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也有「聲優」!研究發現:一些動物會通過叫聲來偽裝自己

2020-12-19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科學家們在經過對大量的動物進行研究後,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動物界竟然也有著不少「聲優」,它們的體型和聲音基本上是不成比例的,明明在我們看來本應該發出低沉吼聲的動物,卻反而叫聲清脆悅耳,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什麼是「聲優」?

在討論動物們的「變聲」問題之前,先讓我們看一下什麼是「聲優」,簡單來說,就是類似於配音演員,出色的嗓音就是他們的利器,通過改變音色、音調等方式,聲優演員們,便可以隨意模仿不同的人說話,可以是小孩子,也可以是老人,而且性別不限。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很多動物都和人類一樣,可以改變自己的聲音。為了尋找答案,科學家們對164種哺乳動物進行了實驗,發現它們大多都可以發出和自己體型不符的聲音,而且還惟妙惟肖。

舉個例子來說,老虎作為大型哺乳動物的一種,它的叫聲是低沉的,會給人一種非常渾厚有力的感覺,而對於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來說,它們的叫聲則普遍都是比較尖銳的,說白了就是發出的聲音比較細。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都和老虎一樣,發出的聲音低沉有力,相反的,很多大型哺乳動物的叫聲反而會好像鳥類一般,叫聲的頻率最高可以達到上萬赫茲,大象、鯨魚等都是如此。

動物是如何改變聲音的?

對於這些動物中的「異類」,它們是如何做到讓聲音和自己的體型不相符的?因為在此前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認為動物的聲音應該是和它們的體型相符的。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動物的體型越大,那麼它們體內的發聲器官,也就應該更大,所以,它們發出的聲音頻率就會變得很低。這也是為何老虎會發出類似於轟鳴聲一般低沉聲的原因。

相反的,如果動物的體型很小,那麼,因為體內的發聲器官很小,所以,發出聲音的頻率也就會變高,這個時候,自然它們發出的聲音也就變得尖銳了,就好像我們平時聽到很多小動物的叫聲,都是感覺聲音很細一樣。

它們是如何改變如此高難度的聲音的?研究認為,很多大體型的動物叫聲和自身情況不符,應該都是和它們口腔內部的結構改變有關。比方說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吼猴雖然是小型哺乳動物,不過因為它們的喉部腔體的位置結構非常特殊,所以,這就導致它們小小的身材可以發出「大大的能量」,叫聲聽起來低沉又渾厚。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或許是人類小看了這些動物,它們可能已經在不斷地演化過程中,學會了「改變聲音」的能力,因為它們已經掌握了通過改變舌頭的位置,來改變自己發出的聲音,就好像人類的聲優演員,可以隨意在不同的聲音中切換一樣。

為何動物要改變聲音?

在科學家們的眼中,大自然中的動物們,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聰明。因為本身野外生存環境中,競爭就是非常激烈的,而且生存壓力也很大,大自然的法則講究優勝劣汰,如果在演化的過程中,動物們學不會保護自己,那麼,它們也只能被大自然淘汰掉。

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會變聲的動物,都是通過聲音偽裝來保護自己。比方說,對於一些本身生存能力較弱的動物來說,它們會通過改變自己的聲音來迷惑敵人,特別是在敵人靠近,但是還沒有將它捕捉到的情況下,它會躲在暗處發出類似大型動物般低吼的聲音,這樣捕食者就會因為害怕而逃走。

此外,一些動物改變聲音,也是為了繁育後代。在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一些鸚鵡會在繁殖期到來的時候,通過發出特殊的聲音,來吸引異性的前來,這個時候,它就會更容易交配,也可以更好地繁育後代。

類似的現象還在海豹中發生,研究發現,很多海豹都會模仿同類中成功繁育後代的叫聲,來吸引異性前來。不過,更多的聲音模仿現象,都是為了讓自己在自然界中可以獲得更大的優勢,可以更好地生存下來。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7月23日文章《大漢身蘿莉音 動物界也有「聲優」》

