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終會回歸奇點狀態?科學家:另一種結局更恐怖

2020-12-20 宇宙奇妙觀

長久以來,人們對宇宙的好奇和探索從未停止。隨著太空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先進的工具,也為人們的探索,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我們都知道宇宙無邊無際,至少現在是這樣,如同螞蟻是不知道一個村子的大小一般,更別說偌大的地球了!我們對太陽系的廣闊如同螞蟻對於村子,銀河系 、星系群、整個宇宙、更多平行宇宙這些都令人望而卻步。宇宙是否真正存在邊界?人們至今也沒有得到準確的結論,至於宇宙如何開始,又將面臨怎樣的結局?

同樣是值得我們關注的2個難題。對此,科學家們提出了兩種假設。同時也對宇宙的邊界相關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一種觀點認為,宇宙產生於奇點大爆炸。經過138億年的膨脹,宇宙才呈現出如今的狀態。並且隨著時間流逝,宇宙中的「熵值」也在不斷增加。這也就意味著宇宙中的能量也就越來越均勻。

如同香氣在房子中會慢慢變得均勻充斥整個房間一樣,等熵值達到一個臨界值時,宇宙的能量轉化成熱量,並且不斷增加。這時候會出現熱平衡狀態,但是熱平衡狀態的出現並不一定是件好事,此時萬有引力會因此消失,所有的天體都會停止運轉。宇宙也將從活躍轉為一片死寂。這就是所謂的「熱寂」,也是宇宙將面臨的結局之一。

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宇宙膨脹是因為暗物質影響出現的一種特殊狀態。並且隨著暗物質的增加,宇宙膨脹也會達到極點,隨後就會不斷收縮。和目前宇宙膨脹加速的情況類似。未來宇宙收縮的速度達到一定時間後也會加快。而所有的天體會在壓力的作用下,被壓縮到一個極小的空間內,成為一堆粉末,最終回歸到奇點狀態。如此看來,宇宙同樣面臨著終結的命運。

雖然2個觀點都僅僅是猜測,但是後者顯然更具說服力。宇宙很有可能也存在因果循環。從奇點開始,最後回歸奇點,如此反反覆覆,有科學家說宇宙奇點產生的創傷在我們現在宇宙中的破壞就是證據。萬物有始有終,雖然對人類來說,宇宙的滅亡也就意味著我們走向終點,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文明的發展。相信我們總會找到一條適合的生存之路。

