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人注意!日本街頭交通廣告牌的「日文漢字」是這些意思

2020-12-19 騰訊網

無論是哪國旅人只要到達日本、走出機場,一定都能在路上發現寫有各種日文片假名及漢字的交通指示廣告牌,這些廣告牌上不外乎就是寫路名、往哪個方向之類的,一般中國人將這些漢字照念雖然也是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大家有仔細想過其中的漢字意思是什麼嗎?金時整理了道路廣告牌上常見的漢字的意思介紹,像是常見的「通り」、「方面」等,一起來增廣見聞長知識一下吧!

道路廣告牌常見日文漢字:接在路名、地名後

◆通り(doori)日本廣告牌上最常見的就是「○○通り」了,一般中國人看見這個通字都會直接念中文發音,但其實這個「通り」就可以視道路的寬度來翻成對應的中文詞,像是東京的「明治通り」可以說是「明治大道」,原宿的「竹下通り」可以翻成「竹下街」,衝繩的「國際通り」也能說是「國際路」。◆[關西]筋(suji)「筋」這個漢字在大阪相當常見,因為大阪會針對道路的走向而取相對的名稱,南北向的道路會稱作「筋」,像是大阪市營地下鐵的「御堂筋」線就是主要行駛在這條路上而以此為名,還有大阪著名的觀光景點-「天神橋筋商店街」就是一條南北向的商店街。相對地如果是東西向的道路在大阪則是會取作「通り」。◆坂(saka)「坂」在日文是坡道的意思,例如澀谷的道玄坂、京都的三年坂及二年坂等等。而說到「坂」也許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日本的偶像團體,像是著名的「欅坂46」的欅坂就是一條位在六本木的坡道名稱。所以如果要去的地方看見標示著○○坂的話,就表示前方有個坡道要爬!◆丁目(chyoume)丁目是日本城鎮的劃分單位,像是新宿三丁目、銀座一丁目等,連車站名也會直接使用,因此就算不會日文,相信或多或少都有見過。◆[北海道]條(jou)&丁目(chyoume)北海道的行政劃分格局相當方正且路又直,因此道路名稱相當地特別,常常可以看到東西南北+數字+條或丁目的路名,這是因為東西向的道路會以大通公園為界,往北的第一條路就叫北一條,往南的第一條路就叫南一條。南北向的道路則是以創成川為界稱作「丁目」,創成川以西的第一條路就是西一丁目,以東的第一條路則是東一丁目,以此類推。◆交叉點、交差點(kousaten)交叉點單看字面可能會有點困惑,不過這其實就只是指兩條路交叉的交會點,也就是十字路口的意思。另外「辻(tsuji)」這個漢字最原本也是用來表示十字路口的。◆叉路、差路(saro)市區繁華地帶很常看到三叉路、五差路之類的字樣,表示了這個路口有幾個岔道之意,例如池袋車站東口的「東口五差路」。◆方面(houmenn)「○○方面」的○○通常會是地名,表示通向此地方的意思,除了道路招牌上常見之外,電車、巴士之類的交通工具也會使用這個詞,像是「東京方面」、「新宿方面」等等。

道路廣告牌常見日文漢字:用路指示警語

◆信號(shingo)「信號」是「信號燈」的簡寫,意思就是「紅綠燈」。另外有時候可以看到行人紅綠燈旁會有一個寫著「押ボタン式」的牌子,表示這個路口的行人號誌燈是要按了之後才會變成綠燈讓行人通過。「歩車分離式信號」則是在馬路十字路口上,轉彎車輛與要過馬路的行人之間,有可能發生衝突,因此將同方向的車輛及行人所看的紅綠燈分開。◆橫斷禁止(oudannkinshi)通常會出現在比較大條且車流量多的路上,表示行人禁止穿越馬路,請等紅綠燈、走斑馬線才是最為安全的。◆折り(ori)「折り」是轉彎的意思,因此在道路廣告牌上通常只會有右轉「右折り」或左轉「左折り」這兩種字樣出現。◆原付(genntsuki)雖然這句觀光客不常利用到,但肯定在路上看見寫有「原付」兩個字的廣告牌時都會有些困惑吧。「原付」是「原動機付自転車」的略稱,也就是一般中國人熟悉的機車的意思。通常出現這個字樣的標誌都是表示只有機車需要遵循此規定,例如紅框圓形、有兩個藍色箭頭並寫著原付的標示,就是指機車需要兩段式左轉的意思。

結語

對於這些漢字,雖然中國人直接念過去也還算能溝通,但是如果對日本文化及日語有興趣的話,透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標示來了解會比從書籍上參考更加熟悉且生動。下次去日本玩不妨透過觀察路上的告示及路牌來了解日本人的生活及文化吧!

