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各大恆星和行星,為何都是漂浮的狀態?科學家已找到原因

2020-12-26 愚樂科學

文/行走天涯

宇宙中各大恆星和行星,為何都是漂浮的狀態?科學家已找到原因

眾所周知的是宇宙一直在不斷的碰撞當中,每天有很多新的星球誕生,同時也會有很多星球老去,甚至可以說是死亡,像我們生活的地球,至今已經走過了46億年的生命長河,目前也已經是步入了中年時期,同時包括非常強大的太陽總有一天也會因為資源耗盡的緣故,而變成一顆不會發光同時也不會發熱的星球!

那麼宇宙這麼大,太陽系卻僅僅只是滄海中的一粒而已,那又是什麼讓這麼多顆星球維繫在一起的呢?宇宙又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環境呢?目前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幾乎都來自於霍金先生的奇點大爆炸理論,之後的宇宙在一直不斷的誕生新的星球,如此多的星球,實際上距離非常的遙遠,可是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就不難發現,星球從來都是飄浮在空中的,而不是像我們的腳踏在實地上一樣,那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理可以知道,這些質量體積龐大的星球都是有重力存在的,只要有重力的話,星球必然會呈現一個下墜的姿態,雖然這些星球並沒有,而且還在各自的軌道上一直旋轉著,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科學家從前一直認為,是因為宇宙中星球非常多的緣故,這些星球互相的制衡,於是達到了一個平衡點,才使得星球飄浮在空中,但是顯然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前進,這種說法也已經漸漸的被拋棄了,於是科學家又聲稱找到了新的原因,而這次給出的觀點,就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了!

