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家清風小講壇丨向曾國藩學家教家風第九期——兒女婚姻

2020-12-21 澎湃新聞

伊家清風小講壇丨向曾國藩學家教家風第九期——兒女婚姻

2020-09-30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向曾國藩學家教家風第九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他對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有許多論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婦女在「樹立良好家風方面」具有「獨特作用」,領導幹部的家風「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等。

為進一步引領廣大家庭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圍繞「我心中的清廉柯橋」警示教育活動,區紀委、區婦聯聯合拍攝「向曾國藩學家教家風」系列微視頻,每周一期推送伊家清風小講壇,展示曾國藩對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做官的獨特見解,揭示《曾國藩家書》中蘊藏的智慧與信念。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第九期《兒女婚姻》,由區教師發展中心鮑國潮老師講解。

曾國藩是晚清歷史上有名的重臣之一,

被人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他這個人有一個鮮明的特點,

就是不但自己為官做人特別好,

而且他的家庭教育特別好。

他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聖人之一。

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曾國藩也不例外。在曾國藩對待兒女婚姻的過程當中,他一直有一條鮮明的標準,我們先來看一則他的家書:「常家欲與我結婚,我所以不願者,因聞常世兄最好恃父勢作威福,衣服鮮明,僕從烜赫,恐其家女子有宦家驕奢習氣,亂我家規,誘我子弟好佚耳。」

意思是說常家想與我結兒女親家,我之所以不太情願,是因為我聽說他們家的孩子最喜歡做的事,就是仗著父親的權勢作威作福,穿著高級的衣服,帶著一大群僕從,我擔心他們家的子女有官宦人家的這種驕奢的習氣,這樣的人如果結了親家,會亂了我們的家規,會引誘我們的子弟去像他們這樣好吃懶做、作威作福。

這段話鮮明的表達了曾國藩兒女婚姻上的價值觀,他認為自己的子女選擇品行高尚、生活簡樸的人結婚,而不是找有權有勢、作威作福的人家。

當前我們在兒女婚姻處理的過程中,也產生著全社會性的焦慮。許多家長為孩子在婚姻的過程當中,會提出必須有房、必須有車等等之類的物質上的要求,認為只有有了充裕的物資,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兒女婚姻幸福。

其實不然,在曾國藩看來,婚姻不僅是要讓兒女獲得物質上的保證,更重要的是通過兒女的婚姻要使家庭保持淳樸、善良、勤儉、節約這樣的家風,只有這樣的婚姻才是理想的婚姻。

在兒女婚姻的過程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兒女婚姻之後如何處理兩家之間的關係。當前社會離婚率居高不下,有一種情況是值得警惕的,就是當夫妻兩個人出現矛盾的時候,兩邊的人家往往會參與到這個矛盾當中。導致婚姻的裂縫越來越大,最後導致走上離婚的道路。

對於這個問題,曾國藩早就有所警惕,他在家書中這樣說,至於宗族姻黨,無論他與我有隙無隙,在弟輩只宜一要概愛之敬之。孔子曰:"汛愛眾,而親仁。"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禮人不答,反其敬。"此刻未理家事若便多生嫌怨,將來當家立業,豈不個個都是仇人,古來無與宗族、鄉黨為仇之聖賢,弟輩萬不可專責他人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對於自己宗族當中的本族人家或者婚姻關係的親戚人家,無論他們家與我們家之間有沒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在我們這一輩人當中需要一概的愛之敬之,相互相親相愛。孔子說我廣泛的愛身邊的人,愛大眾,這就近於仁義之道了。孟子說為什麼我愛了別人,但別人對我不親近呢?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你要反思自己在仁義上做的夠不夠。當我以禮待人的時候,他人卻沒有以對等的理來對待我,那麼我就要反思自己在敬這個字上做的怎麼樣。古來沒有與鄉黨宗族之間結仇而成為聖賢的,因此需要我們這一輩人處理好由於兒女婚姻帶來的與因黨之間的關係。

這段話的深刻之處在於只有周圍的人都相互相親相愛,兒女婚姻才有可能長久,才有可能容忍兒女婚姻當中產生的種種矛盾,這對我們當前的對兒女婚姻的認識不正是一劑清醒劑嗎?

