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敦煌這三年,設計者,朝聖者,造美者

2020-12-20 新浪家居

莫高窟、榆林窟、炳靈石窟、麥積山石窟。如果觀察你會發現,這些敦煌石窟大多坐落在絲綢之路上,這裡是古代中原王朝的神經末梢,也是異域風情漸染的潮流前沿,是出關前的"最後一公裡",也是入關後的第一段旅程。 每一個走過這段路的人內心都無法平靜,憧憬、渴求、壯志、皈依……這些情緒和願望被刻在石像上,被畫在牆壁上,造就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敦煌石窟。

一千多年後,行走在這些石窟間的設計師們同樣內心無法平靜,震撼他們的不僅有代表每個時代最高水平文化藝術的雕塑、壁畫作品,還有能讓自己作品代表當代設計躋身這座世界級藝術寶庫的機會。 這是以往任何一場室內設計大賽從未實現過的,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做到了。比起一場大賽,它更像是一場致敬千年東方文化藝術的當代表演賽,一場室內設計界最高水平的大型先鋒實踐,一座時代的渡口,一條看不見的絲路。

緣 起

對於這段M+與敦煌的緣起,榆林窟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宋子貞回憶道:一次交流中,他無意中向多次合作過的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佳提起,新建的榆林窟建築即將落成,但他發現自己忘了給榆林窟的守護人們留下交流休憩的空間,唯·一可利用的是3處"邊角料",其中有1處呈不規則的倒米鬥形,甚至一整面牆壁就是天然的崖壁,另一處更是窄小得如同一個天井。彭佳將這個消息傳遞給了正在籌備M+大賽的組委會。

彼時,紅星美凱龍與新浪家居正在醞釀聯合打造一場室內設計界超級IP級賽事,頂配導師陣容、全國海選機制、專業資源整合,似乎萬事俱備,但還是感覺少了點什麼。來自三千公裡外的消息讓大賽組委會如獲至寶。"紅星美凱龍一直認為設計的最高訴求是表達環境之美,情境之美和意境之美。所有的好的設計,我相信它一定是表達時代的。我們特別強調的是為中國生活設計,我們希望所有好的作品都能夠表達華人的自信和東方的智慧。"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總裁謝堅表示希望通過M+大賽,讓所有國人無論走到那個空間都能感受到設計之美。敦煌石窟公共空間的改造命題,為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注入了靈魂。 自此,中國室內設計界迎來前所未有的獨特賽制:先從全國上萬設計師中層層甄選出TOP100,再由梁志天、陳耀光、張清平、何宗憲、陳德堅等大中華圈最負盛名的設計宗師從TOP100中挑選組建3-5支夢之隊,並親自帶隊駐地敦煌學習並進行改造空間的實地測量,一個多月後進入最激烈的賽程——現場講演方案PK,獲勝者方可贏得空間改造權。M+也因此被2019張張王牌戰隊實戰導師張燦評價為室內設計"中國第一賽事"。

敦煌,是考題,也是冠冕,是M+的設計朝聖之地,也是設計師們靈感與創意源泉。 三年一夢,又建敦煌。如果說,莫高窟就像3年M+渾厚濃重的起勢,那麼榆林窟就是一個遊刃有餘的承接,炳靈石窟則是鋒芒畢露的轉筆,而麥積山石窟則是個意猶未盡的收勢。它們共同組成了M+在敦煌走過的三年設計朝聖之路。

起/

求學莫高

設計圈流行一句話:把在地還給在地。即提醒設計師們,所有的設計都要從空間根植的土壤中生長出來。如此,駐地敦煌,便成為必經之路。

作為敦煌石窟中的封面之作和集大成者——莫高窟,也因此成為2018年敦煌駐地的第一站和戈壁中的課堂。這裡有M+為設計師們量身定製的課程:由敦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主講的建築結構、壁畫風格、人文背景文化課,跟隨講解員踏入千年石窟的沉浸式教學課,還有獲夢之隊100%好評的《又見敦煌》情景體驗演出,用鮮活的視聽覺盛宴激發著設計師們的創作欲望。

