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侯韓信,楚漢第一名將,中國冷兵器時代最傑出的「兵仙」。蕭何這樣評價韓信的軍事才能:「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什麼意思呢?樊噲、周勃、灌嬰、曹參這些將才,耐心找總找得到的。可韓信是無雙國士,百年難得一出的奇才,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到了。
在韓信墓前祠堂上,掛著這樣一幅對聯——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這裡的「一知己」說的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勸劉邦登臺拜將,蕭何的知遇之恩,對韓信形同再造。
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淮陰侯列傳》
一個母親早亡,當官沒人舉薦,經商不能保本,鄉鄰都煩他蹭飯,受了胯下之辱的韓信。是漂母給了他一口飯吃,讓他活了命;是蕭何月下追逐,讓他活成了人樣。
「存亡兩婦人」,存說的是一飯之恩的漂母,亡說的則是長樂宮中的呂雉。韓信想到過無數的可能,唯獨沒有想到蕭何會害他。
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淮陰侯列傳》
呂雉的宴會,韓信是有疑心,託病不去的。是蕭何一封書信:「老弟,就算身體欠安。今天也不能不來給老哥捧場」!
韓信看完二話不說,孤身入了長樂宮。然後就讓呂雉的武士擒殺,滅了韓氏三族。而後,淮陰侯謀反的消息,就傳遍了長安城。
韓信謀反?韓信如果要反,劉邦與項羽楚漢之爭,手握數十萬兵馬的時候不反;齊王變楚王,劉邦兵臨雲夢澤,擒他回長安時不反;偏偏要等到幽禁淮陰侯府,手下無一兵一卒時謀反?
韓信與陳豨一起謀反?一個在河北,區區的巨鹿太守,兵馬不過數萬;一個在長安,困於淮陰侯府,家丁不過百人;長安、河北遙遙數千裡,敢反劉邦百萬甲兵,敢反長安南、北禁軍?
是韓信昏了頭帶著家丁謀反,還是呂雉莫須有殺人,答案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如果韓信真與陳豨一起謀反,正常的操作是什麼?是陳豨在河北起事,將劉邦和漢軍精銳引到千裡之外;韓信至少拉攏曹參、樊噲、周勃、灌嬰中一人,有數萬大軍在關中起兵;劉邦班師之前,封鎖函谷關才有一線生機。
但韓信死在長樂宮後,長安城沒有任何武將受到牽連,這就是韓信沒有謀反的鐵證。參考後世朱元璋「藍玉案」,誅殺武將近百人,牽連家屬兩萬餘眾。
韓信地位不比藍玉高?如果韓信真的造反,能不牽連一個武將?沒有一幫武將黨羽,那韓信還反什麼,難不成要一百家丁封鎖函谷關?
既然韓信沒造反,呂雉又為何一定要殺了「兵仙」,樊噲的下跪是個導火索。
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淮陰侯列傳》
樊噲這個人,是劉邦和呂雉的妹夫,也是「鴻門宴」上敢和項羽對著幹的「莽夫」。樊噲沒什麼心機,就是直來直去的性子。
韓信讓劉邦擒回長安,降為淮陰侯之後。有次路過樊噲府邸,就進去見了見故人。韓信走的時候,樊噲在門口跪著送韓信,並以臣子自稱。
韓信感嘆世事變遷,自從做了淮陰侯,只有耿直的樊噲拿他當昔日的楚王了。就笑著自嘲了一句:「想不到我韓信有一天,竟混到與樊噲為伍了,哈哈哈哈」!
或許此刻韓信,這個與樊噲為伍,是真拿這耿直傢伙當朋友了。亦或許不是,這誰又知道呢?
但今時不同往日,韓信畢竟不是楚王了,樊噲又做了劉邦、呂雉的妹夫。這樣在府門外行跪拜之禮,以「王」、「臣」相稱,就顯得格外扎眼了。
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淮陰侯列傳》
很快,樊噲向韓信下跪的消息,就傳得沸沸揚揚了。劉邦態度很微妙,他找韓信談起了「兵仙」最擅長的軍事:
劉邦問韓信自己能指揮多少兵馬。韓信想了想,回答道:「陛下能指揮十萬大軍」。
劉邦又問韓信能指揮多少兵馬。韓信毫無遲疑,回答道:「韓信統兵——多多益善」!
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淮陰侯列傳》
劉邦笑了:「你韓信統兵多多益善,為什麼當皇帝的卻是我劉邦呢」?
韓信回答道:「因為臣善於統兵,而陛下善於統將;再加下天命歸於陛下,韓信自然為臣子了」。
韓信的回答,不可謂不高明。至少劉邦知人善任的美名,是無限放大了,因此劉邦不會刻意想殺韓信。
那麼想殺韓信的人是誰呢?——呂雉。
呂雉最大的依靠是什麼?皇后以及未來太后的身份;太子劉盈和妹夫樊噲。當初戚夫人得寵,呂雉就是讓樊噲去威脅戚夫人母子的。
但如今樊噲都向韓信下跪了,呂雉還能依靠什麼?劉邦可以依靠,但這一年劉邦都60了,在漢代都是隨時會咽氣的歲數了。
韓信才多大?35歲,沒錯比呂雉都要小10歲!這年劉盈才14歲,還是仁厚儒雅的性格。劉邦如果有個意外,劉盈不用想沒用,樊噲已經跪下了,要呂雉一個女人對抗韓信嗎?
這顯然不可能,唯一能制約韓信的,只有三傑中另兩位張良、蕭何。但不說張良、蕭何,能不能制約住韓信。就張良54歲,蕭何61的歲數,和韓信也完全不是一個輩分啊!
這就是呂雉迫害韓信的動機。情況很明顯,劉邦倒下了,呂雉和劉盈才是要長期面對韓信的人。無論是為了太后的尊榮,還是出於本能的母愛,呂雉都有理由針對韓信。
而且事實證明,呂雉的擔心也不是多餘的,她害死韓信的第二年,劉邦就駕崩了。呂雉翦除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是在利用劉邦最後的餘熱,消除潛在的隱患。而且最後的異姓王英布,也真的引得劉邦親徵,中箭身亡了。
總結起來說,就很明顯了——韓信沒有謀反!但呂雉多少是清楚,丈夫劉邦身體就快不行了。所以妹夫樊噲的下跪,讓呂雉動了永除後患的心思。
而對劉邦來說,自己都沒兩年活頭了。未來是劉盈和呂雉要面對,自然就默許了她的行動。呂雉有劉邦的默許,才能得到蕭何配合,也才有了韓信慘死長樂宮!這就是「兵仙」之死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