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餓之花」:那些引起萬人空巷的影視劇

2020-12-19 墨娛

每個人都喜歡懷舊,不要懷疑。

若懷疑,那就是你還沒有到懷舊的年齡。

這些年的日子過得太好了,影視劇的題材已經拍到「沒啥好拍」的地步。實在找不到素材,乾脆就隔幾年來一次經典翻拍。

比如說金庸的那幾部小說,反反覆覆的拍了多少個版本,恐怕你也數不清。但給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進入大陸的第一部TVB武俠題材劇——83版《射鵰英雄傳》。

往昔的日子回憶起來總是很甜,儘管那時候窮得買根5分錢冰糕都要思前想後。

83版《射鵰》,是童年回憶的註腳

1984年,深圳的看片會上,幾個地方電視臺經過商量,大膽引進了《射鵰英雄傳》。

也是這一年的春節,央視精心籌劃了一臺闔家歡樂的春節聯歡晚會。儘管那時候歌手只是對對口型,布景在如今看來也格外的簡陋,卻成了歷史上最為經典的一場春晚,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火了。

港臺藝人想要在大陸成名,只有兩個途徑:春晚和高口碑影視劇。

很快,《射鵰英雄傳》開始大肆傳播。

我那時候還小,並不知道這部劇流行得有多厲害。只聽爸媽說,那會兒樓上樓下的鄰居天天晚上跑我們家裡來蹭電視看,就為了看靖哥哥和黃蓉,每個人聊天的話題也幾乎都被這部劇給佔據了。

這一流行就是數十年。因為我上初中的時候,已經到了90年代,距離購買《射鵰》版權已經過去了6年,但學校門口的小販還在賣翁美玲的貼紙。

同學們省下早餐錢爭先恐後的購買,寫一些讀後感 、雞湯文,或者乾脆抄寫歌詞。硬殼筆記本裡都是趙雅芝、翁美玲、關之琳這些港臺美女。

誰的本子上的字寫得漂亮,貼紙又好看,誰就是這條gai最靚的崽。

我覺得現如今青少年稱之為「手帳」的東西,就是這種歌詞本演變而來吧!

70後的肆意青春

《射鵰英雄傳》為什麼能風靡那麼多年,是因為那些年它每年暑假都會重播一遍。雖然後來《西遊記》和《封神榜》也進入了暑假重播套餐,但《射鵰》給大家帶來的回憶是另一類的……