在當前的社會當中還存在著由於兒女之間的矛盾而引發的兩家之間的矛盾,我覺得真應該讀一讀曾國藩家書中的這一段話。希望讀了這一段話,我們對兒女婚姻的處理有更加理性、更加廣闊的境界和態度。

在留言區分享你家的家風家訓

每期隨機抽取10名幸運觀眾

贈送一本《曾國藩家書》

上一期中獎名單公布如下

萬澤的樹

晗昕

稽山鑑水

春天不遠

蔚藍的自由

:)家風家訓

END

原標題:《伊家清風小講壇丨向曾國藩學家教家風第九期——兒女婚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屈子講壇第九期:儒家經典彰顯家國情懷,吳光教授談儒學與家文化
    1月12日下午,屈子書院講壇第九期暨2020年新年首講在屈子文化園國際詩歌交流中心楚辭堂隆重舉行。浙江省社科學院研究員、浙江省儒學學會會長吳光教授登堂開講,為大家講授「儒學與中華家文化」,長沙理工大學教授、屈子書院執行院長王琦擔任本次講壇嘉賓主持。
  • 「新蕊計劃」家庭·家教·家風講壇開講 帶孩子探索老北京文化
    12月22日下午,伴隨著冬至的暖陽,「新蕊計劃」家庭·家教·家風講壇(第五期)——《探尋老北京文化 講給孩子的老北京》在北京首都圖書館如期開講。 本期講壇特別邀請京城文化傳播者、《小姥爺給孩子說北京城門》作者韓世平老師作為主講嘉賓。作為一位熱愛並深諳北京文化的地道北京人,他喜歡給孩子們講老北京的文化故事,深受孩子和家長們的喜愛。
  • 什麼是家風,好家風是孩子成長基石,好家教矯正「熊孩子」3建議
    導語: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增家庭家教家風的相關條款。在中國人眼裡,家即是一個安居棲息之地,又承載著一個家族代代傳承的記憶。家風家訓,是一個家族的傳統風尚,是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
  • 「培育善美家風 踐行初心使命」家教家風家訓主題展(一)
    培育善美家風 踐行初心使命家教家風家訓主題展(一)今年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要求必須「抓好家風教育」,強調「把對黨忠誠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將陸續對30多位古今優秀家庭家教家風家訓進行宣傳展示,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家教家風文化,展現當代家庭文明風採,凝聚和傳遞家庭美德正能量,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 「新蕊計劃」家庭·家教·家風講壇:教你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男孩和...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9月8日,「新蕊計劃」 家庭·家教·家風講壇第四期——《培養面向未來的男孩和女孩》在北京首都圖書館如期開講。 為幫助解決父母這些疑惑,本次講壇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農研究員作為主講嘉賓。
  • 家庭家教家風 | 「家長教育」 我們一直在路上
    家庭家教家風 | 「家長教育」 我們一直在路上 2020-12-2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了千千萬萬幸福美滿的家——從家風家教建設看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在貧困戶張成德家一間一間屋子察看,和夫婦倆算收入支出帳;  他踏著皚皚白雪,走進張家口市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與村民徐學海的家人一起炸年糕;  …………  剛離開一個個小家,習近平總書記又走進一個個大「家」。
  • 齊家有道丨曾國藩:家族人才輩出的密碼
    但曾氏家族代有英才,是少見的長盛之家。 曾國藩有3個兒子、6個女兒,長子和第五女不幸夭折;次子曾紀澤是著名外交家;小兒子曾紀鴻是著名數學家;長孫曾廣鈞是曾家的第二位進士,23歲入翰林院,也是著名詩人;孫女曾廣珊是著名女詩人;直系第四代、第五代,大多是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精英。
  • 唱賣懶歌、學包油角……茶山鎮舉辦家教家風系列活動
    寒溪水村「東莞市家教家風實踐基地」揭牌1月17日,「傳家風誦家訓,『玉蘭姐姐』助家教」——2020年東莞市婦聯「玉蘭花開——把愛帶回家」活動暨茶山鎮家教家風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茶山鎮寒溪水村舉行。聆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當天,寒溪水村掛牌「東莞市家教家風實踐基地」。寒溪水村是茶山鎮一個具有紅色基因的鄉村,羅氏家族愛國愛家的優良家風代代傳承,湧現了多位積極投身革命的愛國人士,激勵著一代代人。
  • ...銅像暨「曾氏家風家教實踐體驗基地」揭幕儀式在南雅湘江中學舉行
    新湖南客戶端3月28日訊(通訊員 安迪)為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引導和教育廣大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促進學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共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3月28日上午,由長沙市南雅湘江中學與婁底雙峰縣曾國藩故居管理處、曾國藩研究會、湖南雙峰曾氏家風教育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長沙市學校