相關焦點

  • 鳥也懂倫常,最新研究發現長尾山雀通過辨識叫聲來避免近親繁殖
    圖 1 長尾山雀科(學名:Aegithalidae)是鳥綱雀形目的一科,分布於北半球的森林地帶根據謝菲爾德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長尾山雀能夠通過叫聲來區分近親和非家族的同類成員,從而積極的避免不利於種群延續的「近親繁殖
  • 忍俊不禁,動物界一些你想不到的事實
    在地球上,動物的歷史要遠比人類長的多。人類對動物界歷史的了解依然遠遠不夠,很多動物並不像它們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它們中很多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例如:高智商、超強記憶力或者高超的生存技能。它們的很多特徵與人類很相似,包括能讓它們產生共鳴的複雜情感。下面是一些動物界讓人想像不到的事實,也許會帶給你會心一笑。
  • 各種動物的叫聲
    人們對動物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也許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動物界的一員。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動物,與人類和諧共處,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生態環境。除了覺得動物可愛,多少人關心過動物們千奇百怪的叫聲,這些叫聲不僅好聽,還能幫人類傳遞信息,與人類交流。
  • 綠猴會對無人機發出「警報」 叫聲因目標而不同
    &nbsp&nbsp&nbsp&nbsp綠猴會對無人機發出「警報」&nbsp&nbsp&nbsp&nbsp叫聲因目標而不同&nbsp&nbsp&nbsp&nbsp科技日報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
  • 研究發現:松鼠通過這個來判斷它們是否安全
    在我們生活中,它們除了嘲弄附近的狗狗並使用我們的排水溝作為水滑梯外,似乎也會偷聽鳥類的叫聲來衡量它們的安全性。最新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灰松鼠利用附近鳥類的聲音來推斷附近有沒有捕食者。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自然棲息地為松鼠播放了幾種聲音,其中包括鳥類在餵食器周圍的叫聲和一隻紅尾鷹的叫聲。
  • 貓為什麼會發出「咕嚕咕嚕」聲?動物學家:它是動物界的語言大師
    貓向來獨立,所有的貓科動物天生不易被馴化,貓咪已經被人類馴化了上千年,可現如今依舊對它的主人愛理不理,除非是肚子餓了,否則很少會主動向人撒嬌。但是貓咪在向主人要食物的時候,不僅僅會發出「喵喵」聲,還會發出各種奇怪的叫聲,比如「咕嚕咕嚕」、「嗯嗯」等聲音,而且是自帶語氣的那種。
  • 研究:人類可通過聲音頻率判斷所有陸生動物情緒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6日報導,一支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人類可以通過叫聲的頻率識別所有陸生動物的情緒,這項研究證明了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在一個多世紀前提出的的觀點:人類和動物用相似的方法表達情緒,這一發現將對動物保護事業大有幫助。
  • 世界上最貴的海參領銜,動物界四大「偽裝大師」,難以親眼所見
    另一方面,這些動物確實有不同功能的內部器官,和用於進食或排洩的孔口。海參有超過一千多個種類,所以無論你想像中的海參是什麼顏色、大小或形狀,都很可能真的存在。它們獨特而奇異,有的可以排出然後重生內臟,有的可以在夏季冬眠。幼年海參實際上可以被切成兩半,絲毫不危及生命,甚至有的在死亡來臨時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把自己的身體溶解的無影無蹤。
  • 貓咪有19種叫聲?來自人貓溝通學的研究
    之所以選擇這個方向,蘇珊娜有一套自己的解釋:動物之間相互交流主要使用聲音、動作和氣味這三類信號。貓在與另一隻貓溝通時,大多是通過動作和氣味;而在試圖與人類交流時,貓咪更傾向於發出聲音信號來吸引我們注意。也就是說,當貓在「喵喵喵」時,通常是針對人類,而不是另一隻貓[2]。
  • 研究發現:人類採挖活動影響「川貝」重要來源「梭砂貝母」偽裝色彩...
    中新網昆明11月23日電 (記者 胡遠航)作為傳統藥用植物「川貝」的重要來源,梭砂貝母在某些群體中呈現比較「正常」的綠色,而在另一些群體中則與背景融為一體,非常隱蔽。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聯合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科研人員研究發現,這一偽裝色彩進化,與人類採挖活動息息相關。
