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易班中心(橙汁易班)成立以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落腳點,遵循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結合新時代發展、「網際網路+」的新形勢和大學生發展特點,推動思政工作與網絡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建設精品項目,打造網絡「易文化」,以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第二課堂)為抓手,通過抓機制、隊伍、開發、載體四個維度,整合資源一體共振,建設「1+2+N」(一臺兩微N載體)多維立體網絡思想政治模式,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打造網絡思政文化,培育和踐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陣地。
一、工作思路及實施時間
(一)工作思路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吸引力和實效性。」突出強調了新媒體新技術在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將傳統的思政工作與新媒體、新技術相融合,遵循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成長規律,「以生為本」,通過抓機制、隊伍、開發、載體四個維度,整合資源一體共振,建設「1+2+N」(一臺兩微N載體)多維立體網絡思想政治模式,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新陣地。
(二)實施時間
2017年11月-2019年11月
二、實施過程及措施
(一)強化機制創新,加強保障力度,促進網絡思政「穩得住」
1.強化領導體制
領導高度重視,引領頂層設計,提前謀劃、靠前指導,成立領導小組,打造全員參與的團隊。成立了易班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易班發展中心,掛靠學生工作部,選派指導老師,整合學校多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2.加強資源保障
學校配置專用辦公場所,提升網絡設施設施,搭建網絡平臺,開發易班網絡思政「校本化」,給予專項建設經費支持,規範、有序、全面推進網絡思政建設。
3.完善工作機制
學校成立易班發展中心,設有校、院兩級易班學生工作站、易班體驗窗口、易班班長等多重工作格局,完善考核、評價、反饋管理機制,狠抓「一臺兩微N載體」,深入推進網絡思政發展。
(二)依託「思政平臺」,注重價值引領,保障立德樹人「落地實」
1.厚植愛國情懷,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依託易班平臺,開展了「我是護旗手」「我為祖國升國旗」「歌唱祖國」等網上活動,舉行升旗儀式、「紅歌大家唱」、快閃等多種形式愛國活動,弘揚家國情懷,厚植愛國主義,引導大學生愛國愛家。
2.探索新形式,開展理念信念教育
開設理想信念教育,講好「中國故事」,講深「改革開放故事」,講實「橙汁」故事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為國為黨奮鬥;開設網絡思政直播微課堂,推出「思政黨課」同步直播活動、開展「校園十榜」評選活動、「時刻準備著,只要祖國一生召喚」徵兵宣傳等特色活動,通過講好「故事」、視頻直播等形式把思政工作做到學生心坎上。
3.建設易班紅色家園,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開通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培育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師德高尚、學養深厚、熟悉網絡新媒體特點、影響力廣的網絡名師,建設一支由學生黨員和學生幹部骨幹為主體的網絡宣傳工作隊伍,引導青年學生傳遞網絡正能量,抵制網絡謠言,營造健康網絡空間。建設和維護一批方向正確、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特色明顯的黨課課件、視頻及各類宣傳教育活動。建立易班紅色陣地,通過走進紅色教育基地、緬懷先烈等活動,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三)狠抓「思政載體」,引導網絡文化,打造精品項目「出得彩」
1.深化愛生崇,以生為本,開展精品活動
堅持以生為本,整合資源,凝練校園特色,建設融「網際網路+思想引領、網際網路+生活服務、網際網路+教育教學、網際網路+文化建設」為一體的思想精神家園和時代文化陣地。開展「書記有約」「校長下午茶」「校園十榜評選」「輔導員的一天」「我和我的班主任的故事」「我和輔導員的故事」「共享廚房」「心靈有約」等精品活動,精心打造「1+2+N」模式,形成「線上」+「線下」雙軌道,結合視頻,網絡優課,輕應用快搭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切實提高網絡思政教育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2.凝練「橙汁」文化,開展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依託「橙汁易家」工作室,緊抓國家重大事件、重要歷史紀念日、中華傳統節慶日等載體,凝練愛生崇教「橙汁」校園文化,打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網絡陣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以「橙汁易家」工作室為實踐平臺,按照「分階段、分步驟、到推廣」的模式,形成文化特色明顯,實效性強、黏合度高,學生廣泛參與、共建共享、溝通互動的網絡文化互動社區,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融合資源,完善服務機制,著力網絡育人陣地「吸眼球」
1.建設易班學堂
開設易班學堂,進行網上培訓、輔修、考證等,鼓勵專業教師以課程為單位,建立個性化課程空間(教學班),與學生開展教學互動,為學生提供課件共享、在線答疑等服務,使學生隨時隨地享受到教學服務。積極開展學校網上視頻公開課的實踐,形成對網上視頻公開課的建設、使用和推廣範例。通過二級學院推薦、邀請專家錄製、網友自發上傳等形式,不斷積累學校原創的、適合我校教學需要的課程精品視頻、校園報告等視頻資源,逐漸建成學校的視頻資源庫,供學生在線學習和討論。每年從中評選出學生喜愛的視頻和專業教師予以表彰。建立以課程為單位的移動學習資源庫,打造移動的綜合資訊平臺。
2.建設易班文化娛樂圈
通過易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藝體育競賽、科技創新大賽、創業大賽等活動,搭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優質資源互聯互通平臺、數字資源服務平臺,大力引進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等教學資源,構建高校網絡文化研究示範平臺,集聚大學生網絡文化成果,培養學生健康的身心。
3.建設個性化易班
通過易班開放平臺,建設特色易班,鼓勵大學生通過博文、帖文、微博等形式記錄校園生活、彰顯自我個性、交流思想情感,建設精品社區和各類服務應用,形成特色個性化易班,使易班成為「一站式」師生服務平臺,成為展示學校校園文化的對外窗口。
三、創新之舉
踐行「立德樹人」「愛生崇教」理念,增強網絡思政時代感、吸引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落腳點,遵循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結合新時代發展、「網際網路+」的新形勢和大學生發展特點,推動思政工作與網絡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感、吸引力和實效性。
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抓手,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陣地。加強精細化管理,建設精品項目,打造網絡「易文化」,以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第二課堂)為抓手,通過抓機制、隊伍、開發、載體四個維度,整合資源一體共振,建設「1+2+N」(一臺兩微N載體)多維立體網絡思想政治模式,即充分利用「思政平臺(立德園)+樹人館+青年之家+馨香園+沁芳苑+城職易家」,緊抓國家重大事件、重要歷史紀念日、中華傳統節慶日等載體,做到學生在哪裡就把思政教育做到哪裡,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唱響好聲音,打造網絡思政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陣地。
四、取得成效
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愛生崇教」,宣傳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導向,以網絡思政內容建設為主線,引領網絡文化發展,打造了網絡思政、網絡育人平臺。
以城職易家為中心,集合各學院微信平臺,聯合學校公共宣傳平臺,整合學生工作處等資源,開展「愛生崇教」愛生活動,創建珠海高校第一家思政平臺(立德園)、「樹人館」、「青年之家」,開創「共享廚房」、珠海高校第一家服務女大學生的「女生之家」,打造珠海城職院新型校園育人環境。易班雙指數數據和學生活躍度在廣東省內排名靠前,建設了「易班」學堂、「易班」文化娛樂圈、「易班」資訊中心,形成融思想性、教育性、服務性、互動性的校園網絡思政集群。在網絡文化、網絡思政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澆築「海陸空」多維立體網絡思政新格局,獲得第一批廣東網絡文化示範工作室共建培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