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生財有道》)沿海經濟如何發展?海邊漁村怎樣升級?看山東榮成海洋牧場亮點不斷,聽北大教授傳道解惑生財點道。
站在距離碼頭接近1500米,水深12米的大海上是個什麼感覺?在山東省榮成市的桑溝灣你就可以親自體驗,因為這裡有一個面積接近4000平方米的海上平臺!
海上平臺儼然變成了海上樂園,每年到這兒的遊客超過10萬人次,創辦這個海上平臺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時間。海上平臺的創意從哪兒來?
桑溝灣是特色海產品紅鰭東方魨的理想棲息之所,這片養殖區的紅鰭東方魨共有 30萬尾!靠著紅鰭東方魨這個獨一無二的特色,以逗魚為招牌,搭配海產品的採摘,桑溝灣裡的這個海上平臺一炮而紅。
在海上平臺的餐廳還可以品嘗紅鰭東方魨刺身,2017年旅遊旺季,紅鰭東方魨的銷售就達到了1500萬元。為什麼這種方式能夠脫穎而出?它最吸引人的地方究竟是哪裡?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黃濤教授認為,海洋並非只是粗放型的養殖和捕撈,海洋產業、海洋生活、海洋小鎮、海洋城市等等這些才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桑溝灣的這個海上平臺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把工業化的產品運用到海洋養殖裡頭,把它變成一個好的觀景平臺進行海洋採摘 ,這種新奇的方式具有無窮的可能性。
在距離鴻泰海洋牧場10分鐘車程的東楮島,也有一個海上平臺,不同的是一艘東楮島號成為這裡海上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面有什麼與眾不同嗎?
船艙仿佛是一個海底世界,透過船側的觀光窗,可以直接看到海洋牧場裡海產品的生長環境,還可以欣賞大海中自由自在遊弋的各種海洋生物。
海上美味眾多,陸地風景獨特,海上遊和陸地遊的結合堪稱東楮島的最大特色,東楮島村現存海草房144戶,海草房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態民居之一,以石為牆,海草為頂。2012年東楮島村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黃濤教授認為,對傳統海草房的現代化改造是東楮島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在未來,特色的風光加城市品質的生活將是村子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升級方向。
現在整個東楮島村有30戶海草房已經改造成了漁家樂,年接待遊客5萬多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00多萬元。依託養殖業發展旅遊業,利用旅遊業反哺養殖業,打造海洋牧場,活用生態資源,榮成的旅遊發展,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
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黃濤教授也有自己的看法:要讓海洋創業者有一個良好的廣闊的發展空間,將會更有利於促進我國海洋產業的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央視財經8月31日18:55分播出的《生財有道》。
(本文編輯:張彩紅)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