每個人帶著對敦煌的一千種想像而來,來了之後卻都忍不住想為這片土地做點什麼。當敦煌石窟的守護者們亟需更好的休憩空間,當敦煌石窟的千年東方文化期盼著傳承者,一句"我在",是M+和中國最優秀的室內設計師們擲地有聲的回答。

承/

榆林44窟

距離莫高窟一百多公裡的榆林窟位於峽谷中,榆林河穿谷而過。這裡呈現著與莫高窟截然不同的地貌,也有著獨特的空間氣質。三個堪稱"刁鑽"的邊角料空間命題讓設計師們又愛又恨,空間太小,限制太多,時間太緊,團隊太新。

但只要一踏入改造空間,那些在演出劇場動情落淚的,在榆林初雪中興奮奔跑的,在駐地學習中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設計師們仿佛被一秒按下了叫做"專業"的開關:掏出儀器實地丈量,速寫空間截面圖,熟練地爬梯子,在食堂在窟外蹲守講解員做需求調查,通宵與團隊頭腦風暴,徹夜不眠趕出設計草圖……加班加點,這是室內設計師們最普通不過的日常,兩點一線、以窟為家,也是榆林窟的守護者們最普通的日常。他們生活在榆林窟,除了講解工作,這些守護者們還要負責下雪天掃雪,下雨天檢查石窟安危,修繕窟中文物,以及餵養數十隻半放養的貓。

用設計,讓守護者們擁有更好的日常。在2018年12月的M+年度頒獎典禮上,5支夢之隊的設計作品中無一例外都呈現了這點。他們的設計細節中甚至連一天中不同時間陽光從窗口照進來對空間內使用者的情緒變化都會考慮進去,在駐地過程中存在感十足的榆林貓也鮮活地登上了設計方案效果動畫。 對設計師們而言,最大的認可並不在於PK現場的票數和掌聲,而是榆林窟改造空間落地後守護者們的實際使用體驗。2019年,夢之隊再度回到已經改建完成的榆林窟,3個空間依次成為了守護者們的職工之家、休閒會客區和展陳中心。他們得以在工作之餘有了更多自己的空間和生活方式。而大佛殿前的展陳中心更在前不久落地了一場與韓國合辦的藝術大展,被盛讚敦煌除了有輝煌的千年文明,也有奪目的當代設計。"中國其實不乏優秀的設計師,但往往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設計的價值被忽略被輕視。紅星美凱龍以提升國人的居家生活品味為己任,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以設計和為橋梁,連接設計師和消費者,為中國設計發聲。"M+大賽發起人之一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執行總裁陳東輝表示。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業內新風系統的重要引領者和"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持續三年以來的環境合作夥伴,松下環境把優質的產品帶到了敦煌。松下寒冷地家用薄型全熱交換器為"敦煌石窟之榆林44窟"這一公益改造項目添上了一筆濃墨重彩,產品卓越出色的性能表現,為辛勤堅守在榆林窟的工作者們帶去了純淨清新的好空氣。

轉/

炳靈秘境

榆林44窟新建計劃一戰成名,尤其是夢之隊PK現場堪稱神仙打架的名場面讓M+在中國室內設計圈名聲大噪。2019年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更是高手如雲,吸引了12587位設計師參賽。這一次,全新的3支夢之隊的改造命題是位於黃河北岸、絲路之上的炳靈石窟。

面對這個需要被改造的"天選之地",設計師是該去敬畏、去保留、去融入、讓它一直保持著純粹,還是選擇創新,使人感覺不斷的新奇? 最後在激烈PK中勝出的張張王牌戰隊導師張燦的答案是,放棄對當下家裝的審美,放棄現在所用室內設計的所有技巧和技法。"因為這裡有著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在這個空間裡你需要與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對話,它不是一個玩弄設計技巧和手法的地方。我們需要讓設計退後,而不是讓設計與自然和文化較勁。設計是一種手段,設計絕對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在這個場域中用設計傳遞給人什麼樣的情緒和精神。"

