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2020-12-21 IF枕邊育兒

文|全文共185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一位朋友在微信中向我「求救」,原來是她家中的2個月小嬰兒,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開始半夜頻繁大哭,而且哭的撕心裂肺。餵過奶、換過紙尿褲還是哼哼唧唧的扭動身體。

孩子媽一晚上起來五六次,睡眠嚴重不足。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新手媽媽該如何安撫寶貝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護理「二月寶寶」那些事兒。

小嬰兒為啥會「二月哭」?

相對一個月時初來乍到的懵懂,兩個月的寶寶在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對新的世界漸漸適應起來,也收穫了更多的安全感。那為什麼反而在第二個月娃變得更愛哭鬧了呢?原因有下面三個。

1、感官更加敏感

生產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一場「大考」,媽媽需要坐月子休養生息,頭一個月對於娃來說也是在休息。等到了第二個月,吃好睡夠的小傢伙們,開始關注自身所處的環境了。再加上感官日趨敏感,環境過冷過熱、衣服摺痕不舒服,一點小小的不適或許都會引起他們的「大聲抗議」。

2、尋求安全感

很多新手媽媽都向我感嘆,還是月子裡的孩子最好帶、餵飽了換完紙尿褲放在嬰兒床上就行了。但是隨著寶寶的月齡漸長,清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剛出生的寶寶或許一醒過來我們就抱著不想撒手,但是這樣就會給嬰兒養成「抱著才有安全感」的習慣。自然醒來之後會尋找媽媽的懷抱,出現只要放下就哇哇大哭的狀況。

3、腸絞痛的可能

隨著日漸長大,寶寶的神經系統會變得之前更敏感。這個時候腸絞痛帶來的痛感也很清楚了。文章開頭朋友家的小寶寶,很大概率就是因為腸絞痛被頻繁痛醒,哭聲比之前更激烈,來回扭動身體也說明了這點。那麼面對哭鬧的寶寶,爸爸媽媽又該如何安撫呢?

如何安撫哭鬧的嬰兒?

剛當媽媽,看到寶寶大哭,自然是心裡慌慌。但新媽媽們要想安撫寶寶,首先要穩住自己的心態。相信這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並且孩子越「事兒」越敏感,說明他的神經發育越好

★、排除法找到原因

西爾斯《育兒百科》中寫道:新生兒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反射動作。餓了或難受時他就自動會哭。他的行動先於思考。

在做育兒師的那些年裡,我經常會給新媽媽和新爸爸列出一個「新生兒哭鬧清單」供手忙腳亂的照顧者一一排除,整理思路。這其中有一些原因很明顯,也容易排除,比如困了餓了紙尿褲溼了等等。

也有一些需要藉助儀器來評估,比如乾濕度和溫度,如果睡眠的環境過於乾燥,嬰兒或許會因為鼻腔不適而哭鬧。家長排除了上面的這些因素,寶寶還哭鬧不止的話,就需要考慮,是否因為需要安全感或是否腸絞痛了。

Tips:注意觀察寶寶的哭泣方式,如果很突然且劇烈很可能是腸絞痛,如果是斷斷續續的小聲哼哼,或許他只是想媽媽來抱抱。

★、製造一個安全的空間

很多媽媽即便家裡有嬰兒床,還是習慣將孩子放在大床上,和自己一起睡。因為這樣半夜起來哺乳會很方便。但對於小嬰兒來說,十個月生活在狹小空間(媽媽的子宮)中,突然在大床這種廣闊的地方醒來,寶寶也會焦慮不安。就像我們突然在一個200平米的床上醒過來。

所以,建議在讓新生寶寶睡在嬰兒床裡,既減少窒息的風險,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也能減少孩子夜醒的哭鬧。不過家長要隨時查看,或者把嬰兒床放在貼近大床的位置。

★、應對腸絞痛

美國兒科學會的一項調查顯示,20%的嬰兒在三個月之前,都有程度不同的腸絞痛問題。

因為新生兒的消化系統發育並不完全,加上有時候按需餵養會導致孩子腸胃負擔加重引起腸絞痛。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晚上6點以後到半夜,讓大人孩子都休息不好。

