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伏天熱得可以把人融化,在衡陽的夏天,有一種解暑的小吃受人喜愛,它就是古老的解暑利器「冰涼粉」。
「冰涼粉」是薜荔果做的,薜荔果別名涼粉子(通稱)、桑科植物薜荔的乾燥花序託,攀援或匍匐灌木,葉兩型,不結果枝節上生不定根,葉卵狀心形,長約2. 5釐米,薄革質。
夏天吃「冰涼粉」解暑流傳至今也有幾百年了。從用紅糖漿澆,發展到加上各種配料,或是用蔬果染成五顏六色變成網紅涼粉,關於美食人們總是不缺乏創意。現在超市有許多包裝好用開水一衝就能做好的涼粉,總比不上手搓的那麼有彈性,那麼軟滑。
這個賣「冰涼粉」的老太太,想必許多衡陽人都認識吧,特別是住在江東(珠暉區)的人。
她的「冰涼粉」小攤在衡陽市江東(珠暉區)的東風路已經擺了三十五年了。是不是很多七零、八零後的童年記憶!她說還有許多人長大後帶著孩子一起來吃她的「冰涼粉」呢!
老太太手搓的「冰涼粉」總會帶些小氣泡,不加糖吃起來有點子酸,舀一勺白糖進去,QQ滑滑的涼粉,吸溜一口就像坐著滑梯,一路滑到胃裡,很涼爽解暑。
老太太的「冰涼粉」從以前的五毛錢一大碗,慢慢漲到,最便宜都要四塊錢一碗,種類也多了起來。
老太太說,以前她一天要擔幾擔井水做「冰涼粉」,現在只要提小桶一桶就夠用了。她說來吃「冰涼粉」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了,現在年輕人更愛喝口感豐富的奶茶了。
中午,我經過江東(珠暉區)東風路,老太太還在擺攤,我和她閒聊幾句,買下一碗四塊錢「冰涼粉」。她說她今年已經八十二歲了,現在都是鄰居每天幫她一起搬家什出來,生意還是有,但沒有以前好了。
這位老太太已經八十二歲了,擺攤三十五年,用勤勞致富,也見證了衡陽改革開放這麼多年的變遷。現在擺攤於她而言不是養家餬口,更多的是一種活著的意義吧!人只有創造價值的時候才能體會到活著的意義,她早已在勞動中領悟到這個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