或許正是這份沒有點綴和多餘修飾、近乎原始的設計理念最終徵服了PK現場的評審和炳靈石窟的守護者們。 勝出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從2019年9月拿下炳靈石窟公共空間改造權至今,張張王牌戰隊的設計師們前後往返炳靈6次,世界文化遺產對建築改造的硬性限制、改造空間從二樓換至一樓、設計方案的推翻重來、疫情黑天鵝的影響……種種坎坷,不一而足,唯黃河之水東流不息,以設計傳承敦煌文化初心不改。 儘管目前炳靈石窟公共空間落成將延期到明年4月完工,但我們也得以在2020年12月14日一場名為"窺秘·生長的中點"的3小時直播中,與2020的M+頭號設計師們跟隨張燦和張張王牌戰隊一起首次踏入這座正在生長中的空間,進行一場沉浸式設計研學,了解每一處設計細節的靈感巧思和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們戰隊的設計師來自天南海北,只能在線討論,連續幾個小時,經常到凌晨,有時開著開著就傳出我打呼嚕的聲音。沒辦法,太苦了,實在熬不住了。"張張王牌隊長王恆回憶起那些通過的宵、改過的方案、24小時不眠不休的PK彩排,至今仍歷歷在目,並笑稱"M+大賽將會是他參加的最後一個設計賽事"。 研學會現場,炳靈寺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賀延軍難忍落淚,十七個月來他與這些設計師們一路走來,驚豔過、爭執過、並肩過,設計師身上那漫長持久的熱忱、專業和執著,讓他這個常年偏安一隅守護石窟,以文物為事業,以石窟為家的老文博人感受到了精神的共鳴。 對於敦煌石窟而言,王侯將相、芸芸眾生皆為過客,天地不過一逆旅,唯有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合/

麥積山待續

一期一會,溫故知新。2020年M+既有全新直播元素的加入,讓設計出圈,也有對3年敦煌石窟改建公益項目的溫故知新,傳承初心不改。 在未完成的炳靈石窟改造空間中,2020年頭號設計師們與2019年夢之隊首次會師,圍爐話設計,論劍黃河邊。這是一次使命的接棒,也是一次精神的共振。

當他們共同登頂雪中的麥積山石窟,接受排山倒海而來、穿越千年而來的美學洗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傳承的種子已經落地生根。而他們的身影與崖壁上下左右從後秦至明清綿延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一個個洞窟一起,都仿若天地中一盞盞孤燈,雖微弱,但不息,雖曾被遺忘,但註定綻放華彩,站在世界文化美學之林中,熠熠生輝。 "紅星美凱龍,作為一個美的生產者,懷揣著對美滾燙的嚮往,帶著大中華區最高水準的室內設計大賽來到敦煌,首次將敦煌人文情懷元素融入設計。我們,也如同中國設計力量的供養人、守護者,傾力呈現出這個M+這個玩美的舞臺,等待各位蒞臨。"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助理總裁宋丹期待更多中國設計力量在M+舞臺閃耀。

它是一座時代的渡口,一頭是東方傳統藝術美學,一頭是當代中國室內設計,以當代設計繼往聖之絕學;它是一條看不見的絲路,一頭是中國室內設計後浪,一頭是4萬億消費市場,讓設計回歸應有的價值。M+這三年,三訪敦煌,南下寶島,東渡京都。所做不過一二事,為中國生活設計,為中國設計發聲。

