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2020-12-14 凝媽悟語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前3個月的寶寶確實比較難帶,記得當時的睡眠時間一天合計4個小時,每次都不會超過2個小時,也就是說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你家寶寶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呢?

一月哭

剛出生的寶寶最主要的語言就是哭,餓了會哭、醒了會哭、困了會哭、熱了會哭、疼了會哭、尿了會哭、煩了會哭,用哭聲向世界證明他的存在。每次一哭,我們就會感到精神緊張,要檢查他的身體,看有沒有尿了、有沒有身體異常,要給他母乳,要哄他睡覺,要逗他開心。雖然寶寶哭起來會讓們感到「煩」,但是這樣會讓寶寶更安全,讓我們能及時關注寶寶的健康問題。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因為新生兒大腦皮層興奮性比較低,神經活動比較弱,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容易疲勞,大腦皮層興奮性就會降低,從而進入睡眠狀態。

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小,一般一次母乳只能維持1-2個小時,寶寶要頻繁起來吃母乳,所以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母乳一次。

寶寶的大小便比較頻繁,當尿溼了或者有便便時會特別不舒服,也會導致頻繁醒來。所以,寶寶雖然總睡眠時間比較多,但是因為睡眠周期短、睡眠次數較多,媽媽會覺得比較累。我記得兩個寶寶基本就是掛在身上,自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二月鬧

到了第二個月,寶寶胃容量有所增大,經過一個月的外界生活,已經基本適應。寶寶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吃母乳的速度比上月快了一些。

但是忽然有一天發現寶寶總是哭哭鬧鬧,總是吃不飽的感覺,扯著鬆開,反反覆覆,很是煩躁。我們很擔心是自己母乳不足,其實這是寶寶到了猛漲期,暫時需要更多的母乳。這時堅持讓寶寶多吃一些母乳,為他的猛漲期提供充足的能量。這個階段不會太久,一般發生在4-6周,咬咬牙就過去了。

另外,兩個月的寶寶容易發生腸痙攣,也叫做腸絞痛,一般在黃昏時間發生,我們又稱作黃昏鬧。這種情況的寶寶很難安撫,給母乳也不吃、躺著也不高興、抱著也哭鬧,新媽媽往往搞不清寶寶要做什麼,感覺手足無措。

好在,每次過半個小時或者1個小時以後,寶寶又像沒事人一樣恢復正常。這種情況大約會持續1-2周,新媽媽要有耐心的對待寶寶,可以嘗試讓寶寶腹部向下,抱著寶寶,這樣,寶寶的肚子有下墜感,會感覺舒服一些。

三月不睡覺

3個月的寶寶變得精力充沛起來,隨著大腦的不斷發育,大腦皮層興奮性提高,不再象以前那樣總是睡覺,能夠玩一會兒了。有的寶寶在晚上還能睡整覺,也就是半夜12點開始一直睡到早上6點,如果有這樣一個寶寶,真的要開心了。但是並不是家家都有一個天使寶寶,有的寶寶就是不愛睡覺,白天玩,晚上折騰,如果是這樣,那確實有些辛苦。

到了3個月,大部分寶寶開始攢肚。還有的寶寶在1個月之後就會攢肚,有很多媽媽告訴我剛出月子寶寶就攢肚。攢肚就是指幾天不排便,但是寶寶肚子不漲、不哭鬧,便便時很輕鬆、很多、是軟黃便便。這是因為寶寶的腸胃功能發育逐漸完善,更好地消化吸收母乳,食物殘渣少造成的。

很多媽媽看到寶寶不排便會有些擔心,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肚子,只要不是鼓鼓的就沒問題。攢肚存在非常強烈的個體差異,有的寶寶不會攢肚,有的寶寶在三四個月才會攢肚,像我家寶寶是4個月之後才開始攢肚。攢肚之後,晚上寶寶基本不排便,媽媽就會有些輕鬆了。

另外,關於嬰兒發育的口訣還有這種說法:一月睡、二月鬧、三月認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輔食、七月坐坐、八月爬爬,九月十月叫爸媽。你家寶寶是這樣的順序嗎?