翁美玲的小虎牙印在了70後的記憶中,港臺美女數不勝數,似這般長著小兔牙的俏皮美女,只得她一個。

雖然膚色稍黑,俏黃蓉的名頭卻再無來者。

洪七公、穆念慈、黃藥師、楊康,所有的人物都在熒幕外面的世界有了自己的魂。

很多人知道粵語歌,還是從這部劇的主題曲開始的——原來「鳥語」也可以這麼好聽。

《鐵血丹心》鏗鏘豪氣,甄妮、羅文因為這首歌成了深受大家喜愛的流行歌手。

直到如今,只要《鐵血丹心》的前奏一響起,我就會頭皮發麻,仿佛瞬間回到了童年。

那時候沒有卡拉OK,也沒有KTV,小夥伴們借來磁帶,一遍遍的聽和學,誰要是會有模有樣地唱幾句,都會被別人羨慕不已。

80年代的影視劇,成功與否是不看什麼收視率的(現在的收視率水分頗多更沒法看),而是看它的「周邊」影響到了多少人。

年輕人若是喜歡對方,女的稱為X兒,男的稱為X哥哥,都是受了蓉兒和靖哥哥的影響。

小孩子拾起一截樹棍,耍起來說自己是丐幫弟子。朋友間打鬧動不動就來一句:吃我一記九陰白骨爪!女孩子要是頭髮沒梳好,就被人稱作「梅超風」。

那時候還有周潤發主演的《上海灘》在大行其道,有點兒閒錢的男人哪怕是大熱天也要戴個禮帽裝成大佬狀,長風衣就是風流倜儻的代名詞。

《加裡森敢死隊》被中國引進後,街邊到處都是被飛刀插過的樹。

再看看內地的電視劇,《濟公》熱播後,家裡的破蒲扇也有了用武之地,小孩子搖著大扇子唱著「鞋兒破、帽兒破」,在身上搓下泥球假裝餵給小夥伴吃……

這些情景,80、70後往上的人都很熟悉吧。

萬人空巷,是因為「餓之花」

我們似乎很容易在經典作品上找到「萬人空巷」的形容詞,現在再出一部萬人空巷的作品,是絕無可能的事情了。

不僅僅是因為當下的影視劇作品良莠不齊,而是人們的眼光高了,娛樂活動多、選擇也多,很少再有什麼影視劇能夠讓全國人民狂歡擁躉。

83《射鵰》放到現在看,人們大抵是看不下去。畫面粗糙、布景簡陋。但它生在了一個好的年代,或者說對娛樂需求相當「饑渴」的年代。

那時候我們還不敢拍明目張胆談戀愛的戲,《射鵰》填補了這個空白,一腳踩著武俠,一腳踩著言情,又是TVB舉全臺之力傾力打造,質量在當時是非常拿得出手的,這個便宜佔得是天時地利人和。

拿錯男女主劇本的黃日華和翁美玲

當人們渴求娛樂的時候,《射鵰》就像一朵奇葩,在這樣的環境中怒放。其受追捧程度,歷經幾年不息,一到重播的時候,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就都變成了這些江湖恩怨、兒女情仇。

也是這部電視劇,開啟了港臺八卦影響到內地的時代。

翁美玲的離世,我們當年竟然一直都不知道,在90年代初期才隱約得知了一些花邊消息。事實上,她在內地購買版權之後不久就因為感情的問題自絕於人世。年僅26歲。

然而內地的少女們絲毫未曾察覺,仍然歡天喜地的收集翁美玲的貼紙和畫報,張貼在最顯眼的地方。同學錄上,很多人都寫著自己的偶像是翁美玲。

現在想想,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連八卦消息都傳遞得如此之慢。

「我的偶像在我追捧她之前就已經去世了」,這種事情,只有「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時代才會出現吧。

