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真是這樣嗎?聽聽廚師怎麼說

2020-12-08 麗麗美食日記

俗話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真是這樣嗎?聽聽廚師怎麼說!在這個發達的中國有著很多古老的諺語,不論是關於生活的還是飲食的,說起來真的是停都停不下,其中在飲食上有這樣的一名話: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意思也就是叫黃鱔不吃頭,吃田螺不吃尾,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們來聽聽廚師怎麼說的!

以前也聽過類似的話:豬不椒、羊不料、魚不蒜,意思就是做豬肉時不放花椒, 做羊肉不放大料、做魚是不能放大蒜,因為放了這些東西就會使肉質變味,難吃,影響食材的本身的味道。那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又是什麼意思?黃鱔、田螺是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一種食物,尤其是在夜市燒烤攤上相當的紅火,因為黃鱔肉鮮嫩好吃,田螺味鮮營養吸引不少吃貨的喜愛。

不過經驗豐富的廚師也說了,黃鱔之所以說不吃頭,一來是因為黃鱔頭上的肉少骨頭多,而且味道也不是很好,所以人們就有不吃黃鱔頭的習慣,然而廚師們在做黃鱔這道美味的時候,就也會順帶將黃鱔頭切掉,只烹飪其身上的肉。二來黃鱔頭長得也不美觀,甚至讓人看了有些恐慌,所以不適合放在餐桌上,然而也就有了黃鱔不吃頭這麼一個說法。

而「田螺不吃尾」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田螺的尾部是內臟和排洩堆積的地方,這個地方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很髒不說,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甚至會有重金屬的堆積,所以說田螺的尾部是不能吃的。雖說吃一隻兩隻是沒什麼事,但要是不小心吃多了,那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的問題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說法,水產師傅講出實情,是不是漲知識了呢?

除此之外,我們在食用田螺時,一定要將田螺先好好浸泡一天,讓其完全的吐出沙子和排洩物,這樣烹飪出來的田螺才會幹淨衛生,吃得也才放心、安心。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你是這樣嗎?水產師傅講實情,漲知識了!

好了,謝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一些幫助!您對小編的觀點如果有什麼異議,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溝通互動!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美食的「知識點」,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及轉發,喜歡就點點關注吧!