各位小夥伴,大家認為宇宙的命運是如何的呢?歡迎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燒腦問題:宇宙起源於奇點,那奇點之前又是什麼呢?
    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在很久以前是蜷縮在一個點中的,這個點被稱為「奇點」。之後,由於那一點的高溫與高壓,引發了一場大爆炸,於是我們的宇宙就誕生了。那麼問題來了,「奇點」之前是什麼?相信有不少小夥伴肯定想過這個十分燒腦的問題,但是卻不得其所。
  • 黑洞與白洞誰更厲害,當兩強相遇,會發生什麼?
    黑洞就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奇點一樣,不過黑洞的出現,仿佛任何物理定理都失效了,它是超大恆星「死亡」後發生了引力坍塌而形成的一個無底深洞。隨著黑洞蠕動身邊的天體都會被吞噬掉,所以用「恐怖」一詞來形容它的存在並不為過。
  • 宇宙真的起源於奇點大爆炸嗎?答案可能遠比想像的要複雜
    許多科學家認為,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大爆炸,而這個神秘的奇點被科學家定義為: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瞬間產生巨大壓力。簡單一點,奇點就是一個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神秘東西。
  • 科學家:都不是,是另一種狀態
    首先,如果讓你回答,你會給出怎樣的答案呢?有的人會說:應該是固體吧?氣體怎麼能聚集成一個球?不會散走嗎?也有人可能會說:怎麼可能散走。萬有引力在太陽質量的尺度下遠遠超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想像的級別,氣體也不會散失,所以太陽應該是氣體。
  • 很多人想知道宇宙還沒有爆炸的奇點之前是什麼,我告訴你
    奇點本身就是無,更別說奇點之前了。當然是無。這可能令許多人失望,但這個「無」還是有許多玄機的,聽我慢慢道來。現代科學對奇點的描述是體積無限小、曲率無限大、溫度無限高、密度無限大。這樣我們很多吃瓜群眾就接受不了了。
  • 宇宙最初的「奇點」有多大?與目前最小的粒子夸克相比,誰更小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大(體積無限小)和熵值無限趨向於0的點。體積無限小意味著比任意小(體積)的物質都要小。量子力學上認為比普朗克長度(1.6x10^-35米)都「小」,而人們通常認為沒有比普朗克長度還小的長度。所以可以認為奇點沒有體積長度。非要說有,可以看作0,因此從體積上說,奇點小於夸克。
  • 宇宙中各大恆星和行星,為何都是漂浮的狀態?科學家已找到原因
    文/行走天涯宇宙中各大恆星和行星,為何都是漂浮的狀態?科學家已找到原因眾所周知的是宇宙一直在不斷的碰撞當中,每天有很多新的星球誕生,同時也會有很多星球老去,甚至可以說是死亡,像我們生活的地球,至今已經走過了46億年的生命長河,目前也已經是步入了中年時期,同時包括非常強大的太陽總有一天也會因為資源耗盡的緣故,而變成一顆不會發光同時也不會發熱的星球!
  • 宇宙有邊界嗎?邊界之外是什麼?科學家提出三種猜想
    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當我們走出地球之後才發現,地球在宇宙面前也是一粒沙子,有可能也沙子也算不上,實在是太渺小了。宇宙似乎無邊無際,整個太陽系在宇宙面前也只是一粒塵埃,人類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範圍達930億光年,但是這有可能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那麼宇宙到底有多大,它有邊界嗎?邊界之外又會是什麼?對於宇宙邊界以及邊界之外的世界,科學家提出了三種猜想。
  • 宇宙那麼大,為什麼科學家們沒有找到有生命的星球吶?
    關於宇宙的演化、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結局,科學家們提出過很多猜想,目前主流科學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經過漫長時間的超光速碰撞,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據科學家估計,不可觀測宇宙直徑範圍現在至少達到23萬億光年,而一光年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了。由此可以看出來宇宙是真的很大,大到難以想像。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陽系內的一顆普通恆星,整個太陽系的大小如果把奧爾特雲當作是邊界的話,那麼直徑在2-3光年。而太陽僅僅是銀河系兩千多億顆恆星之一,而銀河系又是宇宙中2萬億個星系之一,這個數據是難以想像的。
  • 史上偉大科學家,為何最終都承認上帝存在,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但是為什麼歷史上卻有那麼多偉大的科學家,把科學研究到最後,卻開始信神了呢?第一推動力的內容是「奇點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這解釋了地球上一切會動的東西的原理,那按照這個理論,我們的宇宙在最初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一個奇點,著名的「奇點大爆炸」就是基於第一推動力推論出來的,奇點產生了爆炸,才有了我們現代的宇宙,才有了恆星和行星,才有了生命,那麼是誰讓奇點爆炸的呢?牛頓認為,這個人就是「上帝」。
  • 大尺度結構宇宙之網的起因於結局
    我們的宇宙是目前被我們所公認的最大尺度的結果存在,並且也是包含一切可能的存在。然而就在我們建立起無數的理論與科技的應用的時候我們曾試圖利用這知識的階梯舉手觸碰極端的結構與奧義的時候,卻每次總是會發現許許多多的新的謎團與未知。
  • 五種最恐怖的宇宙災難
