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的流轉
體現在蘇城綻放的百花裡
亦體現在舌尖嘗到的美味中
所謂「一季一味」
用舌尖感知春天的來臨
往往比視覺來得更為印象深刻
陽春三月
走進老蘇州最愛的葑門橫街
那些「不時不食」的美味
正歡快地向往來的人們招著手
撩撥著蟄伏一冬的味蕾
在這裡
蘇城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在吆喝聲與討價還價聲中
一覽無遺
綠油油、水靈靈的時鮮美味
蘇州人的餐桌上
一年四季都少不了
碧綠生青的蔬菜
在這萬物復甦之際
人氣組合「七頭一腦」尤受推崇
枸杞頭、馬蘭頭、薺菜頭、香椿頭
苜蓿頭、豌豆頭、小蒜頭外加菊花腦
每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清新之味
在菜場尋尋覓覓它們的身影
買上幾斤拎回家
靈烹巧飪成一道道鮮美的時蔬
日子也隨之活色生香了起來
蘇州人春天喜食蠶豆
沈朝初在《憶江南》中寫道
「蘇州好,豆莢喚新蠶」
一顆顆碧綠的蠶豆
藏在結實的豆莢中
想吃還得費些功夫
帶回去清炒一下
不論下酒還是配飯都很美味
蘇州人喜食筍
一年四季均食之
當春風吹綠江南時
春筍便隨之應市了
胖胖的春筍裹著層層外衣
帶著泥土的氣息
買回家做一鍋醃篤鮮
方才不負它的鮮美
春日裡的菜場
那些水靈靈的河鮮自然也少不了
活蹦亂跳的河蝦
簡簡單單鹽水一煮
或者油爆一下
個頭雖小卻是鮮美無比
桃花流水鱖魚肥
蘇幫菜館裡那一條會叫的「松鼠鱖魚」
是許多遊客對蘇州的味覺記憶
而對於尋常人家來說
去菜場買一條鮮活的鱖魚
切幾段蔥幾片姜清蒸一下
那原汁原味的魚鮮
才真是生活的味道
清明螺,賽肥鵝
再過幾天便是清明
菜場的水產店裡
螺螄的生意也格外好
買回去的螺螄
先在清水裡養上一兩天
再剪去尾部做一道醬爆螺螄
在飯點時間走進蘇州尋常巷陌
伴隨著飯菜香一起傳來的
是一陣陣嗦螺螄的輕微聲響
又肥又鮮的螺螄
真是讓人停不了嘴
還有那河蚌和蜆子
一個燉湯一個爆炒
價格平實,味道極鮮
買到了這些鮮活的水產
歸家的腳步也不知不覺快了一些
遊走在各個攤位
那些夾雜在時蔬間的新鮮水果
也豔麗得讓人忍不住稱上一些
紅彤彤的草莓圓潤可愛
烏紫色的桑葚透著誘人的酸甜
春天的好滋味實在太多
想要貪心地全部嘗遍
可要多跑幾次菜場啦
甜蜜蜜、香噴噴的小吃點心
早上來葑門橫街
除了提著籃子買菜的人
來吃早點的人也不少
每家鋪子前都圍著許多人
各種美食的香味瀰漫在空氣裡
聞著就忍不住前去嘗一嘗
楊裕興
橫街入口處的楊裕興
主打蘇式面和各式點心
剛出鍋的一批生煎饅頭
不一會兒就賣光了
點一碗麵再加幾個蘇式小籠
篤悠悠吃一頓早飯
這樣的蘇式慢生活
真讓人想念
趙天祿
趙天祿的油汆糰子堪稱一絕
炸得金黃的糯米糰子
外脆內糯,香味沁脾
內裡的鮮肉餡帶著鮮甜的汁水
一口下去真是滿足
還有剛出鍋的五香大排
稱上幾塊帶回來
午飯的大葷也就有著落了
張記大餅店
大餅油條是許多人早飯的標配
橫街上這家大餅店
生意也漸漸恢復了
剛出爐的大餅還有些燙手
但抵不住芝麻和蔥油香
心急咬上一口,滿嘴酥香
周媽媽香粽店
這家粽子店在橫街很有名
很多人慕名而來
就為了買如今很少見的灰湯粽
店裡阿姨手速飛快
捲動著綠油油的粽葉
填塞入米粒,放上兩塊肉
然後包起、紮緊
一隻稜角分明的大肉粽便做好了
黃富興糕團
橫街上大名鼎鼎的黃富興糕團
看看門口排起的長龍
便知道人氣有多旺了
豬油糕、條頭糕、赤豆糕
五顏六色的糕團整齊排列在櫥窗裡
各選一塊打包回家
可以吃上好幾天了
沈記青團
春天正是吃青團的季節
那一口清幽的漿麥草香
裹挾著春日的甜蜜
讓人感覺甜到了心坎裡
橫街上賣青團的店家很多
其中沈記青團尤其受歡迎
一元一隻的豆沙青團
價格親民、軟糯清甜
還有其他多種口味可供選擇
除了沈記青團
橫街上的朱阿姨青團和周記青團
也都頗有人氣,各有各的特色
春季必打卡的青糰子
你今年嘗過了沒?
餘暨大餅店
餘暨大餅店在橫街開了好多年了
經營這家店的是一對老夫妻
來這裡買大餅油條的多是周邊的老顧客
許多人哪怕搬到了很遠的地方
也要趁著周末趕到橫街買上幾個大餅
不為別的,就為了那一口熟悉的老味道
熱熱鬧鬧的葑門橫街
好吃的美食數不勝數
買完了蔬菜瓜果
吃過了早飯點心
還可以再來半隻烤鴨
稱上一斤爆魚
或者去甪直醬菜店
選幾樣可口的吃粥小菜
生活的滋味有千百種
一條短短的葑門橫街
濃縮了人間百味
也展示著蘇城的風土人情
在葑門橫街
走著走著,肚子就餓了
買著買著,兩手就滿了
在這裡我們收穫了時令風物
更收穫了生活中尤為珍貴的
幸福感和滿足感
挑個不落雨的日子
去走一走這條葑門橫街
感受蘇城春日的活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