相關焦點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道理嗎?廚師說出實情,長知識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道理嗎?「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句俗語在民間也廣為流傳,從字面意思我們就能理解,就是黃鱔的頭是不能吃的,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有道理嗎?一味民間的老廚師說出實情,看完長知識了。先說「黃鱔不吃頭」。
  •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黃鱔為何不吃頭?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黃鱔為何不吃頭?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每年到了端午節以後,我們鎮上趕集的時候,賣黃鱔、泥鰍,還有田螺的就特別多。因為這個季節的時候,南方的雨季也快要到來了,並且水田的秧也插好了,有些農民在不忙的時候就會去水田、水溝附近捉泥鰍、黃鱔,摸田螺。當然了在集市上所售賣的多數都是人工養殖的,不過像田螺則還是以野生的為主,畢竟這種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強,在水田邊、魚塘裡到處都有。說到吃黃鱔、田螺,在農村裡有「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的說法,這話是什麼意思呢?黃鱔為何不吃頭?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不能吃?有何講究?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民間有很多關於飲食的俗語,大都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就比如說「豬不椒」、「魚不蒜」等等,或許結合當時的社會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以及烹飪技術的進步,類似的俗語就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是「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是有何講究嗎?小編馬上為您揭曉。首先來看前半句「黃鱔不吃頭」。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民間的飲食禁忌,真有科學道理嗎?
    黃鱔和田螺是公認的美食,也是最鮮美的下酒菜,有關於黃鱔和田螺的做法,在中國就能找到很多食譜。不過,喜歡吃黃鱔和田螺的人,一定有聽說過老祖宗留下的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句話。但是,為什麼要留下這樣的飲食禁忌,大家都知道嗎?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黃鱔頭和田螺尾不可以吃?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老人們留下來的一句俗語老話,這也是千百年來飲食經驗的一個總結,而其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人們,黃鱔的頭不要吃,田螺的尾也不要吃,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今天來給各位粗淺的分析一下:黃鱔不吃頭:民間關於黃鱔不吃頭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一種黃鱔叫望月鱔,此鱔比較喜吃腐肉,更加誇張的是,此鱔每逢月圓之夜,會出洞昂首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鱔。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很多人都聽長輩說過「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那為何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呢?下面和大家談談我的看法。為何黃鱔頭不能吃?黃鱔頭可以吃的。黃鱔頭的頭骨比較多,有一定的蛋白質。黃鱔頭可以作為中藥成分在中醫入藥使用。 既然黃鱔頭可以食用,為什麼人們在吃黃鱔的時候,卻不吃黃鱔頭呢?一方面這是因為黃鱔頭裡面絕大部分都是骨頭,肉特別的少,吃起來沒有味道。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黃鱔的頭為什麼不能吃?有道理嗎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黃鱔的頭為什麼不能吃?有道理嗎夏天到了,也是各地大排檔喝酒擼串的季節。夏天夜市下酒有一道必備的美食,那就是田螺。一口扎啤,在撮一口田螺,是小毅最喜歡的吃法。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這句話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黃鱔的頭不能吃,田螺的尾部位置不能吃?為什麼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巴不能吃呢?其實,這句話並不是手黃鱔的頭真的不能吃。黃鱔的頭部還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藥典》裡面顯示黃鱔具有滋陰、散瘀、治消渴、症瘕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
  •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今天終於明白,別再吃錯了
    「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今天終於明白,別再吃錯了!黃鱔在我們中國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生活在水田的泥洞裡,黃鱔肉質鮮嫩味美,營養又非常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有補氣養血、滋補肝腎的功效,所以許多人都會拿它當做一種食材,但是農村常說「黃鱔不吃頭」,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我知道許多人是不吃雞頭的,因為寓意不好,所以我也理所當然的以為不吃黃鱔頭也是這種原因,當農村的老奶奶給我講了之後,我才明白是這樣,以後可別再吃錯了。
  •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