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天體僅僅只佔了5%不到的面積,其中95%都是人類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於是科學家將其稱之為暗物質,正是這些暗物質的存在,才讓這些星球就像被託在雲端上一樣,使之不掉下去,目前科學家們也已經在實驗室中證明了暗物質的存在,說不定在某一天,每個人都能夠發現到暗物質!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天堂」和「地獄」,科學家發現2顆最特別的行星!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到過一則關於NASA拍攝到「上帝之城」的消息,據說是NASA的望遠鏡在觀測宇宙的時候,意外的在黑暗中發現了一座漂浮在宇宙中的城市,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那裡就是傳說中的「天堂」,相信上面存在著宇宙中的超級文明。
  • 恆星都比行星大嗎?《自然》:小恆星比大行星小7倍的奇異星系
    #科學了不起#宇宙中最常見的天體莫過於恆星和行星,太陽系有一顆恆星和八顆行星。從體型來看,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爭氣的就是木星了,它的半徑是太陽的十分之一。如果把太陽比作籃球那麼大,木星就像個桌球,地球則像顆小米粒。放眼整個宇宙,大多數星系跟太陽系差不多,恆星的質量一般都比行星大,才能約束周圍的行星,共同構成一個星系。
  • 宇宙中漂浮著「棉花糖星球」,密度是木星1%,距地2600光年
    不過,棉花糖作為人類的產物,只有在地球上才可以吃到,畢竟,宇宙這麼大,科學家們從來都不曾發現過地外生命的存在,而且就算是真的有地外生命,也不見得它們就會製作地球上的棉花糖。可是,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卻在宇宙中觀測到了一顆巨型「棉花糖」的存在,它距離地球2600年之外的地方,密度大約是木星的1%,看起來絢爛奪目,非常的神奇。它圍繞著一顆名為克卜勒51的恆星運轉,所在的恆星系統中,包括它在內,一共有2顆年輕的行星,它們的體積看起來,與太陽系中的木星相差無幾,不過質量卻只有木星的1%,這讓它們看起來各個都猶如「虛胖」一般,非常的浮腫。
  • 宇宙中的天體大小排名:最大行星、最大恆星、最大星系都是誰?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萬億顆星系,不計其數的恆星與行星,人類一直都想弄清楚宇宙究竟有多大,可是面對龐大的宇宙,人類又顯得無能為力,不說宇宙就是人類生活的太陽系已經很大,狹義的太陽系直徑長達200億公裡,廣義太陽系半徑則長達2光年(包括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僅僅這樣的距離人類發射的旅行者1號等深空探測器飛行40
  • 宇宙已知最大行星有45萬個地球大,可是科學家發現它還在變大
    據報導,科學家目前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大約4000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那麼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的宇宙中最大行星是哪一顆呢?2015年7月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通過歐洲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了一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科學家把它稱為HD 100546b。這是一顆巨型的氣態巨行星。這顆行星是目前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的行星。
  • 宇宙中也有「暴風雪」?而且還是隔離巖質行星和氣態行星的東西?
    宇宙中也有「暴風雪」?而且還是隔離巖質行星和氣態行星的東西?我們在地球上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天氣,自然界展示了它的變幻無常,陰晴雨雪只是主流,還有狂風天、冰雹天、有的地方還會因為地理原因被龍捲風捲來一陣魚雨。
  • 科學家發現新紀錄溫度的行星,表面溫度高達4327℃,金屬都氣化了
    宇宙中從運動模式來分類天體,有兩類,恆星和行星,一個不動,一個運動,恆星是靜止不動的天體,大部分恆星內部都是高溫狀態,都是時刻發生著核聚變,因此大部分恆星表面的溫度都很高,而有恆星的地方,總少不了圍繞它旋轉的行星。比如我們太陽系,太陽是恆星,八大行星圍繞著它轉,其它的天體也受到太陽引力的束縛。
  • 宇宙中十大最致命的神秘行星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既神秘莫測又觸不可及,宇宙中存在的一些現象或物質有很多我們目前是尚不知曉的。科學家們每一次進入太空,都希望能夠有重大的發現,這樣對於深入了解宇宙就更進一步。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宇宙中最離奇的「十大致命」行星,一探究竟吧!!
  • 距地212光年,望遠鏡發現奇怪星球,科學家稱之為「失敗恆星」
    據報導,近日,來自美國和荷蘭的科學家團隊,聯合在距地球212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失敗恆星」,這顆恆星被命名為BDR J1750+3809,暱稱「埃萊格斯特」,那麼,它究竟是有哪些失敗之處呢?「埃萊格斯特」的問題「埃萊格斯特」為何會失敗?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02135億年前135億年前宇宙中開始形成的第一批黑洞,科學家們認為它們是恆星爆炸以後的殘留,但直到今天科學家們還是無法百分之百的確認與此同時,宇宙塵埃和物質開始電離新的恆星逐漸形成,最終宇宙中出現了成千上萬顆星星,在最初巨大爆炸以後,變得極冷的宇宙又開始慢慢的升溫。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的恆星
    一顆編號為HD140283的恆星,它的年齡達到了驚人的144.6億年,是已知最古老的恆星,因此它也獲得了一個名字「瑪土撒拉星」瑪土撒拉星是聖經中最長壽的人,而在目前主流的宇宙模型中,國外科學家推測,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那這顆瑪土撒拉星怎麼可能比宇宙還要古老呢?
  • 科學家發現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 地表溫度176攝氏度
    DoNews 10月11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有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π行星」,它的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這一軌道周期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 地表溫度176攝氏度
    DoNews 10月11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有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π行星」,它的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這一軌道周期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
  • 太陽在宇宙中的10顆恆星鄰居,人類憑藉肉眼卻只能看到3顆
    那麼在銀河系中哪些恆星就在太陽的附近是太陽在宇宙中的鄰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太陽在宇宙中的鄰居有哪些吧?太陽和太陽系的行星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地球和其它的八顆大行星以及眾多小型天體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構成了太陽系。
  • 科學家發現24個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宜人類生存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我們知道了飛向星空也不一定能找到家,登月成功反而更加證實那裡容不得人類安家落戶。不過在對太空的探索中,當代科學家也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雖然門前的月球不能居住,但只要我們能走得夠遠,就能找得到一個新家。其他星球上有沒有生命?
  • 被稱為「行星捕手」,它如何幫助我們找到新地球?
    我們通過測量這種擺動,就可以發現這些周圍有行星的恆星了。所以我們把這個方法叫做擺動法。自從科學家發現這個方法以後,很多大望遠鏡都開始用這個方法來找系外行星,他們找到了嗎?所以科學家又開始繼續尋找,在3年之後,我們終於成功地,第一次在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周圍找到了一顆行星,這顆行星的名字叫做飛馬座51b。如果大家有關注諾貝爾物理學獎,就知道去年地球上最大的科學獎項就頒給了這項發現。
  • 就這樣,大的恆星夢想盾牌座UY被打破了,他被從祭壇上拉下來
    除了尋找宇宙的邊界,他還尋找宇宙中最大的恆星。不過,小編認為:「想要找到最大的恆星是很難的,因為我們還無法窺探宇宙的全貌,所以我們只能在已知的宇宙中去尋找我們認為的最大恆星。」之前,科學家已經確定盾牌座UY是最大的恆星,因為盾牌座UY相當於49億太陽,盾牌座UY的直徑約為11.9億公裡。很難想像盾牌座UY有多大。科學家發現盾牌座UY的直徑可能沒有那麼大,發生什麼事?自從「蓋亞」衛星發射以來,人們又開始使用一種新的測量方法來測量行星的直徑,當測量盾牌座UY時,發現盾牌座UY的直徑似乎縮小了。經過反覆測量,最終確定了盾牌座UY的直徑。
  • 「瑪土撒拉星」之謎:宇宙中為何有比宇宙本身還古老的恆星?
    浩瀚的宇宙中,不僅承載著人類諸多美好的希冀,同時也隱藏著許多人類尚不知曉或難以理解,甚至是顛覆認知的問題,比如位於天秤座一顆被稱為「HD140283」的神秘恆星。
  • 超1000億顆「流浪行星」在銀河系內遊蕩,其上或隱藏著生命體
    由此可以看出,所有的行星也都是圍繞著所在的恆星系統中的主星運行的。不過,凡事都有特例,科學家表示,在宇宙中,存在著很多流浪行星,這些行星簡單來說,就是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它們不會圍繞著任何一顆恆星進行公轉,在宇宙中遊蕩,一些運氣好的可能會重新被一顆恆星所捕獲,而絕大多數則都會不斷流浪於太空之中。
  • 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這一原因是關鍵!
    為何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除名?它有多可怕?科學家說出原因!起初太陽系內並不是八大星而是九大行星,說起第九大行星,很多小夥伴們都能脫口而出冥王星,由於和其他行星不同,在2006年將冥王星在太陽系內除名,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個冥王星,古代的羅馬神話中,它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名字叫「閻王星」,閻王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們有一種恐怖感覺,我們只聽它的名字,能夠感覺它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冥王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