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也是銀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推動者。從長遠和全局角度看,消保工作與業務發展是一致的、互利的。」在7月20日第120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青島銀監局副局長李繼明強調,銀行機構與消費者並非利益對立,而是利益共生;並非零和博弈,而是俱榮俱損。他坦言:「消保基礎不夯實,就會成為木桶的短板,那麼業務發展將只是空中樓閣,不能長遠、不可持續。」
近年來,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越來越受到監管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所重視,各地紛紛開展相關工作。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李繼明也以「踐行為民監管 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為主題,介紹了青島銀監局和青島銀行業的相關情況。
注重行為監管 推動銀行業實現「五化」
李繼明表示,從監管的角度看,青島銀監局非常注重強化行為監管、監管引領,堅持問題導向,擴容消保內涵,從理念引領銀行機構「我要做」,以目標指導銀行機構「怎麼做」,借監管工具箱督導銀行機構「不敢不做」,推動青島銀行業的消保工作水平全面、大幅度提升。
首先,該局督促銀行消保組織機制的獨立化,要求轄區銀行機構設立專門部門,單配資源、單設崗位、單獨考核,專司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以確保消保工作的獨立性、權威性和專業性。目前,轄內銀行機構消保部門設立率為73.2%、主要銀行機構消保部門設立率為100%,轄區專職和兼職消保工作人員達2000餘人。
其次,銀行在消保工作流程上要講求明晰化。「針對轄區銀行機構消保工作職責模糊、運行不暢的癥結,青島銀監局在全轄組織開展『消保流程再造』工程,構建總、分、支行三位一體的立體消保工作架構。」李繼明告訴記者,各行需要在總行和分行層面,著力加強制度約束,釐清各部門、分支行消保工作職責邊界,明確各項業務處理流程,構建權責明晰、順暢高效的消保工作架構。在支行層面,重點明確標準,組織開展網點全覆蓋的「消保示範網點」創建工作,營造濃厚氛圍,促進一線消保工作水平整體提升。
第三,強調工作關口前置化,以「預防為先」,引導銀行機構將消保工作要求嵌入產品銷售全流程。在強化售中員工行為管控、售後糾紛化解處置的同時,重點加強售前產品合規性審查,並且明確要求銀行機構建立消保預審機制,在推出面向消費者的新產品前,由消保或合規部門進行審核把關,嚴防問題產品流入市場。
第四,明確回應訴求主動化。一方面,強化監管引領,宣傳監管政策,直接聆聽消費者訴求,樹立良好監管形象;另一方面,督導銀行機構建立行長接訪制度,總行(分行)行級領導定期主動約訪、接訪。
最後,能力提升需體系化。青島銀監局通過採取現場督察、區域輪訓等方式,搭建起立體化培訓教育網絡,引領銀行從業人員提高對消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持續提升消保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該局重點聚焦基層網點,組織開展消保輪訓,取得積極成效。
防治亂象 探索緩解「四大突出問題」
對於當前銀行業消費者反映突出、社會各方關切的私售「飛單」、電信詐騙、校園網貸風險頻發以及服務存在短板等四方面問題,李繼明表示,青島銀監局高度重視,積極回應,重拳整治。
他表示,該局嚴格要求轄內銀行落實「雙錄」要求,遏制理財「飛單」。目前,1630個開辦相關業務的銀行網點全部如期完成了軟硬體配置。在櫃檯「雙錄」基礎上,將自助銷售區域同步納入「雙錄」管理,確保「雙錄」無死角、全覆蓋。此前,該局還組織開展現場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66個問題,逐一提出整改要求,並跟蹤抓好落實。
針對電信詐騙頻現的問題,青島銀監局則積極參與地方政府相關工作機制,與司法部門建立案件線索快速查詢、涉案資金快速止付機制,累計查詢涉案帳戶2067個,緊急止付涉案交易709筆、金額347.3萬元,快速凍結195筆、金額84.9萬元。同時,該局督導銀行機構將轉帳業務「四詢問、四核實」定為櫃員規定動作,員工協助阻止電信詐騙417例、挽回群眾損失1671.7萬元。
此外,就當前社會關注的校園網貸問題,李繼明表示,青島銀監局一方面會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督導轄區網絡借貸平臺全面停辦「校園貸」業務;另一方面,引導銀行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研發正規的校園信貸產品,滿足在校大學生合理信貸需求。目前,青島兩家主要法人銀行青島銀行和青島農商銀行均已推出專項產品。除此之外,該局還組織開展各種形式宣傳教育,培育學生金融誠信意識和理性消費觀念,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範不法侵害的能力。
為補齊服務短板,青島銀監局通過全面梳理消費者投訴事項,摸清轄區銀行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樹立行業標杆、突出服務亮點、便利社會監督,從這三個方面入手,積極加以改進。
強化金融宣教 實現消費者教育「三個拓展」
不久前,人民銀行公布了中國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結果顯示我國消費者金融素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具有良好金融知識認知水平的消費者是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基石。」李繼明表示,青島銀監局非常注重強化消費者金融知識宣傳教育,通過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有效增強對消保工作的乘數效應。
據悉,青島銀監局已連續11年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建立了50個「送金融知識下鄉」宣傳服務站,實現金融教育全面覆蓋城鄉。自主開展「送金融知識進小學」,實施「送金融知識進職業教育」。「近年來,青島銀監局累計發放宣傳材料398萬份,發送公益簡訊、微信320萬條,宣傳教育覆蓋受眾428萬人次。」李繼明說。
拓展宣傳教育渠道同樣重要。為此,青島銀監局創新金融宣傳教育渠道,在每年定期開展集中宣傳教育的同時,探索搭建常態化金融宣傳教育平臺。如在青島廣播電臺開設「空中金融講堂」,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和風險提示;構建「網際網路+消保」模式,創設消保微信公眾號,常態化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擴大受眾面和傳播面。
在渠道拓寬的同時,青島銀監局不斷創新宣傳教育方式。李繼明表示:「我們建立了風險提示機制,深入挖掘各類渠道發現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線索,加強調研分析,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大風險提示力度,提升消費者防範意識和能力。針對投訴多發和風險隱患較大的電信詐騙、『飛單』、『雙錄』、八項權利維權等事項,組織編寫風險提示材料,通過各類媒體加強警示教育,並要求銀行機構放置於所有營業網點顯著位置,供消費者取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