以上即是本次《金時帶你看日本》的全部內容啦!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日本的風土人情,新鮮資訊以及人文歷史,歡迎您關注"金時帶你看日本"哦!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評論哦~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中國旅人注意!日本街頭交通廣告牌的「日文漢字」是這些意思
    無論是哪國旅人只要到達日本、走出機場,一定都能在路上發現寫有各種日文片假名及漢字的交通指示廣告牌,這些廣告牌上不外乎就是寫路名、往哪個方向之類的,一般中國人將這些漢字照念雖然也是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大家有仔細想過其中的漢字意思是什麼嗎?
  •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中國人卻基本看不懂,這些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中國人卻基本看不懂,這些字到底是什麼意思?隨著中國日趨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把中文作為一種學習語言,也有很多國家至今都保留著漢字,比如日本。很多人去日本旅遊,都會看到街上有很多的漢字,但是這些漢字卻和我們認為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基本看不懂,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日本古代是沒有文字的,他們的文字是唐朝傳入的,也就是我們使用的漢字。但是他們並沒有直接使用這些漢字,而是在這些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日文。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你一定碰過!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 你一定碰過!
  • 為什麼日文裡有那個多漢字?
    徐福(傳說日本的祖先就是他)日本的文字是有中國傳入的,隋唐時期遣隋、遣唐使(留學生)來到中國,但是中國的唐朝比日本強大太多了,日本這個民族有一個特點是誰強大就像誰學習,這點比韓國強,明明也是起源於中國的文字,但不承認,把所有有漢字的文字強行去掉,以至於很多年輕人不認識自己老祖宗的墓碑。
  • 一日本書法家展示,日文起源於漢字的演變過程,讓人目瞪口呆
    這和醫生寫的字有的一比,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很慚愧,我的漢字,沒有一個日本人寫得好,不行,我去哭會兒。其實,這不是我字寫得太難看,只是我寫的是日版漢字,小眾化,不好看懂而已。怪不得老看自己的草書寫得像日文,日語教科書上有寫,平假名是由我大中華的草書演變過去的,片假名是漢字的偏旁部首,所以小夥伴們覺得字一寫得草就像日語是理所當然的啦,漢字是日語的祖先沒錯的。
  • 去日本需要注意的22個漢字,不注意會鬧笑話
    為什麼那麼多國人喜歡去日本旅遊呢,除了受動漫、日劇等等文化影響外,恐怕就是漢字的親切感了,日本和中國一樣是用漢字的國家,不過對於中國人來說,日本的漢字也是問題,很多日本漢字的意思跟中文不一樣,稍加不注意用的話也會鬧笑話,那麼本文就梳理了一下大家去日本比較容易誤會的一些漢字。
  • 日文中的漢字:把新娘子叫「花嫁娘」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秦漢會(日本書法團體)會長。  最近看到一部電視連續劇叫《娘要嫁人》,略微看了看,發覺真的是老媽要嫁人。其劇名,猜想是套用一句諺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如此說來,是有點離譜了。因為這裡的「娘」不是老媽,而是女兒。天要下雨,當然是自然規律,誰也擋不住。女兒長大了要嫁人,也是天經地義的。
  • 原來是這個意思!日本旅遊時你要知道的日本漢字
    因為日文和中文都有漢字,因此中國人在學習日語時能比其他語系的族群更加容易、旅遊時也少了一些語言不同帶來的不便。但是日文裡也有許多讓中國人難以從字面去理解的漢字詞彙。這次介紹一些在日本旅遊時常常會看見的特殊漢字,下次去日本觀光時如果再看見這些詞,就不用再想破頭瞎猜它的意思了,旅遊也變得更輕鬆。
  •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以下只列舉不同或非凡者: ):山頂 這些漢字由於是日本自創,外國人很難了解其意.
  • 日文沒了漢字會變成什麼樣?有可能取消漢字嗎?
    ,下面開始講下為什麼日文不可能去漢化:講之前可以插個嘴(補個梗)嘛?所以上面的日語句子是這樣寫的,用漢字「彼の名前は田川です」,平假名就像空格一樣分隔單詞。其實日本曾經也嘗試過日文去漢字的:1800年代日本發現西方國家比中國要好得多,因此他們想學習西方比中國更多。日本人也想更加獨立於中國文化。
