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寶媽們聚在一起,談論的話題核心總是寶寶,對於新手媽媽來講,給寶寶買哪款奶粉非常重要,畢竟這幾年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奶粉出現問題,孩子吃了出現「大頭兒子」的新聞,甚至這些低質奶粉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家長們在挑選奶粉的時候肯定是非常慎重的,甚至寧願花高價託人從國外代購奶粉。近兩年,有關國產奶粉的討論一直都存在著,讓很多新手寶媽寶爸們不知該如何選擇。
難道怎麼國產奶粉就真的不行嗎?其實並不是這樣,還是有很大部分家庭信賴國產的,從銷量情況就可以看出來。有數據統計顯示,去年「雙11」,有一款國產奶粉就一路過關斬將,戰勝了美贊臣、惠氏等「奶粉巨頭」,進入了奶粉銷量榜前十,它就是飛鶴奶粉。
其實自從國產奶粉出現了一些事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各大奶粉銷量榜前十基本上都是沒有國產奶粉的,但是去年飛鶴和貝因美都闖進了前十,甚至飛鶴佔據了第五的位置,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首先飛鶴和貝因美的上榜,無疑緩和了當下國產奶粉沒人信賴的現狀,其次就是證明,咱們國產也有品質不錯的奶粉,可以受到這麼多家庭的支持。要知道,去年雙11奶粉品牌就有5億人買單了,數據是很直觀的,這麼多家庭都信賴飛鶴,說明奶粉的確可以讓人放心。
要知道之前有很多人比較推崇美贊臣、惠氏、雅培的奶粉,覺得外國的產品就是好,但是真正等到消費者掏錢的時候卻發現,大家還是會選擇咱們中國品牌。可能是因為去年的業績不錯,讓本來就潛力無限的飛鶴奶粉在去年11月13日於港交所上市了,市值飆升的速度讓業內人士為之側目。
據悉,11月13日上市當日,飛鶴IPO的發行價為7.5元一股,截止收盤,這個數字已經穩穩站住了腳跟,浮動並不是很大,這樣的成績還是讓人讚嘆不已的,說明資本市場也比較看好這個品牌。通過上市,飛鶴奶粉也獲得了近65億港元,這筆錢將用於奶粉後期的質量把關和研發當中。目前飛鶴奶粉的市值已經飆升至600億元,成了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奶粉」了。
實際上,飛鶴奶粉並不是一個新牌子,它歷史悠久,1962年,飛鶴奶粉成立,算是中國第一批奶粉企業了,和很多質量不過關的企業不同的是,飛鶴奶粉是為數不多一直受到國家檢測機構認可的奶粉,質量肯定沒有問題,此外,飛鶴只做「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所以更受消費者信賴。
進入2020年,上半年大家居家休息,很多人也早早備好了寶寶需要喝的奶粉,飛鶴的銷量又迎來了大爆發。相信未來以飛鶴奶粉為首的國產品牌會不斷崛起,從困境中走出,獲得更多家庭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