。由於時值年底,各大茶商開始集中出貨,在茶博會上送來較大折扣,江城市民也提前打起了「年貨茶」。今天是本屆茶博會的最後一天,茶友們可抓緊時間到現場淘實惠茶。
  • 評論員說|「武漢人喜歡吃活魚」,暖了暖了
    10日下午,在武漢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不忘關心武漢市民的「菜籃子」:「密切監測市場供需和價格動態,保障米麵糧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暢通『最後一公裡』。」的確,這些日子裡,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讓不少人有種「一月不識活魚滋味」的感覺。而總書記的這句話,「就像家人記得你喜歡吃什麼一樣」,讓人感到貼心、溫暖。
  • 北京超市門店開售活魚 食藥監局稱淡水魚安全狀況良好
    市食藥監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15日至11月24日10天期間,本市幾大批發市場活魚交易220餘萬公斤,交易額3000餘萬元,本市淡水魚安全狀況良好。  多家超市銷售活魚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望京西路上的一家天客隆超市,水產銷售區的水缸內有二十來條活魚,鯽魚、鯉魚、草魚……品種比較齊全。
  • 網傳北京下架大量淡水活魚 食藥監:傳聞不可信
    近日,網傳北京因水體汙染造成淡水活魚大量下架。昨日,新京報記者探訪多家超市和大型水產市場發現,多家超市生鮮區活魚下架,水產市場商鋪仍在正常售賣。對此,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回應稱,目前並未下達統一的禁止銷售淡水活魚的規定。北京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常年達9成以上,網傳水體汙染導致淡水魚汙染的傳聞不可信,部分超市停售淡水活魚屬於企業自主行為。
  • 民生|品種豐富供應充足,武漢「一元菜」越來越多
    記者走訪發現,當下武漢各種夏季時蔬大量上市,價格也較4月時明顯下跌,一元菜越來越多,有的甚至還不到1元,市民拎在手上的菜籃子輕多了。多種一元菜入市,還有幾毛錢的菜今天上午,記者在漢口水廠附近的露天生鮮市場看到,五顏六色的夏季新鮮時蔬鋪滿了各個攤位,其中有不少打出了一元菜的價位牌,吸引市民採購。
  • 鯽魚價格貴鯿魚要靠搶 今夏市民吃淡水魚「難淡定」
    鯿魚不僅身價破十,市民去菜場晚了都買不到。業內介紹,淡水魚過去多年的偏淡行情,讓養殖戶仍持觀望態度,加上養魚不如養蝦的觀念日盛,使得淡水魚行情居高難下,所以今年夏天市民難吃到便宜淡水魚。淡水魚價連漲半年在武漢白沙洲大市場裡,每天有近三百萬斤淡水魚發往全國。「從今年春節後,大部分淡水魚的發貨量沒提升,但價格卻每天都在漲。」批發商李老闆昨日說,從4月開始,幾乎每月都要漲一塊,「批發價每斤漲一塊,是相當嚇人的。」
  • 開始降價了!豬肉價格重回20+,雞鴨降價更明顯!
    成都市天涯石北街菜市場一位商家表示,由於價格波動,對於現在想要灌香腸、醃臘肉的市民來說,價格處於比較適宜的狀態。「明天我們也要先灌一部分香腸,如果市民過來灌,每斤33元」。圖 成都商報對於降價的原因,有商家表示可能是進口豬肉進入市場,增加了供應量。
  • 打好武漢生活物資供應保障戰
    武漢三鎮,生活物資供應保障戰接續打響。——從跨省聯動協調貨源,到協調落實生活必需品「綠色通道」,調動各方力量組織供應,全市米麵油肉等基本生活物資庫存量可滿足30天以上消費需求,活魚供應也漸成常態。受疫情及相關管控措施影響,武漢一度出現市民吃魚難、養殖戶賣魚難。「加強產銷對接,增加活魚等市民喜愛的產品供應。」不久前,武漢推出「鮮魚消費進社區」舉措,部署6個新城區對口保障中心城區鮮魚供應,優先滿足困難群體消費需求,最終實現社區全覆蓋。
  • 「鮮魚進社區」覆蓋武漢全市1476個社區
    據了解,武漢得民特種養殖場位於蔡甸區張灣街白湖農業示範園,30多天來,基地員工全員上陣,送鮮魚進社區。目前該基地日均配送量1萬斤左右,鮮魚儲量約100萬斤,可保證持續配送一個月到兩個月。「每天早上6時多,基地就開始忙碌了」,養殖場負責人徐麒麟說,為了確保市民吃到放心魚,基地嚴格按照要求取樣送檢,檢測合格才能下塘捕撈。
  • 多家超市活魚下架 食藥監:非水體汙染
    「活魚下架的原因並非水產品抽檢不合格,水產品抽檢每年樣本量都很大,不合格的情況每年都有一些,不合格產品會及時下架,但不可能近期在全市範圍內集中下架」。市食藥監局新聞發言人唐雲華表示。  唐雲華介紹,目前市民去超市買活魚的情況相對較少,所以很多超市、商場選擇關閉活魚銷售區,傾向於售賣冰鮮水產品,這跟國外「商超」市場的大趨勢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