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邊界嗎?邊界之外是什麼?科學家提出三種猜想

2020-12-20 探索宇宙萬物

沙子是地球上的普通物質,也是最多的物質,一粒沙子在地球面前顯得微不足道,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地球大到無邊無際,沙子顯得如此渺。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當我們走出地球之後才發現,地球在宇宙面前也是一粒沙子,有可能也沙子也算不上,實在是太渺小了。

宇宙似乎無邊無際,整個太陽系在宇宙面前也只是一粒塵埃,人類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範圍達930億光年,但是這有可能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那麼宇宙到底有多大,它有邊界嗎?邊界之外又會是什麼?對於宇宙邊界以及邊界之外的世界,科學家提出了三種猜想。

第一種猜想:宇宙有邊無界假說,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來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大爆炸,一個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發生大爆炸之後,一直以超光速的速度向外膨脹,一直持續到現在。如此快的膨脹速度,現在的宇宙到底有多大,相信誰也不知道。

科學家提出的宇宙有邊無界假說,認為宇宙雖然是有限的,但是卻是沒有邊的,就有點類似於我們在地球上行走,一直走下去最終還是會回到原點。而宇宙也是一樣,我們從宇宙的一頭向前走,最終也會回到行走的起點。不過,人類走出了地球,看到了地球之外的浩瀚宇宙,也知道了宇宙的大小,那麼宇宙是否也是如此呢?這個猜想並不被很多人認可。

第二種猜想:多元宇宙假說,這個猜想也是普遍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可,多元宇宙認為,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在宇宙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空間,在這個更加浩瀚的空間中,存在著很多的宇宙,它們像星球一樣懸浮在浩瀚的空間中,我們的宇宙只是其中之一。

這個觀點類似人類在沒有走出地球之前的看法,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是不知道浩瀚的宇宙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地球的大小和形態。可是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才知道,像地球這樣的星球在宇宙有無數,地外之處有更加浩瀚的空間。

我們想要認知到宇宙有無邊界,宇宙有多大,只有真正走出宇宙才能看清楚,身在宇宙中,我們很難看清宇宙的全貌。如果宇宙之外有更大的宇宙存在,那麼這個更大的宇宙之外是否還有更更大的宇宙存在呢?如果這樣周而復始無限循環,那麼宇宙的有限和無限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於宇宙之外的空間,我們的宇宙是有限的,而對於我們的宇宙本身來說,宇宙又是無限的。

第三種猜想:多維度宇宙假說,維度理論是科學家提出的另一個得到普遍認可的猜想,科學家認為宇宙可能存在13個維度,人類生存的宇宙是三維宇宙,這個宇宙的生物最多只能認知長,寬和高。超出三維宇宙的東西我們是無法感知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螞蟻這種生物,它是一個大力士,可以舉起是自己體重數倍的食物,可是螞蟻卻是一個二維感官的生物,它只能感到前後左右的世界,無法感知到高度。如果你將螞蟻面前的食物提起來,吊在螞蟻頭上幾毫米的地方,螞蟻也不會發現。

螞蟻世界中,當面前的食物突然消失會感到恐慌和不可思議,會認為這是一種超自然的失蹤事件,可是在人類眼裡,失蹤的這個食物就在螞蟻頭頂上方數毫米的地方,只要螞蟻抬頭就能看見,可事實上,當螞蟻抬頭也無法看到食物,因為食物已經脫離二維進入了三維空間,螞蟻只能感知到二維世界。

多維度宇宙還非常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現在找不到外星人,有可能他們生活的維度比我們高,低維度生物是無法發現高維度生物的。相信很多人也知道地球也發生過神秘失蹤事件,在我們看來,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事情。

現實世界發生的神秘失蹤事件有可能也是四維空間智慧生命跟人類玩得一個遊戲,它們將三維世界的人或物拉到了四維空間中,由於多了一個時間的維度,而我們只能感到三維世界,即使失蹤的人或物就在我們的面前,我們也無法發現。

對於多維宇宙,科學家的研究非常有限,可能很多科學家也認可多維宇宙論,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如何進入不同的維度,有科學家曾提出,夢境有可能是人類的意識進入平行宇宙所經歷的一切,而平行宇宙有可能就是多維宇宙的一部分,如果是這樣,那夢有可能會是人類了解多維宇宙的一個途徑。

