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知了猴比小龍蝦更受歡迎,吃知了猴用剝皮嗎

2021-01-13 小馬話三農

在我們北方的農村,知了猴絕對完勝小龍蝦,一到了三伏天的晚上,知了猴愛好者匆匆吃上幾口飯,一手拿著手電筒,一手拎著裝著鹽水的礦泉水瓶子就出洞了,第二天早上飯桌上就會看到知了猴的身影。那麼知了猴是不是全身都可以吃沒呢?

用不用剝皮呢?在這裡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吃知了猴必須一口吞,大口嚼起來那才叫一個香,什麼剝皮那是不存在的。

說到吃知了猴剝皮就想到我們村子裡一個外地女婿吃知了猴的事情,這個外地女婿是東北人,那裡也沒有鳴叫的蟬,自然也沒有知了猴,新女婿第一年上門,老丈人家也很重視,一大桌子硬菜,其中就有油炸知了猴,新女婿第一次看到肉嘟嘟的小傢伙不敢下口吃,老丈人一看這好東西不吃不就浪費了嗎,便催促著新女婿吃,新女婿左看右看後夾起一隻知了猴將知了猴的皮扒掉,老丈人看到新女婿扒知了猴便急了眼,大聲呵斥新女婿知了猴要直接吞,一桌人也笑的是前仰後合。在我們這裡有一個知了猴頂六個雞蛋的說法,雖然很誇張,但是知了猴中的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吃知了猴沒有什麼可以浪費的東西,別看那醜了吧唧的知了猴殼,卻是一味中藥材,所以吃知了猴時將殼扒掉簡直是暴遣天物。

記得小時候一到了有知了的季節,村子裡的小賣部裡就會收購知了殼,那個時候一斤知了殼就要一百多塊錢,所以我們為了有更多的零花錢就會拿著竹竿去地裡找知了殼,一整個伏天下來人被曬的黢黑,知了殼連一兩都不到,發財的計劃也就此落空,因為幹透的知了殼實在是太輕了,還特別容易碎,所以大多時候我們只是徒勞找知了殼,最後的結果是放到家中落灰。