  • 安倍也會書法,但他是寫漢字還是日文,完全出乎預料
    安倍,1954年9月生,現年65歲了,出生於日本東京都。安倍於1977年畢業於東京成蹊大學,在校期間,其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在2012年的時候,他被第二次選為日本自民黨總裁,2014年的時候又連任自民黨總裁。
  • 為什麼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不用翻譯,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去過日本旅遊的人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就是日本的街名、地名、店名、橋名、樓名.....處處可見中國漢字。如果認識這些漢字,可以蒙對一半是什麼意思,基本上不用翻譯。日本,在古代時期是沒有文字的,日本的漢字是從我國三國時期傳過去的。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日本人便開始以中國漢字為基礎,結合漢字造字的要素與原理,開始了國字的創造。之後,通過中日文化和貿易往來,日本國字也被傳到了中國。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很多自己的地區方言,專屬於方言的漢字讀音有趣,字形跳脫,卻也鮮少為人使用。
  •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但你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外孫說不會英語,阿嬤說在答卷上寫「我是日本人」好了;漢字也不太會,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去過日本旅遊的,也許會驚訝街頭處處可見漢字,文物古蹟上的漢字,就更多了。這些漢字是從日本傳到中國的,特別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脫亞入歐,積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還有政治經濟法律,翻譯成日文時,就用了中文裡的漢字,賦予了這些漢字新的意義。但是現在日本教育的漢字,越來越少了,只有1006個,常用漢字2136個。如果能識讀這些漢字,大概足夠應對日常生活了。有人說一般日本人實際使用的漢字也就500個字左右。
  • 為什麼日文車票叫做「切符」?學會9組實用漢字,日本車站不迷路
    日本自由行時,除了景色豐美、購物環境佳之外,覺得最方便的莫過於日本也使用「漢字」了!有些字用猜的也能懂,但有些字像是「切符」、「片道」、「両替」則是讓人摸不著頭緒。這次小編為大家選出9組在車站裡常會使用的漢字單字。記住了,就不擔心搭車、轉車會迷路啦!馬上往下看日本旅遊車站必學漢字!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而在日文中,這些詞的含義則如下:「非常口」是緊急出口的意思;「激安」是非常便宜的意思;「老婆」是老年女性的意思;「放題」是自由不受限制的意思;「人參」是胡蘿蔔的意思;在越南和朝鮮半島,漢字均已經先後被取代,甚至漢字20世紀在中國的遭遇也是一波三折。而日本仍在本民族文字體系中保留著漢字。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東亞漢字圈的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共享著漢字書寫系統。而現在仍在國家層面上使用漢字的,只剩下中國和日本。「從4世紀漢字傳入日本到今天,漢字在日本列島使用了1700多年。
  • 看懂這幾個日文漢字,不說話都能走遍日本
    但時時刻刻都掏出手機來翻譯未免太麻煩,今天的文整理了一些去日本旅行常見的漢字日文,出發前掌握這幾組關鍵詞,走到哪裡都不怕。01 吃飯「自慢」:自誇、驕傲、得意。「無料」意思不要錢、免費,入場無料(免費入場),無料案內所(免費介紹所)。最後要結帳的時候,注意看價格,日本商品、菜單上的價格通常都會標記「稅込」、「稅抜」。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
  • 交融的日文和漢字
    這是露絲·本尼狄克特對日本文化的評價。「菊與刀」的對立統一構成了日本民族精神的特質。懷著探疑和獵奇的心理,我和訪日團的成員們開始了日本之旅。    在與早稻田大學的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日中英三語並用,發現日語和漢語有好多相似之處。這也難怪,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後,成為了日本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字上,漢語和日文可以說是同根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