安撫腸絞痛的孩子,讓很多照顧者覺得束手無策。我的二寶大概兩個月左右,也有那麼一段時間,從晚上8點開始,間歇性的哭到半夜2點左右。這期間我會先給他做幾分鐘排氣操,再背著他在客廳轉悠一陣,最後放回小床。

一般而言,育嬰師會推薦新手媽媽用飛機抱的方式來讓娃舒服點。但是這樣其實特別累,推薦大家在需要長期抱娃的情況下,使用背巾緩解手臂的壓力。

Tips:在寶寶醒著的時候,也可以積極的給他做排氣操,防微杜漸讓娃更舒服。

枕邊育兒寄語:

兩個月的孩子,比上個月會和爸爸媽媽有更多的互動,你會發現寶寶更黏人了,也有了很多自己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哭鬧確實也讓人憂心。所以在安撫寶寶的時候,如果我們都很焦慮,心情煩躁,那其實是會影響到他的。所以想要迅速地搞定哭鬧的娃,掌握方法是一方面,而媽媽們及時調整心態,也同樣重要。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寶寶哭鬧時,媽媽要怎麼做?找準需求好應對,唯獨這個動作不可以

寶寶哭鬧到底要不要抱起來?不及時抱起,易造成孩子安全缺失

寶寶哭鬧不肯睡,哄睡方法得用對,不然苦果只能自己咽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往往都是非常安靜的,多數時候都在呼呼大睡,可一旦到了第二個月,小傢伙睡眠少了,醒著就很無聊,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哇哇大哭。為什麼二月的寶寶愛哭呢?還真不是娃無理取鬧,寶寶哭鬧有原因,寶寶心裡苦,又說不出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前段時間跟媽媽群的幾個寶媽嘮嗑,突然說起寶寶小時候的事情,有位寶媽說她家寶寶月子期間可乖了,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幾乎沒有哭鬧的情況,在家坐了一個月的月子,樓上樓下愣是不知道他們家有小寶寶。本以為這孩子是來「報恩」的,誰知出了月子沒幾天,突然鬧騰了起來,一天到晚哭個不停,就沒有消停的時候,把一大家子折騰的頭暈腦脹,想起來就害怕。
  • 寶寶「二月哭」,媽媽別崩潰,知道原因並安撫是關鍵
    文 | 小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寶寶剛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常常是吃了就睡,醒來再吃,簡直是天使寶寶,讓爸爸媽媽省心不少,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到寶寶第二月的時候就會頻繁哭鬧,這就是老話說的:「一月睡、二月哭
  • 小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哪些科學論證?看兒科專家了
    雖然每個嬰兒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則,但並不完全相同,有一些共同點。像「一月睡覺,二月哭泣,三月存錢」這樣的現象真的很普遍。讓我們看看原因。所以,第一個月寶寶總睡眠時間多,但睡眠周期短,睡眠次數多,所以媽媽很累。二月哭 下個月,嬰兒容易發生腸痙攣,又稱腸絞刑,通常在黃昏時發生,我們也稱為黃昏騷動。 這種情況下嬰兒很難安撫,餵母乳也不晚,躺下也不愉快,抱著也哭,新母親常常不知道嬰兒會做什麼,覺得不知所措。幸好,半小時或一小時後,寶寶像沒事的人一樣精神飽滿。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嬰兒必經的「二月哭」,你若了解原因,照顧起來會很輕鬆
    視頻中,孩子一直在哭鬧,朋友的老公一邊小心翼翼地抱著孩子哄,一邊偷偷抹眼淚。我連忙問朋友,這是怎麼了?孩子爸爸怎麼也跟著哭了?朋友說:你聽說過嬰兒「一月睡,二月哭」嗎?我家孩子現在出生到第二個月,正是哭鬧的時候。我產後身體還沒有恢復,孩子半夜哭鬧,都是老公起來哄。昨夜孩子哭鬧怎麼哄都不行,老公看見孩子哭鬧,想到孩子應該很難受,就忍不住哭起來了......
  • 「一睡,二哭,三認人」,寶寶在第二個月性情大變,是有原因的
    「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五出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斷夜奶,十叫爸媽,十一站,十二走」,這是典型的寶寶發育規律口訣。 但是相較於其他月份,人們卻很少提及二月的寶寶,為什麼呢?因為寶媽們都因為「二月惡魔寶寶」抽不開身,他們清醒時好像只有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哭!
  • 嬰兒二月哭,別崩潰,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都說「一月睡二月哭」,月子期的寶寶往往是很乖巧的,吃飽了就睡,睡飽了就吃,扣除吃奶、換尿布和洗澡的時間,剩下來的時間幾乎都是在睡。可等到寶媽出了月子,就會慢慢發現寶寶越來越愛哭鬧了。這感受,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家有新生寶寶,牢記口訣帶娃更輕鬆