  • 動物界的房地產大亨,樂善好施,將自己的住處分享給其他動物居住
    導語:動物界的房地產大亨,樂善好施,將自己的住處分享給其他動物居住。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澳大利亞,野生動物們的王國,這個神奇的國家,生活著很多我們沒有見過的獨特野生動物,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被稱為澳大利亞本土「復活節兔子」的一種動物——大袋狸。大袋狸又被稱為兔耳袋狸,是一種長有類似兔子耳朵的穴居有袋類動物,它們曾經是佔據了大陸80%以上面積的沙漠生物。
  • 動物叫聲有深層含義 動物學家無法破其語義語法
    實際上它們能夠把意思表達得非常透徹——設想一下狗們是如何把自己的欲望表達得一清二楚的——但是它們既沒有能力用句子將有象徵意義的聲音聯繫起來,也不具備與語言十分接近的東西。更理想的方法就是去野外聆聽動物們發出的聲音。1980年有人發現,當令它們最恐懼的掠食者出現時,非洲猴會用聲音來發出特殊的警報。當研究人員把這些叫喊聲錄下來再回放給猴子聽,它們會做出適當的反應。
  • 這五種動物「偽裝大師」,你能全部認出嗎?
    偽裝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領,不僅體現在人類身上,在動物界中也很常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五種動物界的偽裝大師。它擁有強大的變身偽裝本領,能夠逼真地模仿乾枯的樹葉。它蜷縮自己的身體,就能成為一片葉子,如果不仔細看,根本不會發現在樹葉中隱藏著一隻撒旦葉尾壁虎。2.鳴角鴞貓頭鷹鳴角鴞貓頭鷹是最強的偽裝大師,也是狡猾的捕食者。
  • 到底誰才是動物界最聰明的動物,不是猴子,而是它!
    人之常態,孩子呢都是被家長從小比到大的,所以說「被人家的孩子」就是從比較成績開始的,說到成績就脫離不了智慧一詞,說我們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那動物界是不是也會有家長產生這種疑問?這是當然的,我們也會去比較自己家的寵物和別家寵物的智商,這家的狗狗學會了多少的技巧,這家貓咪會不會躲避障礙物?反正人生在世總是缺少不了比較。第一:黑猩猩關於黑猩猩我們絕對有所耳聞,和人類基因基本吻合的就是它了,畢竟它百分之九十八的DNA是和人類相符的。
  • 俄賢嶺上聽到豪豬叫聲野生動物調查發現大量珍稀動物,但未發現海南...
    本報俄賢嶺3月25日電(記者陳超通訊員蘇文拔)華南地區近10年來極為少見的豪豬,凌晨4點在俄賢嶺山間發出清晰的叫聲。為期一周的海南俄賢嶺首次野生動物調查於今天結束。調查隊因為沒有聽到海南長臂猿的叫聲而遺憾,同時為這片神奇林地裡猖獗的盜獵行為深深擔憂。
  • 「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囊距紫堇:植物界的「偽裝高手」
    枯葉蝶和竹節蟲是眾所周知的動物界「偽裝高手」,通過與環境相似的外表來逃避天敵的捕食。無獨有偶,在高山流石灘上科學家也發現了一種植物界的「偽裝高手」——囊距紫堇。 看看不同顏色的囊距紫堇囊距紫堇因花距粗大成囊狀得名。
  • 絕佳的繁殖策略,堪稱動物界的「軟飯王」,將自己變成配偶的器官
    絕佳的繁殖策略,堪稱動物界的"軟飯王",將自己變成配偶的器官在我們人類社會當中,對於"吃軟飯"這樣的詞語,往往是一種貶義的情況,當然,這個詞語倒也不是人類的專屬,在動物當中,其實也有很多吃軟飯的存在,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動物
  • 研究:動物也有「文化」 猴子鯨魚會「趕流行」
    動物也有文化嗎?美國《科學》雜誌日前刊載的兩篇論文,用科學證據表明動物文化是存在的——猴子和座頭鯨就有。  什麼是文化  這兩項研究成果讓學術界頗有點激動。一些科學家認為,「動物有沒有文化」的爭論從此可以結束了。  此前幾十年,科學家們對「動物文化」是否存在爭論不休,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家糾結於怎麼定義文化。
  • 動物界嗓門最大的猴子:叫聲能傳3千米,音樂會上請來的全是高音
    吼猴是靈長目、蛛猴科的一類動物,主要分布在美洲。當它們閉上自己的嘴巴時,你或許覺得它們和其他猴子並沒有多麼大的差別。而一旦它們張開大嘴巴開始吼叫,你就知道「吼猴」絕對不是浪得虛名了:它們能吼、會吼,而且吼叫的樣子很魔性。
  • 動物界三大扛把子,世界上最無所無懼的動物
    說到動物界的扛把子就不得不提蜜獾了,外號「平頭哥」,它們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最無畏的動物,雄性體重在9-14公斤左右,雌性為5-10公斤左右,它的背部呈灰色,看起來更加惹人注目,蜜獾和其它獾類動物體型相當,其壽命可以達到24年,不過正是由於它從不服輸的性格和戰鬥力爆表的氣勢只差把自己玩成瀕危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