    民間美食禁忌:「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什麼「說道」嗎?我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普通的食材經過大廚精心烹飪花樣非常的多,吃法也各有不同。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兩面性,沒事也不例外,既然有好吃的一面,必然就會有禁忌的一面,而且還非常的講究。比如大廚口中的俗語:吃黃鱔不吃黃鱔頭,吃田螺不吃田螺尾,這句話很顯然的就告訴了人們這些美食的禁忌,究竟這樣說有依有據嗎?在我們眼中其實黃鱔並不陌生,它是一道相當有名的菜餚,其中還含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農村老人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天地資訊,帶你了解更多農村的人和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人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呢?農村的野生黃鱔和田螺。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吃的野味。記得那時農村野生黃鱔和田螺是非常多的。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民間的這些飲食禁忌,你聽過嗎?
    不過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很多食物都有兩面性,也有著不少禁忌,吃的時候總是大有講究。比如在民間一直流傳的那句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就直白的道出了黃鱔與田螺的忌食部位。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黃鱔作為食材相當有名氣,它的做法有很多,比如黃鱔煲粥、紅燒黃鱔、清燉黃鱔等等。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看了這句話,下次別再吃錯啦!
    農村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何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有道理嗎?中國有句老話說「民以食為天」,任你再大的英雄好漢,沒飯吃也只能徒呼奈何,可見「吃飯」對人來說的重要性,但是,在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食以安為先」,突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總結出了許多與飲食安全相關的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這句話到底有什麼道理呢?
  • 農村老人常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為什麼?
    農村的美食不少,而關於吃美食的講究也不少,其中農村老人常說,吃黃鱔時是不要吃黃鱔頭,吃田螺都要剪掉螺尾,這是為什麼呢?黃鱔不吃頭為什麼黃鱔頭不能吃而普通的蝦、魚的頭卻可以吃呢?當然,最重要的是黃鱔頭不乾淨,黃鱔生活的水質非常的差,難免就會有一些汙染,尤其是重金屬汙染,如果時間久了很容易就會沉澱在黃鱔的體內,尤其是黃鱔的頭部,所以頭部就會存在大量的病毒病菌寄生蟲,頭部也含重金屬多,吃了對身體不好,所以就會剔除掉頭部不吃了。所以看市場上殺黃鱔時,都把頭部固定在釘子上,然後用小刀剖開,刮乾淨之後把頭丟掉,只賣鱔段。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何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句農村俗語,兩種不能吃的東西,還帶有一定的民間文化色彩。但總的來說這句俗語是不太準確的,現實生活中,一部分黃鱔頭是可以吃的,一些田螺尾也有人吃。田螺不吃尾「田螺不吃尾」的說法也不全對,只能說在一般情況下,農村人是不吃田螺尾的。那「一般情況下」是什麼情況呢?農村把田螺撿回來後,一般用鍋把田螺煮死,然後挑出裡面的肉,只要前面的,後面的不要,連殼一起扔掉。
  • 為什麼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古人的話,原來這麼有道理
    若是你處理過黃鱔,那麼你一定知道黃鱔只吃身體那一截部分,鱔魚頭是要斬斷丟掉的。而好食田螺的朋友也知道,撈回家的田螺一定要先用剪刀剪掉田螺尾部。為什麼老話告誡我們,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呢?鱔絲接著我們再來說田螺,很多人吃田螺不吃尾巴,是認為田螺的尾巴都是排洩物。實際上不是的,田螺尾部那些黑黑黃黃的部分,其實是田螺的腸道、消化腺和生殖腺。
  • 俗話說「吃黃鱔不吃頭,吃田螺別吃尾」,為啥不能吃?看完才知道
    導語:俗話說「吃黃鱔不吃頭,吃田螺別吃尾」,為什麼不能吃?看完才知道!一說到黃鱔和田螺,大家也是比較熟悉的,尤其是在農村的朋友們可能是最為常見的。小時候我們總喜歡在河溝小道裡面捕捉一些黃鱔或者田螺,拿回家之後經過一定的烹飪之後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 農村有句俗語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道理嗎?
    01農村有句俗語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有道理嗎?你們怎麼可以對待美女啊05讓你臭美,讓你臭美,本喵早就看不下去了,打洗你!07猛地一看還以為旁邊站的是人,直到看到毛茸茸的尾巴08小車車,你要是陷進去出不來了你就點點頭
  • 農村俗語:鱔不吃頭,螺不吃尾,為何黃鱔頭和田螺尾不能吃?
    生活在我國江南水鄉的農民都知道,吃黃鱔的時候要去頭,吃田螺的時候要剪尾。這是幾千年以來,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日常生活當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形成的水鄉農民的飲食生活習慣,而傳承下來的一句農村俗語。現在農村很多青年人只知道吃黃鱔的時候不吃頭,吃田螺的時候要剪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都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在農村關於吃黃鱔頭和吃田螺尾,都存在很多的傳說。這些傳說雖然不可信,但說明了一點,黃鱔頭和田螺尾在過去古代都認為是不能吃的。
  • 田螺尾巴能吃嗎?俗話說「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你吃對了嗎
    那麼我們在燒烤攤吃到的螺螄是什麼呢?平日裡我們所吃到的螺螄,實際是田螺科的圓田螺和石田螺的俗稱。這兩種螺繁殖能力很強,每胎可產60-70個幼體,所以它們不是保護動物,而且也吃不絕。圓田螺圓田螺屬于田螺科、圓田螺屬,俗稱田螺、香螺等。其個頭比較大,主要分布在各大淡水河流、湖泊。而最為常見的有兩個品種分別是:中華圓田螺和中國圓田螺。至於到底哪裡不一樣,我是看不出來。
  • 為何說黃鱔不能吃頭?經常吃黃鱔,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為何會說吃黃鱔不吃頭?大家都知道黃鱔非常的軟,身上都是肉,但是它的頭是最堅硬的地方。之所以人們會說吃黃鱔不要吃頭,除了是因為黃鱔頭沒有什麼肉,還有就是黃鱔生活在淤泥裡,喜歡吃腐爛的植物。因此,人們才認為黃鱔的頭裡面會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而且在經過高溫處理後也不能除去,為了身體健康最好不要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