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走進日本的中國企業與走進中國企業的日本技術人員
美國環保車「雙雄」,為何成敗截然不同?
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的困局與突破
松下、索尼和夏普,誓言要為家電業務「止血」
日元飛速貶值,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3年5月,河南省鄭州市。在這裡舉辦的一場展會上,全球最大EMS(電子產品代工)企業鴻海精密工業公司旗下的富士康展示的一個機器人受到了莫大關注。這竟是一個製作刀削麵的人型機器人。
據「大河網」(5月19日)報導,富士康在「第八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展示了一款刀削麵機器人。據介紹,除了製作刀削麵的人型機器人外,該公司還展示了自動物流車、打磨拋光機械手以及自動化工具機等多種自主研發生產的自動化設備。
其中,刀削麵機器人在展會現場演示了制面過程,吸引了大量觀眾。富士康已經在其部分餐廳導入了這款刀削麵機器人,據說今後還打算對外銷售。
那麼,富士康為何要製造刀削麵機器人?因為刀削麵對富士康的老總郭臺銘董事長來說是「媽媽的味道」。 郭臺銘雖然出生於臺灣,但父母都來自大陸,父親生於山西。或許是受在麵食之鄉長大的父親的影響,從小吃著父母做的麵條長大的郭臺銘也非常喜歡麵食,甚至連婚宴的主食也是牛肉麵,被臺灣媒體廣為報導。
言歸正傳,前面也提到過,富士康的刀削麵機器人是該公司推進的成本削減和自動化措施取得的成果之一。富士康從2010年開始致力於成本削減和自動化。其背景是,該公司生產中心所在地深圳等沿海地區的人工費暴漲,因此開始向河南省、重慶市及四川省等內陸地區轉移。目前,該公司的主要客戶蘋果公司的智慧型手機「iPhone」主要在河南鄭州和山西太原進行組裝和相關部件的生產,平板電腦「iPad」的主力工廠位於四川成都。另一方面,從2011年開始,富士康制定了3年內導入100萬臺機器人的目標,開始致力於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的自行生產。
臺灣和大陸的市場及業界認為,2013年初富士康各工廠開始暫停招工的原因除了蘋果產品銷量欠佳導致訂單減少外,還包括該公司的生產自動化全面啟動,不再像以前那麼需要人手了。
不過在最近,臺灣市場又出現了新的觀點,認為富士康最終組裝生產線的自動化基本未取得進展,目前還是以人工為主力。報導這一消息的是臺灣《經濟日報》(年5月20日),據說原因是導入了自動化設備的生產線遲遲未能獲得追求完美的蘋果公司的認可。
關於蘋果與富士康,中國多家媒體在2013年4月報導了蘋果因機殼不合格而要求富士康返工重造500萬部iPhone的消息。《紐約時報》(4月6日)也報導稱,富士康從2012年開始致力於大尺寸電視的開發和製造是為了減輕對蘋果的依賴,認為兩公司的「蜜月」關係出現變數的觀點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