近幾年隨著農藥化肥使用的越來越多,知了猴的數量也在大量減少,記得小時候一晚上抓到二十來只知了猴特別輕鬆,現在一個晚上可能只能抓到兩三隻知了猴,還會覺得特別幸運。

相關焦點

  • 「知了猴」將大量出沒,「禁野令」之下還能吃知了猴嗎?
    導讀:又到了抓「知了猴」的季節,「禁野令」來了,知了猴還能吃嗎?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如今地攤也放開了,很多人到了晚上都出來擺地攤了。在夜宵攤上,入侵物種小龍蝦就是最火爆的,很多人都會特意點上一份,邊喝啤酒邊吃小龍蝦,真是一種享受。
  • 農村人愛吃的知了猴放冰箱一年了,還能吃嗎?知了猴如何保存?
    摘要:知了猴放在冰箱一年了,還能吃嗎?吃不完的知了猴如何保存?文/農夫也瘋狂在大夏天的時候,中午都是需要午休的,不然下午很容易犯困。而在農村裡,經常到了中午就會聽到知了一遍又一遍的叫聲,甚是煩惱。一時間吃不完,很多人都會把它放在冰箱裡面冷藏,等到想吃的時候再拿出來吃。那如果知了猴放在冰箱裡一年了還能吃嗎?吃不完的知了猴如何保存好呢?知了猴是一種時令性的美食,其一年中也就是在七月中下旬這個期間才有,一旦立秋以後就很少了。這是一種男女老少都愛吃的野味,可以說是百吃不厭。所以很多人在晚上有時間了,都會儘量去捕捉知了猴。把冰箱裡裝得滿滿的,然後慢慢的享用。
  • 知了猴哪個部位可以吃,外殼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每當知了叫的時候,晚上很多人會去野外抓知了的幼蟲——知了猴回家來食用。近些年知了猴成為了夜宵市場的小網紅,有人還說它要比小龍蝦好吃、有營養。不過現在知了猴數量少了,因此價格也貴了,目前確實要比小龍蝦貴得多,普遍都是在七八十塊錢一斤了。吃過小龍蝦的都知道,它是需要掐頭去尾,只吃中間部分。那知了猴哪個部位不能吃,外殼也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 知了猴數量少了,有人擔心幾十年後知了猴成為保護動物,會嗎?
    摘要:「捉知了猴的人比知了猴都多」,幾十年後知了猴會成保護動物嗎?文/農夫也瘋狂自打入夏以後,在北方很多地區的農民晚上又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那就是去野外抓知了猴。從知了的卵到知了是需要至少3-5年的時間,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地底下生活,在地面以上僅僅是二三十天而已,所以知了的生命其實很短暫的。因為知了猴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所以自古以來就有食用知了猴的習俗,尤其是近年來在北方地區知了猴是很受歡迎的野味。
  • 三伏將至,知了猴出現,吃知了猴對身體有危害嗎?看完有數了!
    三伏天馬上就要到了,對於喜歡吃美食的人來說,有一種美食即將出爐,對,這種美食就是知了猴。知了猴是蟬的幼蟲,從土中爬出來還沒開始蛻殼時的狀態。往年人們對吃知了猴並沒有什麼其它想法,但是由於今年情況特殊,很多人會問,吃知了猴有危害嗎?對於農村的孩子們來說,知了猴可是美味佳餚。
  • 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再過10年,知了猴會絕種嗎?
    特別是在農村,樹木蔥蔥,每棵樹上都趴著幾隻蟬在「引吭高歌」,夏天似乎就是它的主場,這也讓不少幹完活準備休息的老農們發了愁。然而近年來,蟬的幼蟲(知了猴)卻成了當下不可多得的美味,無論夜市攤,還是餐館裡到處都有它的身影,知了猴的身價也開始「暴漲」,從之前的5毛一隻賣到1元一隻,有的地方甚至能賣到1塊5。
  • 又到吃知了猴的季節,知了猴對身體有沒有危害?看完心裡就明白了
    在宵夜惹來,入侵物種龍蝦便是最受歡迎的,很多人都是刻意點上一份,邊喝酒邊吃龍蝦,簡直一種享有。不得不承認自打擺地攤經濟發展放寬之後,城市的煙火味要更濃了,四處見到有些人擺地攤賣貨,看上去便是要舒適多了,覺得這才算是城市該有的模樣。實際上說到夏天的特色美食,除開龍蝦之外,也有一種也一樣很受親睞,一些人晚上睡眠不好還要去山上抓它。
  • 比小龍蝦營養,比知了猴好吃,曾是農村的禍害,如今30塊一斤
    說起野味來,相信很多人都會如數家珍並津津樂道,比如農村地裡的野菜,野果,河裡的野生魚等等。在過去,如果說昆蟲可以吃並特別美味的話,可能有些人就難以接受了,畢竟把這些或會鳴叫,或擅長蹦跳的蟲子做成菜端上餐桌,有時候還真難以下的去筷子更別說是吃了。
  • 農村中這些地方知了猴最多,喜歡吃知了猴的你,千萬別錯過
    別小看這小小的知了猴,要想抓到它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去的晚了知了猴脫了殼變成了知了,去的早了知了猴還沒爬出土,如果去的地方不對,白白等一晚上也抓不到一隻知了猴,那麼在農村有哪些地方容易抓到知了猴呢?可以抓到知了猴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有的時候在自家院子中種的樹上面就能抓到一兩隻知了猴,因為是三四年前有知了猴在院子中的樹上排了卵,知了猴卵又隨著枯枝掉落到地上,知了猴卵在地下默默潛伏了三四年後便從土中爬出來,本能的爬到樹上,我們無意中發現,這樣知了猴便成為了我們的盤中餐。什麼地方的知了猴會很多呢?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嗎
