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煤炭交易會長協訂單有望超10億噸。期貨日報記者在2021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大會上了解到,新組建的晉能控股集團與華潤、大唐、海螺等8家大客戶籤訂了5年期的長協合同,煤炭供應量達5.2億噸。之後,多家大型企業分別籤訂中長期合同。據業內相關專家預計,本次會議期間將籤訂超過10億噸的煤炭合同,是近年來最大一筆長協訂單。
鄭商所12月9日晚發布風險提示函,稱近期動力煤期貨價格波動較大,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較多,請各會員單位切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範工作,提醒投資者謹慎運作,理性投資。
昨晚國內市場夜盤交易時間,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延續漲勢,盤中一度漲逾5%,續創歷史新高。截至12月9日晚收盤,黑色系大幅上漲,鄭煤漲超4%,PVC、鐵礦漲超3%,鄭醇、棕櫚等漲逾2%,焦炭、塑料等漲超1%,豆粕、菜粕等小幅上漲;純鹼跌超3%,豆一、澱粉等小幅下跌。
人民幣匯率升破6.50關口!換10萬美元「省」7萬。人民幣匯率漲不停。12月9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6.50關口,續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昨晚公布的EIA庫存數據顯示,上周美國EIA原油庫存環比激增1518.9萬桶,至5.032億桶,增加3.1%,打破了此前連降兩周的走勢,增幅創今年4月以來單周最大。原油產量持平至1110萬桶/日。數據公布後,油價高位回落。截至今日凌晨收盤,國際油價漲跌互現,紐約1月原油期貨收跌0.08美元,跌幅0.18%,報45.52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漲0.02美元,漲幅0.04%,報48.86美元/桶。
伊拉克油田遭兩枚炸彈襲擊,EIA原油庫存意外大增1518.9萬桶
據中新網援引伊拉克沙法齊通訊社12月9日報導,伊拉克當地警方消息人士稱,伊拉克北部基爾庫克省的2處油井遭炸彈襲擊,並引發火災。此次事件系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所為。報導稱,襲擊發生於當地時間12月9日黎明時分。極端分子引爆了2個爆炸裝置,使2處油井遭襲。這2處油井位於基爾庫克省的哈布巴茲油田內。爆炸發生後,該地區發生火災,消防人員隨即趕往現場,進行滅火工作。
據悉,該油田的日產量約為2.5萬桶原油。受消息影響,布油日內漲幅一度擴大至1.3%報49.48美元;WTI漲1.3%報46.20美元,不久後又紛紛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昨晚公布的EIA庫存數據顯示,上周美國EIA原油庫存環比激增1518.9萬桶,至5.032億桶,增加3.1%,打破了此前連降兩周的走勢,增幅創今年4月以來單周最大。原油產量持平至1110萬桶/日。數據公布後,油價高位回落。分析人士指出,影響油市情緒的主要指標仍是需求,庫存過剩將持續令油價承壓。截至今日凌晨收盤,國際油價漲跌互現,紐約1月原油期貨收跌0.08美元,跌幅0.18%,報45.52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漲0.02美元,漲幅0.04%,報48.86美元/桶。
海通期貨能源化工研發負責人楊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伊拉克油井被炸事件對油價的影響有限。他認為,消息爆出第一時間,市場頗為緊張,因為前期伊朗和以色列就有衝突升級跡象,市場擔心中東地區地緣危機升級,但隨後伊拉克政府表示被襲擊的油井產油量大約為2.5萬桶/日,這個量對供應端的影響很有限。
「不過,通過這件事油價的反應來看,市場已經開始對中東地緣衝突高度敏感,一旦有更嚴重的襲擊石油設施事件,油價不排除會出現大幅衝高行情。」楊安表示,油價此輪反彈累積漲幅約35%,自身有一定的調整壓力,布倫特原油在50美元/桶的關口很難輕易突破,暫時不宜再盲目追高。
事實上,近期中東的緊張局勢有所升級。11月23日,葉門胡塞武裝用一枚「聖城2」巡航飛彈成功打擊了位于吉達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配送站,襲擊引起的熊熊大火迅速燒毀了站內的部分儲油設施。
