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口弱,魚口輕?餌料做到這「3個字」,魚口比別人都清晰

2020-12-19 釣魚路人甲

很多釣友特別討厭冬天,覺得冬季的魚難釣,但是極少數一部分釣友則獨愛冬季,因為冬季魚集中,且沒有小魚鬧窩。只要找準魚窩,大板鯽是一條接一條的上岸,比夏季釣鯉魚過癮多了。之所以大多數釣友在冬季釣不到魚,除了釣位沒選好之外,其他方面也還有改善的空間。比如說以下幾點:

一,冬季的餌料應該具備這樣幾個特點

1,濃,前面說了冬季的魚比較集中,也就是說魚都是抱團取暖的。味道濃鬱的餌料在水底擴散的範圍更大,誘魚的範圍自然也會更大。另外,冬季的魚兒覓食的欲望比較低,濃鬱的味道(比如說濃腥,濃香)能夠更好的刺激魚兒開口。用蟲餌的時候可以用蚯蚓,紅蟲之類。

2,活,既然魚不愛吃餌,可以用活動的餌料,前面也說過用蚯蚓和紅蟲。它們不僅自身能散發出獨特的味道,還能利用它們露在外面的「小尾巴」不停的蠕動來進行誘魚。不僅僅是用蟲餌,在用商品餌的時候也要講究一個「活」字。在餌料入水後每隔幾秒鐘輕輕的拖動一下線組,讓鉤餌「活動」起來,這樣對於的誘惑力會大大增加。可以說這是冬季釣魚非常關鍵的一招,十條魚有八條是這樣逗上來的。很多釣友還只會傻傻的等魚口,釣不到魚也就很正常了。

3,輕,比重輕,冬季的魚開口比較小,口腔產生的吸力也比較小。所以我們的餌料比重要儘量輕,餌團也要小,要夠軟。總之要儘量增加餌料的適口性,這樣魚兒才能輕鬆的將餌料吸入嘴裡,出來的漂相才能更清晰。

二,窩料

打窩在冬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冬季釣魚在前期全靠窩料將魚誘進窩裡。窩料的味道要夠濃鬱,對釣鯽魚來說,酒小米是上佳之選。因為它的顆粒小,不容易被吃飽,留魚效果比較好。冬季的窩料裡建議加點蜂蜜,在炮製酒米的時候加入一勺蜂蜜,密封一星期左右,每天搖一搖,讓蜂蜜均勻的吸收融合就可以了。

三,冬季用餌

以拉餌舉例,餌料首選動物蛋白比較高的餌料,原因大家都懂的,你在冬天猛吃牛肉羊肉,魚也要大量蛋白質來補充營養。在餌料中要適當的添加一些狀態粉,比如說雪花粉,輕麩之類的。拉絲粉最好選用斷絲的,這樣開出來的餌料比重就比較輕,霧化起來也比較快,拉出來的餌團不大,適口性也很好,很適合冬季魚口小的魚兒。

另外,在開拉餌的時候要注意醒餌時間,因為氣溫比較低,出絲的時間就比平時延長不少。心急的話可以多加點拉絲粉,有條件的可以用熱水開餌,注意溫度控制在30度左右就夠了。

用蟲餌作釣時則要注意這幾點,比如說選蚯蚓要選顏色鮮紅,活力旺盛的那種。魚的個體小,就用小一點,細一點的蚯蚓,或者乾脆將蚯蚓分成幾段穿到鉤上。魚的個體大時,可以從中間橫穿整條蚯蚓。如果想要增加誘魚能力,也可以在掛上蚯蚓餌之後再蘸上一些誘魚能力比較好的乾粉餌,然後投入釣點,這樣粉餌霧化之後就會形成一個較為集中的窩子,都不用再續窩了。