    相比而言,下面五種極端的宇宙事件更讓人覺得恐怖:5、恆星黑洞沒錯,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人們覺得它可能大到輕易吞沒整個銀河系。太空中漂浮著成千上萬個這樣的超級黑洞,恐怖的是你不知道它們在哪,只有在吞食恆星時才能觀測到。
  • 《歡樂頌》中,安迪與包奕凡,奇點、老譚誰更配?
    圖有網友說:我還是喜歡奇點和安迪在一起,他們戀愛的太過虐心。奇點對安迪也是很好,最後竟然出現個包子是什麼鬼,不喜歡這樣的結局!是的,看過前面劇集的人應該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觀點。奇點和安迪的戲份本來就很多。表現奇點對安迪的用心之細膩,用情之專一,以及安迪從牴觸,冷淡,或者說壓力,到慢慢接受他,等等,足夠虐心的。
  • 宇宙之外是什麼?是無限大的空間?是更大的宇宙?是多重宇宙?
    科學家普遍認可的是,宇宙誕生於約137億年前一場奇點大爆炸,並且一直在以超光速膨脹,到現在直徑已有約930億光年,並且仍然在超速膨脹。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也苦苦鑽研了幾千年,仍然未果。但根據人類幾千年的觀察猜測宇宙之外可能會有以下三大情形: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在某一個慣性參照系中兩個同時發生的事件,對另一個高速運動的慣性參照系,則不是同時發生的。所以,宇宙之外,對於我們處在宇宙之中的研究和處於宇宙之外的研究,其結果會是完全不同。1.宇宙之外還是宇宙。
  • 如果人類到達宇宙的邊界,會看到什麼?科學家:有三種可能的景象
    它真正的意義需要從量子力學的微觀層面進行一套繁複的解釋,但是對於普通讀者而言,「相對於目前慣性系而言處於靜止狀態時具備質量」這樣的解釋就足夠了,簡單說來,就是處於靜止狀態時具有質量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任何東西當然都是具有質量的。其實不然,比如唯一能真正達到光速的光子,就不具備靜止質量,只有運動的時候才具備質量。
  • 宇宙在超光速膨脹,北鬥七星的位置,為何幾千年來一直沒有變化?
    宇宙是怎麼來的?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已經困擾人類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人類一直想搞明白宇宙到底是怎麼來的,可是相對於宇宙來說,人類實在太渺小,因此人類始終無法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儘管人類找不到關於宇宙起源的確切答案,但是人類依然創立了幾種解釋宇宙起源的相關理論,其中最令人信服的一個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說。
  • 宇宙中速度最快的光也逃脫不了黑洞,如果人類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啊柒,今天討論的是宇宙中連速度最快的光都逃脫不了黑洞,假如人類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呢?由啊柒為你解答心中的迷團。在1970年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黑洞的存在,從那時起開始了人類對黑洞的研究。也許有人會覺得黑洞為什麼能成為一個天體?因為黑洞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它是一顆垂死的恆星由於在核心重力的影響下向內坍塌不斷的壓縮,就連中子也被碾碎成粉末成為另一種特殊的存在,最終壓縮成為密度無窮大的黑洞。黑洞又是怎麼被科學家們發現的呢?有科學家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的黑洞的存在。
  • 如果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科學家:你會被拉伸得像義大利麵一樣
    在首張黑洞照片發布後,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很好奇,掉進這個黑洞怪圈究竟會發生什麼呢?那麼科學家們其實已經總結了許多理論,下面,小編就為你帶來掉進黑洞究竟會發生什麼?你的身體會被一股奇怪的力量所推動,如果你的腳比你的頭更接近黑洞視界,那麼你的頭部和腳會被拉長,而身體兩側會被壓縮,這就是所謂的潮汐力,這是導致地球海洋運動的同種作用力。黑洞的質量越大,它的潮汐力就越強,你的身體會感受到更大的拉扯力,最終,你會被拉成細細的長條,就系那個義大利麵一樣。
  • 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那麼大爆炸之前,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那麼大爆炸之前,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星辰大海,無邊的宇宙一直以來就是無數科學家所探求的極致。對於宇宙,有著太多太多的未解之謎。比如宇宙的形成,宇宙的膨脹以及宇宙的終結。這3大問題一直困擾著無數科學家,他們前赴後繼,想要尋求一個完美的答案,但是縱然有著巨大的腦洞,卻依舊無法解釋一些宇宙現象!今天我們就跟著筆者一起來看看宇宙的起源吧!筆者就用自己微不足道的方式,來解析一下整個宇宙的形成過程。當然,在這之前,我們還得了解一下著名的大爆炸理論。
  • 宇宙大爆炸發生後三十萬年究竟是什麼情景?看科學家怎麼說!
    他用他本人的廣義相對論證明了恆星能夠構成黑洞,同時,他創造了扭量理論,這是一種全新的時空觀,使我們對引力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 圖 / 維基百科彭羅斯對數學物理的貢獻集中在和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相關的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