    不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大家是否聽過?新手爸媽可要記牢了哦!那麼,其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一月睡尚在月子裡的新生寶寶,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部分被照顧得比較好的寶寶,通常都是吃了睡、睡醒繼續吃。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寶寶一過滿月就哭鬧暴躁?「二月哭」說來就來,應對方法都在這了
    媽媽們也是因為新手才會如此,因為有經驗的寶媽一定聽說過「二月哭」。「二月哭」就是寶寶出生進入第二個月的時候,就會經常不定時的哭鬧,而且還不容易安撫。多數時候是因為寶寶在經歷腸絞痛!第一次應對寶寶「腸絞痛」的新手媽媽們肯定拍著腦袋不知所措。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表現出的哭鬧、睡眠不踏實這是因為小寶寶睡眠分深、淺睡眠,小寶寶則以淺睡眠居多,在淺睡時,寶寶可能會有各種奇怪的動作出現,像您說的,孩子或使勁、擰巴,而有時是吸吮動作,有時面露微笑,有時像是在做鬼臉,有時撅嘴,有時還有大的舞蹈樣肢體運動,身體像伸懶腰,有時突然發生一陣陣顫抖,偶爾還會發聲,呼吸不規則,眼球在閉合或半閉合的眼瞼下活動等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新手媽媽要抓緊寶寶的清醒時間,給寶寶餵奶、換尿布,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幫助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新生兒出生後第2-4周:及時餵奶、換尿布、哄睡。月子娃有自己的成長節奏,還處於按需餵養的階段。新手媽媽的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做好配合。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到3個月寶寶照顧重點,新手媽媽知道嗎
    老一輩人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各類書籍,不過,憑藉著一代一代的經驗,口口相傳,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比如說新生兒寶寶有「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一月睡通常來說,新生兒寶寶睡眠時長是最長的,一天中他們長時間在睡眠中,平均需要20到22個小時,所以在寶寶一個月時,寶寶除了吃奶就是各種睡。
  • 「一睡,二哭,三攢肚」,1-3月嬰兒怎麼養育?做好這些媽媽輕鬆
    "可現實打臉太快,離佑子滿月還有2天的時候,她開始了第一次哭鬧。有多嚴重呢?那感覺,就像有人一直狠狠地掐著她不放手,把我的心也揪得直顫抖。之後2個月,她就這樣整晚整晚的哭鬧不睡覺,我也就這樣陪著她熬了幾個月的夜,人都瘦了一圈。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其實可可夫婦的表現也是許多年輕父母的表現,由於缺乏經驗,這些父母在寶寶啼哭時都有點束手無措,所以他們非常需要了解寶寶在出生後的發育規律,這樣才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去照顧寶寶,那麼寶寶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的發育規律是什麼呢?
  • 想輕鬆應對寶寶哭鬧,先了解這8個原因,及如何安撫寶寶情緒
    記住,如果這些建議不起作用,最好是去看醫生,以確定是否有什麼醫學上的問題導致新生兒的不適。疲倦可能導致寶寶哭鬧、脾氣暴躁1. 疲倦的嬰兒脾氣暴躁嬰兒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可能是因為他們太累了,需要小睡一會兒。這可能是由於過度的活動或注意力集中而引起的。
  • 2個月寶寶白天睡得安穩,晚上沾床就哭咋回事?這就是「二月哭」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 ,不少家長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真的是就像這句育兒俗語,不同月齡寶寶發育特點也不同。有個媽媽留言說:寶寶50多天了,純母乳餵養。之前吃睡都很規律,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這段時間吃奶開始很不規律,晚上突然哭鬧厲害,不能入睡,十來分鐘醒來哭鬧一次,只要大人抱在懷裡就很快入睡,放在小床上就很快醒來啼哭,直到後半夜2點後才睡。這就是個「二月哭」的例子,到了兩個月,寶寶的哭鬧會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