當然,這還只是科學家的猜測,到底是不是這樣,還需要科學家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宇宙浩瀚廣闊有充滿著各種奧秘,人類想要揭開它神秘的面紗,還需要更多的努力,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可能需要需要幾萬年,幾億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做到。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如果人類到達宇宙的邊界,會看到什麼?科學家:有三種可能的景象
    如果未來人類科技發展到足夠的高度,能夠使用某種技術前往宇宙的邊界,會看到什麼景象呢?科學家介紹道,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宇宙的邊界」到底是什麼。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在我們的三維宇宙空間內部,光速是最高的速度,任何物體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越它。
  • 宇宙有邊框嗎?如果有,宇宙的外面是什麼呢?來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文/行走天涯宇宙有邊框嗎?如果有,宇宙的外面是什麼呢?來聽聽科學家怎麼說自從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後,人類就開始知道了自己是生活在怎樣的一種環境當中,也就對我們地球之外的環境愈發的感興趣了,比如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目前都在朝著太陽系的邊界飛去,但太陽系的邊界卻不是人們內心的邊界,即便人類目前沒喲飛去太陽系
  • 宇宙外面到底是什麼?這三個猜想非常的恐怖!
    其實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一直都沒有停止,人類非常想知道宇宙外面到底是什麼樣的世界。如此之大的宇宙,其實很多未解之謎,一直困擾著人類,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一個非常爭議的話題,那就是在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呢?難道還是宇宙嗎,對於這個話題,一直都有三個猜想。
  • 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子?最新研究發現,可能是一個封閉的三維球體
    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知道了地球的形狀是球體,同時科學家也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的?雖然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一直處於膨脹當中,它是無邊無界的,沒有什麼固定的形狀,但是大部分科學家還是認為宇宙不可能是無限的狀態,而且也不大可能沒有形狀。那麼宇宙的形狀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 宇宙那麼大,為什麼科學家們沒有找到有生命的星球吶?
    關於宇宙的演化、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結局,科學家們提出過很多猜想,目前主流科學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經過漫長時間的超光速碰撞,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據科學家估計,不可觀測宇宙直徑範圍現在至少達到23萬億光年,而一光年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了。由此可以看出來宇宙是真的很大,大到難以想像。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陽系內的一顆普通恆星,整個太陽系的大小如果把奧爾特雲當作是邊界的話,那麼直徑在2-3光年。而太陽僅僅是銀河系兩千多億顆恆星之一,而銀河系又是宇宙中2萬億個星系之一,這個數據是難以想像的。
  • 科學家對宇宙之外是什麼,回答超乎我們認知,顛覆我們的三觀
    文/玉濁清科學家對宇宙之外是什麼,回答超乎我們認知,顛覆我們的三觀宇宙這個詞,已經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了,其實這是一種天文學名詞,而廣域的宇宙定義是萬物的總稱,也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不過要追求宇宙的本質,一般會出現三種概念,有些人則認為是物質宇宙,也有一些人則認為是法則宇宙,還有一些人則認為是意識宇宙,但不管是哪一種,通過天文學家的研究和發現最終從數據中分析,宇宙已經不斷膨脹,目前已經膨脹了138.2億年,宇宙的直徑可探測到的則有960億光年,這只是在我們探測的範圍之內,不包括我們沒有探測到的之外,如果是這樣的話,很可能還會更大。
  • 極簡宇宙史:認知邊界的擴張
    該劇講述了一群鑽牛角尖但又非常可愛的科學家的生活,順帶展示了許多有關宇宙的理論。科普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了解世界才能更好了解自己。仰觀宇宙之大,方覺一人之渺小。面對浩瀚的星河時,你是否會疑問:我們所處的宇宙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怎樣形成的?未來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科學家發現巨大的宇宙牆,長達35億光年:我們可能被圈養了