相關焦點

  • M+敦煌這三年 設計者,朝聖者,造美者
    如果觀察你會發現,這些敦煌石窟大多坐落在絲綢之路上,這裡是古代中原王朝的神經末梢,也是異域風情漸染的潮流前沿,是出關前的「最後一公裡」,也是入關後的第一段旅程。每一個走過這段路的人內心都無法平靜,憧憬、渴求、壯志、皈依……這些情緒和願望被刻在石像上,被畫在牆壁上,造就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敦煌石窟。
  • 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敦煌三年,設計者,朝聖者,造美者
    如果觀察你會發現,這些敦煌石窟大多坐落在絲綢之路上,這裡是古代中原王朝的神經末梢,也是異域風情漸染的潮流前沿,是出關前的"最後一公裡",也是入關後的第一段旅程。每一個走過這段路的人內心都無法平靜,憧憬、渴求、壯志、皈依……這些情緒和願望被刻在石像上,被畫在牆壁上,造就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敦煌石窟。
  • 敦煌斷想:朝聖者對人類文明莊重和虔敬的膜拜
    這一名字本身就蘊含著無窮的魅力。敦煌雖然歷經千年,但卓爾不凡的神韻依然光芒四射,照亮無數人前行的陽關大道。   敦煌,是人類的敦煌,是精神的聖殿。敦煌,是永久的嚮往,是心靈的家園。她是人類用血液和思想餵養成的最炫目耀眼的尊貴之花。她讓每一個前來朝聖的人們都從內心和靈魂深處湧起虔誠的景仰和熱愛。   二   敦煌,是一個美麗的夢。她遙遠而神秘,燦爛且深邃。
  • 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TOP20設計師集結敦煌
    雕刻畫卷、亭臺樓閣、衣冠服飾,源源不斷地滋養一代又一代的設計者。追溯古人篆刻石像的動力,是信仰的力量,生生不息、虔誠可感。如果說敦煌石窟是眾生信仰的結晶,那麼家的空間則是我們夢想生活的縮影,是另一種信仰的體現。「為中國生活設計」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一直在探索中國人關於家的信仰。這一次,M+大賽想要借敦煌石窟千年文明的鑰匙啟發中國設計師對於人居美學的思考。於是我們又一次出發了。
  • 「頭號設計師」炳靈秘境研學,三年敦煌朝聖改變中國設計
    借一把敦煌石窟千年文明的鑰匙,開啟精英設計師對中國人居美學的深度思考與實踐。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進入第三年,文化朝聖繼續。 2020年,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再次召集中國頂尖設計精英,打造了國內最大規模的直播類設計比賽。
  • 瑪麗安·巴斯蒂:敦煌是古代貿易與朝聖活動的一個中心
    瑪麗安·巴斯蒂:敦煌是古代貿易與朝聖活動的一個中心  本報記者張子藝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中心瑪麗安·巴斯蒂·布呂吉埃說:「在超過千年的歷史中,敦煌曾是遠至歐洲近達東亞的重要交通樞紐,無論在宗教還是經濟方面都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在敦煌,貿易與朝聖活動是緊密交織在一起的。」
  • 歷史:五月花的朝聖者和清教徒
    布拉德福德說,在討論了這件事之後,他們把船轉向南方,開始駛向哈德遜河口,但遇到了惡劣的天氣,不得不折回科德角。他們商量了一會兒,和你們船上的先生商量了一下,決定向南航行,到哈德遜河附近找個地方住。可是,當他們航行了一天半以後,卻陷入了危險的危險之中,被危險的波浪和危險的浪濤所包圍。
  • 朝聖雷音寺 《夢幻西遊2》西行記敦煌行全記錄
    在告別了古都西安,《夢幻西遊2》西行記西行五人組在經過了短暫的休整之後,來到了沙之古都敦煌。
  • 2020-2021「敦煌風尚」敦煌服創意設計大賽徵集公告
    敦煌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自信的堅實基礎,依託文博會等平臺之力,旨在傳承、弘揚、創新和傳播敦煌服飾文化,展現和表達多元化的敦煌文化內涵,推廣提升敦煌服飾品牌影響力,再現千年古絲綢之路「衣冠之國」。 湖南遠景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 敦煌拾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大 賽 宗 旨 「敦煌風尚」敦煌服創意設計大賽作為敦煌服飾創意設計系列徵集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以打造「服飾敦煌」為宗旨,以敦煌壁畫服飾圖案的題材、內容、風格、特徵等要素為文化脈絡,結合國際流行趨勢,創新設計具有商業價值和市場潛力且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敦煌服飾