「昨日還有一則消息也值得市場警惕。」楊安說。據悉,伊朗總統魯哈尼12月9日表示,德黑蘭計劃於2021年每日出售遠超230萬桶石油,並要求伊朗石油部三個月內做好一切準備,保證原油生產和銷售設施具備出口200萬桶/天以上的能力。
在光大期貨研究所能源化工總監鍾美燕看來,從消息的驅動來看,近期中東地區頻繁地出現地緣擾動,因而對油價偏利多驅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時間窗口較為敏感,美新任總統將於2021年1月履職,中東供應端的擾動可能會連續發生,不過只要不對原油的供應形成實質性的衝擊,價格的反應都會有限,也類似於2019年年末至2020年年初的景象。
人民幣匯率升破6.50關口!換10萬美元「省」7萬
人民幣匯率漲不停。12月9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6.50關口,續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
自6月初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7.1964逐步升值至6.4995水平,反彈幅度近7000點。簡單測算一下,一個居民假如換匯10萬美元,需要71.9萬元人民幣,到了今天最低只要64.9萬,相差近7萬元人民幣。
交銀國際洪灝表示,在未來 5—10 年裡,由於美元相對強勢的走弱,非美元的計價資產,包括人民幣計價資產、A 股、新興市場、黃金、比特幣等,會有一波非常好的、相對於美元走軟的價格走強的行情。
動力煤再封漲停,焦煤漲近6%
昨日,焦煤、焦炭、螺紋、熱卷、鐵礦等品種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焦煤主力合約一度漲超6%,最後收漲5.88%。動力煤主力合約漲停收盤,漲幅達4.00%,報727.8元/噸。焦炭主力合約收漲1.82%。分析人士認為,煤炭期貨大漲,主要源於市場對供應緊張的擔憂。近期下遊煤炭需求持續擴大,而上遊產區開工率達到高點,受近期安全事故影響,超產難見,電廠累庫困難,坑口、港口煤價均出現上漲。
一方面,最近一段時間,煤礦安全事故頻發,各大產地加強煤炭安全生產檢查,重慶市從12月5日起所有煤礦停工停產;同時,由於多地發布了相應的環保限產政策,煤礦開工率受到很大影響,而為做好重汙染天氣的應對,近期山西部分地區發布了預警通知,加嚴對重點企業的管控措施,環保檢查頻繁,一部分焦企已開始執行限產。另一方面,煤炭進口量也持續下滑,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進口煤及褐煤1167.1萬噸,較去年同期2078.1萬噸減少911萬噸,下降43.84%;較10月份的1372.6萬噸減少205.5萬噸,下降14.97%。在供應緊張的情況下,下遊需求卻因冷冬來臨而更加旺盛,日耗維持高位。供需緊張推動煤炭價格上行。眾多機構表示,短期內無法改變供需格局,繼續看好煤炭價格走高。
隨著各地焦炭去產能逐漸深入,自8月份起,焦炭市場出現一波接著一波的漲價潮。一德期貨黑色事業部煤焦組組長竇洪真認為,焦炭價格上漲的主要驅動力來自產能淘汰和新增產能的錯配,加上今年鐵水需求一直維持在較高水位,所以供需缺口的存在導致焦炭價格一路上漲。
展望後市,竇洪真認為,由於目前鋼廠日耗同期較高,加上冬儲補庫需求疊加12月份仍有去產能壓力,到2021年2月之前,焦炭現貨價格可能依然較為強勢。2021年2—3月,隨著春節期間終端需求的回落,鋼廠檢修增多以及前期點火焦爐陸續達產,價格可能會出現回調。
此外,焦煤的上漲同樣引發市場關注。「昨日焦煤盤面拉漲主要受黑色整體氛圍影響,再加上供應端蒙煤以及澳煤進口仍無改善,且預期要到2021年2月以後才能緩解,所以盤面極速拉漲,升水現貨100元/噸—150元/噸。」竇洪真認為,目前主要矛盾還是進口預期較弱,往年雖然11—12月進口量較少,但是次年1月會有新額度出來,進口量能大量彌補國內需求,但是今年受中澳關係不確定性以及中蒙疫情影響,進口恢復預期較弱,導致矛盾升級。投資者短期內仍需關注澳洲煤的通關政策,以及蒙煤通關效率的提升速度。
周三,螺紋鋼主力合約2105繼續上行,最高漲至3993元/噸。現貨方面,周二,杭州價格3950/噸,廣州價格4340元/噸,天津價格3830元/噸。現貨價格總體穩中有升。