相關焦點

  • 這屆年輕人,愛上了90年代影視劇穿搭
    還有眾多日系、韓範兒和歐美系畫風的探索,從ins時尚博主,到明星達人,女人們善模仿,找風格,她們看漂亮偶像,也揣摩影視劇角色,對穿搭,無一不愛。11月,一個名為「泛90年代影視劇時尚美學」小組(以下簡稱:90年代美學小組)成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3000餘名成員聚集進來,欣賞並分享90年代影視劇髮型、妝容和穿搭。
  • 80年代才是亞視的巔峰,這五部劇當年萬人空巷,全看過的快40歲了
    《大俠霍元甲》 這部劇是不得不提的,作為首部被引進內地播放的港劇,它的影響力太大了,當年播出時真的就是萬人空巷。聽到主題曲就熱血沸騰,《萬裡長城永不倒》簡直燃爆了。那個年代,家裡有個小黑白電視機都算是條件特別好了,懷念那個一大群人集體看電視劇的時代。扯遠了,都是童年記憶了。由於年代太久遠了,對這部劇裡的具體情節已經記不清了,最後一代宗師中毒身亡,看得太氣憤了。
  • 70年代至80年代,日本最火的5部劇:《阿信》僅排第2,第一太感人
    70年代至80年代,日本最火的5部劇:《阿信》僅排第2,第一太感人5.東京愛情故事主演:鈴木保奈美、織田裕二該劇可謂最經典的日劇之一,「20世紀90年代純愛三部曲"之第二部。1.血疑主演:山口百惠、三浦友和血疑是藝術精品,1984年在中國播出的時候引起過萬人空巷的轟動效應,劇情的發展和人物命運,牽動、打動觀眾,演員的表演具有藝術感染力。
  • 揭80版《上海灘》12大主演之生存現狀
    揭80版《上海灘》12大主演之生存現狀  文/一床情書  1985年,香港無線經典劇集《上海灘》在內地播出後萬人空巷,令周潤發,趙雅芝,呂良偉等明星在內地迅速走紅,如今35年即將過去,一床情書不妨來扒扒劇中12大主演們的生存現狀吧。
  • 80年代女星娜仁花近照曝光,成名於《乳燕飛》,丈夫是著名導演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158)——娜仁花】No.111月3日,央視「中國電影報導」官博發布了80年代著名電影演員娜仁花正在拍攝新戲的報導。據介紹,娜仁花拍攝的新電影名為《安家》,講述了她飾演的基層扶貧幹部紮根山區,幫助群眾過上小康生活的故事。
  • 還記得那些80年代、90年代曾經風靡的飲料嗎?
    還記得那些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曾經風靡的飲料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 第二款西安冰峰汽水。
  • 從80年代港樂到00年代偶像劇,音樂平臺颳起「懷舊風」
    QQ音樂針對經典音樂,又分別分成「假日經典」、「年代之聲、「重溫舊夢」等幾大板塊,將過往經典歌曲分成相關歌單,並上線多個珍貴演唱會視頻,如王菲98-99香港演唱會、鄧麗君1976年演唱會、香港四大天王演唱會等珍貴時代影像,都在平臺上有明顯專區劃分。
  • 薛淑傑:曾是80年代的一線女演員,如今在《以家人之名》中跑龍套
    因為有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的加盟,家庭劇《以家人之名》一上線就受到了觀眾的追捧。幾位90後的新生代演員表現出色,很好地詮釋了劇中的人物;中年演員楊童舒、張晞臨、塗松巖也一如既往的穩健。特別要表揚塗松巖老師,演技自然流暢,特別有感染力。
  • 80年代的中國人都吃什麼?
    年代中國美食的紀錄片,是由日本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策劃,巖波映畫製作。宮廷膳食裡記錄了熊掌、魚翅、燕窩等美食,養生和口腹之慾一個都不落下。廣東·最熱愛美食的地方影片中認為廣東是最捨得在吃上花時間的一個省年代的廣州人就很喜歡喝早茶,泮溪酒家從庭院到包房的桌子,都是坐滿了人。
  • 80年代的中國人都吃什麼?
    年代中國美食的紀錄片,是由日本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策劃,巖波映畫製作。宮廷膳食裡記錄了熊掌、魚翅、燕窩等美食,養生和口腹之慾一個都不落下。年代的廣州人就很喜歡喝早茶,泮溪酒家從庭院到包房的桌子,都是坐滿了人。
  • 致敬,80年代!謝謝陪伴80一代的我們一起成長的經典的影視作品
    80一代人出生時電視機逐漸在中國大陸開始普及,所以很多影視劇也百花齊放,成就了很多經典的作品。而這些經典自然是獨生子女為多的80一代人心中最難以磨滅的成長印記。     在80一代心中,最難以忘記的電視劇應該是《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可謂是80人心中的神話中的神話。
  • 早上沒吃飯,現在有點餓?80年代的各色小吃攤了解一下
