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致歉:涉嫌違規生產食品蜂蜜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

2020-12-21 澎湃新聞

同仁堂致歉:涉嫌違規生產食品蜂蜜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

千龍網訊 12月15日晚,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零距離》欄目播出了關於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鹽城金蜂)涉嫌違規生產食品蜂蜜的相關報導,為此,北京同仁堂發表相關聲明表示,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以下為聲明全文:

2018年12月15日晚,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零距離》欄目播出了關於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鹽城金蜂)涉嫌違規生產食品蜂蜜的相關報導,該報導涉及我公司產品,對此我公司高度重視,立即展開調查:

1.鹽城金蜂是我公司食品蜂蜜的受託加工生產單位。

2.關於報導中提及的違規處理退貨蜂蜜問題,我公司於2018年8月與鹽城金蜂籤訂了退貨處理的相關合同,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從退貨中「清理的蜂蜜只可用於養蜂基地進行餵養蜜蜂,不得做除此以外的任何用途」。經初步調查,由於我公司現場監管不到位,存在對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確標識的問題,但尚未發現這些蜂蜜進入生產用原料庫的情形,對此我公司將進一步深入調查核實。

3.對於報導中提及的更改標籤日期的行為,經我公司初步調查,由於2018年年初工廠搬遷,在不同生產地址的標籤轉換時,對標籤的管理和使用出現差錯。所涉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會在監管部門的監督下依法處理。

4.在委託生產過程中,我公司存在監管不力和嚴重失察的責任。我公司已通知鹽城金蜂在調查期間暫停其受託加工生產活動,對所涉物料全部進行封存,並將全力配合上級公司和政府監管部門開展調查,若發現確有違法違規行為,我公司將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在此,向所有消費者鄭重致歉,感謝媒體的監督,我公司將實事求是,絕不隱瞞,如有進一步的調查結果,會及時向公眾通報。

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

2018年12月16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快訊

相關推薦

評論(163)