  • 南雅湘江中學曾國藩銅像揭幕 建曾氏家風教育實踐體驗基地
    南雅湘江中學全體師生共同學習曾國藩家風家教。紅網時刻3月28日訊(記者 李慧)3月28日,「南雅湘江中學曾國藩銅像揭幕、曾氏家風教育實踐體驗基地揭牌」儀式在南雅湘江中學體育館一樓報告廳、圖書館一樓大廳順利舉行。
  • 紫薇花課堂丨「科學家教走進田園農家」開講啦!
    紫薇花課堂丨「科學家教走進田園農家」開講啦!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引導我市廣大家庭弘揚良好家風家教,自貢市婦聯錄製了100期「科學家教走進田園農家」系列音頻,主要包括「親子教育」、「夫妻溝通」、「婆媳關係」、「隔代教育」、「文明禮儀
  • 張鵬翮:清風素節 忠孝仁義(家風家訓)
    張鵬翮能夠成為一代廉吏楷模,與其良好的家風家訓分不開。  張鵬翮出生於四川蓬溪一個書香世家。明末清初,蓬溪戰亂迭起,瘟疫肆虐,其父張烺背母躲避於深山老林,從此漂泊他鄉,多年後才回到蓬溪。逃難中,張烺把年幼的張鵬翮帶在身邊,不忘對他諄諄教誨:「遇高年者,尊之敬之;遇幼弱者,愛之恤之,勿致等於途人焉。」每到一地,就帶張鵬翮拜師學習。
  • 小家和才能大家樂 莆田市開展傳承好家風活動精彩紛呈
    講座從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和家訓的基本功能切入主題,通過講述孔子、司馬談、張英、林則徐、曾國藩等歷代名門經典家訓進行剖析,提煉出一些家教精華,進而對現代家庭如何培養這些特質給出相應的建議,讓與會同志從中得到有益啟示。
  • 曾氏家族何以久盛不衰 得益於曾國藩的家風四字八句訣
    家風是長期完善形成又共同自覺踐行的準則和習慣,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上升到國家層面,家風又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正所謂「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是《紅燈記》裡的唱詞,包含了人的成長與家庭環境、家風、家規的關係。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關於治家的內容,明代曾經有《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
  • 曾國藩日記和家風給後人留下的 太珍貴了 千金難買 失敗時候該讀
    (一)家庭倫理方面有關曾國藩的家庭倫理思想教育方面,林建曾認為「曾國藩的家教思想凝集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有關家教的部分精華,以儒家的綱常倫理和湖湘農家文化為其經緯,其家庭教育的影響超越了他的家庭和他的時代,得到各種各樣中國人的普遍認同;」【1】曾國藩運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結合自身家庭情況對家裡人進行教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封建家庭倫理教育思想體系和優良的家風,不僅是封建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楷模對我們今天的家庭教育也有很深的意義
  • 【文明家庭】康縣城關一小:優秀學生的家風家教故事
    本期我們將介紹五年級(3)班朱明萱、五年級(4)班王靈萱,五年級(5)班陳菁三位優秀學生的家風家教家規,相信這些優秀孩子和優秀家庭的親情故事,能給您一些啟發。五(3)班朱明萱全家福家風: 尊老愛幼、勤儉節約、 鄰裡鄉親、遵紀守法。
  • 家訓丨曾國藩:居家以不晏起為本 居官以不要錢為本
    為瞭望子成龍,他在白玉堂旁邊創辦私塾——利見齋,曾國藩在這裡讀書到十多歲。 在祖父耕讀治家之道和父親孝順苦學精神的薰陶下,28歲的曾國藩終於金榜題名進入翰林之列。全家高興之時,星岡公卻是冷靜如常告訴家人:「寬一雖點翰林,我家仍靠作田為業,不可靠他吃飯。」曾國藩進京前,畢恭畢敬向祖父請示:「此次進京,求公教訓。」曾星岡語重心長地說:「爾的官是做不盡的,爾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
  • 家庭建設工作月丨蘭溪稅務舉辦家風家教建設活動
    家風家教家庭,是身心的歸宿家風,是代代相傳的文明印記家教,是潤物無聲的道德影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正「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今年以來,市婦聯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為抓手,聚焦群眾對家庭建設的新需求、新期待,在全市開展家風家教建設系列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引導文明新風尚。活動展播:蘭谿市稅務局。
  • 紅豆講壇 李月娟老師傳立家訓、家風、家教講座
    12月23日至24日,由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國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立家訓、家風、家教」專題講座在翔景軒大酒店和金御華尊國際大酒店舉行。各位家長早早地來參加講座,現場座無虛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