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藍牌輕卡被抽查,不合規車輛不予上路。因此不少卡友指出,想要解決藍牌輕卡的問題,提升噸位迫在眉睫。
對此,今年10月份,交通部運輸部在回答卡友關於藍牌輕卡問題中透露,下一步,將積極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修訂完善國家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 1589-2016),進一步科學確定貨車產品的生產準入標準。不少人猜測這是否在預告藍牌輕卡即將提升噸位。
藍牌輕卡提升噸位對行業來說意義重大而且影響深遠,因此不少卡友對此展開激勵討論:
▎支持藍牌輕卡提升噸位
在「大噸小標」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之前,市場上依然有很多不合規車型,自從去年「521」後,藍牌輕卡進行了一次徹頭徹尾的「減重」,鋁合金油箱、鋁合金儲氣筒、鋁合金輪轂等大量鋁合金材料的採用,讓整車自重能控制在3噸以下,這樣一來,在不超載的前提下能夠合規裝載1-2噸的貨物。
但目前大多數4.2米輕卡車主認為,4.2不給提高總質量沒法生存,拉1-2噸也只是在理想情況下,事實上輕量化車身加個圍板,可能連一噸貨都拉不了。
也有人認為藍牌輕卡總質量4.5噸的法規已經過時,不能滿足現在的運輸需求,應該跟上時代,適當提升噸位。可以參考歐美、日本等國家,把噸位提升至5.5噸、6.5噸。
▎不支持藍牌輕卡提升噸位
一件貨物運送到我們手中,中間需求多個環節的緊密配合,除了以在城配運輸佔有主力軍的4.2米輕卡外,還有主要負責城際運輸的6.8米以及9.6米等車型,分工明確,環環緊扣。如果藍牌輕卡提升噸位,那勢必對其他車型也會帶來一定影響。
因此關於藍牌輕卡提升噸位,他們持有不同的觀點,這對其他車型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會更加擾亂貨運市場。
也有人認為,藍牌輕卡如果噸位提升,在市區行駛的危險性也會相應增加,另外考慮到城市路面的承受度,所以提升噸位一定要慎重考慮。
藍牌輕卡是否應該提升噸位,應該提升多少,我們沒有決定權,但作為這個貨運行業的從業者,新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對我們來說有著重要意義,我們有權利發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