    目前地球孕育了很多人的生命,在地球之外,太陽系也在不斷的保護地球,雖然說人類目前沒有辦法在宇宙當中生存,但是要知道地球可是在太陽系裡面,如果太陽沒有守護地球,那麼地球就不會給人類提供這麼好的生存環境,現在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想要揭開地球的一些謎團,想要到宇宙當中去尋找宇宙當中的一些現象
  •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動不動就幾百億個星系,有意義嗎?
    哪怕是和地球距離最近的比鄰星b行星,以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的速度,也需要在太空中航行六七十年的時間,且還是在太陽系的邊界處確實不存在壁壘,人類在靠近太陽系邊界時,確實可以暢通無阻的離開
  • 尼赫魯:麥克馬洪線就是邊界,不管地圖不地圖,這就是我們的邊界
    當時有人要求尼赫魯總理(他當時還兼外交部長)申明,在印度和西藏之間是否有一條已經劃定的邊界線,尼赫魯回答說: 從拉達克區域到尼泊爾邊界,又從不丹到伊洛瓦底/薩爾溫江(Irrawaddy/Salween)在阿薩姆邦的分界處,西藏都和印度接壤。從不丹向東的邊境已經清楚地由一九一四年西姆拉條約所確定的麥克馬洪線劃定。從拉達克到尼泊爾的邊境是主要由長期的習慣所確定的。
  • 整個宇宙的質量有多大呢?科學家:大概只有28克
    宇宙已經擴展了100多億年了,沒有人知道它的邊界在哪裡,以我們現在的技術,根本看不到整個宇宙。但是為了研究宇宙,我們還是要通過各種理論去推測它的一些數據。關於距離的問題,我們還有一些辦法去解決,但是宇宙的質量問題,我們就沒法直接求證了。因為我們根本沒法直接稱量宇宙的質量。
  • 宇宙最終會回歸奇點狀態?科學家:另一種結局更恐怖
    長久以來,人們對宇宙的好奇和探索從未停止。隨著太空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先進的工具,也為人們的探索,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我們都知道宇宙無邊無際,至少現在是這樣,如同螞蟻是不知道一個村子的大小一般,更別說偌大的地球了!
  • 邊界終於找到了 研究發現銀河系寬約一百九十萬光年
    銀河系邊界終於「找到了」研究發現銀河系寬約一百九十萬光年科技日報北京3月24日電(記者 劉霞) 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23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銀河系寬約190萬光年(1光年等於94600億千米),這一數字有助他們更好地估算銀河系的質量
  • 宇宙之外是什麼?是無限大的空間?是更大的宇宙?是多重宇宙?
    科學家普遍認可的是,宇宙誕生於約137億年前一場奇點大爆炸,並且一直在以超光速膨脹,到現在直徑已有約930億光年,並且仍然在超速膨脹。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也苦苦鑽研了幾千年,仍然未果。但根據人類幾千年的觀察猜測宇宙之外可能會有以下三大情形: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在某一個慣性參照系中兩個同時發生的事件,對另一個高速運動的慣性參照系,則不是同時發生的。所以,宇宙之外,對於我們處在宇宙之中的研究和處於宇宙之外的研究,其結果會是完全不同。1.宇宙之外還是宇宙。
  • 科學家為何執意要算出圓周率?裡面隱藏的奧秘或與宇宙有關
    為何科學家們都如此的執著計算圓周率呢?這是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圓周率並不僅僅是一串數字那麼簡單,所有我們生活中的信息在圓周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簡單來說,圓周率裡包羅萬象,就連宇宙的終極秘密或許也隱藏其中。
  • 危險的人際關係,從失去邊界開始|M周刊
    邊界是什麼?為什麼還有厚薄之分?聽小巴慢慢說。01、邊界過薄的三種特徵「邊界」是什麼原始生物都有一個「物理邊界」,來區分「裡頭」和「外頭」。它把我們的情緒、意識、信念、行為和外界隔開來,幫我們定義什麼事情是我們該做的,什麼情緒是我們該負責的,什麼行為是我們該關注的。這層心理皮膚,就是我們的心理「邊界」,有的人薄,有的人厚。心裡邊界過薄的人有三個特徵,容易陷入小巴開頭所說的三種情況中。
  • 科學家提出三個假設,最後一個幾乎揭示了宇宙真相
    我們生活在宇宙中,不禁對宇宙進行思考,我們尋找蛛絲馬跡,想要得到一切的奧秘。從古至今,我們對宇宙的探索未曾停止,從觀星術到天眼,從衛星到宇宙飛船,在空間站內我們看著地球感嘆,在無限遠處,我們對家鄉思念。
  • 科學家發現奧秘,將揭開宇宙邊界之謎
    宇宙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古往今來,我們一直對外星世界充滿好奇。通過對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綜合分析,我們逐漸揭開宇宙的奧秘,從而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科學家們創造了一個莫比烏斯環。它是一個沒有正反兩面的物體。它是一個環,但它可以在反轉後組合,而且它無論如何也不能區分正反面。
  • 滄海與一粟的相遇:科學家發現人腦與宇宙存在結構相似性
    宇宙的一個引人入勝之處是,相似的形狀和圖案總是能不經意間在最不相干的地方被發現。人類耳蝸和螺旋星系具有著類似的螺旋結構;閃電轉瞬即逝的痕跡中出現了與人類靜脈類似的走向;中子星外層和人類細胞細胞膜形態接近……而在一項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比對了人腦神經元網絡與宇宙網絡的形狀特點,並發現了二者在結構上的驚人類似。
  • 宇宙疑似一粒被放大1000萬倍的原子,人類或已被高等文明監視
    仰望夜空,我們能看到璀璨的星河,茫茫宇宙,留給我們的不止是夢幻的美感,更有無盡的思考。在漢語解釋中,「宇」表示無盡的空間,「宙」則代表無限的時間,二者聯合起來就是無盡的時空,準確的表達的人們對宇宙的理解,但是宇宙真的不存在邊界嗎?長久以來,人們並沒有找到合適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