  • 《機械迷城》團隊新作《朝聖者(Pilgrims)》Steam開售 28元、支持...
    由開發商Amanita Design打造的冒險遊戲《朝聖者(Pilgrims)》今日在Steam平臺正式開售,本作支持簡體中文,Steam國區定價28元。
  • 西安歐亞學院丨設計者·說 人居設計者在發聲
    設計者・說,誰是設計者?說什麼?  設計者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近人化,以設計者的眼光看待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將專業學習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運用專業知識創造性改變生活、改善人居環境。
  • 卡賓Cabbeen攜手敦煌博物館打造潮品
    「用中華文化,樹世界時尚品牌」,這一直是中國男裝設計師品牌卡賓Cabbeen的發展願景。當然,近年來,以李寧為代表的中國服裝品牌開始深度挖掘優秀中國歷史文化,並把中國歷史文化通過時尚這個窗口推向世界舞臺。
  • 敦煌,有著「世界藝術寶庫」之名,重溫敦煌待過的時光
    三年了,我還是時不時的咀嚼我在敦煌待過的時光,在今天用腳步確認夢境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是一種用回憶重溫夢境的方式。敦煌清晨,藍天,陽光,綠蔭,因為對莫高窟的景仰,所以坐公交直達莫高窟, 一路上印象很乾淨,有一座城市地標雕塑——飛進視野。
  • 敦煌研究院「藝海存真·敦煌」展覽在敦煌藝術館開幕
    敦煌研究院「藝海存真·敦煌」展覽在敦煌藝術館開幕敦煌研究院「藝海存真·敦煌」展覽在敦煌藝術館開幕  央廣網蘭州12月31日消息 (記者 焦健)敦煌研究院主辦的「藝海存真·敦煌」展覽12月30日下午在敦煌研究院蘭州分院敦煌藝術館開幕
  • 西遊記——走進敦煌
    嘉峪關到敦煌有390多公裡,計劃的行車時間是5.5小時,是本次西北之旅最長的一段。滿目依舊是黃褐色的戈壁大漠,一望無際,看似沒有盡頭。據介紹,在這草木乏生的戈壁大漠下面,蘊藏著極其豐富各種礦物,而這些沉睡了千萬年的寶藏,對中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可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 敦煌歸來,你「融」了嗎?後疫情時代的時尚治癒
    Unity 融 · 沙漠大秀  在觀眾的情緒尚未從2分鐘的「戈壁芭蕾」中抽離時,緊隨其後的沙漠大秀可以說將他們徹底拋進了一個浩瀚無邊的歷史時空——這就是敦煌,朝聖者的敦煌。這件華服任誰穿上,都將瞬間變身女王。
  • 來自敦煌,走向世界,後疫情時代的時尚治癒 GRACE CHEN 在線推出...
    ,朝聖者的敦煌。這件華服任誰穿上,都將瞬間變身女王。  她極為讚賞Grace Chen以敦煌為靈感並進行實地拍攝 :「中國的崛起被世界關注,但外界對我們的文化認知其實並不清晰。這應該靠我們自己去挖掘。回想從前的敦煌,它消除國與國之間的邊界,連接了全世界文化,成為一個大熔爐,那是我們的敦煌啊!
  • 敦煌研究院編著的《敦煌藝術大辭典》出版
    1981—1987年中日合作出版了5卷本《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展示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學者們對各時期石窟藝術風格的研究、石窟年代的考古分期研究,以及部分壁畫圖像的研究成果。這一時期還先後出版了《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等,為學術界提供了最基本的研究資料。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擴建成為敦煌研究院,為敦煌石窟的保護和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機遇,敦煌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
  • 敦煌守護者一一父親常書鴻與敦煌的歷史情緣
    塞納河邊的「邂逅」父親常書鴻與敦煌的結緣,源於一九三五年的一天在塞納河邊的一場「邂逅」。那天,他從羅浮宮出來,在塞納河邊的舊書攤散步,不經意發現了一部由六本小冊子裝訂的《敦煌圖錄》,這套《敦煌圖錄》是一九〇七年伯希和從敦煌石窟中拍攝來的。
  • 敦煌歷史:敦煌酒的品種與釀造
    大家好,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學習下關於敦煌歷史:敦煌酒的品種與釀造的事,古代敦煌人所飲之酒都源自本地釀造,根據原料(酒本)的不同以及所釀造酒的成色不同,其品種便有麥酒、粟酒、青麥酒、葡萄酒、清酒、白酒、胡酒等名稱。麥酒,指用小麥釀造的酒,這是敦煌當時酒類中檔次最高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