    「知了猴」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同翅目、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的若蟲。金蟬具有漸變態的生物學特徵,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 3 各階段,若蟲又有多種俗稱,如 :節老龜、羅鍋、知了龜、知了猴、爬叉等。也就是說,人們摸到的「知了猴」其實就是金蟬正在經歷的一生當中的第二個生存期~若蟲階段。
  • 北方的農村,為何很多人愛吃知了猴,而蟬卻沒人吃,蟬能吃嗎?
    摘要:北方的農村,為何很多人愛吃知了猴,而蟬卻沒人吃,蟬能吃嗎?去到北方念書了以後,才知道在這裡普遍都愛吃知了的幼蟲——知了猴。看他們一口一個吃得津津有味,但是農夫還是忍住了,實在是下不去嘴。後來了解才得知,原來知了猴的食用歷史很悠久了,在古代的時候它叫「金蟬」,而在民間還把它稱為「唐僧肉」,可見其營養價值還是挺高的。那為何很多人愛吃知了猴,而蟬卻沒人吃,知了猴變成蟬了以後還能吃嗎?知了也就是蟬,而知了猴就是蟬的幼蟲。
  • 竟比過小龍蝦,沒錯是農村常見的知了猴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雖然日子苦點,但不乏樂趣。還記得,一到夏天,雖然天氣熱的受不了,但我和小夥伴們還是很開心,因為又可以吃到只有夏天才有的一種野味了。這種野味就是蟬的幼蟲,知了猴,夏天氣溫高,隱藏在地下的知了猴,會在一場雨過後,悄悄地鑽出地面,露個臉。
  • 食用知了猴有什麼危害?
    童年時候農村孩子在夏季改善生活,能吃點肉解解饞的方式除了去河裡摸魚,大概就是摸知了猴吧,在我們菏澤農村管知了猴叫做杜拉龜,在每年的夏至左右到7月份雨季多發季節是杜拉龜爆發出土的時候,過去一個晚上二三個小時的時間都能夠輕輕鬆鬆的摸上百十個杜拉龜,而現在隨著農村柳樹的減少,以及樹林被不斷地砍伐,再加上杜拉龜的價值越來越高
  • 農村常見的「知了猴」,在洞裡真的不怕螞蟻吃它嗎?
    今天小幫手看到一篇比較有意思的文章,說是金蟬在地下的時候,不會受到螞蟻的危害,原因是知了猴打洞深度比螞蟻深,該觀點得到不少人的反對。知了猴(金蟬、爬蚱)在農村比較常見,每年到了夏季,得到不少人的「喜愛」,原因主要有2點,其一,可以捉了之後賣錢,根據區域和時間不同,一個能賣到好幾毛,一晚上能捉幾十上百個,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收益還是不錯的;其二,近些年來,食用金蟬成為了比較「流行」的趨勢,不論是油炸,還是燒烤,在炎熱的夏季,都得到了食客們的喜歡。
  • 農村的「知了猴」能吃嗎?為什麼螞蟻不去吃它?原因很簡單
    農村的「知了猴」能吃嗎?為什麼螞蟻不去吃它?原因很簡單夏天到了,知了也出現了,知了不僅是標誌性的夏天昆蟲,它同樣也可以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餚,也有燒烤攤會將知了作為燒烤的原料。相信一些農村的小夥伴都有過小時候夏天去抓知了的經歷,農村也把它稱作「知了猴」,那這個東西真的是可以食用的嗎?其實是可以的。本身,知了猴是一種生長在地下洞裡的昆蟲,它會在地底下打洞,而且它的打洞能力可不容小覷。但是等它長大以後,它就會離開一直生活的洞穴,慢慢地爬上樹。它上樹是為了產卵,知了猴一次性可以產出不少的蟲卵。那麼,又有人疑惑了?
  • 夏日知了猴
    小樹林旁邊就是一條河,我們把找來的知了猴放到水裡洗洗然後放到我們帶來的瓶子裡,那些知了猴就在瓶子裡到處爬,怎麼爬也爬不出來!白天找完了,夜裡拿著手電筒去照樹上的知了猴,晚上來樹林裡找知了猴的人可真不少,好嘛,到處是手電筒的光束!
  • 農村人晚上愛找的知了猴真的能吃嗎?為什麼南方人從來不吃?
    農村人晚上愛找的知了猴真的能吃嗎?為什麼南方人從來不吃?昨晚上本來約著朋友要去吃燒烤的,但是傍晚的時候下起了小雨,所以只好換了一家,去吃的私房菜,點了幾個這家店的招牌菜,最後我還加了一份金蟬。說到這金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
  • 兒時至今的美味「知了猴」您吃過沒?
    大家好我是旺小廚,今天呢跟大家分享一道在我們老家從小吃到大的美食「知了猴」,可能生活在農村裡的大多數朋友都吃過這道美味,也絕對算得上我們兒時至今吃到的最有紀念意義的農村美食。知了猴抓回來的知了猴用鹽水泡著,因為用鹽水泡著知了猴就不會蛻變,到了第二天父母就會給我們炸著吃,放一個到嘴裡面,真的是越嚼越香,我記得那時候父親會拿著它當下酒菜,那時候的我覺得是這個季節吃到最美味的食物
  • 炸知了猴,很多人在第一步就錯了,難怪知了猴發柴還不香,可惜
    這個時候我們最不能忽略的一個美食那就是——炸知了猴,這個美食可能很多的南方朋友會下不去口,但是卻是北方朋友的心頭好,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會約上三五個朋友晚上一起到小樹林裡去,那一句今晚小樹林見不再是網絡用語的調侃,而是真誠的約定。拿上手電筒,帶上一個礦泉水瓶就能出發了,炸知了猴也不是什麼知了都要的,一般都只要還沒有長出翅膀的那一類,別問為什麼,問就是喜歡嫩的。
  • 「知了皮」的價值遠高於知了猴,請「嘴下留情」
    知了皮的價值遠高於知了猴!在現在這個季節,對於知了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而對於知了猴的幼蟲,更是很多人口中的摯愛,特別是油炸過的知了猴,簡直可以說饞哭了無數的小孩。相信很多人對知了猴並不陌生,如果你不了解的話,或許只是有的地方叫法不同。