相關焦點

  • 深秋初冬魚口輕,浮漂應該這樣調,魚口清晰,提竿就中魚!
    鯽魚同樣是變溫動物,一舉一動都受到水溫變化的影響,所以水溫低的時候魚口輕,這是常態。但是我們需要了解魚口輕是啥意思,魚口輕並非魚不進食,這時候魚是完全正常進食的。只是受到水溫低的影響,開口幅度變小,進食動作變輕,不如仲秋那麼兇猛。所以輕口其實跟涮口完全不同,涮口是吃吃吐吐,需要用搓餌,而且餌料要粘軟,靠著魚鉤上的一點殘留來釣涮口魚。那魚口輕,我們應該怎麼調漂才好使呢?釣靈還是釣鈍?
  • 天熱魚口弱的應對辦法分享
    夏天的特點就是一個字熱,它是一年當中最熱的季節,讓人們都受不了。出門的時候讓人大汗淋漓,當然這對釣魚人來說不算什麼。可對釣魚是影響比較大的,原因呢很簡單,溫度高水溫就高,在這樣的情況下,魚活躍度就降低了,自然想釣好魚是比較困難的。
  • 魚口輕要怎麼放大信號?把這4個細節改改,包你一個頓口一條魚
    冬天的魚難釣這是釣魚人的共識,很多人都認為魚難釣是因為天冷魚不開口,其實除了一些不耐寒的魚已經停止覓食以外鯽魚鯉魚這些魚還是吃東西的,只不過活躍度比以往降低了很多吃口很輕,食量有所減少而已。所以很多時候魚兒進窩了或者魚在吃餌的時候也不知道,以為沒魚,實際上是魚口很輕很難從浮漂上反應出來。所以,在冬天怎樣放大浮漂信號就成了釣魚人的基本功,也是很多新手都頭疼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希望對新手有所幫助。新手在冬天釣魚最容易碰到什麼事情?浮漂一動不動,或者浮漂只有一絲絲動作,抓口根本抓不住,提竿也經常空竿,脫鉤跑魚。
  • 解決冬季魚口輕,只需要從這三點出發,稍作調整就可以放大魚口
    不僅要克服寒冷的天氣,還要克服魚兒吃口弱的影響。天氣寒冷對我們釣魚人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是,沒有魚口或者魚口輕,卻是我們釣魚人無法忍受的。冬季天冷,魚兒吃口輕,這是自然規律,我們固然無法從魚的角度讓它增大吃口動作,卻可以從我們釣魚人自身的調整,來放大它們的吃口,抓住有效的入口動作,提高中魚率。今天給大家分享釣輕口鯽魚的三個技巧,供大家參考。
  • 魚口輕你就得慣著魚,這幾種方法,口再輕釣它沒商量
    而對於老手來說,這就是屬於輕口魚的範疇了,也是比較特殊的魚口,針對此情況,一般都是有一套的應對方法的,但是知己知彼,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要想解決魚口輕的問題,就得先分析其背後造成的原因在哪裡。水肥導致魚口輕:水質變肥,基本上都是由於人類的影響,在一些人類生活區附近,生活汙水的排洩,水域的水質都是比較肥的,那麼水裡的魚也不缺少食物。另外,就是水中的微生物,動植物增加,會過多的消耗水中的氧氣含量,這樣的話,就會和魚爭奪水中有限的氧氣,那麼魚的活性就不好,魚口輕是必然的。
  • 魚口太輕該怎樣釣?這5條經驗,老釣友用了2年才總結出來
    1,線組,既然魚口輕,自然魚兒吸食餌料時口腔產生吸力就比較小。如果還用比較硬的粗線組或者魚鉤比較大,魚吸入嘴裡的難度就會比較大,就很難有清晰的魚口。在冷天作釣,最好是選擇質量比較好的細線,因為細線切水速度快,隱蔽性也好,同時細線的靈敏度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 垂釣滑口魚,浮漂應該這樣調,魚口清晰中魚率高
    滑口魚的特點是不太敢吃餌,經常只敢吃散落的餌料,對於魚鉤上的餌經常吞吞吐吐,對於沒有經驗的釣友按照平常的調漂方法往往難以抓住魚口,提竿中魚率比較低。滑口魚多出現在經常有人垂釣的野塘野河,或者釣釣放放的水域,用釣友的話來講這些魚都是老運動員,知道釣者的垂釣套路。
  • 魚口太輕怎麼辦?試試這三種破解方法
    細心的釣友就會發現,每年只要一到冬天,無論在哪裡釣魚,情況都不是那麼的好,即便此時還有耐寒性較強的鯽魚可供垂釣,吃口也還是那麼弱。今天給大家分享冬天如何垂釣鯽魚的三個小妙招,供大家參考!
  • 不管魚口多輕,開餌時記牢「這個字」,上魚率都比別人高2倍
    經常會有釣友留言問,我最近總是感覺釣不到魚,現在這個季節要怎麼配餌,用什麼餌料能夠通殺鯽,鯉,草,鯿?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有時候回答說我的配方不一定適合你,人家還不樂意,覺得咱有好配方捨不得和別人分享。那麼問題就來了,是不是真的有什麼好配方沒有分享出來呢?
  • 偏口魚,滑口魚,輕口魚,傻傻分不清?詳解這三種魚口的應對方法
    對於釣魚人來說,這更是讓人垂涎三尺,不禁想拿起魚竿垂釣於江湖之上,以和魚兒一較高低,但是事實情況卻並不是那麼順利。因為如今的魚兒可謂是"病態百出",以魚口為例,常見的就有輕口魚,滑口魚,偏口魚之分,對於老手而言,尚不能完全或者及時分辨出來,新手更是一頭霧水。所以今天就這三種魚口,來詳細聊一聊,應該如何分辨,以及實際作釣中該如何去應對。