相關焦點

  • 北京同仁堂被調查 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16日訊  15日,媒體曝光了同仁堂蜂蜜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回收過期使用蜂蜜。對此,同仁堂今早發布聲明稱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
  • 同仁堂控股子公司下遊生產商被爆回收過期蜂蜜
    近日,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以下稱「同仁堂蜂業」)委託的食品蜂蜜生產商——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鹽城金蜂」),被媒體爆出在生產同仁堂蜂蜜時存在大量違規行為。根據媒體報導,鹽城金蜂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回收。企業工作人員稱此舉是「退給蜂農養蜜蜂」。
  • 北京同仁堂蜂蜜被曝過期回收重進原料庫 回應稱僅為退給蜂農養蜜蜂
    12月15日晚,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零距離》欄目播出了關於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鹽城金蜂)涉嫌違規生產食品蜂蜜的相關報導。報導中稱,在一間封閉的車間裡,記者發現多名工人將已經撕掉標籤的過期或者臨近過期的蜂蜜,倒進大桶裡進行回收。記者發現,車間裡被撕下來的標籤,數量非常多,被滿滿地裝在幾隻蛇皮袋裡,標籤顯示其產品名稱為北京同仁堂蜂蜜。
  • 同仁堂回應「蜂蜜門」:子公司存監管不力和失察責任
    同仁堂回應「蜂蜜門」:子公司存監管不力和失察責任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12月16日電 據媒體15日報導,同仁堂下屬子公司同仁堂蜂業受託加工生產單位鹽城金蜂回收大量過期、臨近過期蜂蜜送進工廠的原料庫,還曾出現篡改同仁堂蜂蜜生產日期的行為
  • 觸目驚心,同仁堂被曝光,蜂蜜你還敢喝嗎
    12月15日,江蘇電視臺曝光,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將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回收送入原料庫,被發現後卻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而這家企業正是同仁堂蜂業的受託加工生產單位。16日,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在官方微信上發布致歉聲明。
  • 同仁堂蜂蜜產品問題頻發 食品代工生產模式存安全隱患
    原標題: 同仁堂蜂蜜產品問題頻發 食品代工生產模式存安全隱患 在被媒體曝光代工廠疑似回收蜂蜜充當原料和篡改成品蜂蜜生產日期後,同仁堂(600085,SH)12月16日晚間發布公告,承認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蜂業)在委託代工廠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城金蜂)生產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力和失察的責任,但表示產品未流入市場。
  • 同仁堂信譽危機:合作方被曝回收過期蜂蜜,大興食藥展開調查
    對此,同仁堂昨天早晨發布聲明稱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北京市大興區食藥監管部門已前往北京委託方、即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開展調查,如發現北京企業從事或參與相關違法行為,將依法嚴肅查處。過期食品回收後又回到生產環節,這引發了消費者對於過期食品處理的擔憂。過期食品是如何處理的呢?
  • 同仁堂被曝回收過期蜂蜜 涉事工廠是當地重大項目
    同仁堂每家門店外,掛著一副對聯: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以此來表明自己對質量的信仰。   然而,就是這家讓人信賴的老字號,最近遭到了大家的質疑。因為,有媒體曝出,給同仁堂生產蜂蜜的一家工廠涉嫌違規,將過期的蜂蜜收回,送進了工廠的原料庫。
  • 代工模式釀苦果 同仁堂再現問題蜂蜜
    (以下簡稱鹽城金蜂)生產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力和失察的責任,但表示產品未流入市場。  被曝疑似「以舊充新」  12月15日晚,江蘇廣電總臺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欄目在新浪微博發布視頻,曝光同仁堂蜂蜜的委託生產商鹽城金蜂,在生產同仁堂蜂蜜時存在大量違規行為。  視頻中,鹽城金蜂回收了大量過期、臨近過期蜂蜜統一倒進大桶,其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倒蜜」將被退給蜂農餵蜜蜂,但實際上這些回收蜂蜜被送進了工廠的原料庫。
  • 同仁堂就代工廠過期蜂蜜道歉 被曝光產品「同款」在電商平臺賣169...
    :39:11 同仁堂蜂蜜的委託生產商鹽城金蜂在生產同仁堂蜂蜜時存在大量違規行為。
  • 同仁堂子公司過期蜂蜜餵養蜜蜂?專家稱蜜蜂不吃
    12月15日,江蘇電視臺報導稱,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城金蜂」)存在違規處理過期蜂蜜、更改產品生產日期等行為。次日,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蜂業」)發布聲明稱,尚未發現違規清理的蜂蜜進入原料庫的情形,更改標籤日期所涉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上市公司同仁堂於17日發布的公告中,同樣否認涉嫌違規的產品流入市場。
  • 同仁堂控股子公司回收過期蜂蜜 產品代工存安全漏洞
    12月15日,江蘇電視臺報導稱,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城金蜂」)存在違規處理過期蜂蜜、更改產品生產日期等行為。   次日,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蜂業」)發布聲明稱,尚未發現違規清理的蜂蜜進入原料庫的情形,更改標籤日期所涉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
  • 上海財經大學案例分享 | 風波同仁堂
    12月15日晚,江蘇廣電總臺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欄目在新浪微博發布視頻,曝光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蜂業」)的委託生產商在生產同仁堂蜂蜜時存在大量違規行為。鹽城金蜂是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的受委託加工方。後者又是百年老字號——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的控股子公司。在《零距離》播出的視頻中顯示,在鹽城金蜂的車間內,工作人員回收大量過期或者臨近過期蜂蜜統一倒進大桶,其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倒蜜」將被退給蜂農餵蜜蜂,但實際上這些回收蜂蜜被送進了工廠的原料庫。從現場未被撕掉標籤的包裝來看,這批蜂蜜來自於北京同仁堂。
  • 北京同仁堂回應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已開展調查
    (原標題:北京同仁堂回應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已開展調查)
  • 同仁堂過期蜂蜜門曝黑幕:供應商稱多次被要求「背鍋」
    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此前發現鹽城金蜂已有多次類似操作,同時該企業還存在篡改同仁堂蜂蜜生產日期的行為。該事件被報導後,12月16日下午,同仁堂公告稱,同仁堂蜂業在委託生產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力和失察責任,並已通知鹽城金蜂暫停其受託加工生產活動,對所涉物料全部進行封存,並將全力配合上級公司和政府監管部門開展調查。
  • 「蜂蜜門」背後的同仁堂:新產品超7成為化妝品食品等
    「蜂蜜門」背後的同仁堂:新產品超7成為化妝品食品等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受託加工生產廠家被曝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回收倒入「原料庫」迅速引發同仁堂品牌危機。同仁堂蜂業委託生產,監管不力本次惹出風波的正是同仁堂的子公司之一,同仁堂蜂業。主要業務為加工蜂產品,包括蜂蜜、蜂王漿(含蜂王漿凍幹品)、蜂產品製品、蜂花粉(分裝)等。12月16日早間,同仁堂發布聲明稱相關產品已經全部封存,而同仁堂蜂業在北京市大興區註冊,大興區食藥監管局已經就此展開調查。
  • 同仁堂因問題蜂蜜被罰1400餘萬 淨利下滑約4354%
    2月12日,同仁堂公告稱,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下稱同仁堂蜂業),因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生產蜂蜜、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為,被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人民幣1408.8萬元,並就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真誠致歉。
  • 北京同仁堂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 食藥部門調查
    原標題:北京同仁堂被曝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 食藥部門介入調查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鮑聰穎)12月15日,媒體曝光了同仁堂蜂蜜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回收過期使用蜂蜜。16日早晨,北京同仁堂發表相關聲明表示,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
  • 北京同仁堂,清康熙八年延續至今的老字號,如今產品質量出問題
    同仁堂(原名同仁堂藥室,同仁堂藥鋪),是樂顯揚創建於中國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家藥店,被授予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仁堂中醫藥文化」稱號。就是這樣的老字號,近日卻被知情人士爆出「回收過期蜂蜜,篡改生產日期」,存在大量違規行為。
  • 砸牌子的不止蜂蜜 同仁堂這些產品也出過問題
    本來應該餵蜜蜂的過期蜂蜜,卻被回收進了廠家的原料庫。做這件事的不是黑作坊,而是一家正規的蜂蜜生產企業,更要命的是,它生產的蜂蜜,將被貼上「同仁堂」的商標,賣給消費者。近日,代工廠疑似回收過期蜂蜜事件讓同仁堂捲入輿論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