總之,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是寶寶正常的生理髮育規律,新媽媽早了解,做到心中有數,總是好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發育口訣背後的規律,你讀懂了嗎
    其實想要了解寶寶的發展情況從老一輩傳下來的口訣中就能夠知道一些,比如老人常說的: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還有就是常說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等等,其實這些說的都是孩子每個月齡段該掌握的能力,只要家長用心,肯定能夠找到孩子發展的規律。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寶寶每個月有不同,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寶寶每個月有不同,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一月哭   小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最先學會的語言就是哭泣了。寶寶不僅在餓了的時候會哭,在困了的時候或者是在尿了的時候都會用哭聲來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情緒。小寶寶用哇哇的哭聲,好像也在證明著寶寶非常的努力,寶寶想要得到關注。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其實可可夫婦的表現也是許多年輕父母的表現,由於缺乏經驗,這些父母在寶寶啼哭時都有點束手無措,所以他們非常需要了解寶寶在出生後的發育規律,這樣才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去照顧寶寶,那麼寶寶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的發育規律是什麼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家有新生寶寶,牢記口訣帶娃更輕鬆
    不會說話的他只能用哭泣表達自己的所有需求,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到底是餓了、困了還是身體不舒服,是件特別難區分的事。不過,好在每個孩子的發育過程是有規律的,只要新手爸媽了解相關方面的知識,就能在大原則上維持寶寶的健康。
  • 小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哪些科學論證?看兒科專家了
    雖然每個嬰兒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則,但並不完全相同,有一些共同點。像「一月睡覺,二月哭泣,三月存錢」這樣的現象真的很普遍。讓我們看看原因。這時,許多嬰兒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也就是說很緊,當你抱著他的時候,他沒有發出聲音,睡得特別香,一放在床上就醒來,哭了起來,有些人每天抱在地上走路,停下來哭泣。那時,同齡組的母親們記得「每天睡覺就像地雷,不小心,自己就會爆炸」。大家研究了各種各樣的應對方法,最後在孩子的階段自己得到了很多安慰。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都是正常的,淺睡在嬰幼兒發育中起著重要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有研究表明,淺睡眠時可以增加人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使學到的新知識保留起來。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在淺睡眠時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而擔心,也不要做出叫醒寶寶或抱起寶寶等打斷寶寶淺睡眠的行為。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文|全文共185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一位朋友在微信中向我「求救」,原來是她家中的2個月小嬰兒,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開始半夜頻繁大哭,而且哭的撕心裂肺。餵過奶、換過紙尿褲還是哼哼唧唧的扭動身體。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往往都是非常安靜的,多數時候都在呼呼大睡,可一旦到了第二個月,小傢伙睡眠少了,醒著就很無聊,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哇哇大哭。為什麼二月的寶寶愛哭呢?還真不是娃無理取鬧,寶寶哭鬧有原因,寶寶心裡苦,又說不出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到3個月寶寶照顧重點,新手媽媽知道嗎
    老一輩人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各類書籍,不過,憑藉著一代一代的經驗,口口相傳,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比如說新生兒寶寶有「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二月哭寶寶2個月開始,不再總是沒日沒夜地睡覺了,對周圍的事物開始變得敏感起來,當身體出現不舒服時,像胃腸脹氣,尿了便便了時,就會用大哭來表達不滿。
  • 嬰兒必經的「二月哭」,你若了解原因,照顧起來會很輕鬆
    朋友說:你聽說過嬰兒「一月睡,二月哭」嗎?我家孩子現在出生到第二個月,正是哭鬧的時候。我產後身體還沒有恢復,孩子半夜哭鬧,都是老公起來哄。昨夜孩子哭鬧怎麼哄都不行,老公看見孩子哭鬧,想到孩子應該很難受,就忍不住哭起來了...... 朋友說的嬰兒「二月哭」,我自然是知道的,這是孩子發育必經的階段。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照顧0~3個月寶寶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文 | 小書蟲媽媽初為人母總是令人喜悅,然而,從此媽媽的生活中就多了那一份操不完的心。尤其是寶寶在0~3個月的時候,他們的發育還不完善,許多與生俱來的反射還沒有消退,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很多問題,讓媽媽們身心疲憊,徹夜難眠。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二月哭:第二個月哭聲不斷,需要了解寶寶的哭聲訴求新手媽媽照顧嬰兒,最怕遇到的就是寶寶的哭聲不斷,本來照顧寶寶就很繁重,吃不好睡不好的,寶寶一直哭,讓寶媽更容易「崩潰」了。
  • 寶寶「二月哭」,媽媽別崩潰,知道原因並安撫是關鍵
    文 | 小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寶寶剛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常常是吃了就睡,醒來再吃,簡直是天使寶寶,讓爸爸媽媽省心不少,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到寶寶第二月的時候就會頻繁哭鬧,這就是老話說的:「一月睡、二月哭
  • 2個月寶寶白天睡得安穩,晚上沾床就哭咋回事?這就是「二月哭」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 ,不少家長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真的是就像這句育兒俗語,不同月齡寶寶發育特點也不同。有個媽媽留言說:寶寶50多天了,純母乳餵養。之前吃睡都很規律,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這段時間吃奶開始很不規律,晚上突然哭鬧厲害,不能入睡,十來分鐘醒來哭鬧一次,只要大人抱在懷裡就很快入睡,放在小床上就很快醒來啼哭,直到後半夜2點後才睡。這就是個「二月哭」的例子,到了兩個月,寶寶的哭鬧會比較多。
  • 「一睡,二哭,三認人」,寶寶在第二個月性情大變,是有原因的
    「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五出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斷夜奶,十叫爸媽,十一站,十二走」,這是典型的寶寶發育規律口訣。 但是相較於其他月份,人們卻很少提及二月的寶寶,為什麼呢?因為寶媽們都因為「二月惡魔寶寶」抽不開身,他們清醒時好像只有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哭!
  • 「一睡,二哭,三攢肚」,1-3月嬰兒怎麼養育?做好這些媽媽輕鬆
    之後2個月,她就這樣整晚整晚的哭鬧不睡覺,我也就這樣陪著她熬了幾個月的夜,人都瘦了一圈。為什麼小嬰兒會有這種"一月睡,二月哭,3月攢肚"的說法呢,有什麼科學依據嗎?其實,還真有!《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中,對小嬰兒的睡眠模式和發育特點做了詳細說明,我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下吧!
  •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前段時間跟媽媽群的幾個寶媽嘮嗑,突然說起寶寶小時候的事情,有位寶媽說她家寶寶月子期間可乖了,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幾乎沒有哭鬧的情況,在家坐了一個月的月子,樓上樓下愣是不知道他們家有小寶寶。本以為這孩子是來「報恩」的,誰知出了月子沒幾天,突然鬧騰了起來,一天到晚哭個不停,就沒有消停的時候,把一大家子折騰的頭暈腦脹,想起來就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