從最新的出口數據來看,國外復產復工有所恢復,帶動鋼材出口增加,影響近期成材價格上行。「從微觀層面和短期視角來看,雖然當前已是螺紋鋼需求淡季,但最近兩日的現貨市場成交卻明顯轉好,這給多頭增加了信心。熱卷需求缺乏明顯季節性特點,目前仍處於高位,故而熱捲走勢近幾周明顯強於螺紋鋼,卷螺之間的價差持續擴大。」西南期貨分析師夏學釗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產量總體保持穩定、成交量季節性放緩的情況下,螺紋鋼庫存去化有所放緩。上周螺紋鋼總庫存676萬噸,環比減少7.9萬噸。其中,社會庫存426.5萬噸,環比減少23.9萬噸;鋼廠庫存249.5萬噸,環比增加16.1萬噸。夏學釗認為,螺紋鋼總庫存去化速度大抵與往年持平,預計本周或下周出現庫存拐點,較12月中旬出現累庫的市場預期小幅提前。不過,高庫存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所緩解,庫存累積節奏若與往年相符,那麼對螺紋鋼價格不會產生大的壓力。
「此外,鋼材期貨的走強反映了市場對明年宏觀經濟的樂觀預期。自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以後,國內宏觀經濟持續向好,鋼材的重要下遊行業持續擴張,使得黑色系品種中期需求持續向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鋼材期貨目前呈現的是近弱遠強的格局。」夏學釗表示,這種近弱遠強的格局正是宏觀預期在起作用的證據。近弱遠強的邏輯在於,近月合約由於臨近交割,更多的會受到產業現實的影響,期貨價格不可能脫離現貨價格波動。遠月合約距離交割還很遙遠,沒有一個穩定的價格可以錨定,預期的強化可以使價格出現大幅度的上漲。所以,雖然同樣都在上漲,但遠月合約的漲幅更大。
雙膠重挫逾4%,蘋果弱勢不改跌破6500元關口
相較於煤炭板塊的「強者恆強」,橡膠、苯乙烯和蘋果近來則是「弱者恆弱」。泰國南部天氣轉好、國內輪胎廠開工環比微跌等因素影響下,滬膠和20號膠主力12月9日雙雙跳空低開,收盤跌幅均在4%以上。華泰期貨分析認為,20號膠表現弱於滬膠,或是市場在反映需求環比走弱的邏輯。短期內原料產量放量、價格回落,疊加需求的環比下滑,使得橡膠市場短期以弱勢振蕩為主。不過,中線來看,原料端的供應不足在新一輪開割之前仍難解決,只要需求端沒有出現明顯弱勢,後期價格仍將維持強勢。
農產品方面,蘋果期貨的不斷下挫令市場氛圍降至冰點。自11月中旬至今這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裡,蘋果盤面價格持續走低,累計跌幅已超13%。昨日,蘋果期貨主力合約盤中跌幅達3.03%,收報於6443元/噸,刷新了該合約2018年4月上旬以來的低點。分析人士認為,高庫存弱需求、替代水果的衝擊和現貨交易的疲軟預示著蘋果的弱勢暫時難以改變。
「蘋果期貨盤面不斷走低,歸根到底是供大於求的格局造成的,今年蘋果入庫量創歷史新高,下遊市場需求疲軟,期貨市場反映了對未來的悲觀預期。」中原期貨分析師劉四奎說。
一德期貨生鮮品事業部分析師王博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第一,從現貨市場來看,庫存高、需求弱,替代品廉價衝擊蘋果銷售,現貨價格下跌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現貨大範圍下跌的話,有助於期貨價格的下跌。第二,從期貨市場來看,2012合約最後的價格基本維持在6300元/噸左右,而且通過兩次對標後,新季的交割標準已達成共識,炒作交割大概率不會發生,開始走期現回歸邏輯。這反映了當前價格買方的接貨意願不是很強,反而賣方的交貨意願很強,強弱對比下盤面下行。
據了解,新季蘋果庫存量約為1138萬噸,而去年同期是1000萬噸,相比去年多100萬噸。「去年蘋果銷售壓力就已然存在,在今年疫情下,這麼高的庫存,蘋果銷售壓力更為巨大。柑橘類水果今年豐產,價格比較便宜,但目前整體需求不佳,整體走貨並沒有加快,衝擊之下會擠佔蘋果的銷售份額。高庫存、弱需求,蘋果現貨價格下跌只是時間問題,蘋果期貨作為標的的價格預期,下跌比較正常。突破6500點阻力點位後,除了走期貨回歸邏輯外,還要看多空雙方的意願,也就是賣方的交貨意願和買方的接貨意願。」王博說。
不過,一德期貨也表示,雖然基本面疲軟持續施壓蘋果走勢,但臨近雙十二電商活動或將對現貨形成支撐,短時間或有反彈過程。但基於基本面的高庫存和弱需求,操作上或仍是反彈做空。
劉四奎認為,目前市場下遊消費、節假日備貨提振有限,庫存蘋果去庫遲遲不能大範圍開啟,替代水果繼續衝擊,未來現貨需要通過降價預期偏強,春節前或將延續弱勢。未來盤面價格走勢需要關注庫存變化和價格回落帶來的期貨整體交割成本下降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