  • 在魚口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可以採取的一些戰略調整
    雖然冬天是全年當中最不好釣魚的季節,魚口不是「輕」就是「亂」,這讓不少釣魚新手感到很迷茫,不知如何調釣是好?所以下面就跟大家來分享:魚口差到懷疑人生時的幾個解決方案,希望釣友學會後,在新的一年裡大鯽大鯉。
  • 魚口輕時,按我說的調整,冬天再冷也能猛拉不斷,試過的人都說好
    眾所周知,冬天是一年四季當中的釣魚淡季,不少釣友之所以選擇封竿入庫,無非就是因為魚口少,魚口輕,天氣冷等原因。不過對於一個釣魚發燒友來說,這些不利因素都不可能成為封竿的理由,所以下來就針對性的來聊聊,魚口輕時,可以採取的3大措施與破解方法,希望釣友多多指教。
  • 黑坑調漂,別再說微調找口,調靈釣鈍其實就看魚口
    ,第一個是味型,第二個是狀態;黑坑用餌的狀態就不多說了,重點在味型,因為黑坑水域面積封閉,餌料的味型只要濃度有一定的偏差,誘魚的效果就有明顯的不同;所以老鳥們往往會採用少量勤開的頻率,每次開上半個雞蛋大小的一團餌,將釣餌的味型每次都做調整,一直到有連續正口為止,這就說明餌料的味型找對了;
  • 天冷魚口輕?調漂時將靈敏度「降低」一檔,吃餌動作就清晰了
    要說冬天釣魚時什麼情況最讓釣魚人頭痛,大概就是沒口或者魚口很輕。一般來說新手釣友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從餌料和調釣上來想辦法。這個方向是沒錯的,但是我們現在很多釣友在學臺釣時都是從調四釣二開始學的,這種一餌懸浮一餌輕觸底的狀態,靈敏度確實很高,也正是因為這點吸引了很多新手釣友。
  • 浮漂選用的規則,不僅看目標魚體型,和魚口的關係更緊密
    那自然不太合適,養殖鯉2~3g,野生鯉2.5~4g左右,這還要跟著魚口的快慢再調整,吃鉛太小,雜口多、亂口多,盡顧著玩提竿了,還釣什麼魚啊?目標魚是預設的,雖說餌料、窩料都是圍繞著目標魚來準備的,但是目標魚的魚口快慢,是未知的,我們至少要準備兩套方案,第一套是理想狀態,生口魚,快而猛,可勁的連杆起魚就可以;第二套就比較糟糕了,有魚,但是口慢,那再用一支漂打一天就不現實了。
  • 天一黑魚口就變輕,該怎麼辦?用這4個辦法就夠了!
    然而天一黑就發現麻煩了,魚口沒了,有口也是一點點動作,半目半目的總是沒辦法抓口。很多次因為這樣的原因只好帶著白天的小白條回家。那麼是不是真的沒辦法呢?這幾個應對方法大家可以試試。1,調整線組,野釣的時候總是怕有大魚上鉤,一般用的線組都比較大。小編在夏天野釣最少都是2.0+1.2起步,就算這樣的線組也是經常被切。
  • 釣鯽魚口太輕,提竿總是空?用上這3招,十次提竿九次中魚
    進入冬天后魚是越來越難釣了,之所以難釣,主要是受到溫度的影響。不僅整體水溫比較低,更重要的是早晚溫差很大。如果去水邊看看,十個釣友有九個都是魚護沒入水。造成這個結果的最大的原因就是魚口輕,浮漂總是半目的上下點動。
  • 夏季野釣,天氣熱魚口不好怎麼辦?很慶幸我有這招破解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7月下旬了,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到了酷暑悶熱天。對於釣魚人來說有些不太好,因為這樣的天氣魚兒不好釣。魚都不怎麼開口吃東西了,這樣會讓釣友受打擊,魚不吃餌口比較差,不釣吧又覺得可惜。其實這樣的煩惱不僅僅一些,大部分的釣友都會遇到,這酷暑天是我們無法改變的。
  • 有魚泡卻不見魚口?別慌,原因和解決方案都在這
    所有的釣魚人都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判斷窩子裡究竟有沒有魚,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有沒有魚泡從水下冒出,而且魚泡越大說明進窩的魚體型越大。但是在垂釣的過程中卻經常出現窩子裡有魚泡卻不見魚口的現象,甚至有時候魚泡還非常多,很明顯窩子裡有很多魚,但就是釣不到,面對這種情況釣魚人只能幹著急。
  • 【釣魚技巧】冬魚口弱不好抓,這幾招能可以試試
    冬釣,在很多釣友的認知中,最難的是克服冬季的寒冷,因為手都抽不出來,更遑論開餌、上餌、拋竿、施釣,別說帶手套,就保暖這個功能而言,釣魚用的手套,有和沒有是一樣的;但是,真的臨釣之時,卻會發現,一難找魚窩,二難看漂;平素的季節,魚有活性,四處亂遊都很難找對點,而冬季裡,水溫極低,魚的活性更差,這就更不好找魚了,而且就算僥倖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