    上班沒遲到,沒到飯點兒就餓了?看看80年代的各色小吃攤,沒準兒能救救急。圖中一家正宗野味兒店,放了兩個顯眼的菜譜牌子。大廚師傅正在鍋前生活做飯,標準的大鍋飯家當。古老的烤鴨店,年代久遠店門一副文物歷史遺蹟的樣子。屋簷下一根長杆系了十幾個烤鴨子,不禁讓人垂涎欲滴。且不說味道怎麼樣,就這塊頭大小,就得為店家點個讚。
  • 古龍電影在七十年代風光一時,為何現在卻拍不出經典古龍影視劇了
    兩位香港名導演爾冬陞和徐克,用了幾年的時間,就鼓搗出這麼一部電影,真是叫人大失所望,當然了,我們也不能全怪他們,畢竟古龍影視劇的改編,一直是業界的一個老大難,在三少爺的劍之前改編的朱孝天版楚留香,謝霆鋒版浣花洗劍錄,陳江河版流星蝴蝶劍,可以都是非常拉胯的,甚至有人說,古龍的小說,就不適合改編為影視劇,真的是這樣嗎?
  • 80年代初,這四個人全臺灣無人不知!
    198420世紀80年代初小學生喜歡的電影明星20世紀80年代初,有四位電影演員不只是小朋友喜歡,而且應該算是當時在影壇上最火爆的電影明星了,尤其是電視節目貧乏、電影有更多聲光效果的年代。那幾年他每年至少都有九部以上的電影,可見壓力之大。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他得了肝硬化,最後酒精中毒而死,只有34歲。讓人不勝唏噓,也結束了那幾年的「許不了時代」。方正跟許不了是同期的人物,當初大家都叫他「大饅頭」,他跟許不了的配合默契簡直已經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
  • 80年代美女明星,一個時代的記憶,您還記得她們嗎?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朱琳曾被視為「中國最美麗的女演員」,她在《西遊記》中的女兒國國王是幾代人的記憶。吳海燕以在電影《海霞》中扮演女民兵連連長海霞一舉成名,有「上影一枝花」之稱。王馥荔在80年代的影壇紅極一時,獲得了百花獎和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有「天下第一嫂」之稱。看看她的藍底白點裙,你的衣櫥中是不是有著類似的一件呢?顧永菲在80年代孫道臨版的電影《雷雨》中飾演繁漪,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 80年代男星黑白照,個個容貌俊美,卻又充滿男兒氣概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前幾天,我們請大家欣賞了一組80年代女明星的罕見黑白老照片,受到了大家的歡迎。有許多網友留言說,在80年代,也有許多優秀的男明星,深受觀眾喜愛,希望有機會能再次重溫他們年輕時的風採。
  • 【辣筆盤點】八九十年代那些萬人空巷的電視劇
    而唯有80版最值得回味,周潤發,趙雅芝憑藉此片成為經典「佳人情侶」。「許文強」更是成全了影迷心目中的「大哥夢想」。趙雅芝,周潤發版本的《上海灘》,沒有酒精的濃度,卻有醉人的芳香。 《上海灘》之經典,之不可超越當然是由於它藝術上的完美,儘管在香港和澳門拍攝的這個劇集在場景方面顯得有些簡單和粗陋但因為有周潤發、趙雅芝和呂良偉等眾星的精彩表演,因有為演員提供發揮空間的精彩劇本,也因為有葉麗儀演唱的那首令人迴腸盪氣的主題歌
  • 70,80,90年代校門口的懷舊點心小吃!孩提時代
    哈嘍,大家好,我是美食客道棧,又到與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每天帶你們走進不一樣美食世界和熟知更多的美食知識~眾所周知,舌頭的記憶比大腦更深刻,那些童年時期的記憶大多已經模糊了今日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穿越到七八十年代,回憶一下當年我們都無法忘懷的味道!1、爆米花無論是吃穿住行,80年代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徵,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街上的爆米花。不像現在電影院裡賣的爆米花,那個時期的爆米花都是自己做的。
  • 她是80年代電影演員張燕,與丈夫都是特型演員,痛心丈夫英年早逝
    或者以為她是歌唱演員張燕,或者以為她是香港演員張燕,其實不然,娛文娛視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張燕,是80年代電影演員、著名特型演員古月的妻子。而聊到古月,朋友們就幾乎沒有不知道的了,因為他是主席的特型演員。自從1981年在《西安事變》中第一次塑造主席形象受到廣泛好評後,他就成了主席的特型演員。
  • 80年代末風靡銀川的美食——70後80後的年代記憶
    記得當時大人每每不由分說,往我嘴裡塞上一塊帶著江米皮的高粱飴,然後看我要吐,還作勢要打:「這麼好吃的糖你居然不吃,美美餓兩頓就好了!」然後我忍著不舒服聽他們罵完,含著一塊難吃的高粱飴跑出門吐掉。記得有次碰到院子裡小孩,人家直接說:「別吐,給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